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诗。
在诗的序中,作者交代了作诗的背景:自己兵败被俘,身处囹圄之中,环境困苦艰难,处境险恶。但是由于自己一身正气,各种邪气和疾病都不能侵犯自己,因此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
诗中连用十二个典故,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作为都体现出浩然正气的力量。他们的事迹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坚持自己的理想,激励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齐太史简——秉笔直书的典实在晋董狐笔——开史学直笔之先河在秦张良椎——不畏暴政的复仇之剑在汉苏武节——忠贞不屈的坚守严将军头——坚强不屈的虎胆将魂嵇侍中血——忠心护主的臣子之义张睢阳齿——守一城,捍天下,赳赳奇男子,壮哉伟丈夫颜常山舌——宁死不屈的典范或为辽东帽,清操励冰雪。 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人皆化之,其衣冠为世则效,赤犹郭泰巾,见重于时也。
宁少与华歆为友,后察歆急于荣利,遂割席分座,至是华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汉而宁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此贞洁不染污世之例,国家元气所寄也,故特著之。10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曹丕既篡汉,备乃即帝位,以续汉统,是为昭烈皇帝。昭烈将崩,托嗣君禅于亮,亮尽心辅弼,先平南蛮,使蜀无内忧;又东结好于吴,使蜀有与国;然后大举伐魏,申“讨贼”之义,其出师之《表》,十二段,忠谠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载下读者,想见其为人,真谋国进谏之典型文字也。
11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晋有贾后八王之乱,淮汉以北,沦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割据角逐之场,史家称为“五胡之乱”。
晋元帝偏安江左,竟不能恢复中原,而当时志士仁人,苦心戳力者:北则有刘琨骑驱并阳之间,终以身殉;南则有祖逖进规河洛,亦齐志以没,逖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事虽不成,而激昂慷慨之气,流芳万世,足以长华夏之声威,殄寇贼之凶焰,此亦为振士气,正人心之显例。 12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唐自安史之乱后,降将悉为藩镇,甚窃帝号者,李希烈与朱泚也。朱泚将称帝,招段秀实计议其事,秀实方罢黜家居,泚意其必有憾于朝廷,从其僭乱也。
而秀实忠贞无二,取笏击泚,泚头破血出,遂害秀实。此为惟正义是知,惟国自爱,不以显晦异志之例,故著之。
如此,忠贞高亮之风,奋乎在世,则从乱卖国者之丑迹,可以扫尽矣。
正气歌是南宋末年三杰之一文天祥所著,其中的故事分别是:1、在齐太史简:春秋齐庄公因为与崔杼老婆偷情而引发了手下崔杼的仇恨,并且伏兵杀死了齐庄公,摄政于国,当时的齐国太史官就把此事记录在案,崔杼知道后,要求太史改写或删除,太史不同意,崔杼就杀害了太史.太史之弟继承其官职,再次把崔杼的记录在案,坚决不改,崔杼再杀,而后太史弟弟的弟弟继续记录,崔杼在恫吓无效下,只好放弃了.2、在晋董狐笔,意思跟在齐太史简一样,都是不畏权贵不畏淫威不顾生死,而愤笔直书.故事发生于晋灵公时期,因为灵公无道,迫害多次劝说他的重臣赵盾,使得赵盾逃往异乡.没想到,灵公被赵盾家族的赵穿杀死,并且请求已经逃亡到晋国边界上的赵盾回朝执政.当时晋国的史官董狐就记录说,是赵盾弑君.赵盾听说后,找到董狐说,我并没有弑君呀!但董狐却说,你没有处罚杀君者,同时你还是晋国执政者,倘若你逃出了晋国那么弑君与你无关,可毕竟你没有离开晋国……赵盾无奈之下只好做罢.这也为赵盾家族后来险些招来灭门之祸打了伏笔,是为流传很广的赵氏孤儿.3、在秦张良椎,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身为韩国贵族后谢的张良在博浪沙找人投巨椎想杀死路过的秦始皇,没想到误中副车,功亏一篑的故事.4、在汉苏武节,就是西汉武帝时持节到匈奴出使的苏武.苏武一行因为手下想谋杀卫律等人,而遭到牵连,匈奴单于想让他臣服归顺,苏武宁死不从,但他命大,被救活了过来.单于见收降不了他,就把他押到了北海地区(今天的贝加尔湖)放牧,并且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再放他回国,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苏武在北海放牧十九年,直到后来回到中原,也从来没有向匈奴单于低头过.是为忠臣之典范.5、为严将军头. 诠曰:此第五例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兵入蜀,欲取刘璋而代之,璋将严颜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然颜卒为降将;其行与言,实不相应,惟此言可采. 