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始于清道光年间,原是福州市聚春园菜馆郑春发所烹制。
郑早年在清布政使周莲府中当厨师。有一次,福州官钱局请周莲到家中便宴,席间有一道菜是将鸡、鸭、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后,放在绍兴酒坛中,煨制而成的。
周莲食后赞不决口。回家后,便要郑春发试做此菜,但口味不佳,周便带郑到官钱局求教。
周回到衙门便精心研究,增加了山珍海味,结果香味更浓,风味更佳。1877年郑春发辞去了衙厨的职务,在东街口开设了聚春园菜馆,以海参、鱿鱼等十八种珍贵原料,加陈酒、姜、桂皮、茴香等料,放在陶制瓦罐中煨制成菜,风味鲜美绝伦。
前往品尝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有一批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园品尝此菜。
当此菜搬上餐席,打开坛盖时,顿时异香扑鼻,大家争着试味,觉得滋味异常鲜美。秀才们当场赋诗,其中有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这道原名福寿全的菜就此改称“佛跳墙”。近百年来一直风靡全国,享誉海。
炸年糕的来历
年糕有两千多年历史,驰誉南洋欧美不衰,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阖闾大城",建成后,大宴众将群臣庆功。惟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后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军横扫而灭。这时都城断粮,饿殍遍野。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汤”的来历
“soup”这名词以前曾意味着“面包”,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非玩笑。在中古世纪,有种面包硬得足以取代盘不过,喝剩一些想休息片刻,盘子却被收走的情形时有发生。
当时,这种面包便称为“soup”。后来,面包和汤的关系逐渐变得模糊,从十四世纪开始,就改称汤为“soup”了。换句话说,汤已转变为“soup”的主角。
在今日,我们常把切成片的油炸碎面包或硬饼干,放进汤中一起食用,这即象征着昔日“soup”的原义。和汤一起端出的若是油炸碎面包,可以直接加进汤中食用;假如是硬饼干或铅笔状面包,则需用手撕碎,再放入汤中。
另外,要注意的是喝完汤后汤匙的摆法。一般来说,喝完汤以后,汤匙可以朝上摆入汤盘中,柄横放或斜放均可。其实,汤喝到一半想休息时,摆法也是一样。一般服务生会依汤剩余量的多寡和客人的态度来判断客人是已喝完或在休息。
不过,喝剩一些想休息片刻,盘子却被收走的情形时有发生。这时假如还想再喝,可对服务生说:“我还没喝完……”汤喝完后,以柄呈垂直状搁在盘侧,或将汤匙横摆在靠己侧的托盘上,是近来较为普遍的摆法。
2006-6-10 20:06 回复
美食典故
0位粉丝
2楼
月饼的神奇传说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柚子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武昌鱼神仙汤
美食典故:
提起吃武昌鱼,没有那个不夸它好吃的。你可知道用它的骨刺冲汤喝,还能够提神醒酒吗?
在武昌樊口附近,相传是三国吴王造船的地方。这一天,为了庆贺新修的大船下水,孙权命人在船上摆酒设宴。樊口附近的百姓也纷纷送来各色各样的鲜鱼,特别是樊口的鳊鱼,更是酒席上的上等菜。孙权和大臣们吃得正起劲,席上又添了一盘喷香的清蒸鳊鱼,这鱼头小颈短,脊背又宽又平。孙权很感兴趣,用筷子夹了一口丢到口里,觉得味道于别的鱼不同,特别鲜嫩,便叫人一连上了三盘,都吃得干干净净,酒也多饮了三大碗。孙权用筷子指着盘里的鱼刺问:“这鱼出自那里?”一大臣回答说:“是樊口的百姓为了感谢大王的恩德特意送来的。”孙权听了非常高兴,让人叫来一位老渔翁,赏他一碗酒,要他说出这鱼的出处。老渔翁开始不敢接酒,后来看孙权并无恶意,才大着胆子一口喝干了酒说:“这鱼出自百里梁湖。每当涨水季节,经过九十里路长港,绕过九十九道弯,穿过九十九层网,来到长港的出水处,也就是我们樊口附近。这里一边是港水清的照见人,一边是江水浑得象黄泥巴汤。鳊鱼喝一口浑水,吐一口清水,喝一口清水,吐一口浑水。经过七天七夜脱鳞换肚肠,原来身上的黑鳞变成了银子色的白鳞,所以吃起来格外有味。”孙权听入了神,高兴地站起来说:“讲得好,讲得好。来,再赏他一碗。”那老翁也不客气,接过第二碗酒又一口干了。他又说:“这种鱼,油也多,鱼刺丢到水里可以冒三个油花。”孙权那能相信,他亲自试了试,果然别的鱼刺只有一个油花,独有这种鱼得鱼刺翻了三个油花。孙权一时兴起,端起一碗酒走到渔翁跟前说:“你老很识鱼性,酒量也不错。来,我敬你三碗。”那渔翁说:“大王这样看得起我,小民就是醉死也要领情。不过不要紧,有这种鱼的刺冲汤喝可以解酒。”孙权听后一把抓住老渔翁的手说:“你也说的太玄了吧。如果真地能解酒,就罚我三大碗。”说完,他拉着老渔翁上席,叫人用开水将鱼刺冲成汤喝了一口,果然提神醒目,各大臣喝了个个拍手叫好。孙权高兴至极,端起碗来对众大臣说;“想不到我东吴出这样好的武昌鱼,来,罚我三大碗。”说碗放开酒量痛饮了起来,一气喝了九大碗,还嚷这叫人添酒加菜。大臣们怕他喝伤了身体就劝他不要再喝。孙权听了哈哈大笑;“怕什么?有这样好的神仙汤解酒,我还要喝他十大碗!”
