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锡 不 是 道 教 的 , 是 佛 教 的 。
飞锡:意思是 僧 人 ( 和 尚 ) 执 锡 杖 飞 空 (在天上飞)。
①.执:拿、握、抓住;
②.锡:锡杖, 古 时 僧 人 行路时所应携带的拐杖,方便行路和防身器具。
——古代路难走,多崎岖、野兽、山 匪。
王阳明在赴谪龙场途中,写有《泛海》一诗:“险夷原不带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旷达胸襟。
该诗题于山庙壁间,先生时年三十六岁。这年夏天,王阳明在钱塘逃脱刘谨的暗中加害,乘商船游舟山,偶遇海上飓风,一日夜吹到福建。上岸以后,王阳明奔山数十里,求宿山寺不得,在一个野庙里安睡。当晚,老虎绕屋大吼,但就是不敢入。山僧以为非常之人,就邀请他到寺里暂歇,在那里,王阳明遇到一个异人。
约二十年前,王阳明新婚之日,偶然散步到铁柱宫,看见一个道士趺坐榻上,就上前叩问养生之道,不觉对坐忘归,直到天明才返回。不料想此番海上再次相见,那道人有诗曰:“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
道人和王阳明相谈,得知先生且将远遁,有山林之志,就对他说不可以,因刘谨可能迁怒于王阳明父亲,势难两全。他是先闻消息之人,就为王阳明卜蓍,得“明夷”卦。王阳明于是决定返回,并在寺壁题诗《泛海》。
后人读《泛海》,见夜静月明,海涛天风,觉其境界澄明,动静非常,这原是不错的,然考其当日境遇,这首诗乃是实情,并且,诗中藏有“明、夷”二字,暗合卦象。
【锡杖(梵khakkara、hikkala,藏h!khar-gsil、gsil-byed、gsil-s/in%)】
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音译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属所造,或为牙、角造。《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云(大正54·230b)︰
'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镮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
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洛阳伽蓝记》卷五所载,北印度那揭罗曷国存有佛陀所持的锡杖,其长丈余,以白铁作镮,旃檀为笴,盛于宝筒中。我国唐代有通身皆铁质,杖头安四股者,然义净以其为并非本制。日本现今则有二股六镮、四股十二镮等类,且大镮中心饰有宝珠、五轮塔、佛像等。
关于锡宋功用可分三种︰
(1)用于驱遣蛇、毒虫等物︰如《四分律》卷五十二云(大正22·956a)︰‘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十诵律》卷五十六云(大正23·417a)︰‘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
(2)行乞分卫时,用来警觉施主或预防牛犬︰如《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四谓苾刍到他人之舍乞食时,不可打门,应摇动锡杖作声,以为警觉。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云(大正54·230b)︰‘言锡杖者,(中略)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
(3)为年老、病弱者扶身之用︰如《四分律》卷五十二云(大正22·955c)︰‘络囊时,老病比丘道行倒地。佛言,老病听捉杖。’
又,《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述受锡杖之法,云(大正24·1120c)︰
'不得不净手捉。入僧房应当脱楼鐏,不得近地。若入白衣舍,应鐏在后。若中前须诣白衣舍,或受中食,种种因缘当三摇。三若不来者乃至五,五若不来者乃至七,七若不来,更至余家。'
《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亦列举︰持锡杖有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不得以杖指人或在地上画字等二十五种限制。由此可见其用法之严。
我国古代僧人亦有持锡杖之习惯。《续高僧传》卷十六载北齐·僧稠至怀州西王屋山修禅时,闻二虎斗争,其咆哮声响震岩穴,遂以锡杖中止彼等之争。同书又述隋·昙询行于山中,适遇二虎相斗,乃执锡驱散之。此即古来所谓解虎锡。另外,僧侣持锡杖巡游诸方,称为飞锡或巡锡;止住一处称为留锡、驻锡,或挂锡。《景德传灯录》卷八所载有关隐峰禅师于唐·元和年中(806~820)登五台山,路经淮西时,见官贼交锋,胜负难决,师欲解其患,乃掷锡于空中,乃使交战者止戈。此为自古有名的飞锡故事。至后世,高僧飞锡以除妖,亦为常见之小说情节。
在日本,天台、真言等宗于法会时皆振短柄锡杖,唱梵呗,认为振锡杖所发之音具有特殊咒力。而所唱梵呗亦称锡杖,为四法要之一,有九条、三条之分。九条有赞颂九节,又称长锡杖;三条则是诵赞颂九条中之最初二条及最后一条,亦单称锡杖。又,法会时,唱锡杖之头句,振锡杖之职众称为锡杖众。
在密教,《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阇梨所传漫荼罗图位中,在释迦院列有如来锡杖菩萨,此系锡杖之拟人化。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有一手持锡杖,称为锡杖手。另外,八臂不空罥索菩萨、地藏菩萨等亦持此杖。
[参考资料]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释氏要览》卷中、卷下;《翻译名义集》卷七;《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众章〉;《祖庭事苑》卷六。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①。3注释译文作品注释①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
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作品译文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
