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典故浅释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
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为了报复,就命令火神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使盒子里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了出来,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使人间从此充满了各种灾祸。
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潘多拉的盒子”这一典故比喻灾祸的来源。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
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于迪奥尼修斯。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请他到王宫赴宴时,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
其用意是使达摩克利斯意识到虽然身在宝座,可利剑却随时都可能掉下来,以示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时刻刻存在着忧患。后来人们就常用“达摩克利斯剑”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特洛伊木马: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了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围攻9年后,到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了一计,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马腹内,放在城外后,佯作退兵。
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退,就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搬入城中。到了夜间,埋伏在木马中的勇士跳出来,打开了城门,希腊将士一拥而入攻下了城池。
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奥勃洛摩夫性格:亦称“多余的人”。
“奥勃洛摩夫”是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主人公”。此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任何需要费一点脑筋、动一点体力的事,他都害怕干,也不会干。
他从来没有自己穿过袜子、买过东西。他生活的最高理想就是“休息和安静”,对社会上任何事情都抱着极端冷漠的态度。
他“不习惯运动、生活、人多、事忙”,担心任何变动都会打破他的生活常规。像奥勃洛摩夫这样“既不愿意与统治阶级沆瀣一气,又远离人民、言行不一的知识分子”,还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皮却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等等。
后来,人们就常用“奥勃洛摩夫性格”或“多余的人”,来比喻腐朽的寄生虫的典型性格。 安泰:“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
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但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要失去生存能力。后来,安泰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击毙了。
因为安泰是个离开大地母亲就失去力量的巨人,所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安泰”来比喻作家、诗人以及革命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犹大的亲吻: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弟子十二门徒之一。
“犹大的亲吻”是犹大出卖耶稣的一个暗号。据《新约全书》说,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但却引起了犹太教长老祭司们的仇恨。
他们为除掉耶稣,就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因一般人都不认识耶稣,犹大就同他们定下暗号:“我见面后亲吻的人便是耶稣。”
当耶稣带领自己的门徒从大尼出来在橄榄山麓客西马尼园停留时,犹大就带着犹太兵包抄了上去。见到耶稣后,他假装请安,走过去跟耶稣亲吻。
犹太兵随后一拥而上把耶稣捆绑起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犹大的亲吻”这一典故,来比喻可耻的叛徒。
夏洛克与一磅肉:夏洛克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既贪婪又凶残的犹太富商、高利贷者,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反对高利放贷,同夏洛克结下仇恨。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向鲍西霞求婚的朋友巴萨尼奥借钱,因一时困窘,只好向夏洛克去借。
夏洛克乘机报复,强迫对方签订了“逾期不还要在债务人胸前割下一磅肉”的借约。到期后,安东尼奥因故没及时还债,于是夏洛克就告到法庭,执意要按借约执行,非要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不可。
巴萨尼奥的新婚妻子鲍西霞扮成律师受理此案。她在法庭上宣布,依据法律只许割肉不允许流血,而且割下来的肉必须绝对是一磅重,即使相差一丝一毫或者哪怕流一滴血,夏洛克也得抵命。
因夏洛克无法办到,诉讼失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夏洛克与一磅肉”这一典故,用来讽刺揭露垄断资产阶级或霸权主义者的残忍贪婪。
橄榄枝与和平鸽:据《圣经》中的《创世纪》载,上帝降洪水灭世时,诺亚制作成方舟避难。洪水泛滥了150天后逐渐消退,方舟被搁浅于山巅。
诺亚为了探测洪水究竟是否已经退却,放出了一只乌鸦,但乌鸦却没有飞回来报信,于是就又放出了一只鸽子,鸽子很快就飞回来报信。七天后再放出鸽子,飞回来的鸽子嘴里竟衔着一段新折下来的橄榄绿枝。
诺亚由此断定洪水已退,这才从方舟里走了出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把橄榄枝与鸽子当成了和平的象征,并把鸽子称为“和平鸽”。
客里空:“客里空”是原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的形象。客里空以无中生有、瞎编硬造为能事。
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稿。他根据听。
外国文学典故浅释 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
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为了报复,就命令火神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使盒子里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了出来,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使人间从此充满了各种灾祸。
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潘多拉的盒子”这一典故比喻灾祸的来源。 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
