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由象形字发展而来,“和”字也不例外。
“和”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两种写法。一是“”,解释是“相应也,从口禾声,户戈切”。
一是“”,解释是“调也,从龠(yuè)禾声,读与和同,户戈切”。前者是应答、应和的意思,后者是调和的意思。
由于汉字的发展,逐渐由篆书变为楷书,写法都趋于简化,现在就只剩下“和”字,也就是说两者通用了。“”字演变为“和”,而“”则演变为“龢”,但此字现已不用。
其实,二者都是由“禾”发展而来的。“禾”的甲骨文写法是“”,是个象形字,其上端是个下垂的穗子,中间有叶子,下部是根。
发展到金文则写作“”,与甲骨文的写法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更像成熟的庄稼,那向左弯垂的穗子,沉甸甸的,多像成熟的稻谷。小篆“”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笔画均匀圆润一些而已。
后来许多与禾苗庄稼有关的字都用“禾”来作偏旁,或由“禾”发展而来。至于“口”字旁在左在右的问题,汉篆中一般“口”作偏傍都写作“”放在左边,可能是怕与汉篆中的“私”相混吧。
因为汉篆中“私”的写法是“”,特别是汉印中的“私”都写作“”,如图所示另外,从产生上看,“龢”出现要比“和”早。“龢”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而“和”在汉代才出现。可能也是因为社会进步的需要而简化的。
是小篆的“和”字,意思是“调也”,也就是和睦的意思。
带“禾”字的成语只有6个:
1、禾黍故宫hé shǔ gù gōng
【解释】宫殿成了农田,长满禾黍.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路上晓行夜宿,只觉得景物都非,不胜禾黍故宫之感.”
2、故宫禾黍gù gōng hé shǔ
【解释】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3、禾黍之伤hé shǔ zhī shāng
【解释】对昔日宫室胜景如今已成为庄稼地而发出的慨叹.
【出处】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丘墟之象》:“后巢寇入京,焚灭殆尽,悉为瓦砾狐兔穴矣.游者有禾黍之伤.”
4、禾黍之悲hé shǔ zhī bēi
【解释】对故国破败的哀伤. 宋 岳珂 《桯史·赵良嗣随军诗》:“一旦决去,视宗国颠覆,殊无禾黍之悲,反吟咏以志喜.”参见“ 禾黍 ”.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5、禾头生耳hé tóu shēng ěr
【解释】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6、风禾尽起fēng hé jìn qǐ
【解释】比喻顺应天心,得到天助.
【出处】《书·金縢》:“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厉王命玉工查看,见真是稀世之玉,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眼泪流干了,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五道峡)里得到一块璞玉,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春秋时期,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
厉王大怒,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
禾黍之悲 -- 汉典 Zdic.net -- 【解释】:对故国破败的哀伤。
宋 岳珂 《桯史·赵良嗣随军诗》:“一旦决去,视宗国颠覆,殊无禾黍之悲,反吟咏以志喜。”参见“ 禾黍 ”。
故宫禾黍 耗时:15ms 洪恩在线 拼音: gù gōng hé shǔ 解释: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风禾尽起 fēng hé jìn qǐ 〖解释〗比喻顺应天心,得到天助。 〖出处〗《书·金縢》:“秋,大熟。
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示例〗如必不得已,则请去监国之号,仍以醇亲王暂行摄政,以示贬损,如诸臣带罪图功之例。
衮衣东归,~。此上策也。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