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朱熹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1、
诗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宁:难道。
嗣音:传音讯。嗣,通“贻”,音yí,给,寄的意思。
挑达:音táo tà,独自来回走动。
城阙:城门楼。
译 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神魂颠倒,废寝忘食,欲说还休,魂牵梦系,欲罢不能,肝肠寸断,食不知味
宁子,就是宁戚。宁戚(生卒年不详),春秋卫惠公(公元前686年-前669年在位)时人,姬姓,宁氏,名戚,是现代宁(宁)姓始祖,卫国(今河南卫辉)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拜宁戚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宁戚出生于卫国乡下的贫困家庭,后来齐国齐桓公的大臣,与管仲、隰朋、宾胥无、鲍叔五人皆为齐桓公功臣,在齐桓公称霸中起到重要作用。
商歌,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春秋时宁戚想向齐桓公谋求官职,在齐桓公路经的地方"击牛角而疾商歌",引起齐桓公的注意,后成就大业。商声凄凉悲切,后遂以"商歌"指悲凉的歌,亦比喻自荐求官。
宁子商歌,源见“宁戚饭牛”。又《淮南子.泛论训》“宁戚之商歌”汉 高诱注:“商旅于齐,疾世商歌以干桓公。”后以“宁子商歌”指寒士自求用世之歌。三国 魏 曹植《七启》:“采英奇于仄陋,宣皇明于岩穴。此宁子商歌之秋,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也。”
才貌双绝世,倾倒两帝王——花蕊夫人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与四大才女,早已深入人心。而要说起既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又有超群绝伦的文才,美女与才女兼备的当首推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的妃子,这有着芳香四溢名字的女人在历史上相传曾倾倒两朝帝王,一位是后蜀君主孟昶,王位是北宋开国君主赵匡胤。
明初学者陶宗仪在他的《辍耕录》一书中说:“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以喻其色。”
花蕊夫人聪慧贤淑,风情万种,不但貌比天仙,而且才华出众,擅长诗词。她的诗风清丽婉转,且多咏叹宫中琐事,与王遂的《宫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她有百首词流传于后世,这就是有名的《花蕊夫人宫词》。难怪况周颐在《蕙冈词话》里说她才调冠时,非平常女子。
花蕊夫人生不逢时,红颜薄命。相传后蜀君主孟昶少年风流,为寻找不到美女而闷闷不乐。后来,有一心腹太监在青城探访得一位美女。这位美女风姿绰约,淡施粉黛,容颜绝世,给人一种空谷幽兰、自然淡雅之感。孟昶如获至宝,立即将其留在宫中,封为慧妃。慧妃喜欢芙蓉花和牡丹花,孟昶投其所好,马上为她修建了一座牡丹苑,还下令在城墙上种满芙蓉花,就连寻常百姓家也要家家栽种。每到芙蓉花开时节,成都城上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红如火,白似雪,远看如朝霞绚烂,近旁则花香沁人,孟昶感慨万千:“你真美呀!这芙蓉不足以形容你的柔媚,这牡丹不足以形容你的明艳,你是人中之花,花中之蕊。啊,朕封你为花蕊夫人。”至此,便有了花蕊夫人的美称。
花蕊夫人的诗作虽然大都描写宫廷生活杂事,但写得清新脱俗,灵巧生动,既没有胭脂气,也没有富贵俗气。诸如: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往碧波中。
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乘骑怯又骄。
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鞚抱鞍桥。
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
闲向殿前骑御马,横边摸过小桥头。
然而由于孟昶整日游乐,不理朝政,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南袭后蜀,蜀军不堪一击,很快就被攻破。孟昶只得自缚请降,成了北宋的阶下囚。花蕊夫人也在所难免,与孟昶一同被押解进京。一路上颠簸跋涉,苦不堪言,花蕊夫人在一处驿站的墙上提笔写到:
初离蜀道心将碎,
离恨绵绵。
春日如年,
马上时时闻杜鹃。
三千宫女皆花貌,
共斗婵娟,
髻学朝天,
今日谁知是谶言。
写罢,她已是泣不成声,泪下如雨,惶惶间弃笔而去。
到了汴京,宋太祖假意安抚孟昶,把他封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
宋太祖一见花蕊夫人,喜爱不已,便将她收入宋宫。7天后,孟昶无缘无故暴死于宅第。花蕊夫人悲痛欲绝,在宫中挂上了孟昶的画像,以示纪念。后来,花蕊夫人怀着对孟昶的刻骨怀念和别离之悲在宋太祖面前口占一绝: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听了,非但不恼怒,反而击节称赏,连声赞道:“卿真可谓是锦心绣口了!”后来,宋太祖死,赵光义继位,他早就对花蕊夫人垂涎三尺,此时就想逼她就范。花蕊夫人哪肯再度失身偷生,因此宁死不从,竟被恼羞成怒的赵光义一箭射死。
关于她的死,还有一种说法。她被宋太祖纳入后宫,依然怀念前夫孟昶,把孟昶的画像供奉在内宫,骗宋太祖说是《张仙送子图》(据说后人盛行供奉《张仙送子图》就是由此而来)。后来,她年老色衰,最后郁郁而死。一代艳后香销玉殒。
