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仪器,一般来讲三维测量用到全站仪或者GPS,GPS精度达不到规范要求,但是因为操作方便效率高一般被选用,反正也不会有太大的误差,几公分可以接受。根据设计单位给出的控制点建立坐标控制网,然后对施工单位给出的测量数据进行抽检就完了,你想全检也可以。
你们没有仪器,那就让监理单位委托专业的勘查测绘单位进行复测,毕竟监理单位对工程量计量有责任确认是吧,然后出具报告,盖章签字。
PS:复测最好甲方.监理.施工三方共同在场,如果你是甲方也可以再请一家,三方共同复测。
基准点复核项目接到交桩资料后,应立即组织工程测量人员,对所给各基准点进行复核,复核结果误差满足规范规定要求时,方可作为测量定线的依据。
原始地貌复测在施工场地内设置多个固定的桩点,对各桩点坐标及水准高程进行反复测量复核。在经纬仪手册和水准测量手册上注明其位置、点号和高程,以便施工引测,以作为平整场地和工程定位的依据。
现场选取测量点采用方格网取点法和GPS测量仪取点法。方格网取点法:根据现场情况,在经纬两方向做固定间距辅助线。
对于有固定的施工范围和正规的施工图纸的项目,同时在图纸上绘制出相应的方格网。对于没有相关图纸的项目,应对各方格网上所有经纬线长度做出标注,以便绘制成图纸。
GPS测量仪取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大型的施工项目,采用方格网法效率较慢,人工投入较大,逐渐落伍淘汰。现在采用GPS测量仪取点,操作简单、使用快捷。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利用手把杆可以任意取点,在现场也按经纬线取点,针对地形复杂,高程落差较大地形,可以增加测量点密度,测量仪自动记录测量数据,数据后期导人电脑,较为方便。 但是在规模较小、要求较高的景观施工过程中,不建议采用此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虽然较其他方法施工速度快,但精确度较低。
对现场方格网所有经纬交点进行高程测量,并做详细记录,最后进行完善归档。设计高程与现场不符时,应及时提交勘探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复审。
原始地形地貌测绘需要提交
1、施工控制网原始观测手簿及平差计算资料。
2、施工控制网布置图、控制点坐标及高程成果表。
3、竣工建基面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
4、建筑物的实测坐标、高程及设计坐标、高程。
5、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地形测量工作主要步骤为:
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
2、收集测区已有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3、组织人员,成立项目部,设立技术组及质量检查组;
4、准备各类测绘仪器及器材,制作测量标志等;
5、进行控制测量;
6、进行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各地物点、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
7、内业计算机数据处理,成图及各种资料整理;
8、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
扩展资料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
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
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
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
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
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并定向,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形测量
地貌学对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有实际意义。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①地貌形态特征和形态分类,包括海、陆、山、平原、盆地等的组合形态特征,以及更微细的地形起伏特征和形态类型等。②地貌成因和成因分类。
岩石和构造是造成各种地貌的物质基础,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可划分成众多的地貌成因类型。③地貌年代。
地貌年代的确定是阐明地形发展的基础。根据各种地貌形态之间的高差、交切、掩埋或重叠等关系,可确定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根据古生物地层法、年间法和同位素年代法,可以确定地貌的地质年代。
④地貌分带。受气候和纬度、高度的控制,地貌的分布有地带性。
这种地带性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影响。⑤地貌发展。
地貌形态随时间而不断发展。在地貌发展的不同阶段,地貌特征及其组合均有差异。
但在地貌发展的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年代,同一类型的地貌重叠发育,构成地貌发展的继承性。例如在亚热带和温带的大陆中心地区,干旱气候长期存在,则发育了地球上的巨大沙漠。
地貌发展的研究对于整治环境和国土规划等有实际意义。 地貌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4个方面:①地貌形态测量。
利用测量学和地质学方法,以及地貌制图和航空照片、卫星遥感照片解译等,观察和测量地貌的形态特征(包括高度、坡度、地面切割程度等)、分布及形态组合特征等。②地貌相关沉积物研究。
地貌发育过程始终贯穿着物质的侵蚀和沉积两个侧面。鉴定和分析相关沉积物的成分、组构和分布特征,可获得有关沉积物来源、搬运营力、沉积环境以及形成过程等方面的信息。
常用手段有岩矿鉴定、沉积岩相分析等。③地貌成因分析。
运用数理统计、控制论、流体力学等研究地貌作用的动力和形成机理,建立海洋、冰川和风沙观测站等以观测和定量分析各类地貌作用的过程和动向。室内模拟实验可提供地貌作用参数的可比数据,例如用水槽试验等模拟河床演变过程。
④地貌年代研究。常用古生物地层法、年间法和相关沉积法等研究地貌成型的地质年代。
用来鉴定地貌形成的确切年龄的方法有碳-14法、钾-氩法、铀系法和古地磁法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