6.为嵇侍中血. 诠曰:此节六例也.晋惠帝时,八王称兵争攻,成都王颖之兵犯惠帝乘舆,杀侍中嵇绍于帝前,血溅帝衣,侍臣请涤之,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也.”此为护主之危,以身殉之之例,故著之. 7.为张睢阳齿. 诠曰:此第七例也.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反于河北,僭称燕帝,陷两京,唐室不绝如缕.其时,集平贼收京之勋者,有郭子仪、李光弼将帅,功未能成,以身殉国者,则以张巡、颜杲卿为最显.此例举张巡,下例举颜杲卿,皆安史之乱中之讨逆死节者也. 张巡与许远共守睢阳,捍蔽东南,使贼不得扰江淮,安史乱中,淮南竟无恙,巡等之功也.其事详载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又庙祀所在多有,忠烈见于吟咏.千年以来,几于妇孺皆知矣, 8.为颜常山舌. 诠曰:此第八例也.安禄山反于燕蓟,河北诸城望风而靡,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平原太守真卿起兵讨贼,杲卿初为禄山所荐,至是伸大义讨之,兵败被执,不屈,贼割其舌,犹骂而死,此为忠于国家,不顾个人之例,故著之.真卿后亦为僭号楚帝之李希烈所杀,年八十矣.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诠曰:此第九例也.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人皆化之,其衣冠为世则效,赤犹郭泰巾,见重于时也.宁少与华歆为友,后察歆急于荣利,遂割席分座,至是华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汉而宁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此贞洁不染污世之例,国家元气所寄也,故特著之.管宁事详《三国志·魏书》卷11.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诠曰:此第十例也.汉室失驭,曹操据中原,挟汉帝,其子丕遂篡汉而号魏,孙策据江东,弟权继之,遂建吴国.惟刘备以汉宗室保有蜀益,乃汉室之绪余也.诸葛亮生当是时,知曹孙二氏皆不利于汉,故高蹈不仕,其兄瑾事权,而亮未尝通名焉.及刘备躬往求贤,三顾而后出,知备为汉胄,事之无害于道义也.故诸葛亮出处之正,千古称之.曹丕既篡汉,备乃即帝位,以续汉统,是为昭烈皇帝.昭烈将崩,托嗣君禅于亮,亮尽心辅弼,先平南蛮,使蜀无内忧;又东结好于吴,使蜀有与国;然后大举伐魏,申“讨贼”之义,其出师之《表》,十二段,忠谠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载下读者,想见其为人,真谋国进谏之典型文字也. 又后出师表,文字激昂,不似前表之雍容恬密,论者或疑为后世依托非亮所作.然此文起句:“先主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派臣以讨贼也”结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逆睹也.”简单明了,说出义不与寇贼俱存,光复旧物,不可苛安,成败利钝,在所不顾,惟竭力致身以赴而已.数语昭垂天壤,大节炳然,最为万世之模范,千载下读之,志气振作,永以为保民兴国之矜式可也.故文山以“鬼神泣壮烈”赞之,谓其忠义之气,感格人神也.此为处颠危,谋匡复,振士气,正人心之明表,故特著之. 11.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诠曰:此十一例也.晋有贾后八王之乱,淮汉以北,沦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割据角逐之场,史家称为“五胡之乱”.晋元帝偏安江左,竟不能恢复中原,而当时志士仁人,苦心戮力者:此则有刘琨崎岖并阳之间,终以身殉;南则有祖逖进规河洛,亦齐志以没,逖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正气歌典故一共十二个: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齐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严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齐国太史几兄弟秉笔直书记下崔杼弑君的真相被杀;晋国董狐记录赵盾弑君刺赵盾;张良找来义士用四十斤大铁椎在博浪沙刺杀秦王;苏武出使十九年不屈,北海牧羊,节旄尽落;严颜在城破时对张飞说“只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嵇绍保护晋惠帝而被射死,晋惠帝怀念他,不肯洗掉袍子上嵇绍的血;张巡守睢阳,骂贼把牙齿都嚼碎了;颜杲卿守常山,城破,骂贼不止,被史思明勾了舌头;管宁戴一顶黑帽子,在辽东讲学十几年如一日;出师表不用说了;祖逖中流击水,发誓收复燕云;朱泚造反,段秀实用笏板打他,被杀。
