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从前有个人在女生寝室楼下吹口琴,优美动人的旋律一夜没有停息,结果女生找个一个会弹吉他的做男朋友……(这是现实……)
故事二:从前在商店用50美分就可以买一把口琴。某个人开始吹口琴,他开始走红,他开始出唱片,他开始开创时代,他开始潦倒,他最后死于街头斗殴。他死的时候,商店里口琴的售价是2美元。可惜口琴商似乎只是高兴口琴价格提升了,却忘了提升它的人。那个人出生于蓝调时代,死于摇滚时代。他的一个同事是蓝调的巅峰级人物,他的另一个同事是创造摇滚的人。人们肯定记得Muddy Waters的吉他和泥土味道的蓝调,人们更不可能忘记用音乐打破了黑人和白人界限的摇滚乐始祖Chuck Berry,人们也记得芝加哥蓝调的代表人物口琴大师Little Walter。口琴自己的故事就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无需在添油加醋。
玻璃口琴是18世纪最流行的乐器之一,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于1761年。它的名字是来自意大利语“armonica”, or "harmony." 其美丽轻柔而富有魔力的声音吸引了全世界音乐家的关注和喜爱
玻璃口琴的历史
从1757 到 1766本杰明·富兰克林以一个殖民代表的身份一直居住服务在美国。因此,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穿行于伦敦,巴黎等欧洲的政治活动中心。在此期间,业余音乐爱好者摩擦玻璃酒杯来演奏音乐是非常流行和受欢迎的。富兰克林参加了一次由业余音乐爱好者理查德举办的这类音乐会,立即被这种美丽轻柔的声音迷住了。 不久他想出了完善这些玻璃酒杯的方法,他的这一构思很快闻名于其专业领域。富兰克林用不同大小的酒杯来创造出了他的玻璃口琴,首先,他切掉酒杯的颈部,并且从地部打通,然后象纺锭一样把酒杯横串起来,通过脚踏 玻璃口琴
板来控制酒杯的转速。音乐家们用湿手摩擦旋转的酒杯的边缘,优美的音乐就会从振动的酒杯中发出。
《黑执事》中的玻璃口琴
动画《黑执事》中汉娜演奏的恶魔乐器既是这个。实际上这种乐器确实有恶魔乐器的绰号,在十八世纪被称为“天使的歌声”。由于它的魅力会使人的心智迷惑,受到人们的畏惧,最终销毁在黑暗历史中。
口琴以其轻巧便携、价廉、易学而深受初级音乐爱好者的喜 爱。
说起口琴的由来,还有一段饶有兴味的逸闻。1821年的一 天,德国有个名叫布希曼的音乐家,在托斯恩小城散步。
他偶然发 现一个农家女孩坐在门口玩耍,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拿着一把贴着 一张硬纸的木梳放在嘴边吹着。布希曼心里一亮,回去后就根据 中国古代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吹奏原理,用象牙雕刻成“药丸筒”似 的口琴。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口琴。1857年,布希曼在托斯恩创 立专制口琴的公司,制造出第一批口琴,并很快销售到欧美各地。
但直到1885年,经过不断改进,口琴才具备了现代的特点。此后, 口琴逐渐风靡世界各国,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之一。
我出生在东北的垦区农场。
我的高中是在场部读的,场部是离家36公里的一个镇子。那时在学校住校,每星期六回家一次,晚上住宿生都要求上晚自习。
上自习前,有时我就看到同班的一个男同学在教学楼后面的台阶上吹口琴,有时他在教室的走廊里也吹。常听到他断断续续的练习,是那时流行的齐秦的《北方的狼》和《大约在冬季》。
我住的宿舍楼关门时间很晚,男孩住在亲戚家。我们都是晚自习最后走的那一批学生。
于是就有机会开始和那个男孩说话了。一天,男孩问我去不去电视台的山上采草莓。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周六的傍晚,我在山上等他,他在山下向我挥手,然后向山上跑来。草莓当然是没有采到,我们就坐在半山腰上看日落,男孩子拿出了口琴吹了一首完整的《外婆的澎湖湾》。
在那动听的口琴声中,我看到了想象中的海滩,细沙上踩下的脚印,飞翔的海鸟,和落日映照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一个美丽的初夏的傍晚。
于是有了一个初恋的开始。那时的爱情就是在上自习的晚上,两人悄悄溜出学校跑到后面的小树林里,漫无边际的,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聊,手牵手在树林里走过。
记不得都说了什么,只记得心里很高兴。那一年我16岁,男孩17岁。
高二第一学期就分文理科了,男孩去了文科班,我决定学理科。冰天雪地的夜晚两个人有时还是牵手踏雪走在那片小树林里。
伴着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的是两颗年轻火热的心。白天两人遇到时还要装做互不相干的样子。
那时我们都知道,早恋是一颗苦果,如果让学校知道了,会被当作典型来抓,全校点名批评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以前也发生过。
