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
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
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
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
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
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日本捐资。
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
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
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
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
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
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扩展资料: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佛成道之前的修行事迹,称为“本生故事”。在敦煌莫高窟二五四窟(北魏)北壁的壁画中,用绘画的形式描述了尸毗王“割肉救鸽”的事迹,只画了割肉和过秤两个情节。
属莫高窟最早的连环故事画之一。早在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为尸毗王时,慈悲仁厚,广行菩萨道,唯求作佛。
帝释和毗首羯磨为试探尸毗王的慈悲与道心,就相约化成老鹰和鸽子。演出猎食逃命记。
鸽子躲入国王臂弯,老鹰疾飞猛追前来;国王表明救护一切众生的决心,老鹰抱怨道:“您渡一切众生,难道我不在一切众生之内吗?为何唯独不受您的悲悯而抢夺我的食物?” 国王说:“我曾发愿,若有众生前来投奔归附,必当保护。你需要什么食物?尽管说,我也一定满你的愿。”
老鹰毫不客气,直索“新杀热肉”国王深思,“这就难了,不杀生,如何取得呢?想我这身躯,老病死之后,转瞬间即腐败臭烂,既然老鹰要,就布施给它吧!”于是国王唤人拿刀,自己割下大腿肉给老鹰。不料老鹰竟然还要求:“我要你肉的重量与鸽子相当。
斤两可别骗我呀”国王又命左右拿来天平,让鸽子停在一端、另一端摆国王割下的身肉。奇怪的是,此时鸽子重量急遽增加,国王身肉相对变轻。
全身肉几乎割完了,还是小鸽子重。国王菩萨决心舍尽全身,以求与鸽子等重,于是奋力挣扎要爬上天平。
鲜血淋漓、颤抖摇晃的身躯,连老鹰看了也不忍。“大王,您这是何苦?鸽子还我就得了。”
国王坚持悲愿,以手攀爬秤子,不料一使力,肉尽筋断,失控摔跌在地,却再度起身上秤。其心坚定无悔,感得大地震动、枯树生华,天降香雨、天女歌赞此菩萨必当成佛。
国王便作誓愿,“我割肉血流,不嗔不恼,一心不闷以求佛道者,我身当即平复如故。”霎时,身体恢复完好如初。
人天见之,皆大悲喜。释迦牟尼佛于是圆满布施波罗密。
原来,白鸽是帝释天变的,老鹰是毗首翔摩变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考验尸毗王对佛、对普度众生的坚定至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莫高窟。
云岗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明的艺术宝库。因石窟建在武周山麓,而其最高处名云岗,故取名为云岗石窟。
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武周山南崖,东西伸展一公里,云岗石窟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岗半腰。这里石佛聚会,石人、石马、石刻,浮雕群集,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雕群之一。
云岗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53年(北魏兴安二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部分完成于公元495年,历时40余年,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
参加开凿人数,多达四万余人,连当时的狮子国(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创作。 云岗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岗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岗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岗艺术的精华。
云岗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明的艺术宝库。因石窟建在武周山麓,而其最高处名云岗,故取名为云岗石窟。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武周山南崖,东西伸展一公里,云岗石窟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岗半腰。这里石佛聚会,石人、石马、石刻,浮雕群集,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雕群之一。
云岗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53年(北魏兴安二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部分完成于公元495年,历时40余年,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四万余人,连当时的狮子国(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创作。
云岗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岗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岗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岗艺术的精华。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山洞中修炼成佛的因此后来的出家人效仿释迦牟尼在山崖上开凿洞窟作为诵经释佛的场所。
我们称这种佛教庙宇为石窟寺。石窟寺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沿着“丝绸之路”由本西向东,由北向南地在我国发展起来。