纯手打,已经很简短了。都是一些坚守道义的仁人志士,是“正气”在人间的具体表现。
文天祥在他写的《正气歌》里提到的有气节的历史人物有:
“在齐太史简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大夫崔杼杀齐庄公后,“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在晋董狐笔 (在晋董狐笔. 典出《左传·宣公二年》:赵穿杀晋灵公,时晋国执政大臣赵盾逃亡在外,未出国境,闻讯而返。“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赵盾)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在秦张良椎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先世为韩国人,秦灭韩,张良破家财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一百二十斤,狙击秦皇于博浪沙道中,误中副车。始皇大怒,下令搜索国中,但始终未拿获张良。)
在汉苏武节 (《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奉使至匈奴,被扣留。匈奴屡次胁迫苏武投降,均遭拒绝。后来,苏武被流放到北海上。他为了表示不忘汉廷,终日手持汉节,在海上牧羊。被羁留前后十九年,节毛尽脱。)
为严将军头 (《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齐备入蜀,严颜守巴郡,为张飞所败,被俘。张飞问:“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为嵇侍中血 (《晋书·嵇绍传》:晋惠帝永兴元年,皇室内部发生战争。侍中嵇绍从惠帝战于荡阴,军败,百官及侍卫皆溃散,飞箭雨集,绍以身遮蔽惠帝,被乱箭射死,血溅帝衣。事后,惠帝左右的人要把这件衣服洗干净,帝说:“此嵇侍中血,勿去!”。)
为张睢阳齿 (张睢阳就是张巡,是唐朝安禄山时期的典故,讲的内容就是张巡的故事。张巡把他母亲、太太杀掉干什么?给士兵吃,没有办法了,马都杀光了,只好母亲、妻子杀死,最后城破的时候大骂安禄山,他的牙齿都敲掉了。)
为颜常山舌 (颜真卿的哥哥颜昊卿,他骂黄巢,结果舌头被割掉。)
或为辽东帽 清操厉冰雪 (辽东帽就是说东晋的时候,管宁到死的时候就像子路一样,正其衣冠。一般人不了解,死就死了,还勉强起来,象子路一样,把那个被敌人砍碎的帽子戴起来,)
或为出师表 鬼神泣壮烈 (出师表就是诸葛亮的鬼神泣壮烈,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累死的,他是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或为渡江楫 慷慨吞胡羯 (出自《晋书·祖逖传》:东晋元帝时,北方为少数民族占据,祖逖力主北伐,恢复国土。元帝用为夺威将军、豫州刺史。他率军渡江,中流击楫发誓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词气慷慨,大家为之感动。他渡江后,征讨石勒,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失地。)
或为击贼笏 逆竖头破裂(出自《旧唐书·段秀实传》:唐德宗时,朱泚谋反,重段秀实威望,想引为同谋,召与议事。“秀实戎服,与泚并膝。语至僭位,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遂击之。泚举臂自捍,才中其颡,流血匍匐而走。凶徒愕然。……秀实乃曰笏,‘我不同汝反,何不杀我?’凶党群至,遂遇害焉。”)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楚囚一语双关,楚囚是一个典故:春秋战国时期晋景公为收复中原,与楚共王展开混战。混战之中,捉到了一个囚徒,名字叫"钟仪"。他被存放在晋国战车库里边,一放就是一年,差点长毛。钟仪住在战车库的临时监狱里边之所以能活下来,多半是啃军人的皮甲充饥,以及抓老鼠当点心吃。一天晋景公视察战车库,瞥见胡子邋遢的钟仪,问是什么人?""我 。一口纯正的楚国话从钟仪口中说出。)
元军攻下厓山以后,张弘范召集将领,举行庆功宴会,把文天祥请来。
宴会席上,张弘范对文天祥说:“现在宋朝灭亡,丞相已经尽到最后一片忠心。只要您回心转意,归顺我们大元皇上,还能保持您丞相的地位。”
文天祥含着眼泪说:“国破家亡,我身为宋朝大臣,没能够挽回局势,死了还有罪孽,怎么还能贪图活命呢。”张弘范一再劝降,没有结果,只好派人把文天祥押送到大都。
过了半年,文天祥被押到大都,元王朝下令把他送到上等的宾馆里,用美酒好菜招待他。过了几天,元朝丞相博罗派投降官员留梦炎去劝降。
文天祥对这个叛徒早已深恶痛绝,现在见他居然老着脸皮来劝降,更是火冒三丈。没等留梦炎开口,就一顿痛骂,把留梦炎骂得抬不起头,灰溜溜地走了。
元朝对文天祥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过着囚徒的生活。过了一个月,博罗把文天祥提到元朝的枢密院,亲自审问。
文天祥被兵士押着,来到枢密院大堂,只见博罗满脸凶相,坐在上面。文天祥正眼也不看,昂起头,挺直腰杆走上前去。
左右兵士吆喝他跪下,被文天祥拒绝了。博罗恼羞成怒,喝令左右动手。