一天男孩说下学期他可能会转学,去一个大一点的城市,一个产煤的城市。下学期开学的头几天只见到过那个男孩一次。
我和同室的几个女生在街上买东西,看见他在街对面,和一群男生在一起。四目相望的那瞬间,我看到了他明亮的眼睛和脸上止也止不住的笑容。
两个人谁也没说话,但是心里很快乐。开学后的第四天,第二节课上完课间操回来,在吵杂的走廊里男孩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说“我下午就走了,这个给你吧。”
说完把什么东西塞到我手里就转身离去了,消失在拥挤的走廊里。我怔怔得站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然后机械地随同学向教室走去。
回到座位上我就把那个小包塞到书包里。直到中午放学我回到宿舍以后,才在床上拿出那个小包,小包是一只用手绢包着的口琴,一条纯白色的手绢,一只长长的口琴,那个男孩的口琴,闪亮的金属琴身,上边刻着上海,和上海两个字的拼音,还有上海口琴总厂的字样。
翠绿色的琴格,上下两排,24个孔。整个下午我都在上课,那个男孩坐车走了,去了那个产煤的城市。
那天的晚自习我没去,和我最好的女同学在一起,我终于忍不住,哭了。很久以后,男孩来信了,说他在新的班级里当上了体育委员。
他很好,还在练习口琴,吹口琴的时候会想起我。然后嘱咐我好好学习,不要分心,一定要考上大学。
隔上一段日子,男孩会来封信,信写得很简单,我也回信。我们就这样慢慢的联系着。
高二以后课程就很紧张了,考上大学是所有人的奋斗目标。每天就是上课,下课,早自习,晚自习,大考,小考,和中考,还有模考,假期还要补课。
第一年高考没够分数,复读一年,那个男孩也没考上。他来信说他一定要考上大学。
到第三次参加高考时,自己紧张得考试前一个星期就睡不着觉。考试的那几天只有靠安眠药才能睡去。
第三次的考出的分数比第一次还低。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我只好放弃了上大学的梦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我只好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只身去了北京投靠舅舅。
去北京随身带的行李里,有一本在场部书店买的《品玩人生》,黄山书社出版的,和那只手绢里包着的口琴。那是1993年。
刚来北京时,很想家,晚上就趴在床上偷偷地哭。把那只口琴拿出来,静静的盯着看,期待着口琴声的响起。
我从来都没吹过那只口琴,试都没试过。只是拿在手里上下颠倒的看着,细细的,一格格的数着上面的琴格,看够了,数够了,就用手绢把琴身上的指印轻轻擦去,包好,放在枕头下面。
还在等待,我已经有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收到那个男孩的信了。我想他可能考上大学了。
如果他想和我联系,他就能和我联系上,他知道我的家在哪。我不知道他会在哪里读大学。
我再也没有和高中的同学联系过,心里很自卑,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在北京,这个繁华,拥挤的城市里我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人头攒动的人才交流会上找过工作,在上下班的公共汽车上挤着和被挤着,在日出的那瞬间在天安门广场上向国旗庄严地敬过礼,为户口,为暂住证发过愁,去新东方上过托福班,听过俞敏洪老师的课。在北大,清华的门口,嫉妒又羡慕的看着里面进进出出的学生。
我开始渐渐熟悉这座城市,结识了新的朋友。口琴我现在很少拿出来看了,在北京搬过几次住处,那只口琴就放在箱子下层了。
那个男孩再也没有消息了。问过父母很多次,有同学和我联系过吗?有过,但都不是那个男孩。
以后有了机会出国,我去了美国。在我带去的行李里,还有那本《品玩人生》和那只手绢里包着的口琴。
算来,那个男。
布希曼
1821年早春的一个上午,德国乡村一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门口玩耍,玩着玩着,玩出一个新花样:她找来两张纸片,一张上一张下地贴在木梳上,然后把它放到嘴上吹起来,想不到木梳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在此时,一个名叫布希曼的音乐家从这儿经过,被奇妙的声音吸引。他走上前去,让女孩把木梳给他看。布希曼仔细端详了这一“杰作”后,萌发出研制一种新乐器的想法。回到家中,他参照小女孩的木梳、中国古代的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吹奏原理,用象牙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歌曲名:口琴的故事歌手:陈淑桦专辑:念旧是谁吹奏那美妙的旋律那么悠扬 那么神奇跟随着这琴声我来到你身边那么奇妙 那么难忘就在多年前夏天的夜里这琴声伴著我和你你为我吹奏了多少个愿望句句刻在心上是谁在吹奏那深情的旋律不再悠扬 不再甜蜜只因为你已不在我的身旁多么孤单 多么惆怅也是同样在夏天的夜里琴声孤独的伴着我我只能吹奏出唯一的愿望 引你回到这里也是同样在夏天的夜里琴声孤独的伴着我回想起过去的点点和滴滴早已经难追忆/song/2577666。