从此武昌鱼和神仙汤酒出名了。直到如今武昌一带的老百姓在酒宴之后,都喜欢用武昌鱼的刺冲神仙汤喝。
其他还有很多请参照/f?kz=134417530
1、东坡肘子
宋朝,苏东坡曾到过江西永修一带,并为当地一个农夫的孩子治好了疾病。农夫为表感谢,特地留他吃饭。席间苏东坡吟了一句诗:“禾草珍珠透心香 ”。正在灶间做饭的农夫听了,以为这是苏东坡在教他怎样去煮肉--“和草整煮透心香”,于是赶紧将猪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进锅里去煮,后世称为东坡肘子。
2、叫花鸡
叫花鸡又称常熟叫化鸡、煨鸡,是江苏常熟地区传统名菜。是把加工好的鸡用泥土和荷叶包。制作材料有新鲜嫩荷叶、黄泥、活土鸡等。
叫化鸡的制法与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相似,"炮豚"就是用粘土把乳猪包裹起,加以烧烤,然后再进一步加工而成的菜。其色泽枣红明亮,芳香扑鼻,板酥肉嫩,入口酥烂肥嫩,风味独特。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化子,沿途讨饭流落到常熟县的一个村庄。一日,他偶然得来一只鸡,欲宰杀煮食,可既无炊具,又没调料。他来到虞山脚下,将鸡杀死后去掉内脏,带毛涂上黄泥、柴草,把涂好的鸡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鸡熟,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脱去,露出了的鸡肉。
约100多年以前,常熟县城西北虞山胜地的"山景园"菜馆根据这个传说,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创制此鸡。
3、东坡肉
东坡肉是杭州传统风味菜肴中的一朵奇葩,以色泽红艳,汁浓味醇,肉酥烂而不碎,味香酥而不腻为特点。说起“东坡肉”,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触犯了皇帝,被贬到黄州,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
宋神宗驾崩后,苏东坡重新被起用调到杭州作官时,西湖已被葑草淹没了大半。他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后来被称为苏公堤。老百姓为了赞颂苏东坡的功德,到了春节时就给苏东坡送猪肉,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苏东坡收到了猪肉,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家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送给每家每户。但家人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然而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之,此后被人们命名为“东坡肉。”
4、臭豆腐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人。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后,因手头拮据,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的安徽会馆寄居。为下次再考,他一边读书,一边拿出在乡里磨豆腐的小技,维持生活,有一次王致和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时值盛夏,怕坏,便将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缸里腌上。
过后,他把这事丢在脑后,到秋天才想起来,打开缸盖,豆腐成了绿色,臭气扑鼻。他尝尝,别具风味,分送会馆的邻居,尝后无不称奇。王致和屡试不中,便死了当官之心,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在延寿寺街开办作坊,挂起“王致和酱园”的招牌,一时名扬京城。臭豆腐起初只是贫苦劳动者的佐餐佳品,窝头贴饼子就臭豆腐吃,别有风味。到了光绪年间,臭豆腐不但入了大宅门,而且上了宫廷的菜谱。