形成了众多的石窟群,保存至今的有百余处,比较著名的有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在我北部地区也有一座珍贵的艺术宝库,便是我们今天要浏览万佛堂石窟,万佛堂位于义县城西北9公里的石佛堂村,这是曾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是佛教向东北传播的一个落脚点,关于万佛堂石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初在开凿万佛堂石窟的时候,朝廷下了一个命令,洞中的石佛必须有一万尊,多一个不可,少一个不行,工程竣工之后,负责凿佛的小石匠从头到尾一数,发现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尊,还差一尊,眼看朝廷就要验收了,万般无奈,小石匠自己坐进石窟里,腿一盘,掌声一合,凑成了一万尊,而他也就真的成了佛,一直到今天,当地人还传说如果您到万佛堂来,从头到尾摸一遍石佛,哪一尊身上热呼呼的,哪能一尊就是小石匠变的。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践为据。
莫高窟锲在离敦煌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与苍茫灰色的三危山静静相恃,中间一条小溪曾经流淌过沙山与石山在岁月中的对话,沙山踩过溪水给石山讲述着山中发生的事,石山借着月光站在溪边向沙山展示自己的巍峨。
如是春去秋来,溪水就流淌着有声有色的故事。如今虽溪水断流,但河床尤在,这些流不动的故事也就化成了沙粒,依旧能随风流而动,有声有色地讲述着他的故事。
鸣沙山的风只有两个方向吹着,有时从东向西,有时从西向东。从东而来的风,在呼呼的自然声响中,带来了(公元366年)乐樽和尚留下的一连串声音。
雄关漫道,前往西天拜佛取经的乐樽师徒,在落日的余辉中,拖着长长的身影走到了鸣沙山的断崖前,乐樽一声“阿弥陀佛”,接着叮当一响,把禅杖插到了地上,随即吩咐徒弟取水止渴。这时三危山上闪烁万道金光,千佛显像,伴随而来的还有仙女仙子翩翩起舞。
这景象在乐樽和尚又一声的“阿弥陀佛!”声中消失了。和尚感悟:“得到此中真极乐,不问何处是西天。”
这就是西天极乐世界,便发宏愿要在此凿窟建寺,弘扬佛法。从此这里传出的便是锤击钢钎,钎凿石崖的叮当声响。
又因沙石坚硬难凿,他们采取了烧开水浸渍石崖,浸渍一厘凿一厘,浸渍一分凿一分。咕噜咕噜烧水声,滋滋滋滋浸渍声。
这种声音跟铁与铁,铁与石撞击声,一阴一阳,阴阳和谐凿下一个洞窟,又凿下第二个洞窟。但后来更多的石窟则是在攀比的声中凿下。
前朝要功德凿窟,当朝更胜;平民要平安凿窟,经商也要顺水顺风,投小利大,更要凿;百姓凿窟不仅留芳留名,还建功德,身为朝庭命官,身贵位显,更要凿。这些声音在这里一浪接着一浪,一直喊到了元朝。
从元朝开始大概战事频繁,官兵忙于攻城守城,商旅因战火纷乱不通不往,平民百姓为避难迁徙流亡,莫高窟也就香火断绝。从此便是明月点灯,风唱梵音,佛和菩萨闭关禅定,沙石为他们封好关口,这里静如圆寂。
清朝(公元1892年)湖北道士王圆箓矮小的身材穿着宽大的道袍和当年乐樽和尚一样云游来到了莫高窟,他被规模宏大的佛祖圣地震憾了,啧啧赞叹!“太可惜了,这样的大产业没人管护,佛家弟子都到哪了,如是任风剥沙埋,唉!”他在感叹中,决心住下,要为莫高窟重见天日开关启符。一个道家弟子把自己的最后40年(1892——1931)的光阴用来看管佛家产业。
从此莫高窟的风中又有了声音:王道士为修复洞窟,四处化缘的谦卑言语,民工们清沙挖沙唰唰响声,道士民工见威武佛像多彩壁画啧啧赞叹,月下窟前道士向民工讲叙壁画的故事等。不知佛家、俗世还是道家的需要,道家人说起佛家的故事,俗家人听的一样津津有味;俗家人为求佛祖保佑,道家人一样把佛事做得有条不紊;佛祖也为了让百姓认识佛法,宽容大量地说:众生平等,弘法即是弟子。
就这样王道士在莫高窟功德也就越做越大,恢复当年香火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的景象。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一位被王道士请来抄经的杨先生,到16号洞窟中去焚香,当他把香火插到甬道一个壁上时,发现了这个壁是个洞壁,当即告诉了王道士,王道士叫上了几个人,弄出了挖掘声,破墙声。
就这几声的几声,挖出了轰鸣世界的藏经洞。王道士见如此多经文也慌了神,不知是福还是祸,吩咐,封上封上。
但见光的经文,那尘封多年的经卷气早就飞向大漠戈壁。王道士知道自己法力不足,不仅收不回这书卷气,还怕保不住经书,就求救于官府,这以后莫高窟风声中有了:县令严泽“臭牛鼻子,你拿这些废黄纸来干什么”。
进士出生的汪县令“就地保藏,看好藏经洞”。肃州道台廷栋“这经书上的字还不如我写的”哈哈大笑。
省不政府下令:“检点经卷,就地保存”。……。
这些严词厉令和讥讽自嘲声,王道士自然听的声声在耳。因为这些话全由“启禀大人,这是贫道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经书,请大人鉴识明示!”招来的。
王道士这句话说了一回又一回,可就是不奏效,道家人行的是急律令,一次次求助的失败,又经好几年还无人问经,王道士思想上对“检点经卷,就地保存”也淡化了许多。1907年莫高窟的风向发生了变化,从西刮到东,并吹来说洋话的斯坦因的声音,斯坦因已经在西部考察多年,运走了大量的文物,又嗅到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味,兴奋如蝇嗅血,便带上翻译蒋孝琬在莫高窟安营扎寨。
从此这里的声响有了许多世俗的东西:诱惑,煽情,攀缘……等。虽然轻声细语,但是刻录了震荡后人的超声波。
斯坦因想尽了办法与王道士接触,通过蒋师爷当说客。捐款修窟,崇拜佛教,出资保护经书,高资购买经文等。
王道士也陪着十分的小心,考察过斯坦因,觉得有学问,讲信用,能保守秘密,自己的防线就这样一道道给被破了,不仅让斯坦因进了洞窟,而且一次性卖给了斯坦因满满24箱写本和5箱经过仔细包扎好的绢画或刺绣等艺术品。斯坦因经过1年零6个月的长途运输,于1909年1月完整地抵达伦敦,入藏英国博物馆。
斯坦因记住还有许多经卷他没拿走,陆续还多次进了莫高窟,直到他没牵挂了,回顾时说了一句话“东方太伟大了。”与斯坦因交易后,王道士有了许多不。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大泉沟东岸,介于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南北长约1610多米。
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天黄沙,贯通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古丝绸之路上。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
传说有个叫乐尊的和尚云游到此,忽然看到东边的三危山金光闪闪,迎着夕阳,仿佛有成千上万的佛在金光中显现,便认为这里是佛家圣地,遂募钱开凿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旅、官员纷纷在此修建佛窟,祈求路途平安。
到了唐代已有窟龛1000多个。五代、宋、西夏、元又不断修建。
以后虽经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留了各代石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艺术宝库。
