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出自晚唐杜牧的《过华清宫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
《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长安回望绣成堆”,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
诗人在京城眺望骊山,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
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是回顾历史。骊山“山顶千门”洞开写出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末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答案。
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当她看见“一骑红尘”奔驰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却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谁想到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安史之乱”的祸根。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
但是,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突现出来。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
“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全诗以“回望”起笔,层层设置悬念,最后以“无人知”揭示谜底。
这不仅揭露了唐明皇为讨好宠妃的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同时以前面渲染的不寻常气氛相呼应,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清丽俊俏,活泼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确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过华清宫》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与以上两首不同的是,这首诗另翻新意地选取“荔枝”这一特殊物象将贵妃的恃宠而骄,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和驿骑会汗淋漓,苦不堪言衔接成一幅画面。
全诗通过以小见大的独特视角,选择“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烘托全诗的中心主题,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写法特别之处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如果只是读前三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不读最后一句,恐怕我们读者会产生很多悬念。其一,我们压根儿不知道为什么要从长安回望骊山;,再者,我们不明白“山顶千门”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开;还有,我们恐怕更不知道“一骑红尘”是干什么的、“妃子”又为什么要 “笑”……诗歌有卒章显志的写法,所以当我们读完最后一句“无人知是荔枝来”,便会恍然领悟:原来,卷风扬土,“一骑”急驰,华清宫千门,从山下到山顶一重重为他敞开,只是为了把新鲜的荔枝尽快送到杨贵妃嘴里。
但是这确实是我们“无人知”的,一个否定句,既解了悬念,又画龙点睛,蕴含深广。读完首句,皇帝在当时的京城—长安,日理万机,而妃子自应留在京城,因而飞送荔枝者直奔长安,而皇帝、贵妃却在骊山行乐!这就出现了“长安回望绣成堆”的镜头。
次句承 “绣成堆” 写骊山华清宫的建筑群。这时候, “一骑”已近骊山,望见“山顶千门次第开”;山上人也早已望见“红尘”飞扬,“一骑”将到,因而听到皇帝谕令将“山顶千门”次第打开。
紧接着,便出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戏剧性场景。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没日没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
两相对比映衬,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虽是无言的谴责恐怕胜过千言万语。前三句诗并未提到荔枝,如果象前面分析的那样句句讲荔枝,就会太平淡很多。
这正如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不由使人想到春。
征鸿过尽”句点上片主旨,是虚写,实际上是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暗寓赵明诚走后,词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难逢。
“万千心事 ”,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类别:【】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
《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评解】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 人,引出以诗酒遣愁。