臭豆腐的“上用”,使其身价百倍。一些名流雅士也写诗称赞。清末状元孙家鼎写对联称道:“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酱配龙蹯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今天,王致和的臭豆腐远销国外,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起司(乳酪)。
5、皮蛋
皮蛋也叫松花蛋、胡彩蛋。相传几百年前,在鸭群云集的太湖之滨,有一家李姓夫妻开小茶馆,兼营一些小菜、卤蛋之类。夫妻俩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唤秀娟。
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游湖人陡然增多,茶馆也宾客盈门,把一家人忙得手脚不停。忙乱中,秀娟没看到手头有两个鸭蛋滚到了灶灰里。一个月后,被一位前来借灰种菜的邻居发现了,唤来东家嗑破一瞧,蛋白不仅不流,而且还凝结在一起,露出一种透明的光彩,丢进嘴一尝,又香又绵,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每人尝了一块,无不啧啧称赞。蛋好吃,取个啥好名呀?秀娟高兴地说:“你们看蛋上这么多花纹,就图个吉利,叫彩蛋吧!”从此,李家茶馆做起了彩蛋,远近顾客慕名而来。后因彩蛋出自太湖,又叫成了太湖彩蛋。传到北京,通县张辛庄一位姓陈的商人,改生包为浸泡,做成的皮蛋色彩鲜艳,蛋黄的中心部分像饴糖,叫做京彩蛋或糖心皮蛋。
油条跟秦桧有关
油条也称油炸烩、油炸鬼。它是南宋时杭州百姓制作的早点食品。1142年,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施计,暗中陷害于风波亭。京城临安(今杭州市)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后,个个都义愤填膺,对秦桧、王氏深恶痛绝。
当时风波亭附近有一家专卖油炸食品的饮食店,店老板正在油锅旁炸食品,得知岳飞被秦桧夫妇害死的消息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从盆中抓起一块面团,捏成一男一女两个小人,并将它们背靠背粘在一起,丢进油锅,口里还连连喊道:“吃油炸秦桧啦!”他这么一喊,周围的百姓个个心里就都明白他的意思了,便一齐拥上来,一边动手帮着做,一边帮着喊,还一边吃。其他的饮食店见状,也争相效仿。当时,整个临安城都做起“油炸桧”,并很快传遍全国。
“油炸桧”流传到今天,许多地区已改称“油条”,但仍然有地方叫“油炸烩”或“油炸鬼”。
/bbs/printpage.asp?BoardID=4&ID=83
宋朝苏东坡(1036-1101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后农历除夕夜,民间家家户户都制作东坡肉。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他的怀念之情。现在成为杭州一道传统名菜。楼外楼菜馆效法他的方法烹制这个菜,供应于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遂流传至今
佛跳墙,始于清道光年间,原是福州市聚春园菜馆郑春发所烹制。
郑早年在清布政使周莲府中当厨师。有一次,福州官钱局请周莲到家中便宴,席间有一道菜是将鸡、鸭、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后,放在绍兴酒坛中,煨制而成的。
周莲食后赞不决口。回家后,便要郑春发试做此菜,但口味不佳,周便带郑到官钱局求教。
周回到衙门便精心研究,增加了山珍海味,结果香味更浓,风味更佳。1877年郑春发辞去了衙厨的职务,在东街口开设了聚春园菜馆,以海参、鱿鱼等十八种珍贵原料,加陈酒、姜、桂皮、茴香等料,放在陶制瓦罐中煨制成菜,风味鲜美绝伦。
前往品尝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有一批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园品尝此菜。
当此菜搬上餐席,打开坛盖时,顿时异香扑鼻,大家争着试味,觉得滋味异常鲜美。秀才们当场赋诗,其中有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这道原名福寿全的菜就此改称“佛跳墙”。近百年来一直风靡全国,享誉海。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