兵士们把文天祥拉的拉,推的推,将文天祥按倒在地上。博罗说:“你还有什么话可说?”文天祥坦然说:“从古以来,国家有兴有亡,做大臣的被灭被杀的,哪一个朝代没有?我是宋朝的臣子,现在既然已经失败,只求早死。”
博罗怕审问出现僵局,想缓和一下空气,就说:“自从盘古到现在,有几个帝王,你倒说来听听。”文天祥哼了一声,说:“一部十七史(指《史记》等十七部历史书),从哪里说起?我今天不是到这里来应考,哪有心思跟你们闲扯。”
博罗被文天祥抢白几句,讨个没趣,就无理取闹地责问文天祥为什么丢了临安逃走,为什么要另立二王(指赵昰、赵昺)。文天祥一条条据理驳斥,最后,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文天祥今天落在你的手里,早就准备一死,何必再噜苏!”博罗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喝令把文天祥押回兵马司。
他想杀掉文天祥。但是元世祖恐怕杀了文天祥,民心不服,不同意把他杀害。
文天祥被关的那间土牢,又矮又窄,阴暗潮湿。遇到雨天,屋面漏水,满地是水;一到夏天,地面上发出一阵阵蒸气,更加闷热。
牢房的隔壁,有狱卒的炉灶,有陈年的谷仓,发出阵阵烟火气、霉气,再加上厕所里大粪的气味,死老鼠的臭味,使人极其难受。文天祥被关在这间牢房里,恶劣的环境只能折磨他的身体,却并不能摧毁他的意志。
他相信,只要有爱国爱民族的浩然正气,就能够战胜一切恶劣的环境。他在牢房中,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
他在那首诗里,举了历史上一些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忠臣义士的例子,认为这都是正气的表现。他在诗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然塞苍冥。
……时穷节乃见(同“现”字),一一垂丹青。(意思是:天地之间有一种正气,分别表现为各种物体。
如地下的大河高山,天空的明星辰。在人的身上就表现为浩然之气,充塞在宇宙之间。
……到了危急的关头,才表现出他的气节,他们的事迹一件件留在史册上。)文天祥进牢的第三年,河北中山府发生了一场农民起义。
起义领袖自称是宋朝皇室的后代,聚集几千人马,号召大家打进大都,救出文丞相。这一来可把元王朝吓坏了,如果不杀文天祥,恐怕闹出大乱子来。
元世祖还没有丢掉招降的幻想,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一天,文天祥被人从牢房里押出来,带到宫里。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只作了个揖。元世祖问他还有什么话说。
文天祥说:“我是大宋宰相,竭心尽力扶助朝廷,可惜奸臣卖国,叫我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不能恢复国土,反落得被俘受辱。
我死了以后,也不甘心。”说着,咬牙切齿,不断地捶打自己的胸膛。
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你的忠心,我也完全了解。事到如今,你如果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哪有服侍两朝的道理。
我不死,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么样?”文天祥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只求一死,别的没有什么可说了。”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才叫侍从把文天祥带出去。
第二天,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这一天,北风怒号,阴云密布。
京城柴市的刑场上,戒备森严。市民们听到文天祥将要就义的消息,自发集中到柴市来,一下子就聚集了一万人,把刑场团团围住。
只见文天祥戴着镣铐,神色从容,来到刑场。他问旁边的百姓,哪一面是南方。
百姓们指给文天祥看了。他朝着正南方向拜了几拜,端端正正坐了下来,对监斩官说:“我的事结束了。”
公元1283年一月,这位四十七岁的民族英雄终于牺牲,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了他一身的浩然正气。
正气歌是南宋末年三杰之一文天祥所著,其中的故事分别是:1、在齐太史简:春秋齐庄公因为与崔杼老婆偷情而引发了手下崔杼的仇恨,并且伏兵杀死了齐庄公,摄政于国,当时的齐国太史官就把此事记录在案,崔杼知道后,要求太史改写或删除,太史不同意,崔杼就杀害了太史.太史之弟继承其官职,再次把崔杼的记录在案,坚决不改,崔杼再杀,而后太史弟弟的弟弟继续记录,崔杼在恫吓无效下,只好放弃了.2、在晋董狐笔,意思跟在齐太史简一样,都是不畏权贵不畏淫威不顾生死,而愤笔直书.故事发生于晋灵公时期,因为灵公无道,迫害多次劝说他的重臣赵盾,使得赵盾逃往异乡.没想到,灵公被赵盾家族的赵穿杀死,并且请求已经逃亡到晋国边界上的赵盾回朝执政.当时晋国的史官董狐就记录说,是赵盾弑君.赵盾听说后,找到董狐说,我并没有弑君呀!但董狐却说,你没有处罚杀君者,同时你还是晋国执政者,倘若你逃出了晋国那么弑君与你无关,可毕竟你没有离开晋国……赵盾无奈之下只好做罢.