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根外追肥时,尤其是叶面,对尿素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很 快,利用率也高,增产效果明显。
喷施尿素时,对浓度要求较为 严格,一般禾本科作物的浓度为1.5%〜2%,果树为0.5%左 右,露地蔬菜为0.5%〜1.5%,温室蔬菜在0.2%〜0.3%之间。 对于生长盛期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施用尿素的浓度可适 当提高。
使用尿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般不直接作种肥。因为尿素中含有少量的缩二脲,一 般低于2%,缩二脲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均有害。
如果不得已作 种肥时,可将种子和尿素分开下地,切不可用尿素浸种或拌种。 (2)当缩二脲含量高于0.5%时,不可用作根外追肥。
第一,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尿素的用量应逐渐增加,应有2〜4周的适应期,以便保持肉牛的采食量。
第二,只能在6月龄以上的牛日粮中使用尿素,因为6月龄以下时瘤胃尚未发育完全。 第三,尿素不宜单喂,应与其他精料(玉米等能量饲料)搭配使用。
高蛋白质日粮中加尿素无效。一般日粮粗蛋白质超过13%再添加尿素效果差。
因瘤胃微生物在氨的浓度超过 5〜8毫克/100毫升时,不能有效地利用,而13%的日粮粗蛋白质可使瘤胃中的氨达此浓度。也可调制成尿素溶液喷洒或浸泡粗词料,或调制成尿素青贮伺料,或制成尿素颗粒料、尿素精料砖等。
第四,使用尿素时应同时补充硫、磷、铁、锰、钴等矿物质元素,氮与硫之比以10〜14 : 1为宜。 第五,不可与生大豆或含脲酶高的大豆粕同时使用。
第六,禁止将尿素溶于水中饮用,喂尿素1小时后再给牛饮水。 第七,尿素的用量一般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或每 100千克体重15〜20克。
催化反应的安全技术
(1)合成氨是在高压高温下有固相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主要危险性有:由于原料及成品存在易燃、易爆、有毒,在反应中设备和管道容易受到腐蚀,因此要特别防止压缩工段的氢气在高压下发生泄漏,产生爆炸。应备有充分蒸汽或者惰性气体,以便应急。在开车或者检修设备、管线之前,必须用氮气进行吹扫。
(2)在装卸催化剂的时候,要防止破碎和污染,防止催化剂自然超温烧坏。加热炉是热量的来源,在催化剂重整过程中,加热炉的安全和稳定非常重要,应采用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对于重要工艺参数,相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均采用安全报警,必要时采用联锁保护装置。
加热操作的安全
(1)将炉子门同反应器用砖墙完全隔离,炉膛构造应采用烟道气辐射方式加热,避免火焰之间接触设备,以防止因高温烧穿管道。
(2)炉子内部应该经常清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锅底破裂。
(3)使用天然气燃烧的炉子,点火前应该吹扫炉膛,排除能积存的爆炸性混合气体。
(4)当炉子发生漏料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转移物料并阻止燃料继续进入。
消防设施布置
由于在合成氨合成阶段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所以需要一定的消防设施布置,在合成塔周围应该设置有消防栓,以及消防水炮。在局部地方设置消防灭火器,在合成工段每隔10米应该设置消防栓,必须保证防火栓里面有水存在。在厂区内时刻备有消防车,以及电话报警系统。
所谓的“6S”管理就是在“5S”的基础上加上了“安全”,其实,推行“5S”的目的之一就是安全生产。
“5S”管理起源于日本,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安全文明生产活动。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项内容,“6S”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安全”。
5S管理中整理的含义是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任何非必需品。这是保证现场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在生产现场,如果将一些非必需品放置在现场,不仅占用了生产或作业现场的空间和通道,而且妨碍了现场的生产或作业,特别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非必需品还影响到应急事件的处理,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检修现场,如果将一些非必需品带到检修现场,将占用检修空间,并可能造成材料的误用,给设备安全带来安全隐患。这是5S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5S管理中整顿的含义是将必需品放于任何人都能取到的位置,尽最大能力减少寻找时间。经过整理后的工作场所,还必须把留下来的必需品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定点、定位放置,按照使用频率、就近位置、易于寻找,合理放置必要物品,必要时加以统一标识,使工作场所整整齐齐、清楚明了、一目了然,减少或消除“找寻物品时间的浪费”,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整顿时,首先要考虑通道的畅通及合理;尽可能将物品集中放置,减少物品的放置区域;采用各种隔离方式隔离放置区域,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将物品隐蔽式放置;大量使用“目视管理”,标识要清楚明了,能够让任何人都能简单查找,必要时还应将使用说明放在适当位置。这也是安全生产的要求,安全及消防设施的放置不仅要醒目,而且要易取,以在应急处理中能容易取得。
5S管理中清扫的含义是使工作现场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清扫是为现场和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保持设备完好的前提。恶劣的环境将对设备或系统造成安全隐患,如电缆沟内积水积泥,长期发展可能导致短路。同时,清扫还可以提高从业人员满意度的要求。环境好了,从而人员心态就好,工作时头脑也清醒,安全就更有保证。