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于迪奥尼修斯。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请他到王宫赴宴时,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
其用意是使达摩克利斯意识到虽然身在宝座,可利剑却随时都可能掉下来,以示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时刻刻存在着忧患。后来人们就常用“达摩克利斯剑”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特洛伊木马: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了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围攻9年后,到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了一计,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马腹内,放在城外后,佯作退兵。
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退,就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搬入城中。到了夜间,埋伏在木马中的勇士跳出来,打开了城门,希腊将士一拥而入攻下了城池。
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 奥勃洛摩夫性格:亦称“多余的人”。
“奥勃洛摩夫”是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主人公”。此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任何需要费一点脑筋、动一点体力的事,他都害怕干,也不会干。
他从来没有自己穿过袜子、买过东西。他生活的最高理想就是“休息和安静”,对社会上任何事情都抱着极端冷漠的态度。
他“不习惯运动、生活、人多、事忙”,担心任何变动都会打破他的生活常规。像奥勃洛摩夫这样“既不愿意与统治阶级沆瀣一气,又远离人民、言行不一的知识分子”,还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皮却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等等。
后来,人们就常用“奥勃洛摩夫性格”或“多余的人”,来比喻腐朽的寄生虫的典型性格。 安泰:“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
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但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要失去生存能力。后来,安泰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击毙了。
因为安泰是个离开大地母亲就失去力量的巨人,所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安泰”来比喻作家、诗人以及革命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犹大的亲吻: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弟子十二门徒之一。
“犹大的亲吻”是犹大出卖耶稣的一个暗号。据《新约全书》说,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但却引起了犹太教长老祭司们的仇恨。
他们为除掉耶稣,就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因一般人都不认识耶稣,犹大就同他们定下暗号:“我见面后亲吻的人便是耶稣。”
当耶稣带领自己的门徒从大尼出来在橄榄山麓客西马尼园停留时,犹大就带着犹太兵包抄了上去。见到耶稣后,他假装请安,走过去跟耶稣亲吻。
犹太兵随后一拥而上把耶稣捆绑起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犹大的亲吻”这一典故,来比喻可耻的叛徒。
夏洛克与一磅肉:夏洛克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既贪婪又凶残的犹太富商、高利贷者,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反对高利放贷,同夏洛克结下仇恨。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向鲍西霞求婚的朋友巴萨尼奥借钱,因一时困窘,只好向夏洛克去借。
夏洛克乘机报复,强迫对方签订了“逾期不还要在债务人胸前割下一磅肉”的借约。到期后,安东尼奥因故没及时还债,于是夏洛克就告到法庭,执意要按借约执行,非要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不可。
巴萨尼奥的新婚妻子鲍西霞扮成律师受理此案。她在法庭上宣布,依据法律只许割肉不允许流血,而且割下来的肉必须绝对是一磅重,即使相差一丝一毫或者哪怕流一滴血,夏洛克也得抵命。
因夏洛克无法办到,诉讼失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夏洛克与一磅肉”这一典故,用来讽刺揭露垄断资产阶级或霸权主义者的残忍贪婪。
橄榄枝与和平鸽:据《圣经》中的《创世纪》载,上帝降洪水灭世时,诺亚制作成方舟避难。洪水泛滥了150天后逐渐消退,方舟被搁浅于山巅。
诺亚为了探测洪水究竟是否已经退却,放出了一只乌鸦,但乌鸦却没有飞回来报信,于是就又放出了一只鸽子,鸽子很快就飞回来报信。七天后再放出鸽子,飞回来的鸽子嘴里竟衔着一段新折下来的橄榄绿枝。
诺亚由此断定洪水已退,这才从方舟里走了出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把橄榄枝与鸽子当成了和平的象征,并把鸽子称为“和平鸽”。
客里空:“客里空”是原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的形象。客里空以无中生有、瞎编硬造为能事。
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
最常见的就是王国维提出的“三境界”,既是文学三境界又是人生三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句出自晏殊的一首《蝶恋花》 :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句出自柳永的《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还有两种文学的意象也是比较有名的: 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段引言形象地比较出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 。
1.丰饶之角(Cornucopia)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年幼时从亚马尔泰亚羊人的头上拗下一只角,使它具有了魔力,拿这只角的人心里想要什么,角里立刻就有什么。
后人在文学中用丰饶角指代使人心想事成的东西。2.泥潭里的夜莺西方诗人(哪个派别的不记得了,等我去查一下)将青蛙比作泥潭里的夜莺,说满月是孕妇的肚皮贴在了天上,也应当算得一个典故。
3.日月西方诗人爱用Appollo(太阳神)代指太阳,而用Diana(月亮女神)代指月亮。他们还喜欢用The Deep代指大海。
诗歌当中这样取譬设喻的很多。4.米达斯的耳朵(Midas)希腊神话中的国王,因判神明赛乐不利被罚,长出了一双驴耳朵,但是米氏自欺欺人,欲缄封天下人之口,不得,“国王长有驴耳朵”的事终于由理发师的泄密昭著于世。
西方文学中常用米达斯的耳朵喻指自欺欺人的行为。5.水仙花神(Narcissus)希腊神话中有个自恋美色的水仙花神,名曰Narcissus,成天对影自顾,一朝终于溺于塘中,成了一株白色的水仙花。
后来这位著名的花神就成为了自恋狂的代名词。自恋狂(Narcissist)一词即出自其名。
嗯,我现在想到的就是这些了。西方文学中的典故很多都出自希腊神话,楼主也可以自己去看一下哦~。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 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