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小教笔试真题 (120分钟,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称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
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 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2.“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肝格而不胜,过时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不平衡性 3.我国在世界各地开班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
这说明教育文化具有( ) A.传递功能 B.创造功能 C.更新功能 D.传播功能 4.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5.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 ) A.事实性文献 B.工具性文献 C.理论性文献 D.经验型文献 6.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 ) 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 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 C.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 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 7.三(1)班现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8.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9.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0.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生理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11.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 A.及时复习 B.使用记忆术 C.分散集中结合 D.适当过度学习 12.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
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13.以布鲁纳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育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14.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科学结构的( ) A.可操作性 B.可替代性 C.可转换性 D.可度量性 16.小学《品德—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 A.生活性 B.综合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17.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这属于( )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故事导入 D.直观导入 18.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
这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9.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 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 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20.《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总是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研发或选用。该课程属于( ) A.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 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 D.学校规定的选修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荣获第62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去实现这一切 问题:(1)说说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
(10分) (2)结合材料,说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10分) 25.作文课上,李老师说:“作为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
„„”“不对,„„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是不做又多又有价值的‘小鱼’”。 问题:(1)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10分) (2)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产的关系(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26、27任选一小题作答。
全选只按前一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考试试卷 特别提醒:全卷共1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校本研究的基本含义 答:校本研究是指把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并注意吸收校内外的其他力量。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校本研究。
更进一步说,“校本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核心研究力量,理论工作者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 2.新课程中的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没有师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得到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建构的过程。
案例的基本结构 答:案例的结构包括: (1)主题与背景。主题可以是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
每个案例都应有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或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典型事例,要富有时代意义,体现改革精神;应是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背景(例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的客观描述。 (2)情境描述。
它应是环绕主题,剪裁情节,引人入胜。是案例的构成主体;撰写时要注意几点:描写要真实具体,有细节,不能从“预设目的”直接跳到“结果”;写作者要正视自己可能对描述对象存在的偏见,既要反映真情实感,又不能陷于感情宣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案例,反映纵向的变化或横向的比较。
(3)问题讨论。写作者或研究者根据案例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或困境提问,以使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进而提出基于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法。
(4)诠释与研究。这是案例的评析部分,是案例写作者或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对之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以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
应从多角度解读,回归到教学基本层面。 4.学生发展的内涵 答:学生发展的内涵是指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包括过程方法方面的发展,既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求知与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
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对于哪些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虽然没有定论,但是,良好的知能结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良好的专业功底和 合理的 智能结构,一般是“底部宽厚(即有广博的文化功底)、中部坚挺(即有雄厚的专业功底和优良的从事任教基本功)、顶部开放(即具有良好的开放的观念意向和学会学习、不断获知的本领)”。 而一位新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专业功底,而且有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专业引领。
有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恰当的引领,更能加速新教师成长的步伐。 反思与交流的习惯、能力和机会,强调有优良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对自己做学生时期的体验的反思,对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经验及教训的总结与反思等。
同时,强调与其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适当机会,包括对自己在学生时期所受教育的良好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反思教学。
因为: 1.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反思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反思教学中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法,也就是一种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研究。
4.反思教学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 反思教学不及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其中,支撑教师不断对教学反思的,是基于“关怀”的伦理观、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观等三种基本观念。 2.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要阐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在这里,所谓“最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通常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至少不低于同。
1找出灭有病句的一项()a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看成全国一流。
b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c目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神而丰富的内涵。2对《雁门太守行》理解不正确的()a首联用景物描写渲染了严酷的战斗气氛,使人联想到敌军压境,形势危急,大战在即的情势。
b从听觉,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厉的战地气氛,直接描写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C“临易水”既表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和爱国热情。
d全文主要借助想象,用浓烟斑驳的色彩吧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3下列句中括号中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是站在军装笔挺的进军将领中,仍是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小张(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c大家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d同学们喜欢新颖别致的小玩意儿,原来那些样式陈旧,毫无个性的东西已(无人问津)能做几道做几道,标号序号!问题补充:我既需2008-08-0210:42爱&泪回答:9人气:40解决时间:2008-08-0408:48检举答案应该依次是ABB。第一题,b项“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语序不对;c项“锐不可当”用词不当;d项关联词“既”与“也”搭配不当。
第二题,“直接描写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表述有错,文章并没有直接描写“短兵相接”的场面。第三题,b项,"匠心独运"是指一个人具有“巧妙的心思”,一般用于什么设计之类的,所以用词不当。
玫瑰~love2008-08-0217:30检举。
教育综合知识一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改等内容。由于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所以具体考试内容应以当地公告为准。中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时政,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
题,简答题,解答题和综合运用题(参考,每年会有些许不同);
幼儿: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法律法规和时政职业道德,主要题型有:选择题、
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案例分析题(参考,每年会有些许不同)。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_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二、填空题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四、简答题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7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