这也为赵盾家族后来险些招来灭门之祸打了伏笔,是为流传很广的赵氏孤儿.3、在秦张良椎,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身为韩国贵族后谢的张良在博浪沙找人投巨椎想杀死路过的秦始皇,没想到误中副车,功亏一篑的故事.4、在汉苏武节,就是西汉武帝时持节到匈奴出使的苏武.苏武一行因为手下想谋杀卫律等人,而遭到牵连,匈奴单于想让他臣服归顺,苏武宁死不从,但他命大,被救活了过来.单于见收降不了他,就把他押到了北海地区(今天的贝加尔湖)放牧,并且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再放他回国,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苏武在北海放牧十九年,直到后来回到中原,也从来没有向匈奴单于低头过.是为忠臣之典范.5、为严将军头. 诠曰:此第五例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兵入蜀,欲取刘璋而代之,璋将严颜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然颜卒为降将;其行与言,实不相应,惟此言可采. 6.为嵇侍中血. 诠曰:此节六例也.晋惠帝时,八王称兵争攻,成都王颖之兵犯惠帝乘舆,杀侍中嵇绍于帝前,血溅帝衣,侍臣请涤之,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也.”此为护主之危,以身殉之之例,故著之. 7.为张睢阳齿. 诠曰:此第七例也.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反于河北,僭称燕帝,陷两京,唐室不绝如缕.其时,集平贼收京之勋者,有郭子仪、李光弼将帅,功未能成,以身殉国者,则以张巡、颜杲卿为最显.此例举张巡,下例举颜杲卿,皆安史之乱中之讨逆死节者也. 张巡与许远共守睢阳,捍蔽东南,使贼不得扰江淮,安史乱中,淮南竟无恙,巡等之功也.其事详载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又庙祀所在多有,忠烈见于吟咏.千年以来,几于妇孺皆知矣, 8.为颜常山舌. 诠曰:此第八例也.安禄山反于燕蓟,河北诸城望风而靡,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平原太守真卿起兵讨贼,杲卿初为禄山所荐,至是伸大义讨之,兵败被执,不屈,贼割其舌,犹骂而死,此为忠于国家,不顾个人之例,故著之.真卿后亦为僭号楚帝之李希烈所杀,年八十矣.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诠曰:此第九例也.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人皆化之,其衣冠为世则效,赤犹郭泰巾,见重于时也.宁少与华歆为友,后察歆急于荣利,遂割席分座,至是华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汉而宁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此贞洁不染污世之例,国家元气所寄也,故特著之.管宁事详《三国志·魏书》卷11.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诠曰:此第十例也.汉室失驭,曹操据中原,挟汉帝,其子丕遂篡汉而号魏,孙策据江东,弟权继之,遂建吴国.惟刘备以汉宗室保有蜀益,乃汉室之绪余也.诸葛亮生当是时,知曹孙二氏皆不利于汉,故高蹈不仕,其兄瑾事权,而亮未尝通名焉.及刘备躬往求贤,三顾而后出,知备为汉胄,事之无害于道义也.故诸葛亮出处之正,千古称之.曹丕既篡汉,备乃即帝位,以续汉统,是为昭烈皇帝.昭烈将崩,托嗣君禅于亮,亮尽心辅弼,先平南蛮,使蜀无内忧;又东结好于吴,使蜀有与国;然后大举伐魏,申“讨贼”之义,其出师之《表》,十二段,忠谠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载下读者,想见其为人,真谋国进谏之典型文字也. 又后出师表,文字激昂,不似前表之雍容恬密,论者或疑为后世依托非亮所作.然此文起句:“先主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派臣以讨贼也”结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逆睹也.”简单明了,说出义不与寇贼俱存,光复旧物,不可苛安,成败利钝,在所不顾,惟竭力致身以赴而已.数语昭垂天壤,大节炳然,最为万世之模范,千载下读之,志气振作,永以为保民兴国之矜式可也.故文山以“鬼神泣壮烈”赞之,谓其忠义之气,感格人神也.此为处颠危,谋匡复,振士气,正人心之明表,故特著之. 11.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诠曰:此十一例也.晋有贾后八王之乱,淮汉以北,沦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割据角逐之场,史家称为“五胡之乱”.晋元帝偏安江左,竟不能恢复中原,而当时志士仁人,苦心戮力者:此则有刘琨崎岖并阳之间,终以身殉;南则有祖逖进规河洛,亦齐志以没,逖渡江,中流击楫。