5S管理中清洁的含义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清洁是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保证。清洁是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必要手段。制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5S管理中素养的含义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养成具有高效率和安全意识的习惯。
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习惯和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它具有顽固性、潜在性的特点,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当事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只要操作人员的不良的习惯动作不纠正,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发生事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在5S管理中的素养是5S管理中的最高形式,管理达到素养这个阶段,良好的习惯也就产生了,安全意识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习惯性违章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可以说素养是消除习惯性违章的武器。
安全的重要性在此就不必赘述了,6s管理在5S管理的基础上,增添上了安全管理,提高了安全生产地位,更加强调车间安全生产。
所谓的“6S”管理就是在“5S”的基础上加上了“安全”,其实,推行“5S”的目的之一就是安全生产。
“5S”管理起源于日本,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安全文明生产活动。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项内容,“6S”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安全”。5S管理中整理的含义是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任何非必需品。
这是保证现场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在生产现场,如果将一些非必需品放置在现场,不仅占用了生产或作业现场的空间和通道,而且妨碍了现场的生产或作业,特别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非必需品还影响到应急事件的处理,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检修现场,如果将一些非必需品带到检修现场,将占用检修空间,并可能造成材料的误用,给设备安全带来安全隐患。这是5S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5S管理中整顿的含义是将必需品放于任何人都能取到的位置,尽最大能力减少寻找时间。经过整理后的工作场所,还必须把留下来的必需品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定点、定位放置,按照使用频率、就近位置、易于寻找,合理放置必要物品,必要时加以统一标识,使工作场所整整齐齐、清楚明了、一目了然,减少或消除“找寻物品时间的浪费”,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
整顿时,首先要考虑通道的畅通及合理;尽可能将物品集中放置,减少物品的放置区域;采用各种隔离方式隔离放置区域,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将物品隐蔽式放置;大量使用“目视管理”,标识要清楚明了,能够让任何人都能简单查找,必要时还应将使用说明放在适当位置。这也是安全生产的要求,安全及消防设施的放置不仅要醒目,而且要易取,以在应急处理中能容易取得。
5S管理中清扫的含义是使工作现场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清扫是为现场和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保持设备完好的前提。
恶劣的环境将对设备或系统造成安全隐患,如电缆沟内积水积泥,长期发展可能导致短路。同时,清扫还可以提高从业人员满意度的要求。
环境好了,从而人员心态就好,工作时头脑也清醒,安全就更有保证。 5S管理中清洁的含义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
清洁是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保证。清洁是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必要手段。
制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5S管理中素养的含义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养成具有高效率和安全意识的习惯。
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习惯和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它具有顽固性、潜在性的特点,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当事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
只要操作人员的不良的习惯动作不纠正,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发生事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在5S管理中的素养是5S管理中的最高形式,管理达到素养这个阶段,良好的习惯也就产生了,安全意识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习惯性违章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所以,可以说素养是消除习惯性违章的武器。安全的重要性在此就不必赘述了,6s管理在5S管理的基础上,增添上了安全管理,提高了安全生产地位,更加强调车间安全生产。