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 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集评】 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 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办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杨慎《词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入妙。王世贞《艺苑扈言》: “宠柳娇花”,新丽之甚。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心事,难以言传,下是新梦,可以意会。 邹只谟《远志斋词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心绪之落寞,语浅情深。
“萧条”两句,言风雨闭 门,“宠柳”两句,言天气恼人。四句以景起。
“险韵”两句,言诗酒消遣;“征鸿” 两句,言心事难寄,四句以情承。换头,写楼高寒重、玉阑懒倚。
“被冷”两句,言懒 起而不得不起。“不许”一句,颇婉妙。
“清露”两句,用《世说》,点明外界春色, 抒欲图自遣之意。末两句宕开,语似兴会,意仍伤极。
盖春意虽盛,无如人心悲伤,欲 游终懒,天不晴自不能游,实则即晴亦未必果游。 ------------------------- 根据词意,这首词当作于南渡之前。
明诚出仕在外,词人独处深闺,每当春秋暇日,一种离情别绪便油然而生。这首词写的就是春日离情。
“萧条庭院”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无人,令人伤感;兼以细雨斜风,则景象之萧条,心境之凄苦,更觉怆然。
一句“重门须闭 ”,写词人要把门儿关上,实际上她是想关闭心灵的窗户。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这两句由斜风细雨,而想到宠柳娇花,既倾注了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也透露出惆怅自怜的感慨 。
“萧条庭院”句在遣辞造句上,也显示了词人独创的才能。“宠柳娇花”是以和易安名句”绿肥红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见锤炼功夫。
其中可以引申出这么一些意思 :春近寒食时节,垂柳繁花,犹得天宠,人来柳阴花下留连玩赏,花与柳便也如宠儿娇女,成为备受人们爱怜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宠爱为主体奈何临近寒食清明这种多雨季节,游赏不成,只好深闭重门 ,而花受风雨摧残,也在“恼人”之列。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由天气、花柳,渐次写到人物。“险韵诗”,指用冷僻难押的字押韵做诗。
“扶头酒”是饮后易醉的一种酒 。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然而诗成酒醒之后,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 别是闲滋味”。
一“闲”字,将伤春念远情怀,暗暗逗出,耐人寻味 。“征鸿过尽”句点上片主旨,是虚写,实际上是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暗寓赵明诚走后,词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难逢。
“万千心事 ”,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楼上几日春寒”句拓开一层,然仍承“万千心事”意脉。
连日阴霾,春寒料峭,词人楼头深坐,帘垂四面。“帘垂四面”,是上阕“重门须闭”的进一步发展,既关上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楼中人情怀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 。
“玉阑干慵倚”,刻画词人无聊意绪,而隐隐离情亦在其中。征鸿过尽,音信无凭,纵使阑干倚遍,亦复何用!阑干慵倚,楼内寒深 ,枯坐更加愁闷,于是词人唯有恹恹入睡了。
可是又感罗衾不耐春寒,渐渐从梦中惊醒。心事无人可告,唯有托诸梦境;而梦乡新到,又被寒冷唤回。
其辗转难眠之意,凄然溢于言表。“不许愁人不起”,多少无可奈何的情绪,都包含在这六字之中,词人为离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 ,又因明诚外出而实有此情,并非虚构。
虚虚实实,感人至深。 从“清露晨流 ”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
此前,词清调苦 ,婉曲深挚;此后,清空疏朗,低徊蕴藉。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写晨起时庭院中景色。
从“重门须闭 ”,“帘垂四面”,至此帘卷门开,顿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烟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词人还要“更看今日晴未”,说明春寒日久,阴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还放心不下;暗中与前面所写的风雨春。
《过华清宫》有三首。全诗如下:
第一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二首: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第三首: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译文:
第一首:
在长安回头望向骊山,骊山就像一堆堆锦绣一样,山顶上的华清宫按顺序顺序打开。一人一马飞来,引起了烟尘滚滚,这时妃子欢心一笑,但是没有人知道这是因为南方送来了荔枝鲜果。
第二首:
新丰一带绿树环绕,在这经常可以看见黄尘四起,这是前往渔阳的探使回来了,并送来了消息。探使谎报了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也依然沉溺于歌舞,直到安禄山起兵,中原变成一个残破的地方。
第三首:
全国上下依然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的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的鲜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在那里翩翩旋舞,杨贵妃的笑声随着风的飘扬越过了层层的山峰。
扩展资料:
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的。华清宫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供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那里寻欢作乐。