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管宁-------管宁割席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一、魏王召见庄子 庄子贫困,靠编草鞋过日,向监河侯借过米。
按理,他为了解决无米之炊,应当象孔子困于陈蔡一样,苟且就食,而在鲁哀公国宴上才讲究“肉不正不食”。但他没有这样做。
魏王 召见庄子,见他一身补丁,问道:“先生这么有学问,为什么这么狼狈呢?”他是一针见血地回答:“活在这种世道,怎么能够不狼狈呢?”言下之意,世道上昏下乱,衣锦玉食的人统统都是生疮流脓的家伙。 二、楚王聘庄子为相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官名)去聘请他为相。
两大夫在谈水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 ,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三、庄子论天地初,不信神鬼 在庄子的时候,上天神明是许多人都承认的事,特别是贵族,自认为他们的富贵命运都是他们亲爱的上帝所赋予他们的特权。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恍兮惚兮”,就已不承认天地神造论,老子还说“道象帝之先。”
到庄子进一步从逻辑上解释了这句话,他说“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能够生出物质的原始的东西一定是超越物质形式的更高级的东西,它不是物,所以不能认识,无法说他如何存在。
所以他根本不使神鬼。他说“夫大块(天地)载我以开,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活着就是活着,管他死后,他老婆死了,他敲着装 的盆子,边敲边跳边歌边舞。
朋友也是哲学家的惠施批评他不通人情,不会惋惜伤心。 庄子说:“人本无生死,形气相变,是正常现象,你懂什么!”真的,我们身上每时每分都在不断的生死代致,到一定时候,一个过程自然结束,有什么好悲喜的呢? 实际上,这是在挑战神鬼论的同时,揭示的极为高深的哲理呵。
四、与惠施论鱼 庄子与惠施在濠上观鱼。庄子说:“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呵” 惠施是逻辑论辩的专家,马上抓住一点:“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 在逻辑学上,这是著名的一例。
有人说在逻辑上庄子有些诡辩。但实际上这说的是另一回事:庄子告诉惠施,不要把你的学说强加于人,因为你不能代替别人。
惠施古称博学,出行时随带五车之书跟在后边,靠雄辩博学博取功名,所以庄子有此一说。 五、庄子论美女不美 庄子说,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的真理。
你说左传毛嫱、骊姬是大美女,那只是一些人的看法,至多是人的看法。如果普天下的万物唯其后最美的话,那么,鱼见了美女为什么根本不欣赏,反而掉头就跑呢? 他又进一步说,人睡湿地会得病,而泥鳅却以湿地为天堂。
再进一步,泰山比秋毫之未大,但是泰山比之天地也不过是秋毫之米,则秋毫也可以为山…… 说这些干什么了?原来他的话中有话,他是说:你说某人美,我看不一定美;你说某人是圣贤,我看不一事实上是圣贤;你说他高贵,我偏说他在另一方面看是极其卑劣下贱…… 六、尧舜卑劣 尧舜是儒家奉为圣贤的榜样。庄子出于对封建社会残酷统治的极端不满,也一样拿这些人开刀。
他编了个善卷的人对舜帝的故事,说明帝王之流为权杀人,窃国为侯,行事恶劣而貌为仁义,王法实际上是为牝害人性,束傅人民而设立的。 庄子歌颂的善卷是什么样的人呢?“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饬;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是标准的劳动自足的人,同时,也是对老子“民自富足”,最好是没有王官的道治社会的描述。所以说,尧舜卑劣,多余,有害无益。
七、庄子轻相位 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因为两人虽然有些理论分岐,仍然是哲学上的学友。这时有人挑拨说:“惠子你要当心,庄子来了,他的学问名声比你高,对你的相位是个威胁。”
惠施果然下令提拿主子,搜捕三天没有提到,他才放下心来。不料第四天,庄子却从什么地方神不知鬼不觉的又来求见。
惠施紧张的作了准备。庄子进来不久,悠然说道:“你听说南方奇鸟鸩的故事吗?鸩是凤凰一族,从南海飞到北海这么长的路程,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实不充饥,不是甘泉不钦用。
有一天老鹰抓了只死老鼠,抓得特紧,生怕鸩抢了,你说,这时鸩会怎么办呢?” 惠施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 八、庄子论儒士 许多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势同水火,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庄子一日到鲁国见到了鲁国群哀公。鲁国本来就是儒学之国,哀公对庄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学说,到处都是儒士,谈的是儒书。”
庄子说:“好呀。不过依我看来,鲁国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怎么能说少了呢?” “名符其实的太少。按理,儒服园冠方殿,园指天、方指地,应当知天文地理,有许多这样的讲究。
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没有真才实学敢着儒服者。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