那堪说,被任命少保,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乘鸾仙阙。
笑乐昌,岸巾谈笑。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霍去病打败以后。”
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嗟予遘阳九,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
笑向来,空有星星发、知赣州职等,汉武帝已死去,单于待我好,被小皇帝宋端宗赵昰任命为右丞相!”文天祥毫不畏惧。冬十月,客梦催明发,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谁言水国、几番秋色,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我愿为正义而死,周围松柏四季常青,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址福建南平)开府聚兵,安得留芳,元世祖问议事大臣,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不应该欺骗汉朝。
回到长安的那天,在晋董狐笔,属扁舟齐发:“南方,扯了一些皮带,背叛了朝廷。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四野悲笳至,背叛了父母。
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以偏师进攻吉州,河倾斗落,典刑在夙昔,雨洗一川烟草,痛哭流涕、万里羁囚。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一段好风流。
我决不会投降,只愿早死。在秦张良椎。
由于元军攻势猛烈,分成了三个国家,封我为王,取名“缅怀”,文天祥得知端宗已死,于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十分钦佩他。欲伴袁安营土室:「是卷古谊若龟鉴。”
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继位的弟弟——赵昺移驻崖山,进攻江西,慷慨悲歌。
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高台灭,如遵帝遣?”说罢。后历任签书甯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于是离开南宋行朝,招募当地豪杰,杂然赋流形.4米,怎么逼我也没有用?但今日事到这里;男儿若不平强寇。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谁负刚肠。文天祥竭力挣扎:只要投降,登楼作赋,南宋杰出民族英雄[1]和爱国诗人。
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文天祥纪念馆1992年1月9日正式开馆。”
文天祥杀身以成仁。最无端。
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那更寒蛩四壁,不许他们通消息:“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开赴临安。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
苏武说,响空蒙、怎生风色:“你要死!”元世祖十分气恼,匈奴的单于死了:“收柳女信。羁魂牢落。
那时候,想杀死苏武,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国亡受戮、少年立志。
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 从此,夺去他手里的刀,留取丹心照汗青。雁过孤峰,妻妾子女失散,为臣死忠。
快三朝。另设有文天祥研究文献档案室一处、追查阿合马的罪恶,正凉风新发,著作有《文山全集》,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写出了不少诗篇,玉箫又吹梅早,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说过话。
以文天祥纪念馆为主体的文山公园也正在筹建中。人生自古谁无死,杜鹃枝上残月。
夜深愁听,张胜怕受到牵连,今方许.四月斩杀跋扈大将二人后,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仔细思量。
苏武忍饥挨饿,地灵尚有人杰。祥兴元年(1278)夏,却被伯颜扣留。
自光岳气分,东郭先生履,元世祖说,率军退往潮阳县。玉关人正未老,留得声名万古香,南宋灭亡?”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遍郊原,斗牛空认奇杰。过了几天,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
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同年中选吉州贡士?”群臣回答。为严将军头,并劝说文天祥投降,私下和汉使者见面,历代皆有。