如果把各个洞窟中的壁画连接起来,可以组成一条高1米,长22.5公里的瑰丽的画廊;如果把藏经洞里的经卷、文书、绢画连同莫高窟其它所有的珍贵文物放在一起来研究,就是一门浩瀚的“敦煌学”。 现编为17窟的“藏经洞”,是莫高窟的精华所在。
这里藏有从西凉建初元年到北宋至道元年,近10个朝代,500多年的经卷、古籍、文书、绣画、铜象等4万多件。文字有汉、藏、梵、于阗、龟兹、粟特、突阙等;书类有手抄本、雕板印刷本、拓本等。
这些稀世罕见的珍品,不仅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漏、校勘有很大的价值,而且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民族历史、对外交流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莫高窟最壮丽的是壁画艺术。
壁画虽经历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但仍色彩鲜艳、线描清晰。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有飞天、伎乐、菩萨、仙女等,直乃“天衣飞扬,满墙风动”。
壁画内容除佛经故事、本生故事、佛教史迹、神怪传说、帝王生活、装饰图案等外,还有大量的民风民俗画面。如狩猎、耕作、打鱼、收割、推磨、舂米、盖房等生产风俗画面;婚丧、嫁娶、旅行、行医、剃度、洒扫等生活风俗图景;车船、梨担、连枷、纺车、织机等交通和生产工具的形象描绘;有学校、酒肆、屠房、旅店、集市等场所的风俗场面;有亭台、楼阁、宫殿、塔寺、院落、桥梁等建筑图样;还有音乐、舞蹈、杂技、节庆等娱乐活动的生动写照,真是一部古敦煌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
(1)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2)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7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夕阳映照的沙漠奇景感动了,他老人家不知道这是矿物质在太阳照射下的光学反应,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以后人们陆续修建,历经东晋、前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努力,先后开凿了一千多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狡兔三窟
jiǎo tù sān kū
[释义]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语出]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正音] 窟;不能读作“qū”。
[辨形] 狡;不能写作“蛟”。
[近义] 移花接木 掩人耳目
[反义] 瓮中之鳖 坐以待毙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在为防后患;留有后路;以便面临危险时有脱身的机会或藏身之处。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在旧社会;官僚政客们常常八面玲珑;为自己多留后路;正所谓~。
[英译] burrow oneself in secret hideouts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一、龙门石窟美丽的传说:
1、石楼: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
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即由此而来。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其中宋之问的《龙门应制》一致认为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而这段典故所发生的地点---石楼就位于香山寺内。
2、九老堂: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
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渐趋衰败,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时,香山寺已是萧条至极,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南尹,他闲暇时常在伊阙山水间流连,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重修了香山寺,使衰败的旧寺的亭台楼阁换了新颜,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
“停宫致仕”后,白居易更加放情于山水,赏玩泉石风月。因慕恋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在他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年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香山寺二绝》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为保存诗稿,白居易又把自己从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到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所作的诗,共800首,合成12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经堂内。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塔之侧。
3、乾隆御碑亭:乾隆与香山寺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该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
4、剪刀手佛像
洛阳龙门石窟宾阳北洞正壁主尊佛像的特殊“剪刀手”手势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这是一种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手印。这尊佛像因拇指风化,而食指、中指间隙过大,颇似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故而被网友戏称为“剪刀手”佛。
2014年5月1日,有游客去洛阳龙门石窟,发现一尊历经千年风霜的佛像,手势神似“剪刀手”。剪刀手佛像是在向游人卖萌,在提醒大家保护文物,还是想说点什么?
网友评论:四百年前的艺术大师们好有远见,知道在四百年后剪刀手肯定会风靡全球。
二、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