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意思: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
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
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
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
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
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
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
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
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王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王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王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
王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王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
后来,小白当上了国王,历史上称为“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王,就让鲁国把王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
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丞相的能力。
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
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
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王子纠效命。
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
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鲍叔牙死后,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王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
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安分知足 不得而知 饱汉不知饿汉饥 半解一知 饱人不知饿人饥
不识不知 白首相知 伯玉知非 不知不觉 不知丁董
不知颠倒 不知薡蕫 不知端倪 不知凡几 不知高低
不知甘苦 不知高下 不知好歹 不知纪极 不知就里
不知进退 不知利害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起倒 不知寝食
不知其详 不知去向 不知轻重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知肉味
不知所措 不知所出 不知所厝 不知所错 不知死活
不知所可 不知深浅 不知世务 不知所以 不知所云
不知所言 不知所终 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头脑 不知疼痒
不知痛痒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自爱 不知者不罪 不知自量
鲍子知我 蝉不知雪 材高知深 察今知古 察己知人
草木知威 达地知根 达官知命 达观知命 达权知变
达人知命 睹始知终 道头知尾 睹微知著 道远知骥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睹著知微 睹着知微 妇孺皆知 富在知足
观过知仁 告往知来 观往知来 格物致知 贵在知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浑然无知 恨相知晚 鹤知夜半 惠子知我
疾风知劲草 酒逢知己千杯少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倦鸟知还 尽人皆知
举世皆知 举十知九 见时知几 见始知终 鉴往知来
极往知来 见微知萌 见微知著 今雨新知 旧雨新知
可想而知 困知勉行 冷暖自知 路人皆知 履霜知冰
论世知人 乐天知命 落叶知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良知良能
略知皮毛 略知一二 目不知书 迷而知反 迷而知返
蒙昧无知 迷途知返 迷涂知反 迷途知反 谬托知己
茫无所知 暮夜无知 明知故犯 明知故问 靡知所措
莫知所为 目知眼见 贫贱之知 轻薄无知 强不知以为知
挈瓶之知 全知全能 求知若渴 人不知,鬼不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人皆知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人事不知 人所共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神不知鬼不觉 神不知鬼不晓 神不知,鬼不觉 食不知味
识二五而不知十 生而知之 岁寒知松柏 识礼知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释知遗形 士死知己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视为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 数往知来 识微知著 视微知著 三月不知肉味
深知灼见 识字知书 恬不知耻 恬不知怪 恬不知愧
恬不知羞 讨类知原 他乡故知 他乡遇故知 天知地知
叨在知己 未卜先知 望表知里 温故知新 问牛知马
无所不知 无一不知 闻一知二 问羊知马 闻一知十
罔知所措 未知万一 无知妄作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心到神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行易知难 相知恨晚 心知其意
先知先觉 相知有素 叶落知秋 愚昧无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志 燕雀岂知雕鹗志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一事不知 饮水知源
一物不知 一望而知 一问三不知 一无所知 以微知著
以微知着 一叶落知天下秋 有勇知方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一叶知秋
以一知万 一知半解 一知半见 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
一知片解 知白守黑 知彼知己 知地知天 知恩报德
知恩报恩 知法犯法 知过必改 知过能改 知尽能索
知己知彼 知己之遇 灼见真知 知来藏往 知命不忧
知名当世 知命乐天 知命之年 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
知情不举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情达理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人论世 知人善任 知荣守辱 知人下士 知人之明
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书达礼 众所共知 酌水知源 众所周知
知疼着热 知疼着痒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无不言 知往鉴今
知我罪我 知微知彰 知小谋大 知雄守雌 知羞识廉
知一万毕 知易行难 知遇之恩 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
知足常乐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知子莫若父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知灼见 真知卓见 自知之明 知足知止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
见微知著、
知足常乐、
一叶知秋、
妇孺皆知、
冷暖自知、
知法犯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不知所措、
不得而知、
真知灼见、
迷途知返、
恬不知耻、
不知不觉、
知己知彼、
疾风知劲草、
自知之明、
知遇之恩、
不知所云、
知易行难、
知无不言、
三月不知肉味、
士为知己者死、
众所周知、
明知故犯、
酒逢知己千杯少、
温故知新
与知有关的成语 :
自知之明、
一知半解、
不知所措、
明知故犯、
一叶知秋、
知难而退、
知己知彼、
鲜为人知、
见微知著、
妇孺皆知、
不得而知、
格物致知、
恬不知耻、
真知灼见、
众所周知、
先知先觉、
不知死活、
他乡遇故知、
神不知,鬼不觉、
不知天高地厚、
知书达礼、
酒逢知己千杯少、
知法犯法、
饱汉不知饿汉饥、
知恩报恩、
迷途知反、
知遇之恩、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音的来源: 典故1·高山流水(《列子·汤问》)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终身不再弹。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后在晋国当大夫,在一次回乡途经汉水,鼓琴时遇到钟子期,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
据《琴操》、《乐府解题》记载: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某天,成连对伯牙说:“我能教你弹琴而不能教你移情,我有一位叫万子春老师,住在东海的蓬莱山上,他善于弹琴也善于移情,我们一起去拜访他。”
伯牙当然乐意,于是他们就一起去东海。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
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典故2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
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
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
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
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后人有诗赞美曰:月临十五醉谁家,文朋诗友共天涯。
倘若当年子期在,不使瑶琴碎成花。(周天侯·) 资料来源: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