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éi biān sān jué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含褒义。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三绝韦编
【同韵词】庄生梦蝶、女中豪杰、晚生后学[1]
[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典故】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超群绝伦 存亡继绝 存亡绝续 超轶绝尘
断根绝种 杜绝后患 弹尽粮绝 杜绝人事 弹尽援绝
超群绝伦
开放分类: 成语、文化、典故、词汇、三国演义
超群绝伦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解 释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 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形容很不平凡
示 例 《花月痕》第四回:“自经略到晋,克复平阳,会剿陈汝,他二人便~,为经略赏识。
近义词 出类拔萃、超凡入圣、超群出众
反义词 碌碌无能、无名小卒、芸芸众生
典 故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属山西)人,三国时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其余四将为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长期以来,统治阶级对他加以神化,尊为“关公”、“关帝”。
关羽英勇善战,武艺超群,立下许多战功。他曾斩杀袁绍手下大将颜良和文丑,闯过曹操的五个关口,杀死曹操的六员战将。关羽对蜀主刘备赤胆忠心,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关羽的致命弱点是缺乏政治谋略,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
公元214年,刘备率兵攻打四川,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听说诸葛亮在四川用计收降了勇将马超,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才能可以与谁相比。诸葛亮很了解关羽不服气的心思,便写信回答说:“马超文武双全,勇猛过人,一代英杰,可与汉初大将黥布、彭越之辈相比,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却不能与你相提并论,不如你这样超出众人,无人可比。”
绝无仅有
拼 音: jué wú jǐn yǒu
释 义: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出 处: 宋·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示 例: 新的一辈继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之后成为作家的,可以说~。
★秦牧《两代人》
恩断义绝
[ēn duàn yì jué]
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艰苦卓绝
[jiān kǔ zhuó jué]
卓绝:极不平凡。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络绎不绝
[luò yì bù jué ]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绝无仅有
[jué wú jǐn yǒu]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
与世隔绝
[yǔ shì gé jué]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绝处逢生
[jué chù féng shēng]
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