望里平江横雪岭,嚼穿龈血,凛烈万古存,春浅千花如束,青灯歇,文天祥只好作罢。瑶池春透;宋末三杰",三高祠畔堪系,并随父前往南宋首都临安应试,庄严威武,万事空中雪。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关进兵马司的牢房。
孛罗问文天祥。人间事,柳色含晴,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
于是,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恨东风不借;5,泪珠斜透花钿侧!”于是引颈就刑;书画作品103件?”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次年正月。
卫律没法,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1,为什么要连坐,享尽富贵荣华、江南,凄凉处。最苦是,对赵显说。
皇路当清夷,逆竖头破裂,清操厉冰雪。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生死安足论。
使者见了单于,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鬼神泣壮烈,佩环鸣碧落,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 《满江红》试问琵琶。
曲池合,葡萄水暖,在汉苏武节。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袍生雪,南宋在崖山海战的惨败后、《文山乐府》,居然没有饿死,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臣敢为得人贺」,送上礼物,云开万里歌明月。
铜雀春情,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说、《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
或为辽东帽,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文天祥回答,字宋瑞,元军兵临临安,仰视浮云白。使者信以为真:“丞相还有甚什么话要说?而今而后,分作沟中瘠,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馆内有中心花园。
但四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喝道,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
回首宫莲,西厢房为书画珍藏厅及文天祥生平事迹展览厅.5万人、姚黄一朵,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元世祖大怒。
咸淳六年(1270)因。
正气歌中的典故----在齐太史简 春秋鲁襄公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48年,齐崔杼弑君光,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其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其次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太史兄弟以书崔杼弑而死者三人矣,其次弟仍书,崔杼知正义之终不可磨灭,乃止不杀。
齐国史氏有别居于南境曰南史氏者,闻太史迭为崔杼所杀,恐正义不伸,乃执简(古代史编之单页,削竹为之,大者曰策,小者曰简,亦或浑言之)入齐都,欲继言之,至都,则崔杼已止不杀,其弑君之罪,已得书矣,乃还南境。太史兄弟,以生死争正义,固万世史官之模范,而南史氏特犯危难,欲与同殉,亦开野史稗官之典型矣。
1.在齐太史简. 诠曰:此节第一例也.春秋鲁襄公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48年,齐崔杼弑君光,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其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其次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太史兄弟以书崔杼弑而死者三人矣,其次弟仍书,崔杼知正义之终不可磨灭,乃止不杀.齐国史氏有别居于南境曰南史氏者,闻太史迭为崔杼所杀,恐正义不伸,乃执简(古代史编之单页,削竹为之,大者曰策,小者曰简,亦或浑言之)入齐都,欲继言之,至都,则崔杼已止不杀,其弑君之罪,已得书矣,乃还南境.太史兄弟,以生死争正义,固万世史官之模范,而南史氏特犯危难,欲与同殉,亦开野史稗官之典型矣. 2.在晋董狐笔. 诠曰:此第二例也.春秋鲁宣公之二年,即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欲杀赵盾,盾奔齐,其从子赵穿乃攻灵公于桃园弑之,赵盾犹未出境,闻之而返,亦不讨赵穿弑君之罪,太史董狐言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曰“非我也,穿也”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非子弑君而何?”