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己为夫人,还要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但献公原来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为太子了,骊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杀重耳。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问重耳说:“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你什么贵重东西、奴隶、美好都有了,我能给你什么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后来重耳果然做了晋国国君,而且真同楚王在战场相遇了,重耳没食言,确实退避三会以报楚王!
一鸣惊人
〖释义〗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苛政猛于虎
〖解释〗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出处〗《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卧薪尝胆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
〖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有个小红帽
吃了大灰狼
突然肚子疼
于是吐出来
变成农家肥
养了一方田
长了一地花
我去采野花
摔了一大跤
野花变菊花
碰到大灰狼
有点怕怕怕
把花献给狼
红太郎出现
产生了醋意
平底锅飞来
打爆大灰狼
结果没打着
嗷嗷嗷嗷嗷
打到小红帽
把狼吐出来
灰狼飞上天
我会回来的
撞到犀利哥
咱去喝酒去
两瓶二锅头
再来瓶烧酒
酒后吐真言
不要迷恋哥
厌倦了红狼
哥只是传说
看上小红帽
小红帽很萌
被狼带回家
一把火点着
加菲猫来了
加菲猫走了
加肥又来了
加菲又走了
默念也来了
虾酱才来这
虾酱也来了
我们都来了
乱七八糟的
然后都走了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
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
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秦琼卖马 秦叔宝这个人,在民间的声望很大,原因有两部小说《隋唐演义》和《说唐》都特别强调秦叔宝。
在《隋唐演义》和《说唐》里,都有秦琼卖马的故事,说的是秦琼在潞州落了难,穷得连饭店钱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随身的兵器金双锏,后来逼得连自己的坐骑黄骠马也卖了。可是人在倒霉的时候,样样不遂心,连马也没人要。
幸而遇见了一位卖柴的老者,动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宝说:“这西门15里外,有个二贤庄,庄上主人姓单号雄信,排行第二,人称为二员外,要买好马送朋友。”秦琼久闻潞州单雄信的大名,就由这位老者介绍到二贤庄,与单二员外见面。
秦琼羞于说出真名实姓,只称姓王,拿了马价而去,后来单雄信从别人口中,获知卖马的人,就是山东济南府的秦琼,便立刻追赶,捧着秦琼的脸说:“叔宝哥哥,你端的想杀了单通也。” 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时,孟姜女与范喜良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
在他们新婚之际,范喜良被强徵去修万里长城。丈夫被徵走后长期没有音信,孟姜女思念丈夫心切,便万里跋涉,到长城工地为丈夫送寒衣。
不料丈夫范喜良早已被繁重的劳役折磨致死。孟姜女悲痛欲绝,在长城边痛哭,一下子把长城哭倒了,就在倒塌的长城废墟下,孟姜女发现了丈夫的尸骸。
万分悲痛的孟姜女也投海自杀了。至今,山海关下有孟姜女庙,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张骞通西域 张骞,西汉人,一生出使西域两次,带回许多国外珍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探险家。
张骞从小就富有爱国心和冒险精神;别的小孩不敢去的地方,或不敢担当的事,他总是一马当先。长大后,张骞在朝中当一名小官。
这时,武帝正为匈奴的侵略大感头痛,打算联络大月氏共同消灭匈奴,於是下令徵求出使的人才。 官员们一听说要到很远的地方而且还要经过匈奴居住的地方,都吓得连连退缩,只有张骞挺身而出,不卑不亢地说明心意。
武帝见张骞相貌堂堂,说话头头是道,忍不住夸赞说:「派这样一位外交官出去,正可以代表我泱泱大国的风度啊!」 武帝即位后的第八年,张骞奉派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攻打匈奴。於是,他带领著一百多人上路了。