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4创作背景公元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在仕途上遇到了一次严重的挫折。
当时皇帝朱厚照昏庸无道,朝中宦官刘瑾专权,戴铣、薄彦微等官员上疏劝谏,惹恼了刘瑾,立即下令逮捕戴、薄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仗义执言。
结果也被刘瑾廷杖四十,投入大牢,还将王守仁罚跪于金水桥南,随后谪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如此,刘瑾还不肯罢休,派人暗中跟踪王守仁,准备路中进行暗杀。
王守仁急中生智,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并题下绝命诗一首,骗过了尾随的杀手,搭上了前往福建的商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
王守仁此时却毫不畏惧地坐在船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泛海》。5作品鉴赏《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4]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
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3]6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
【锡杖(梵khakkara、hikkala,藏h!khar-gsil、gsil-byed、gsil-s/in%)】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
音译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
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属所造,或为牙、角造。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云(大正54·230b)︰‘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
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
其镮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洛阳伽蓝记》卷五所载,北印度那揭罗曷国存有佛陀所持的锡杖,其长丈余,以白铁作镮,旃檀为笴,盛于宝筒中。
我国唐代有通身皆铁质,杖头安四股者,然义净以其为并非本制。日本现今则有二股六镮、四股十二镮等类,且大镮中心饰有宝珠、五轮塔、佛像等。
关于锡宋功用可分三种︰(1)用于驱遣蛇、毒虫等物︰如《四分律》卷五十二云(大正22·956a)︰‘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
’《十诵律》卷五十六云(大正23·417a)︰‘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2)行乞分卫时,用来警觉施主或预防牛犬︰如《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四谓苾刍到他人之舍乞食时,不可打门,应摇动锡杖作声,以为警觉。
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云(大正54·230b)︰‘言锡杖者,(中略)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3)为年老、病弱者扶身之用︰如《四分律》卷五十二云(大正22·955c)︰‘络囊时,老病比丘道行倒地。
佛言,老病听捉杖。’又,《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述受锡杖之法,云(大正24·1120c)︰‘不得不净手捉。
入僧房应当脱楼鐏,不得近地。若入白衣舍,应鐏在后。
若中前须诣白衣舍,或受中食,种种因缘当三摇。三若不来者乃至五,五若不来者乃至七,七若不来,更至余家。
’《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亦列举︰持锡杖有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不得以杖指人或在地上画字等二十五种限制。由此可见其用法之严。
我国古代僧人亦有持锡杖之习惯。《续高僧传》卷十六载北齐·僧稠至怀州西王屋山修禅时,闻二虎斗争,其咆哮声响震岩穴,遂以锡杖中止彼等之争。
同书又述隋·昙询行于山中,适遇二虎相斗,乃执锡驱散之。此即古来所谓解虎锡。
另外,僧侣持锡杖巡游诸方,称为飞锡或巡锡;止住一处称为留锡、驻锡,或挂锡。《景德传灯录》卷八所载有关隐峰禅师于唐·元和年中(806~820)登五台山,路经淮西时,见官贼交锋,胜负难决,师欲解其患,乃掷锡于空中,乃使交战者止戈。
此为自古有名的飞锡故事。至后世,高僧飞锡以除妖,亦为常见之小说情节。
在日本,天台、真言等宗于法会时皆振短柄锡杖,唱梵呗,认为振锡杖所发之音具有特殊咒力。而所唱梵呗亦称锡杖,为四法要之一,有九条、三条之分。
九条有赞颂九节,又称长锡杖;三条则是诵赞颂九条中之最初二条及最后一条,亦单称锡杖。又,法会时,唱锡杖之头句,振锡杖之职众称为锡杖众。
在密教,《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阇梨所传漫荼罗图位中,在释迦院列有如来锡杖菩萨,此系锡杖之拟人化。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有一手持锡杖,称为锡杖手。
另外,八臂不空罥索菩萨、地藏菩萨等亦持此杖。[参考资料]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释氏要览》卷中、卷下;《翻译名义集》卷七;《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众章〉;《祖庭事苑》卷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