危害辨识 (一)名词解释: 1、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对两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3、固有危害是指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客观的要求)所衍生出来的危险性。它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使用、加工、生产出危险的物料;二是可能采用具有危险性的工艺过程;三是可能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
4、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分为两大类:①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②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二)预防事故发生必须从危害辨识开始,辨识针对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潜在的物理或化学状态和条件。固有危险的辨识又可分为物质危险和生产过程危险两大类来加以辨识。
1.物质危险性辨识 了解生产或使用的物料性质是危险辨识的基础。危险辨识中常用的物料性质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诱变性、致畸性、反应性、生物退化性、水毒性、环境中的持续性、气味阈值、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稳定性、燃烧性、爆炸性等。
生产中的原料、材料、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储存运输中的物质分别以气态、液态、固态存在,他们在不同状态下分别有对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物质固有的危险特性是进行危险辨识分析的基础。尿素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物料辨识如下: ⑴、液氨(NH3) ① 危害性辨识: 氨属于低毒类物质。
氨随空气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除少部分与二氧化碳中和外,其余被血液吸收。被吸收的氨,在肝脏中释出形成尿素,随汗液、尿或呼吸道排出体外。
氨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浓度过高时,直接接触部分可引起碱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的损伤,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增强,引起痉挛,并可通过三叉神经末稍的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轻度中毒,眼、口有辣感、流泪、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及口腔、咽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重度中毒,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人体外露部分皮肤可出现Ⅱ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咳吐大量黄痰;肺水肿很快发生,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脉快而弱,体温升高,咳出血痰或大量粉红色泡沫痰,陷入休克昏迷。 ⑵ 危险性评价 受到猛烈撞击,贮器损坏时,气体外泄会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的氨水。
28%的水溶液则为浓氨水。受热后容器内压力增大或空气中氨浓度在15.7%~27.4%时,遇到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爆炸危险度为0.9。
有油类存在时,更会增加燃烧危险。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3类有毒气体;GB 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3003。
人在含有100*10-6氨的空气中每天生活8小时会引起慢性中毒。氨在空气中易形成爆炸性气体。
氨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15.5~27%(体积)。国家工业卫生标准(GBJ3-73)规定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即39.5ppm约0.004%)。
管道中有水时引氨,管道会发生振动。两端封闭的氨管道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爆炸。
⑶ 防治措施: ①通风:对于四周有维护墙的高压泵房,除了设有良好自然通风(门、窗)外,还必须设有强制通风,例如采用送风或抽风措施或者在门窗上安装风机或者设置移动式的吹风机。 ②放毒面具:浓度不大时(小于2%),用防氨的过滤式防毒面具。
为了保护人体不受液氨飞沫和高浓度氨气的毒害,必须根据情况穿戴好胶皮工作服、胶皮手套、胶鞋和防护眼镜等。 ③车间厂房内应设有洗眼器或生活用水,专供洗涤眼睛用。
对上述防护设备应建立常规检查制度,使之处于完善待用状态,同时对车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④ 在气氨污染的地方,当寻找躲避的地方时,尽可能保持浅呼吸,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深呼吸。
由于氨比空气轻,不应往高处走,也不要往下风方向走。尽可能保持闭着眼睛,在短时间内眨眼观望,从而减少刺激。
可用湿毛巾或湿手帕等掩在口鼻上以减少吸入。 ⑤ 由于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在常压20℃下,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02(体积/体积),利用这一特性,一旦出现液氨或气氨大量泄漏时可向泄漏处喷射水,用水吸收氨,把氨雾压下去,以免扩散造成大范围的危害。
⑥ 有人中毒时立即将中毒人员抬到无污染的地方,并通知医生和救护部门。为防止发生肺水肿,应给病人吸入纯氧。
皮肤接触液氨必须用水彻底冲洗后再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可用2%的硼酸溶液治疗和长时间冲洗。至少在24小时之内不允许在受伤的皮肤上使用药物软膏或乳剂,在此期间用浸透饱和硫代硫酸盐溶液的绷带来保护创伤部位。
2、二氧化碳(CO2) ⑴ 危害性辨识 低浓度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4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