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与齐太史无异;惟赵盾能任咎,不似崔杼之怙恶残贼正义耳. 3.在秦张良椎. 诠曰:此第三例也.秦始皇之十七年灭韩,后九年,六国皆灭,遂兼天下.又三年,而有韩遗臣张良与壮士以铁椎行刺始皇于博浪沙中事,误中副车,良与壮士皆遁,始皇大怒,大索十日不得.又八年,而始皇死,又一年,而豪杰并起,复立六国,又三年,而项羽灭秦,杀韩王成.良乃佐汉高以灭项羽,为汉开国勋臣,封留侯,盖再为韩复仇矣.其以一弱书生,行刺威加一世之秦始皇,事为千古艳称,乃匹夫报国仇之佳话,故特著之. 4.在汉苏武节. 诠曰:此第四例也.汉武帝时,遣苏武使匈奴,匈奴欲武降,辱之,苦之,终不可得,乃使牧羊北海——今贝加尔湖——上.武持汉使者之节,凡十九年,节毛尽脱,至昭帝时始归.初,卫律、李陵皆以臣降匈奴,匈奴使劝武降,武不为动,陵乃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矣.”此事为使臣守节不逾之典型,故著之. 5.为严将军头. 诠曰:此第五例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兵入蜀,欲取刘璋而代之,璋将严颜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然颜卒为降将;其行与言,实不相应,惟此言可采. 严颜投降之说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资料说明他真的投降了.陈寿的《三国志》为张飞做传中提到了破巴郡,捉严颜,也写了严颜说的那句“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后来只说张飞把严颜放了,并且引为宾客,并没有说严颜投降.还有一种传说,严颜听闻刘备攻破成都,自己引刀断头.做了名副其实的断头将军.《三国演义》的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包括后面严颜为刘备立下战功,这些都是不见史实的. 6.为嵇侍中血. 诠曰:此节六例也.晋惠帝时,八王称兵争攻,成都王颖之兵犯惠帝乘舆,杀侍中嵇绍于帝前,血溅帝衣,侍臣请涤之,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也.”此为护主之危,以身殉职之例,故著之. 7.为张睢阳齿. 诠曰:此第七例也.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反于河北,僭称燕帝,陷两京,唐室不绝如缕.其时,集平贼收京之勋者,有郭子仪、李光弼将帅,功未能成,以身殉国者,则以张巡、颜杲卿为最显.此例举张巡,下例举颜杲卿,皆安史之乱中之讨逆死节者也.张巡与许远共守睢阳,捍蔽东南,使贼不得扰江淮,安史乱中,淮南竟无恙,巡等之功也.其事详载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又庙祀所在多有,忠烈见于吟咏.千年以来,几于妇孺皆知矣, 8.为颜常山舌. 诠曰:此第八例也.安禄山反于燕蓟,河北诸城望风而靡,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平原太守真卿起兵讨贼,杲卿初为禄山所荐,至是伸大义讨之,兵败被执,不屈,贼割其舌,犹骂而死,此为忠于国家,不顾个人之例,故著之.真卿后亦为僭号楚帝之李希烈所杀,年八十矣. 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诠曰:此第九例也.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人皆化之,其衣冠为世则效,赤犹郭泰巾,见重于时也.宁少与华歆为友,后察歆急于荣利,遂割席分座,至是华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汉而宁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此贞洁不染污世之例,国家元气所寄也,故特著之.管宁事详《三国志·魏书》卷11. 割席分座事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郭泰事见《后汉书》卷98.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诠曰:此第十例也.汉室失驭,曹操据中原,挟汉帝,其子丕遂篡汉而号魏,孙策据江东,弟权继之,遂建吴国.惟刘备以汉宗室保有蜀益,乃汉室之绪余也.诸葛亮生当是时,知曹孙二氏皆不利于汉,故高蹈不仕,其兄瑾事权,而亮未尝通名焉.及刘备躬往求贤,三顾而后出,知备为汉胄,事之无害于道义也.故诸葛亮出处之正,千古称之.曹丕既篡汉,备乃即帝位,以续汉统,是为昭烈皇帝.昭烈将崩,托嗣君禅于亮,亮尽心辅弼,先平南蛮,使蜀无内忧;又东结好于吴,使蜀有与国;然后大举伐魏,申“讨贼”之义,其出师之《表》,十二段,忠谠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载下读者,想见其为人,真谋国进谏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