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典故】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蹇叔哭师出自于【左传·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本文记叙了秦国老臣蹇叔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一篇哭谏。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 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聩)。”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 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于是秦国军队东行。
龙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人物,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43年前后,是魏安厘王的男宠,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被大家称为龙阳君。
那么,龙阳君有何资料简介和生平经历?魏王与龙阳君都有什么故事? 龙阳君简介: 龙阳君,姓名是龙阳,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魏国人,是魏安厘王的男宠,魏安厘王就是信陵君的哥哥。龙阳君不仅艳名远播,同时也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剑术高手,对政治有极高的敏感性,也经常代表魏国出使他国,完美地完成任务,同时兼具美人、计谋家、武术家、外交家等多重而复杂的身份。
龙阳君与魏安厘王的故事: 龙阳君乃是俊俏小生一名,惹得魏王宠爱无比。有一天,龙阳君坐船陪魏王钓鱼,龙阳君一连钓到十几条鱼,而且钓到的鱼个头越来越大。
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鱼儿,龙阳君突然间抽泣起来。魏王见了很是纳闷,便问其中原因。
于是龙阳君回答说:“臣觉得自己也不过是王的一条鱼而已。”魏王不解,追问理由。
龙阳君解释给魏王听:“当大王您钓到一条大鱼的时候,满心欢喜好好收起。可是很快又钓上了一条更大的鱼,于是前面那条鱼便被弃之不顾了。
臣不禁联想到,如今臣能有幸照料大王起居,在朝延中有了显赫地位,臣民见了,都要礼让三分,可是普天之下,貌美俊秀之人多不胜数,外面传说臣之所以受大王恩宠,是以色行事。臣深忧自身就像方才被扔掉的那些小鱼一样,离被弃之日恐怕为时不远了,如此臣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零雨已回公旦驾”,用周公旦的典故。周公辅成王时,兄管叔鲜和弟蔡叔度散播流言,说他将不利于成王,成王疏远了他。后来成王明白了事实真相,决定迎周公国来主持朝政。周公东征时曾作《东山》(《诗经·豳风》)诗,诗中有“我来自东,零雨其蒙”的句子。作者用这个典故比喻张商英,就暗含着张商英所遭诽谤业已澄清并将受重用的意思(张商英于次年任右相)。
“挽须聊听野王筝”,用桓伊和谢安的故事。谢安是东晋名相,晚年因小人进谗言,晋孝武帝猜忌他。桓伊,小字野王,善音乐。有一天,孝武帝召桓伊饮宴,大臣谢安也在座。桓伊弹筝,歌曹植《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膝》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意思在为谢安辨诬,谢安泪下沾襟,于是越席挽桓伊须,深致谢意。这里把张商英比作谢安,也暗喻张商英将重新获得徽宗的信任。
荆门别张天觉
宋代
魏泰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
韩康:东汉民间医生。字伯休,一名恬休。
亦兆霸陵(今陕西长安)人。常采药名山,销售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因而有“韩康卖药,言不二价”之典故。
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禹州市],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
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 养非所用 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 《五蠹》 《内外储》 《说林》 《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韩信:韩信(?—前196年),汉族,字重言,淮阴(时称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楚州市区留有与胯下之辱相关的“胯下桥”遗址,并在镇淮楼东侧建有韩侯祠纪念。
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意思是,别人是刀和菜板,而我是鱼和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只能任人宰割。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是: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意思是,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告辞呢?
扩展资料: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鸿门宴。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鸿门宴前和鸿门宴上刘邦与项羽悬殊的实力。鸿门宴上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杀了刘邦,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在危急关头,樊哙闯入救下刘邦,后来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需躲避小责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于是刘邦得以离去。
东窗事发 ( 拼音:dōng chuāng shì fā ) ,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
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编辑本段]出处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四·佞幸盘荒》 原文 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
王氏曰:“纵虎易,擒虎难” 其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归,无何而死。
未几,子熺亦死。王氏没蘸,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 熺曰:“在酆都。”
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倍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翻译 秦桧想杀岳飞,在东窗内同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说:“放掉老虎容易,而放掉了它以后要想再把它抓住就很难了。”
于是秦桧就决定杀掉岳飞。后来秦桧在西湖游玩,在船中突然得了病,病中看见一个披着长发的人大声地说:“你害国害民,我已经告诉上天,上天要派人来捉拿你了。”
秦桧回家后,不久就死了。秦桧刚死没几天,他的儿子秦熺也死了。
王氏设起神案,请道士驱鬼,有一个方士伏在花案上,迷蒙中看见秦熺戴着铁枷,就问:“太师在什么地方?”秦熺回答说:“在鄷都。”方土按秦熺说的话到鄷都去,结果看见秦桧、万俟卨都戴着铁板枷,受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苦刑。
秦桧说:“麻烦你传话给我的夫人,东窗密谋杀害岳飞的事情暴露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