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①<;名>;事故;变故。《孟子·滕文公》:“今也不幸至于大故。”《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②<;名>;缘故;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形>;旧;旧的;原来的。《墨池记》:“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④<;副>;旧时;从前。《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⑤<;名>;老朋友;旧交情。《垓下之战》:“若非故人乎?”《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形>;衰退;衰老。《琵琶行》:“暮去春来颜色故。”
⑦<;动>;死亡;去世。《红楼梦》:“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个儿子。”
⑧<;副>;故意;特意。《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⑨<;副>;还是;仍然。《孔雀东南飞》:“大人故嫌迟。”
⑩<;副>;通“固”,本来。《促织》:“此物故非西产。”
⑾<;连>;所以;因此。《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故人】⒈旧友。《汉书·高帝纪下》:“所封皆故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⒉指前妻。古乐府《上山采蘼芜》:“新人从门入,故从阁去。”⒊指前夫。《孔雀东南飞》:“怅然遥相望,知是故来。”⒋死者。《儒林外史》:“今不想已作故。”
【故事】⒈过去的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⒉先例;成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天子命公赞不名,……如萧何故。”⒊典故。《六一诗话》:“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⒋花样。《红楼梦》:“吃腻了肠子,天天又闹起故来了。”
【故意】旧情。杜甫《赠卫八处士》:“十觞亦不醉,感子故长。”
关于您的问题,查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如下意项:
1、名词,事故,变故。如《孟子》:“今也不幸至于大故。”
2、名词,缘故,原因。如《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形容词,旧的,原来的。如《论语》:“温故而知新。”
4、副词,旧时,从前。如《柳敬亭传》:“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5、名词,老朋友,旧交情。如《垓下之战》:“若非故人乎?”
6、形容词,衰退,衰老。《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7、动词,死亡,去世。《红楼梦》:“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个儿子。”
8、副词,故意,特意。《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9、副词,仍然,还是。《孔雀东来飞》:”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10、副词,通“固”,本来。《大铁椎传》:“宋将军故自负。”
11、连词,所以,因此。《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史记·李将军列传》 又如:借故(托故。借口某种原因);无故(没有缘故) 事;事情〖thing〗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教、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传》 又如: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accident〗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变故(灾难;意外发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旧识;旧交〖oldfriend〗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见故国之旗鼓——《与陈伯之书》 又如:一见如故;故贵(旧交与贵人);故义(故交旧友);旧故(旧交);亲故(亲戚故旧)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outmodedconventions〗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 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又如:蹈常袭故;故典(典故);故语(典故成语);故祀(按惯例举行的祭祀);故套(陈规俗套) 先,祖先〖ancestors〗。如:故训(先代留下的法则。古训);故业(指祖上传下的基业);故家(世代仕宦之家;世家大族);故墓(祖先的墓地) 旧的事物〖thestale〗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又如:吐故纳新 通“诂”(gǔ)。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 并作周官解故。——《后汉书·贾逵传》 故 gù
形容词
原来。旧时的〖ancient;old;former〗 故,旧也。——《广韵》 反故居些。——《楚辞·招魂》 乐先故些。 蔓成然故事蔡公。——《左传·昭公十三年》 所谓故国者。——《孟子·梁惠王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轩东故尝为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并驱如故。——蒲松龄《聊斋志异》 又如:故步(旧时行步的方法);故地(旧有的属地);故夫(以前的丈夫);故方(旧药方);故吏(原有属吏);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故式(古旧的仪式) 通“古”(gǔ)。时代久远〖longlongago;agesago〗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 又如:先故(很久以前) 故 gù
动词
死亡〖die〗 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小说·穷马固遭际卖鎚媪》 又如:病故;亡故(死去);染病身故(死);物故(去世);大故(指父亲或母亲死亡);故鬼(旧鬼,死去已久的人的鬼魂) 衰老〖beoldandfeeble〗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故 gù
副词
故意,存心〖deliberately;onpurpose〗 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故故(故意;屡屡;常常);故违(有意违抗);故推(故意推托);故靳(故意吝惜。靳:吝惜);故纵干咎(有意纵容罪犯而触犯法令) 同“固”,原来,本来〖first;originally〗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史记·李将军列传》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仍,还是〖still〗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通“胡”(hú)。何,何故〖why〗 公将有行,故不送公?——《管子·侈靡》 又如:故为(何故如此) 故 gù
连词
因此,所以〖therefore〗——表示因果关系 夫秦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史记·留侯世家》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战国策·燕策》 又如:今日下雨,故未成行;故以(因此;所以);故厎(所以致成) 故 gù
代词
[方言]∶这;那〖this;that〗。如:故歇(这时候);故号(这种);故是(那是);故末(那末;那就)
●故
gùㄍㄨˋ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 机器等发生了毛病。
◎原因:缘~。原~。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本来,原来的:~乡(老家)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死亡(指人):~去。病~。
◎所以,因此:~此。~而。
◎古同“顾”,反而。
◎连词,所以:他有坚强的意志,~能克服困难。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意也。
从心㞢。㞢亦声。
按此篆小徐本无。大徐以意下曰志也补此为十九文之一。
原作从心之声。今又增二字。
依大徐次於此。志所以不录者周礼保章氏注云。
志古文识。葢古文有志无识。
小篆乃有识字。保章注曰。
志古文识。识,记也。
哀公问注曰。志读为识。
识,知也。今之识字,志韵与职韵分二解。
而古不分二音。则二解义亦相通古文作志。
则志者,记也,知也。惠定宇曰。
论语贤者识其大者,蔡邕石经作志。多见而识之,白虎通作志。
左传曰以志吾过。又曰且曰志之。
又曰岁聘以志业。又曰吾志其目也。
尙书若射之有志。士丧礼志矢注云志犹拟也。
今人分志向一字。识记一字。
知识一字。古只有一字一音。
又旗帜亦卽用识字。则亦可用志字。
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志之所之不能无言。故识从言。
哀公问注云志读为识者,汉时志识已殊字也。许心部无志者,葢以其卽古文识而识下失载也。
职吏切。一部。
1.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2.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原指执刀护卫,后用以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
3.“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4.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传》
5.:《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指人的内心;心绪
6“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写乱画顽皮之行,典故出自《玉川子集.云添丁>>;:卢仝有个儿子叫添丁,喜欢乱涂乱写,常把卢仝的书册弄得又脏又乱。卢仝因此写了一首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儿子的顽皮和自己的无奈描写得唯妙唯肖。
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
7.古代史书的通称。《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8.【解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
特地托人到上海去,出了一块洋钱润笔求来的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出处】《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 李德林 立作诏书, 高熲 戏谓 译 曰:‘笔干。’ 译 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唐 宋 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后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 唐 殷文圭 《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 张华 。”《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 鲁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