口琴,追溯其根源其实是调律用的工具。自由簧气鸣乐器。为小型的吹奏乐器。琴身呈长方形,其大小、长短各不相同,形制甚多。常见的为十孔口琴。此外还有半音阶口琴、复音口琴、贝斯口琴、和弦口琴等。 口琴源于中国,早期称为笙,由竹片发声的乐器,当时风靡亚洲;十八世纪后期,笙传入欧洲,流行于整个音乐界,并形成了当代口琴的构架。
比起其他正统乐器而言,口琴的沿革其实相当的短浅,而且世界各地的版本不一,这也是个人为何在此仅能浅论而难能深究的主要原因。在参考过许多版本后,有些记载看法倒是放诸四海皆一致:「笙」为我国古乐器八音之一,是一种具有自由律动的簧乐器,也为最早的一种具有和声的乐器,所以它被认为是近代口琴的先驱。笙在十八世纪时,流传到欧洲,经过一段不算短的时期渐渐地人们从它的结构而研究发明了口琴,簧风琴(Reed Organ)和萨克斯风 (Saxophone),因而笙也被公认是它们的鼻祖。
口琴源于中国,大约数千年前,被称为笙“Sheng”。这种由竹簧片发声的乐器很快风靡亚洲,在传统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18世纪后期,Sheng传入欧洲,很快在音乐界流行开来。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19世纪,欧洲乐匠们开始尝试用金属簧片来代替Sheng中的木质簧片。大约在1820年,一名叫Christian Friedrich Buschmann的年轻乐匠打造出了第一支采用金属簧片的口琴(当时称为Aura)。这种Aura以它独特的魅力而受到音乐家们的广泛好评;但当时的Aura却只有吹音,而没有吸音。
大约在1825年,欧洲人Richter发明了一种乐器,成为了现代口琴的雏形。该乐器拥有10个吹孔和两张簧板,每张簧板上由10片簧片。这样,在每个吹孔上通过吹气和吸气都可以发音,Richter所选择的这些音符也就是现在全音阶口琴(Diatonic Harmonica)的音阶排列,有时也叫做标准Richter音阶。
口琴的大量生产是在1829年的Vienna,很快在其他城市也出现了口琴制造厂。在德国小镇Trossingen,钟表匠Christian Messner和他的表兄Christian Weiss利用业余时间来制造口琴,但很快他们的口琴生意便红火了起来。几年后,当地另一位钟表匠Matthias Hohner开始拜访 Messner和Weiss,并学到了口琴的制作工艺,同时也开始了自己口琴生意。
显然,Matthias Hohner并不是一名很棒的口琴手,但他却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在市场是,Matthias击败许多竞争者,并且开始向美国出口口琴,很快美国便成了他最大的市场。1900年,Matthias将生意移交给了5个儿子管理。
在20世纪的前半叶,口琴的流行度继续扩展延伸,与此同时口琴乐队也发展迅速。Hohner发展了半音阶口琴(Chromatic Harmonica),通过控制一个按钮可以演奏出所有的音符。1930年,Larry Adler 成为最著名半音阶口琴手,这项荣誉一直保持到2001他去世后。
在美国,口琴作为蓝调乐器而闻名于世。二十世纪30年代以及40年代前期的代表为John Lee "Sonny Boy" Williamson。二次世界大战之后,Chicago成为蓝调音乐的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杰出乐手,如Rice Miller (Sonny Boy Williamsom II)和Little Walter。许多人一直认为Little Walter是最著名的蓝调口琴乐手。Little Walter于1968去世。
在口琴作为蓝调乐器而极度流行的同时,也有许多人通过Bob Dylan的民俗音乐开始熟悉口琴。许多杰出口琴手像Kym Wilson和Jerry Portnoy继续发展蓝调口琴风格,而其他像Howard Levy和Brendan Power则形成了一种新型且富有激情的口琴演奏风格。
【资料来源】/subview/41761/10108715.htm
故事一:从前有个人在女生寝室楼下吹口琴,优美动人的旋律一夜没有停息,结果女生找个一个会弹吉他的做男朋友……(这是现实……)故事二:从前在商店用50美分就可以买一把口琴。
某个人开始吹口琴,他开始走红,他开始出唱片,他开始开创时代,他开始潦倒,他最后死于街头斗殴。他死的时候,商店里口琴的售价是2美元。
可惜口琴商似乎只是高兴口琴价格提升了,却忘了提升它的人。那个人出生于蓝调时代,死于摇滚时代。
他的一个同事是蓝调的巅峰级人物,他的另一个同事是创造摇滚的人。人们肯定记得Muddy Waters的吉他和泥土味道的蓝调,人们更不可能忘记用音乐打破了黑人和白人界限的摇滚乐始祖Chuck Berry,人们也记得芝加哥蓝调的代表人物口琴大师Little Walter。
口琴自己的故事就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无需在添油加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