后代也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本诗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据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马从四川,广州给她运来。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件事写成的。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借古讽今,选取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等典故,不仅巧妙地总结了历史,而且深刻地讽刺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赏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诗的前两句是说,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期间,宛如团团锦绣。“锈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秀岭、西秀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义双关。接着,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的打开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的后两句是说,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第三句写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驰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直至最后,才含蓄委婉地揭示了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原委。
杜牧这首诗不明说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的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封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不惜劳民伤财,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穷奢极欲、权力不受制约的最高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其一》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这组诗作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诗词典故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的妃子就是杨贵妃,杨贵妃很爱吃岭南的荔枝,曾有“日啖荔枝三百颗”美名。
对于杨贵妃宠爱有加的唐玄宗,作为一国之君,对杨贵妃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杨贵妃想吃新鲜的荔枝,但神都长安离岭南千里,最快的快马驿官也要三天才能达到,因此杨贵妃所吃到的荔枝都是不那么新鲜的。
由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自然会尽力满足她的偏好。吃荔枝,而且要吃新鲜荔枝。刚采摘的荔枝为了保持新鲜,只有靠驿卒快马传递。整条官道上,气氛肃杀的怕人。每隔五里,十里都有驿站和望台,驿卒和公人们紧张的等待着,有人伸头探看着远方,有人给马匹反复检查着鞍具。
突然,道路尽头传来越来越响亮的马蹄声,驿马来了!驿站里每个人的毛发都几乎直立起来,他们攥紧了拳头吞着口水,像迎接皇亲国戚一般紧张。驿马紧急停驻扬起的飞尘还没有落下,公人们快速的行动了。
早已准备停当的马匹被牵出来,吃饱喝足的一位公人扎紧腰带,他接过了包裹严实的竹筒,在旁的驿卒麻利帮他系在后背。带子还没有完全绑紧,驿长已经在心急火燎的呵斥催促。公人赶忙抓紧缰绳急跨上马,扬鞭飞驰而去。
骏马继续奔驰在蜿蜒的山路上,那管他路旁坑谷里摔死的人马交错重叠。连山里一字不识的百姓都知道,那就是妃子想吃的荔枝啊!经过千难万险到达长安时,荔枝依旧清枝绿叶,果实仿佛刚从树上采摘一般。
当驿官背负着荔枝到来的时候,长安的城门依次打开,所有的守卫都得为贵妃吃荔枝这件事服务。
由此可见,晚唐统治者如此荒淫无道,爱美人不爱江山,更谈不上爱社谡百姓了,昏聩到这种地步,所以天下豪杰揭竿并起了,安史之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历史上有很多学者把安史之乱归结为唐玄宗荒淫无道造成的,更有甚者直指安史之乱祸水是杨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唐代蒲州永乐人(山西永济人)。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扩展资料:
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体态丰腴,但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
杨玉环自入宫以后,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杨玉环若生在别的年代,或许成不了杨贵妃。
唐朝人以丰腴为美,杨玉环则“凝脂胭华”,连“脂肪”都开始“凝集”,像“胭脂”一样散发着“华丽”的色彩,这都是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白居易《长恨歌》诗歌鉴赏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菜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
“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
这首诗是借南朝陈后主的事来讽刺当时的统治者的,“水国春常在,台城夜未寒”是说隋兵压境下的陈国好像一片太平春景,台城的酒席歌舞夜夜都进行到很晚;“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
