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与唐太宗 自李唐以降,李世民和魏征这两个人,一个作为能够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的“明君”形象,一个作为敢于直言的“谏臣”形象,已经被固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贤臣直”的一个样板。
众所周知,在他们君臣之间,有着很多十分感人的“段子”。其最高潮的部分则发生在魏征生前和病逝后的那些岁月。
在魏征得病之后,李世民派出去询问病情和送药的人“相望于道”。在魏征弥留之际。
李世民甚至和太子等家眷亲自到魏征府上探望,并且当着魏征的面许诺要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为妻。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
李世民命令百官中九品以上者都要去参加吊唁活动,特别准许魏征在昭陵下葬。同时,还亲自给魏征书写了碑文。
叙述至此,《资治通鉴》甚至非常煽情地写道:“上思魏征不已。谓群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以镜矣!’” 一个做大臣的竟然能够在其晚年享受到皇帝如此高的礼遇,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有句古语云:“伴君如伴虎”,其含义无非是说君主都是些喜怒无常的家伙,弄不好就会以身饲虎,落得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下场。但是,看看魏征所享受到的这些隆遇,这“伴君如伴虎”的铁规似乎有打破的可能,但真的如此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被史书所大力宣扬的李世民和魏征君臣之间的这些“感人”故事,仅仅只是全剧的“上半截”,并不是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也并不是这个故事最富有戏剧性的部分!这个故事最耐心寻味的还在于其“下半截”。 李世民和魏征这个君臣故事的“下半截”发生在魏征死后,其转折点在于魏征生前极力向皇帝推荐的两个人物——侯君集和杜正伦的身上。
这两人一武一文,魏征在生前都曾经极力地向李世民推荐过,说他们有“宰相之才”,应当加以重用云云。可是,在魏征死后不久,这两个人先后都出了问题:侯君集因为谋反的罪名而被诛杀;杜正伦也因为向太子透露了皇帝要他暗中监督太子的秘密而被李世民赶出了长安。
魏征生前所器重的这两个人先后出了问题,魏征显然要负起“识人不周”的责任。而且,更为要命的是,种种迹象显示:这两个人之间私下里交往十分密切。
这就不能不让李世民开始怀疑在世时对他们两人极力推荐的魏征,很可能和他们两人是声气相投的私党。 在中国的专制王朝体制下,任何一个皇帝的身边最不缺乏的就是那些善于察言观色、测度上意的小人。
即令是英明如唐太宗者,也概莫能外。看到皇帝开始对魏征有了些看法,立刻就有人出来告诉皇帝说:魏征在世时经常把他的一些向皇帝进谏的言辞,给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褚遂良看。
事惰也是明摆着的,褚遂良的那些皇帝“起居注”是将来写史书的重要资料,魏征把自己的谏辞给他看,无非是想增加自己在历史上的砝码,而这种行为不免有沽名钓誉和诋毁皇帝的嫌疑。 于是,李世民立刻发动了对死后的魏征的大清算:首先,收回了在魏征死前允诺的要把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的婚约,然后,亲自跑到魏征的墓前,砸掉了载有他亲自为魏征所写的碑文的石碑。
至此,一段所谓的“谏臣”“明君”的故事才算彻底拉上了大幕。(虽然有人说,后来李世民征辽不如意,想起魏征的种种好处,又竖起那块碑,但我以为丝毫也改变不了事件的性质。
这样的一个结果,看似很富有戏剧性,大大地出人意表之外。其实,只要是洞悉人性的弱点和专制独裁体制的特点,就可以知道魏征最后的这个下场,并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多少带有一些必然的因素。
从表面上看,魏征自从玄武门之变由旧主子李建成归顺到新主子李世民之后,其做事风格一直是犯颜直谏,很喜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和皇帝唱“对台戏”。而皇帝本人呢,好像也很喜欢这样直言不讳的作风,每次都“虚心”接受了这个臣子的意见。
但是,人性的弱点和专制独裁者的本性,决定了皇帝的这种胸怀绝对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而只是被迫地在装装样子而已! 实际上,李世民想对魏征动手也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了,譬如,《资治通鉴》就公开透露说:“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
’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上乃悦。”
这段记载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李世民对于“谏臣”魏征,绝对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喜欢”。
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主要是因为他被长孙皇后这样的身边人,架到了要做“千古明君”的宏伟构想中而不能自拔的缘故。很显然,保留这个“乌鸦嘴”魏征,就是证明自己清明的一面旗帜;而杀死这个魏征,笼罩在自己头上的那些苦心经营了很久的好名声,就有可能扫地以尽。
两者孰轻孰重,只要李世民的理性还在发挥着作用,他是很容易就能算清楚这笔账目的。 由李世民最后对待魏征的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们大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来:在独裁专制的体制下,是根本不可能有善终的直言进谏者存在的。
在这种一人说了算的语境下,没有一个独裁者真的喜欢那种经常给自己提意见的人,他们。
为你奉上,请参考!