没想到,刚到陇西,他们就被匈奴人逮住了,使节杖以及给大月氏的印信、书函也被搜走。匈奴王嘲笑地说:「真滑稽!你们怎麽会想经选匈奴去联络大月氏呢?如果我想穿过中国联络南方的越国,你们会答应吗?哈!哈!」 张骞逼不得已,只好在匈奴住下来,不但娶匈奴女子为妻,还生了一个孩子北魏孝文帝巧计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为达成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决定将国都由北方的平城,迁往位於中原地区的洛阳;因为平城位置偏僻,而洛阳却是中原政治、文化的中心,孝文帝若想要统一天下,一定要将国都南迁,才容易掌控中原。
当他提出迁都的想法时,却遭到贵族势力及民众的反对。 孝文帝为了达成目的,便想了一个妙计:他宣称要带领大军南征,当他带著久未作战的大军,风尘仆仆抵达洛阳时,军队早已累得人仰马翻,对南征缺乏兴趣了。
刚好这段期间天天大雨倾盆,把军队困得动弹不得,士兵窝在又湿又闷的帐棚中,说什麽也不肯前进,於是一个个都求孝文帝不要再南征了。孝文帝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宣布:「行军中途,怎麽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 大家一听不用南征,高兴的不得了,却也不知不觉的中了孝文帝的计谋--定都洛阳。
辽宋澶渊之盟 宋朝时,北方的辽国国势很强,常派兵骚扰宋境。有一次辽军大举南侵,消息传回京师,大部分的人都非常惊恐,宋真宗与大臣们讨论,寇准主张皇帝御驾亲征,大臣们无不惊恐万分的阻止,还建议迁都,希望能离辽国愈远愈好。
当真宗犹时,寇准便劝真宗说:「坐下只要御驾亲征,一定能鼓舞民心士气。要是轻易的迁都,人心士气马上会崩溃,敌人若趁机攻入,国家便无法保全。
」真宗听他这麽一说,觉得非常有理,便答应他的建议。 当百看到皇帝御驾亲征,浮动的心果然立刻安定下来。
真宗到达澶渊后,亲自登上城楼巡视。将士望见真宗的御驾,都非常高兴。
有一天,敌军大将挞览身穿黄色大袍出来巡视,目标非常明显。寇准看到了,立即令手下对挞览连射数箭,挞览当场毙命。
辽军看到主帅被杀,顿时阵脚大乱。宋军趁胜派遣使者向辽求和,想快点结束战争。
辽见大将已死,便打消南侵的念头,与宋签订「澶渊盟约」,约定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弟,宋每年赠送辽钱币举布帛,来表示两国的友好,以维持和平。
1、《百发百中》:春秋时代,楚王手下有个名叫养由基的人,善于射 箭。
有 一次,他 站在 离 柳树 百步 以外 的 地方,张 弓 搭 箭,连发 数 箭,都 射中了 柳树 的 叶子。大家 看了 赞叹 不绝。
从此,辗转相传,就 把 他的 箭术 称为“百发百中”。 2、《不耻下问》: 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yu3)死了,被 大家 称为 “文”,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 道:孔圉天资聪明而又勤奋好学,他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是件羞耻的事,所以他死后给他这个称号。”
3、《胆大如斗》三国 时期,蜀国的姜维胆量很大,也有 才干,得到军师诸葛亮的器重,委任他为征西将军,并且竭力培植他。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兵马就由他统率,任蜀国的大将军。
他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多次领兵攻打魏国,都没有取胜。后来魏国征伐蜀国,蜀国寡不敌众,遭到惨败,后主刘禅投降。
不久,魏国的钟会阴谋叛变魏王,姜维认为时机已到,便假意与钟会勾结,企图趁机恢复蜀。不料事机败露,姜维被魏兵所杀。
魏兵剖开他的肚子,发现姜维的胆像斗一般大。 4、《得过且过》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 鸟 叫 寒号鸟,有 四只 脚,两扇 肉翅。
每当 盛夏 季节,它的 身上 长满了 五彩灿烂的 羽毛,因此 自鸣得意地 叫:” 凤凰 不如 我,凤凰 不如 我!” 等到 深秋,它的 羽毛 全 脱落了,像 刚 出壳 的 幼鸟 一样,在 寒风 中 瑟索 发抖。它 无可奈 何地 叫道:” 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天气 转暖,寒号鸟 又 继续 跳著 叫著,忘却了 冬天 的 威胁。
5、《点石成金》晋代,有个叫许逊的人,曾当过旌阳县令,时常 装鬼弄神,施符作法,如同 仙人 一般,老百姓 称 他 为“ 许真君”。 有 一次,他 看到 百姓 缴不上 租税,就 动了 恻隐之心,用 法术 把 石头 点化成 金子,替 百姓 上缴了 拖欠 的 租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