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简直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zhěn)《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13、嗟(jiē)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己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成语典故1开卷有益出处: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开卷”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
故事:宋大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他的弟弟赵光义当皇帝后才完成。
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光灵,史称宋太宗。宋太宗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
同时,又重视各种古代文化资料的收集。在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
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从而为保存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
所以,又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这部书原名《太平编览》。
编成后,宋大宗对它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全部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经常因处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计划阅读这部书,于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补读。
侍臣怕他读得时间太久,影响身体健康,太宗说:“只要翻开书卷阅读,就会有收益,所以我不觉得疲劳。”升堂入室出处:《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子室也。”
释义:“堂”古代房舍的前屋,“室”后屋。“升”登上,升堂比喻刚刚入门。
入室比喻更高境界。原意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之别,现一般用来赞扬人在研究学问或钻研技术方面已深得老师的传授。
故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
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读书干什么。
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
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
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
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韦编三绝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
“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
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开诚布公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释义: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化为成语”,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故事: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任。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结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你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己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
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
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左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
这在当时是罕见的。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军中。
他一生清。
1、千金一笑 受周幽王喜爱一个女子——褒姒,她长得很美,却不爱笑。
周幽王想:褒姒这么美的女人不愿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于是周幽王派人贴出:谁能让褒姒笑,就可以得到千两金子(其实是铜)。许多人都来试试,可没有一个人成功。
忽然有一天,一个大臣虢石父对想出了一个主意,周幽王听后觉得不错,于是就派人在烽火台上点火。各个诸侯王都带领人马匆匆来救,结果并没有敌人。
褒姒看到这种情况,开心大笑。于是赏给虢石父千两金子。
2、管鲍之交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合作关系,开始的时候管仲并不得志无论是做买卖还是做事鲍叔牙始终相信他,并给了他竭尽所能的照顾,到最后管仲封侯拜相。 管仲对周围的人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
这才是我的好朋友啊!是人用这个成语形容两个人的良好的友谊,也是形容对朋友的信任。 3、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 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 4、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
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5、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典 故】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
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典故】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
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
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典故】邯郸学步 从前有个人认为赵国的东西好,他认为连赵国人走路也很漂亮,便带上盘缠去邯郸学习怎样走路。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忘了以前自己是怎样走的,于是只好爬着回家去,看见的人哈哈大笑。
【典故】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
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典故】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
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
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
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
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不但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就连他的田地也荒芜了。
【典故】一窍不通 商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叫做纣王,纣王非常喜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乐,根本不管国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不好!他还听信妲己的话,杀了很多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 有一天,纣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就很生气的劝纣王说:“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里面,不可以乱杀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你应该要振作起来,替国家和老百姓做点有用的事情呀!” 妲己知道以后,心里很不高兴:“这个比干真多管闲事呀,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来,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妲己就跑去对纣王说: “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个忠臣的话,你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开,把他的心肝拿出来献给您呢!” 纣王听了妲己的话后,说:“对喔!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献给我呀!妲己真是聪明呀!”纣王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
后来,这件事被记在《吕氏春秋》这本书中,其中有一段话:“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意思是说,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把比干杀了! 从此以后,大家就把这句话引伸成“一窍不通”这句成语,用来骂一个人非常愚蠢或是很糊涂! 【磨杵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
李白问:"你磨铁杵作干什么?" 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 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磨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黄粱一梦】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
传说他的母亲。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一卷 华夏起源 文明伊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神农遍尝百草黄帝大战蚩尤尧舜让帝位大禹治水第二卷 奴隶王朝 三代更迭夏启家天下商汤灭夏姜太公钓鱼武王伐纣周公辅政烽火戏诸侯第三卷 礼崩乐坏 战乱频繁曹刿重创齐军齐桓公的雄图霸业中原霸主晋文公秦穆公任人唯贤楚庄王一鸣惊人伍子胥智过昭关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老子出关孔子周游列国韩、赵、魏瓜分晋国邹忌讽齐王纳谏商鞅变法苏秦合纵张仪拆盟将相和冯谖客孟尝君屈原投身汨罗触龙巧说赵太后信陵君救赵吕不韦篡秦毛遂自荐荆轲刺秦王秦灭六国第四卷 物极必反 众望所归中国第一个皇帝焚书坑儒指鹿为马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刘邦灭秦进成阳鸿门宴萧何慧眼识韩信楚汉之争楚霸王自刎乌江韩信耻为淮阴侯刘邦被困自登山吕后专权萧规曹随文景之治汉文帝从谏如流晁错削藩七国之乱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出使西域卫青和霍去病飞将军含愤自刎苏武持节牧羊司马迁与《史记》霍光辅政王莽改制刘秀叛离刘玄光武中兴班超出使西域黄巾大起义董卓乱政第五卷 三足鼎立 群雄争霸袁绍拥兵自立陶谦让贤孙策威震江东一代枭雄曹操官渡之战刘备三顾茅庐孙刘联合战赤壁曹操败走华容道刘备入益州刘备定益州曹丕曹植兄弟关羽大意失荆州魏武帝离世刘备伐吴遭惨败渚葛亮辅佐刘禅诸葛亮七擒孟获南征北战出师表司马懿装病夺权司马昭之心竹林七贤蜀汉向魏称臣暴君孙皓三国归晋忠臣羊祜志灭吴白痴皇帝司马衷八王之乱洛阳激战石勒后赵中兴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建东晋荆州刺史陶侃桓温北伐石虎篡位祖逖闻鸡起舞苻坚重用王猛书法名家王羲之王猛率兵灭前燕苻坚兵败淝水陶渊明归隐东晋灭后秦刘裕称帝荒唐的少年皇帝文帝与“元嘉治世”“国史”风波拓跋焘雄才大略科学家祖冲之檀道济因谗被杀冯太后整治朝纲刘劭弑父继位刘子业荒淫残暴十天取四城拓跋弘退位修行梁顺帝禅位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迂都宗悫乘风破浪萧道成除暴君建齐萧道成的儿子们北魏易俗改姓孝文帝看重门阀萧衍篡位建梁北魏分裂侯景兴兵作乱范晔修成《后汉书》郦道元与《水经注》刘勰《文心雕龙》江郎才尽贾思勰编写农书钟嵘与《诗品》高洋平乱显本色侯景篡位被杀攻破江陵杀萧绎宇文氏建北周陈项辅政篡位周武帝统一北方杨坚辅政掌权除异己,篡北周第六卷 大势所趋 华夏统一杨坚建立隋朝苏威仕隋受重用翟让、李密谋事群雄逐鹿胜者李渊秦王大败窦建德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圣僧玄奘西天取经房谋杜断唐朝与吐蕃通婚徐敬业叛乱一代女皇武则天贤相姚崇宋璟唐明皇励精图治安史之乱马嵬坡兵变牛李党争文宗除阉失败张承范失潼关黄巢起义朱温灭唐纷乱的“五代十国”刘守光妄建大燕朱友琏弑父杀兄三将救幽州奸佞误后唐庄宗石重睿称孙不称臣杜威率军投降第七卷 边境战乱 狼烟四起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南唐后主李煜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靖康之变抗金英雄岳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忽必烈平定大理蒙古西征红巾军起义第八卷 风云激荡 胜境难再朱元璋建立明朝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战夺门之变戚继光奋力逐倭寇努尔哈赤建后金萨尔浒之战袁崇焕宁远大战闯王李自成起兵吴三桂勾结清兵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平定三藩雅克萨之战乾隆帝勤于国政第九卷 内忧外患 救亡图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与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政变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黄花岗起义护法战争五四爱国运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