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扬州就盛长杨柳。
沈括《梦溪笔谈》记述:“荆州宜荆,蓟州宜蓟,扬州宜杨。”隋炀帝开挖运河时,命人在河堤两岸大量栽插杨柳。
他乘坐的龙舟,就由殿脚女握着雕花镂金的纤板和嫩羊相间,在新栽的杨柳树下前行。历代文人有不少描绘和感怀扬州杨柳的诗文。
唐代诗人刘禹锡、杜牧、罗隐和江为先后曾以《隋堤柳》为题做诗。李白、李商隐、刘沧、汪遵、杜荀鹤、韦庄等人描述扬州的诗篇中都曾提及杨柳。
宋代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曾在平山堂栽了一株柳树,后人称之为“欧公柳”。清代乾隆年间,从扬州北城至平山堂、瘦西湖两岸的景色是:“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可见杨柳在扬州风景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流传很久的扬州八景第一景就是“玉勾下絮”。
扬;州八景后来增加为二十四景,其中一景叫“长堤春柳”,另一景叫“绿杨城郭 扬州的杨柳,确实是既多且美。从烟花三月开始,如果你漫步扬州四郊,可见到处是杨枝密密,绿柳依依。
尤其特别的是,当你跨进瘦西湖公园的南门,你会看到迎面是一条长堤,堤东是粼粼湖水,沿岸遍栽杨柳,好像是一片绿城峙立湖边。披拂的柳条随着和风摇曳,景色异常清幽。
杨柳不仅是形成古城扬州风景的特色之一,而且关系到扬州人民的风俗习惯。民间传说杨柳有避邪、防疫的功效。
过去每逢清明节,有的人家折取柳枝插在门上,有的将柳枝和桃花一起插在瓶里;农村里有的选用极嫩的柳芽拌入面粉做饼,名杨柳饼。有些妇女则将柳叶簪发,以示青春常在。
清初在扬州任推官的王士祯写过“绿杨城郭是扬州”这句诗,后人便以此为典故,称扬州为“绿杨”,直到现在还有人沿用这个名称。 “绿杨城郭”四字把握扬州特征十分准确,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生命感,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和生命的价值,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绿扬城郭”也成了扬州城的著名别称。
。
红杏花开连锦障,绿杨阴合拂朱轮。这句讲的是自然环境,描写杏花,杨柳,一片大好春光。
锦障是夸张的说法,形容花很多,像华丽的墙壁一样。朱轮是指古代贵族乘坐的车子,因为车轮油漆成红色,因此得名。
凤凰尊畔飞金盏,丝竹声中醉玉人。这两句描写的是宴会的场景,金盏是酒杯的雅称,凤凰尊可能也是某种华丽的器皿,丝竹当然是指乐器啦,玉人就是美女喽。
日暮垂鞭共归去,西园宾客附龙鳞。这句的前半段比较好理解,是指傍晚的时候宴会结束,散场走人。
最后半句如果不看背景就不好解释,古时候只有皇帝可以称为“龙”,龙鳞可能是龙袍的暗喻,也可能指皇帝本人,西园宾客不知是指什么人,可能就是这些游玩回去的贵族,在向皇帝禀报出行的经历吧。皇帝那时候也挺可怜的,呆在深宫里,一般出不去的的是王妃。
这句应该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句词出自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上阕描绘春景。“东城”句,总说春光渐好;“縠皱”句专写春水之轻柔;“绿杨烟”与“红杏枝”相互映衬,层次疏密有致;“晓寒轻”与“春意闹”互为渲染,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下阕直抒惜春情怀。“浮生”二字,点出珍惜年华之意;“为君”二句,明为怅怨,实是依恋春光,情极浓丽。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把对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韵味十足,堪称千古佳作。
全词具体如下: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牌简介:玉楼春: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或加字令)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因此《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也叫《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鉴赏: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作者宋祁简介: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宋祁与兄齐名当时,文章见识以及做官之简明干练都过于乃兄,然而生活奢侈享乐,多蓄婢妾声妓,不似乃兄那么清约庄重。宋庠官运亨通,仕至宰辅,时论以为小宋不如大宋通显,是性格奢放通脱所然。其实,宋庠从政一味慎静,几无建树可言,而宋祁无论在朝在外,每有直言谠论,且多切实之见,如论宋朝财政的“三冗”、“三费”,论河北军备等,在当时诸家改革意见中较为重要。这些言论表明他虽然不属于范仲淹政治集团,但并非全然与改革思潮相对立。
望采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