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帮助西部地区青年立足家乡和本职工作创业。
着重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西部地区青年的创业能力。团中央将拨出专 门经费,对西部地区地、县两级团干部和少数民族青年骨干分批 进行集中培训,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依托各地的职业技术 学校及青年企业家、青年星火带头人的企业和项目,对西部地区 青年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在农村,力争用5年时间为西部地区每 个行动村培养5名左右青年农业技术骨干或致富带头人,重点推 广10项适宜的农业技术,建设20个青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为 促进当地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服务。
树立和表彰一批为西 部发展作出突出成绩的青年典型,营造广大青年关心、支持、参 与西部大开发的浓厚氛围。 (2) 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服务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在高质量完成已开工的、规划面积23万亩的8个全国重点项目的 同时,新增2〜3个全国重点项目;广泛开展以保护母亲河为主要 内容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青少年充 分认识生态环境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逐步探索动 员全国力量参与、支持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机制,组织西部青少年积极保护天然林、带头退耕还林、绿化荒山。 (3)鼓励青年人才到西部创业。
全团将进一步动员组织国内 和海外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西部开发,为青年人才 参与西部开发牵线搭桥,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与项目的对接和科技 成果的转化;动员组织东部地区青年企业家到西部地区投资项目、开发市场。 (4)进一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扶贫支持力度。
加大青年志 愿者行动、希望工程、手拉手等实施力度,针对西部大开发的实 际需要,扩大服务规模,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西部地区科技和教 育的发展。
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重点要打好“五张牌”。
打好绿色生态牌。推动差异化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执纪问责,建立健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政绩考评体系。要以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草海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水、大气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我省生态环境质量。要注重发挥生态效益,加强品牌培育,大力推进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标准的现代高效农业、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疗养生产业发展,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打好开放合作牌。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改善,我省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加强综合保税区、贵安新区、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等开放载体集聚资源要素的影响力,着力打造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要做好高铁经济带建设这篇大文章,注重资源整合,强化区域联动,以良好的资源优势、互利共赢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强战略研究和项目谋划,不断深化与泛珠三角区域和周边省区市的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着力在推动项目化落实上狠下功夫、早见实效。
打好改革创新牌。贵州要实现跨越发展、同步小康,必须下好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先手棋”,着力营造创新、创业、创优的发展环境,鼓励和推动更多人成为创客。面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要在大力推动“四个一体化”发展、做强做优“五张名片”的同时,加快发展五大新兴产业。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平台建设,着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充分运用工业4.0、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技术,推动创新发展。
打好山地特色牌。要善于念好“山字经”、做好“山”文章。要积极探索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着力培育独具贵州魅力的城镇文化,不断强化以“山”聚力的时代内涵,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上创出新路。要以“5个100”工程为抓手,集聚发展要素、搭建发展平台,把山地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要以“山”引客,大力推动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打好扶贫开发牌。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实行专项扶贫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把扶贫脱贫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和资源整合,广泛凝聚社会合力,确保如期实现同步小康。
创业成本较低
谈及自己选择西部的原因时,海归黄敏说:“东部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趋于饱和,竞争非常激烈。而西部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拥有巨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与东部相比,西部的优势还在于创业成本比较低,包括房租、器械、人力资源成本等等。”
东部城市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昂贵的创业成本让很多海归望而却步。相反,西部市场还有很大的缺口,对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竞争压力小”和“创业成本低”就成为了西部城市吸引人才的两个关键因素。
看好丰富资源
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能源以及生物资源等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也成为吸引海归来此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的西部拥有世界上最丰富而多样化的生物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然而,由于缺乏人才和资金等因素,这些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从而留给我们较大的机遇。”海归钟凯(化名)的公司如今正致力于研究如何从白芸豆中提炼α-淀粉酶抑制剂,而云南丽江则具有丰富的原生态无污染的白芸豆。这为钟凯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创业条件。
“我觉得现在东部地区的创业主要是基于技术方面的创业,而西部地区的创业则是资源的创业。”钟凯说道。
难忘“乡土情结”
“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贫瘠的西北,更需要高层次人才。选择西部,并非西部机遇更多,只是因为自己想为西部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于兰州慧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箐来讲,他选择西部源于那份扎根心中的“乡土情结”。
同刘箐一样,很多从西部走出去的海归都选择了回到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古语有云“子不嫌母丑”,更何况如今他们的家乡正在崛起,而他们更是家乡崛起的主要建设者。
“西部的资源很丰富,但是缺乏技术含量,只能变成为发达地区提供原料的工厂。在国外的时候,我就发现各大商场里的产品大多是中国制造,然而这些产品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廉价商品。那时候我就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把国外商场里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让我们能够卖技术而不是卖原料。”刘箐说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