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具体包括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择业心理素质、就业法律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能力。影响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因素主要有: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知识因素、社会智力因素(计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说服能力领导能力)、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气质类型、性格向性等)。
其中社会智力因素最重要,一个人的社会智力水平对于人的生涯设计、生涯实践和生涯成功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毕竟是从小在学校度过的,对社会了解不多,对就业信息了解太少,刚出社会对他们来说面临着很多压力,所以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靠自身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辅助指导。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1、健康素质。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就业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2、能力素质。
(1)智力能力: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等等)。(2)专业能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专业技能的扎实是被用人单位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业素质的培养着力培养其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等。3、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培养自身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修养、组织纪律观念等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有职业道德感。
4、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人脉”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和依据。
大学生应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这样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及人际交往艺术,这样自己才会进步,所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就是这个理。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的培养应着眼于语言表达、社交、社会适应能力这三方面。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提高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全面的定位,从而避免在择业当中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最后只好盲目就业等现象。
2、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增强社会竞争力。传统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的模式,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共性的发展,忽略学生个性的养成,因而造成大量高文凭、低能力的“人才”充斥企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阻碍,同时造成学生缺乏适应能力。
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学习和提高,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3、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学习效能。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培养的教育,即如何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门化人才的教育。这样,高等职业学院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就成为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可以使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择业观,正确定位,根据社会及企业需求,可以更客观、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安排在校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配置,有效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实现大学生由择业、就业逐步发展到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职业理想。
人的素质能在日常的生活习性中得以展现和流露,习惯也是个人素质的真实写照。所以,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必须从日常的生活细节及点滴做起,看过汪中求先生写的《细节决定成败》的人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
2、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培养职业兴趣。这是一个职业素质锻炼的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及其他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
大学生要把握好每次这样的机会,不要害羞,不要胆怯,不要怕丢面子,在训练中要做到“胆大、心细、脸皮厚”。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可以利用好每个假期去社会实践,无论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都是很好培养职业素质的机会。只要你树立“职业神圣”的观念,你就会从你从事的每项工作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业素质并加以培养。
同时,你也能从实践中改进自己以前不足的职业素质理念,不断的培养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职业素质得到不断地升华。4、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的人才。
就业需求导致求学需。
江西学校的宜春学院自合并建校以来,努力提高办学层次,2018年已取消专科专业招生。
设有18个教学院,分别是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宜春学院书法艺术学院、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宜春学院医学院、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宜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设有74个本科专业。
创新专业建设,打造专业品牌。
长期以来,该县职业学校规模过小、无发展空间一直是困扰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大问题。他们通过统计分析,并由教育局长带队深入到东北农大、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东方夏威夷国际会馆、哈飞集团等进行考察论证,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优化了专业结构。
据介绍,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保留11个主导专业,取消2个发展滞后专业,新增2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专业和骨干专业。还紧紧围绕打造专业品牌办学,以专业确保毕业生都成为用工单位的“香饽饽”,也大大增加了职高毕业生的含金量和收益。
宜春学院是二本,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
学校是一所专业涵盖了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学校简介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
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020。
64亩。全日制在校生17860人。
现有教职工1414人(含工勤人员),其中,专任教师100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3。27%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74。
88%以上;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院士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学院设置1。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政法学院3。
马克思主义学院4。经济与管理学院5。
外国语学院6。音乐舞蹈学院7。
美术与设计学院8。书法艺术学院(书法研究院)9。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10。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11。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12。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13。
医学院14。美容医学院15。
体育学院16。继续教育学院17。
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18。 国际教育学院。
当下最热门的专业莫过于商科,赴海外留学的学生,首选专业就是MBA,大家都知道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工作经历,就很难将管理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运用,同时还缺乏创新精神,但21世纪是“创新与创业的时代”,如今,把IDEA变成大买卖的故事数不胜数。
但是目前大多数有IDEA的人缺乏管理知识,认为好的IDEA就有足够的优势;有经验的管理者往往又缺乏创新理念。那么如何让管理者有创新精神,有创意者有管理知识,将两者结合,发挥更大的价值呢? 创新与创业管理专业(SEB)培养的人才正好满足这个要求,但该专业是个新兴的概念,在国内几乎是空白,目前只有上海一家大学去年首开此专业,可以说已经是先驱者了。
在国外创新与创业管理却是比较热门的专业,也有了几年的经验,尤其是英国的埃塞克斯大学,尽管学校创立只有40年的历史,但在英国却是十大顶尖教研大学之一,学术实力雄厚,RAE和QAA均居前十。当年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就是英国的第一次,而今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学院是2005年成立的,在英国,甚至是欧洲也都是独一无二。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很好的职高类院校,学校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学风优良,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该学校:
1、基础建设方面。学校设立北校区、南校区和经开校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教体新区建设工作安排,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新校区位于教体新区规划二路东侧、锦绣大道北侧地段,占地面积1497亩,总建筑面积57.5万平方米。
2、学院设置方面。学校设有护理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机电与新能源汽车学院、财会金融学院、电商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基础部、军事体育部等教学单位。
3、师资方面。学校有专任教师73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6人,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省级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
扩展资料: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有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4个,“全国首批示范专业”和国家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基地1个;
有江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江西省精品课程8门,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中心4个,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
参考资料来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