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来源
陆(lù)姓来源有:
陆姓
来源一
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因为在陆乡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
来源二
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
来源三
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
来源四
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鲜卑有很多鲜卑人复姓“步陆孤”氏,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陆姓 来源有四: 1、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
因为在陆乡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
这就是山东陆氏。 2、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
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 3、出自陆浑国。
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 4、出自他族改姓。
南北朝有代北鲜卑复姓步陆孤氏,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郡望堂号 郡望: 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
此支陆氏为陆通的直系后裔,其开山始祖为西汉时的陆烈。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阳。
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治所在禹县。此支陆氏为吴郡陆氏的分支,其开山始祖为东汉颍川太守陆闳。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西晋移至野王。
堂号: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 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
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
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 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陆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其堂号。
姓氏
起源
一、传说帝颛顼的孙子吴回在尧时任火神祝融,他有个儿子名叫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县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子孙有的以陆为姓,称陆氏。
二、为战国时,宣王有个儿子名叫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县陆乡),是陆终的故地,所以以陆为姓,称陆氏。
三、为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期的陆浑国,是由一支名为陆浑之戎居于伊川(今属河南境)得名。这支陆浑戎,是允姓戎的别部,最早活动于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迁到陕西秦岭以北。西周末年乘周王室东迁之机,东迁到今陕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带。公元前638年,被秦晋两国强行迁到今河南以南的伊河流域,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所灭。亡国后的陆浑之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姓,称陆氏。
四、为由他族改姓而得。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今内蒙古南部一带)鲜卑族复姓步陆孤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为陆氏。这一支陆氏的源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陆通之子陆发,仕齐为大夫,谥号恭侯。陆发有两子:陆万、陆臬。陆万生陆烈,字伯元,西汉时为县令、豫章都尉,深得吴人爱载,死后葬于胥屏亭,他的子孙成为吴郡吴县人。 以后子孙不断繁衍,到东汉时的陆闳为颍川太守、尚书令,生有三子:陆印、陆温、陆桓,号颍川支。陆桓,字叔文,生子陆续,陆续生有三子:陆稠、陆逢、陆褒。陆稠任荆州(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刺史,另分荆州支。陆逢为汉尚书仆射,乐安侯,生有五子:陆涉、陆表、陆琼、陆吴、陆招。后发展为陆氏乐安(相当于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地)支。陆表生子陆穰,陆穰生子陆恢。陆恢为两晋之谏议大夫,又分出陆姓谏议分支。到南北朝时,南北两地的陆氏人口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宋元以后,陆姓遍布全国各地。
郡望
吴郡,三国时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相当于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以及江苏宜兴县。这支陆氏为陆通的直系后裔,开基始祖为西汉时的陆烈。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北)。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河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以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230年)置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这支陆氏是吴郡陆氏的分支,开基始祖为东汉颍川太守陆闳。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相当于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河、商河、惠民、阳信等县。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西晋时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陆姓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堂号。
发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姓的两支主流。
两支陆姓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这些地方的陆姓族人大多为陆通的后代。
带有陆字的成语 : 斑驳陆离、光怪陆离、光怪陆离_成语解释 【拼音】:guāng guài lù lí 【释义】: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 【例句】: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水陆毕陈、水陆俱备、陆无屋,水无舟、陆梁放肆、随陆无武,绛灌无文、推舟于陆、水陆并进、神州陆沉、陆詟水栗、干鲜水陆、牢落陆离、水陆之珍、陆玩无人、潘陆江海、陆贾分金、陆海潘江、水陆之馔。
神州陆沉:陆地无水而沉。中国大陆沉沦。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
干鲜水陆 干:干菜果品;鲜:新鲜水果蔬菜等;水:水产;陆:陆产。各种山珍海味干鲜瓜果都有。形容宴席丰饶。
之珍水陆 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指美味佳肴。
水陆之馔 馔:饭食;水陆:水上和陆上出产的山珍海味。泛指山珍海味。
水陆俱备 水:指水产,海味;陆:指陆产,山珍;俱:全。各种山珍海味都有。形容宴席上菜肴丰盛。
水陆毕陈 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潘陆江海 陆:晋代诗人陆机;潘:晋代诗人潘岳。比喻有文才的人。
陆海潘江 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光怪陆离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推舟于陆。。推船在陆地上行走。比喻劳而无功。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水陆并进 水上陆上同时进兵。
水陆杂陈 水陆所产的各种美味无不具备。形容菜肴丰富。
牢落陆离 牢落:寥落;陆离:参差。形容空旷参差。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唐 · 骆宾王 《在狱咏蝉》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 唐 · 李商隐《对雪二首》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唐 · 孟浩然 《越中逢天台太一子》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唐 · 杨炯 《广溪峡》
媪神笑予无贫法,丹徒陆生言可用。——清 · 龚自珍 《已亥杂诗 220》
大陆登三阁,源明出一麾。——宋 · 文天祥 《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笔砚且勿弃,苏张曾陆沉。——唐 · 贾岛 《寄友人》
贵池登陆峻,舂谷渡桥鸣。——唐 ·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近代 · 秋瑾 《红毛刀歌》
陆公馀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唐 ·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满山红紫光陆离,白云施施自无为。 ——元 · 王冕 《白云歌为李紫□作》
哀哀陆大夫,正直神反欺。 ——唐 · 孟郊 《乱离》
陆海波涛渐渐深,一回归梦抵千金。——唐 · 罗隐 《归梦》
新作陆浑山县长,早知三礼甲科名。——唐 · 张籍 《寄陆浑赵明府》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唐 ·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唐 · 柳宗元 《田家三首》
舍棹治陆行,岁晚筋力乏。——宋 苏洵 《和杨节推见赠》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唐 · 杜荀鹤 《秋日怀九华旧居》
同崔傅答贤弟
王维
洛阳才子姑苏客。
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
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
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
对舞前溪歌白宁。
曲几书留小史家。
草堂棋赌山阴墅。
衣冠若话外台臣。
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
遥想风流第一人。
《送薛大赴安陆》
唐朝 王少伯 津头云雨暗湘山,迁客离忧楚地颜。
遥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