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开展海洋环境容量研究
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农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流域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防治相结合
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
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我国海水养殖主要位于水交换能力较差的浅海滩涂和内湾水域,养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环境恶化。
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防止和控制海上倾废污染。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加强资源养护措施,保护渔业资源。
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区,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海岛生态环境,促进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近岸海域赤潮的监测、监视和预警,努力减轻赤潮灾害
1: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导致“水俣病”,最早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
1953年,水俣湾附近渔村流行一种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性病,暂称为“水俣病”。1965年,日本新潟县阿贺野川地区也发生水俣病。日本政府于1968年 9月确认水俣病是人们长期食用富含甲基汞的水产品造成的。
水俣湾水产品富含甲基汞是由于日本一家氮肥厂在生产过程中,将含有大量含汞的废水排入湾内,致使湾内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受到汞的严重污染(沉积物汞的含量高达几百ppm)。实验表明,沉积物的微生物能将无机汞转化成毒性大的甲基汞。
水俣病有急性、亚急性、慢性、潜在性和胎儿性等类型。症状的轻重与甲基汞摄入量和持续作用时间有关。在食用水产品中进入人体的甲基汞主要侵害脑组织,引起中枢神经性疾病,至今尚难以治疗,往往导致死亡或遗患终身。截至1978年 3月为止,日本官方确认水俣湾附近和阿贺野川流域,水俣病患者共2227人,其中死亡人数达255人。
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采取措施,制定法令,禁止向水俣湾排汞,禁止在水俣湾采捕水产品,制止了水俣病的蔓延扩大。但该湾的汞污染却难以消除,只好耗资填湾,以绝后患。水俣湾汞污染事件表明,海洋一旦遭受严重污染,危害大,治理困难。
2: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73条至第91条设立了以下几个罚款幅度:“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2万元以下”、“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以及“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但最高不得超过30万元”等。对于将中国境外废弃物运进中国管辖海域倾倒的,规定的处罚也只是“根据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3: 7月18日是国家海洋宣传日,“海渔广场首届海洋主题小学生环保绘画大赛”和“2009海洋环保公益日活动”在海星艺术馆正式拉开序幕。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指导,亚洲艺术基金会、北京青年报、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林达集团主办。在朝阳区各小学选取50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老师参与,北京市政协主席王永庆、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张登义、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亚洲基金会艺术总监孙连刚以及媒体记者等出席了本次活动,比赛最终决出了6个奖项,并取得圆满结束。
4:为保障奥帆赛期间青岛海域的海洋环境,日前,中国海监第一支队举办了迎奥运青岛地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培训班,驻青建设与施工单位的负责人40余人参加了培训,标志着奥帆赛期间中国海监第一支队对辖区内的海洋倾废管制工作正式开始。
培训班主要讲解了 《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海洋倾废有关规范性文件及倾废作业相关规程等,发布了中国海监第一支队关于加强奥帆赛、残奥帆赛期间海洋倾废执法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在青岛海域进行倾废作业的船只,须经中国海监第一支队核查批准;奥帆赛、残奥帆赛期间严格控制青岛海域倾废作业船只的数量和倾废量;中国海监第一支队将不定期进行巡查和抽查,违反法律、规定的单位和船只将列入信誉黑名单,禁止其在辖区内倾废作业。
1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描述及可持续利用方案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各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一场以开发海洋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类向海洋要效益的愿望,但在海洋开发迅速升温的同时,海洋资源也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令人担忧也令人思考:海洋开发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避免人类在开发陆地资源时曾经有过的失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促使人们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开发海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海洋资源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众所周知,自然资源的状况,是一个社会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物质前提和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运行,实质上主要是在围绕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海洋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其它资源一起,在整个资源大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正在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因随着许多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 ,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将日益增大。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多种资源,如: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固体矿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旅游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为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提供巨大的物质支撑力。各种海洋资源在开发活动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海洋产业,已成为沿海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甚至作为支柱产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应该看到,尽管人们对海洋开发投入极大的热情,并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却不是很高,除了传统的海洋生物资源外,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上处于初始阶段或低级水平。因此,海洋开发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海洋是我们将来的依赖领域。通过有计划、有方向的海洋开发活动,可逐步解决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制约问题,诸如:空间紧张、水资源短缺和食物数量与质量等问题。缓解沿海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促进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海洋资源的多层次复合性特点,要求其开发过程中必须系统规划、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具有空间复合程度高的显著特点,许多资源在同一海区共存,既有生物资源,也有非生物资源,有和溶存或生活在海水中,有和储藏在海底或海底之下,也有的是通过水体运动而发生等。不少海域,海底是油气田,水体是渔场,水面是船舶航行的航道。海洋资源的这种多层次复合性、多功能性特点,决定了海洋的每一部分都拥有多种价值、多种功能,由此使海洋资源开发往往出现多行业的立体化开发,以及对同一海区某种资源的争相开发。这种状况要求任何海区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必须建立在对区域基础功能和价值的客观了解与分析基础之上,即对该区全部的可利用资源(包括物质的和空间与环境的)进行科学评价。要在最充分地发挥海区自然优势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地考虑到社会需要与可能的各方面因素,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观念,力求使海域的客观价值得到最佳的使用。同时,海洋资源的这种空间性特点,也使海洋开发必须系统配套。因海洋资源开发受海洋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其原理和方法与陆地石油工作,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但一层海水使得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比陆地复杂得多:海上风浪、海水运动、中高纬度冬季海冰活动、海底地质地貌动态、以及工作场地等都给勘探与开发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只有全面安排各有关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开发的正常进行、功效提高和人命与财产的安全
保护海洋的方法如下:
1、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残油、废油必须予以回收,不得排放入海。经回收处理后排放的,其含油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载运具有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其结构与设备应当能够防止或者减轻所载货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装卸油类的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必须编制溢油污染应急计划,并配备相应的溢油污染应急设备和器材。
3、沿海农田、林场施用化学农药,必须执行国家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
4、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会带给海洋大量的病菌和有毒物质,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要想改善海洋环境,必须重视排放问题。
5、制定并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调查和保护管理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保证海洋治理有理有法可依。同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6、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溶于海水后会形成碳酸,使海水的pH值(酸碱度)下降,出现海洋酸化的现象。进而影响珊瑚、贝类等钙化生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对它们造成致命的影响,进而破坏整个食物链,给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极大挑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们该如何保护海洋终的可爱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洋环境保护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