是说美姬们个个都深受宠爱,官员们也都不问政事,变成了酒席上捧杯盘的人;“宴罢明堂烂,诗成宝炬残”是说奢靡的宴席散后举办宴席的大堂都被损坏了,华丽的诗句写成后巨大的蜡烛已经快燃烧完了;“兵来吾有计,金井玉钩栏”是描写当时的典故:隋兵破城,陈朝百官做鸟兽散,唯有两位大臣伴君左右,劝他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保命心切的陈叔宝已顾不得许多,说了句“锋刃之下,未可及当,吾自有计”,带着张贵妃、孔贵人仓皇出殿,奔井而去。
两位大臣讲气节,苦谏无效,“以身蔽井”,也没能挡住陈叔宝跳入井里。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
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 三顾茅庐。
第十位——弥子瑕 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
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
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
灵公曰:“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轿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者。”
评价:不注意保养容颜,不在乎加强学习。伴君如伴虎,只凭少年美色,略显修养不足,但是卫灵公如此娇纵余桃君,看来其俊美程度足以胜过美女貂禅。
魅力指数:6.5 ●第九位——曹肇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尝与帝戏赌衣物,有不获,辄入御帐,服之径出,其见亲宠类如此。
评价:呜呼!此君在帝王面前已经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其娇纵程度比起弥子瑕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绝代美少年,纵是杨玉环与其争宠,恐怕也要落在下风。
魅力指数:7 ●第八位——张幼文 张幼文与张千仞,俱世家子。幼文美如好女,弱不胜衣,而尤善修饰,经坐出,如荀令之留香也。
千仞与之交甚密,出入比目。及院试发案,二人连名,人咸异之。
既娶,欢好无倦。而妇人之不端者,见幼文,无不狂惑失志,百计求合。
幼文竟以是犯血症。千仞日侍汤药,衣不解带。
疾革,目视千仞,不能言。千仞曰:“吾当终身无外交,以此报汝。
如违誓,亦效汝死法。”幼文点头,含泪而逝,时年未二十也。
千仞哀毁,过于伉俪。 评价:此君与上述诸君不同,出身乡里,爱在百姓,是名副其实的大众情人,跟前面所说的帝王专宠有本质的区别。
这样的少年能够占据史书一角,足可见其俊美可以惊动全国。其弱不胜衣状,我看比起那病西施还要略胜一筹。
魅力指数:7.5 ●第七位——秦宫 秦宫者,汉大将军梁冀之嬖奴也。宫年少而兼有龙阳、文信之资,冀与妻孙寿争幸之。
李长吉为诗云:“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账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午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孝虎。折桂销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半夜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凉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线,卷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缯裂,春宫一生花底活。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评价:单是看李长吉的诗句,就已经让人魂绕梦牵了。如此俊美少年,常伴在大将军身侧,自然是骁勇善射,英姿飒爽了,难怪连大将军的妻子都深为迷恋,不但不妒忌,还要争着与其销魂,就算是王昭君,也不见得有如此魅力吧。
魅力指数:8 ●第六位——龙阳君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涕下,王曰:“何为泣?”曰:“为臣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所得,鱼也,臣其喜,后得又益大,臣欲弃前得鱼矣。
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搴裳趋王。
臣亦曩之所得鱼也,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乎?”魏王于是布令于四海之内曰:“敢言美人者族!” ●第五位——安陵君 魏阮籍诗曰:“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
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 评价:提到了龙阳,就不能不提安陵。
安陵君是贵族出身,有文化,有修养,而且十分精于世道,很会做人。少年时俊美可爱,青年后潇洒诱人,学识渊博,性格沉稳,放眼一瞧,迷倒仰慕者黑压压一片,其魅力非能用语言描述。
魅力指数:9 ●第四位——潘章 潘章少有美容仪,时人竞慕之。楚国王仲先闻其名,来求其友,因愿同学。
一见相爱,情若夫妇,便同衾枕,交好无已。后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
冢上忽生一树,柯条枝叶,无不相抱。时人异之,号为共枕树。
评价: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杀出重围荣获第四名的是潘家弟弟。
前面上榜的诸君皆重在美色宜人,只有这潘章用情专一,可圈可点。清风吹起,罗浮山共枕树繁茂的枝叶常年诉说着这段伟大的恋情,在忽视感情滥交盛行的历朝历代,潘章王仲都堪称同人楷模。
魅力指数:9 ●第三位——董贤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问及其父,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
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起卧。
又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贤性柔和便辞,善为媚以自固。
