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端是孔子的思想,具体出自那本书真的不清楚了
忘八端-“王八旦(讹蛋)” 这是民间一句骂人的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时,“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以讹传讹变成了“王八蛋”。 “八端”即: 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依据每个德目的不同功能,这八德又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义"与"忠"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是道德灵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价值导向;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觉意识和价值目标; 第二、"悌"与"信" "悌"——兄弟姊妹的友爱, 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础和价值动源。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第三、礼"与"廉"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是道德品质,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文明价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政治价值; 第四、"孝"与"耻" "孝"—— 生生不息的爱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础和价值动源。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础和价值选择。
姜太公钓鱼,拿走鱼
黄鼠狼偷鸡,zhidao拿走鸡
秦王一统六国,全部拿走
大闹天宫
一天,几个好朋友在街上相遇。他们一起来到饭店点了菜,突然又都不想付钱。其中一个人说,我们都用我们的姓来说一句话,要回和这菜有关。说对了的才可以吃,说不上来的,不但不能吃,还得付钱。其他人都说好。
服务员把菜端了上来。姓姜的先说,我是姜太公钓鱼,说完把鱼端了过去。姓黄的说,我是黄鼠狼偷鸡,说完把鸡端了过去。姓秦的说,我是秦始皇吞并六国,说完把剩下的都端了过去。
结果只剩一个姓孙的了,他一看自己没得吃还得答付钱,就说我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说完把桌子给掀了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
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
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
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
【徐渭急才对酒令】有一天,徐文长和六位文人一块喝酒。
这六人事先商量好,想捉弄一下徐文长。那位年纪大的文人说:“喝酒要行酒令,我作令官。
今天的酒令是,各人说一个典故,要和桌上的菜肴有关。说的出的拿去吃,说不出的没的吃。
按年龄大小一个一个地说。”七个人中,徐文长最小,菜只有六样,显然对徐文长不利。
首先令官说:“姜太公约鱼。”说罢就把那碗鱼抢到了自己面前。
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说着便把鸡肉端了。
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边说边把猪肉端去。
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伸手把羊肉端过。
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话音未落,把牛肉端了。
这时桌上只剩下一碗青菜。 第六个人说:“刘备种菜。”
把青菜也端了。于是令官说:“不要客气,大家各吃各的吧。”
六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徐文长,他们很得意,都哈哈地大笑起来。这时徐文长不慌不忙地说:“且慢,我还没有说呢!”接着,两手把袖子一捋,做好手势,大声说:“嘟!秦始皇并呑六国。”
一下把他们面前的菜肴统统都搬到了自己面前。六个人无话可言,只好对徐文长说:“佩服,佩服!”。
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前非常潦倒,不愿种田,又没有人推荐他做官,自己学做生意又以亏本告终,因此常常是寄人篱下,甚至乞讨为生。有一天他身配长剑来到一个集市,突然有一群青年拦阻了他的去路,其中一人对韩信说:“我看你长得人高马大,还佩戴长剑,好像是个英雄好汉,其实你只是一个胆小鬼而已。”众人听了哈哈大笑,那人更加来劲了,缠住韩信不让他走,还坚持说:“你相信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相信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杀了谁,如果你胆小不想和我比武又不想死,就从我裤档下爬过去。”韩信注视着那人,心想,我要杀了他,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杀这样一个无赖不但不能证明我的才能,反而有损我的清白,而且一旦杀了他,他的同伙肯定要缠住我不放,万一再被官府抓起来,那么这一辈子就完了,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和他斗这口气。想到这里,就伏下身从那人裤档下爬过去了。集市上的人都哄堂大笑,以为韩信真的是因为胆怯才爬过去的。
张良隐藏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北)时,曾经到下邳的桥上随意散步,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者,走到张良面前,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感到惊讶,想揍他一顿,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忍住气,把鞋子拾起来。老者又说:“履我!”张良更是气愤,但想到既已给他拾来了鞋子,便跪下给他穿鞋,老者以足受之,含笑而去。分开后张良特别惊讶,随着老者的去向注视他。老者离开约莫一里路光景,又返回,说道:“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很感惊异,跪下怔怔地答应了个“是”。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就去了。老者已经先在那里,生气地说:“与老人期,后,何也?”便离开,并说:“后五日早会。”(《史记·留侯世家》)又过了五天,鸡刚刚叫,张良就去了,老者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后,何也?”离开时嘱他:“后五日复早来。”(《史记·留侯世家》)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者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这样。”随即拿出一编书,说道:“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史记·留侯世家》)于是一言不发而去。从此张良再也没见到这位老人。天亮后看那编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因为觉得它不寻常,便经常读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