看大秦,在那个乱世,贤臣将才不少,但明君却难遇,明君贤臣联手,天下格局就变了,如商君与孝公,燕昭王与乐毅,秦惠文王与张仪,这样的大才与明君难遇,国家可能会振兴,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去巩固,再强大的国家也会兴也忽,衰也忽,楚王一死,吴起就被万剑射死,燕昭王去世,乐毅终被排挤出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盛一时,就像商君在变法之初对孝公说的:没有变法,国家的强大只是一时,国家也会遇明君则强,遇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秦国商鞅变法之彻底,是山东六国不能比的,它有制度优势,秦统一天下也是历史必然
1、始皇帝赢政:首位统一中国的帝王,统一全国的法律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思想专制之祖先。
总之是一个杰出的皇帝。 2、汉刘邦:灭暴秦、统一中国,给天下带来和平,但大杀功臣韩信等,连萧何都被关进监狱里。
3、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全国思想(秦始王教的吧,呵呵,造成历代君王都学会了,包括现在的),并以此选拔官吏。重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的侵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致使“汉”民族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子林中。 4、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王莽:小小人物,颠覆了强汉,但即为开国之君也为亡国之君而死于乱民之手,天下独一元二。
5、隋文帝杨坚:自从东汉后,中国大地战乱不休达300多年,北朝的隋文帝杨坚,利用外戚的权势夺得朝柄,篡周后又一统天下,杨坚“常节俭,重民心。”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平是饮食不过一荤,所乘,所穿,所住极尽简陋。
闻灾民无饭吃,一年三月多不再吃荤。所以杨坚在位期间,“衣食滋增,仓库盈溢。
隋建立之初,民户不满400万。到末年,将近900万。”
然而杨坚后期,猜疑心重,“每每于殿廷之上杀人,后来功臣故旧,能始终者极少”。杨坚是有始无终,但对国家百姓是有益的,可谓杰出皇帝。
(我最佩服的人物之一了,如果我们也能学他一点点的人际关系,呵呵,不能做皇帝,也差不多吧) 6、李世民:可以说,唐朝的大部分天下是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虽然李世民有杀兄害弟逆父之过,但也实属无奈,这本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当然夺弟妇就是不道德了。武则天从李家夺得天下后,天下依旧承平。
只是其心狠手毒,杀李氏宗室,没有道德。但重用不少贤臣,百姓生活依旧承继“贞观之治”的辉煌,可谓有道皇帝。
7、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依托贞观之治的基础,开创了中华全盛的“开元盛世”。但李隆基在位时间愈久渐渐奢侈,纵欲淫逸,夺其儿媳妇杨玉环,委朝政与奸相李林甫。
自己只顾享受,终酿成“安史大乱”。 8、柴荣:我不得不提柴荣,唐朝灭亡后,中国陷于藩镇之间的混战。
为五代十国,直到了周的世宗柴荣继位,中国才有了统一的苗头。柴荣:英武勇敢,功城破敌,英机决策,常出人意料,战无不胜。
一有闲暇就招来儒生,诵读经史。柴荣生性不好珍玩之物,一心重视农桑,体察百姓。
柴荣屡败南唐后,亲率步骑兵数万,直奔契丹国境,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沿途契丹守将纷纷举城投降。正当柴荣与诸将商议夺取幽州,不料得了急玻返回朝中去世。
差一点未统一中国和收复幽州。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英主的去世,使全国一片悲痛。柴荣可谓上天夺去的杰出皇帝。
可惜! 9、黄袍加身赵匡胤:本是柴荣的天下,却为赵匡胤所得!柴荣死后,其幼子继位,时年七岁,其大将赵匡胤陈桥被部将黄袍加身。篡了皇位。
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了向文官治国的转变(呵呵,以德治国,我们的江总书记是得到了赵总的真传,但中国的强兵之路却没了,宋朝,我个人认为,是弱势的王朝),宋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在这时期皇帝对不同意见,或任之,或只是贬外地当官,或免职,而没有杀戮,也没有打成右派的迫害。
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就了有很多诗人词人,写出了传之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
也有了宋词以及宋朝文明之盛。赵匡胤的密誓“誓不诛大臣、言官”以及专门建立了许“风闻言事”的言官制度,这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大进步。
苏轼说:“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争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官长,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可惜这种进步野蛮的金元所打断,真是可惜,可叹、可敬的千古一帝赵匡胤。 10、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蒙古汗国唯一的宗主,元朝不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元朝廷把境内的子民分为四等,第一当然是蒙古人,第二是色目人(中亚人),第三是汉人(中国北方人),第四是南人(中国南方人)。
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的地位最低,儒者的地位比娼妓都不如!这时的汉人实为亡国奴。不推翻元朝,我们何知中华的炎黄始祖,真是亡国亡种了。
虽然元朝大大拓宽了中华的领土,但是,总的说元朝是野蛮战胜了文明,是历史的倒退,所以不足道也。 11、朱元璋:推翻元朝,使历史又回到了汉人的天下。
但是明朝确宣布不施行仁政,这中国历史上第二人不宣布实行仁政的了,读《孟子》时说,要使现在,我非杀了老儿。还要把孟子从孔子塑像旁拉下来,最后在很多儒生的死命反对下。
达成了删改孟子的协议,结果被删了八十多条。朱元璋虽然恢复了科举,但对科举的范围只局限在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写文章只用八股文,又首开了文字狱,因此相比宋朝,朱元璋创立的明朝是中华文化的停滞和倒退,最终酿成了中国空前但不是绝后的专制王朝。
朱元璋的为害,就是在开明的宋的体制之后,又恢复的野蛮专制的体制。这种自私和愚昧的性格传给了他的子孙,他的子孙们以此心态。
李世民 和魏征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
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但是唐太宗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在魏征为官期间,他为唐朝贞观年间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贞观七年,魏征被封为郑国公。 齐桓公 和管仲 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
(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
给人民当君主的,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
《诗》中说“做人如果不善良,一个地方的人都会怨恨他”。 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周文王和姜尚 周文王问计姜尚如何治国,姜子牙说:王者之国民富,霸者之国士富,仅存之国大夫富,灭亡之国国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