是时贤年二十二,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 评价:董贤在历史上是一个饱受嘲讽贬低的人,不过抛开世俗的偏见,客观的看待董郎的话,发现这位断袖典故的主人公还是有足够的资本排进前三名的。
他二十二岁就被封为大司空,位列三公,匈奴使节都要俯首顿拜。试想,一个英姿飒爽的俊美少年,立于百里皇城之中,沐浴着和暖的春风,倚身于汉朝皇帝的怀抱,放眼全国,属他权利最大了,他喜谁,谁就升官,他怒谁,谁就身死,连皇帝都要断袖而起,还有何人能够阻挡他的锋芒?他一人集中了全国所有的目光,羡慕的目光,敬仰的目光,妒忌的目光,怨毒。
宠女不敝席,宠臣不敝轩 见刘向《战国策》或《说苑》,诗中龙阳君、安陵君的典故,《战国策》之《江乙说于安陵君》: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王过举而已。
不然无以至此。”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是以嬖女不敝席,宠臣不避轩。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深自结于王,窃为君危之。”
安陵君曰:“然则奈何?”“愿君必请从死,以身为殉,如是必长得重于楚国。”曰:“谨受令。”
三年而弗言。江乙复见曰:“臣所为君道,至今未效。
君不用臣之计,臣请不敢复见矣。”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间也。”
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霓,兕虎嗥之声若雷霆,有狂兕(牛羊)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壹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
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王大说,乃封坛为安陵君。
5.《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
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
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
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曰:“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6. 安陵与龙阳的典故,正是男宠之风的反映。后人称同性恋为“龙阳”也来自于此。
7.阮籍用该典入诗,应该是知道其特殊含义。早在南朝就有人注意这首诗的特殊含意,徐陵的《玉台新咏》就收录此诗,唐朝欧阳询撰《艺文类聚》时也将此诗列入《宠幸》类。
现在许多研究者认为,魏晋风流可能与男同性恋有关系,阮籍的这首诗即“是以古喻今歌咏男同性恋的”。孙琴安的《中国性文学史》认为阮籍的《咏怀诗》“历来皆以政治讽喻诗强解之”,实际上所表现的是“魏晋同性恋文化”。
中国古代性生活的研究专家Van Gulid博士甚至还认为阮籍与嵇康是有同性恋行为的,根据来自《世说新语.贤媛》。8. 不可否认,魏晋男宠之风在上层统治者中确实不少。
此乃汉代男宠风气的影响。汉代帝皇多与臣子之间有暧昧的关系,史书已多有记载。
据《汉书.佞幸传》:“汉兴,佞幸宠臣。高祖时,则有藉孺,孝惠时闳孺。
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门说。
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鵔鸃,具带,傅脂粉,皆闳藉之属也。”又“韩嫣,武帝为胶东王 时, 与上学相爱,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善骑射。
聪惠。上即位,欲事伐胡,而嫣先习兵,以故益尊贵,赏赐拟邓通,常与上共卧起。”
又“大将军霍光监奴冯子都,有殊色,光爱幸之,常与计事,颇浃,权倾都邑。”又如““董贤为郎,传漏正殿下,贤为人美丽,哀帝望见,悦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耶,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钜万,常与上卧起,常昼寝,偏藉上衣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受恩至此。”
9. 后世以断袖作为同性恋的代名词即源自于此。 到魏晋时期男宠之风不绝,延续汉代男宠之风,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影响后世。
史书记载如《魏志》曰:“孔挂,(魏志三注作桂)。性便妍,晓博弈蹋鞠,太祖爱之,每在左右,出入随从,挂察太祖意欢乐,因言吹,(魏志注作次)。
曲有所陈,事多见从,数得赏赐。又多馈遗,挂由此侯服玉食,太祖既爱挂,五官将及诸侯亦皆亲之。”
又曹毗曹肇传曰:“肇纂(按本条不见魏志注),肇纂间疑有脱文。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常与帝戏,睹衣物,有不获,辄入御帐,服之径出,其见亲宠,类此比也。”
10. 《晋书.五行志》云:“太康之后,男宠大兴,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相仿效,或至夫妇离绝,生多怨旷。”又《晋书》一百四十《苻坚载记》云:“初,坚之灭燕,冲妹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
冲年十三,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云。”11. 《俗说》曰:“桓玄宠丁期,朝贤论事,宾客聚集,恒在背后坐,食毕,便回盘与之,期虽被宠,而谨约不敢为非,玄临死之日,期乃以身捍刃。”
12. 可见,在士大夫阶层,男宠之风不绝。而同时期以男宠为题材的诗也不少。
如梁吴均之《咏少年》: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
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愿君奉绣被,来就越人宿。董生即董贤,典型的男宠。
13. 又如当时以美貌著称的周小史更是得到男性的青睐。许多人都写诗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晋时张翰之《周小史诗》,诗曰:“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