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回家的新生儿来说,适应母体外的生活环境是艰巨的一步。
有些宝宝调整得比较容易,而有些宝宝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作为父母,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他充分的呵护和帮助。
医院产房里的3天或者5天,是幸福的、感动的、兴奋的,也是紧张忙碌的。回到了家,小宝宝和爸爸妈妈才算真真正正开始了一家三口的温馨生活。
大多数新生儿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够适应妈妈子宫外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小小的躯体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而且,宝宝和父母互相磨合、以至于相互间能更好地理解,也需要一些时间。小宝宝是初来乍到,爸爸妈妈也是“新手”,该怎样照料这初出母体的小婴儿,帮助他适应和习惯起这周围有阳光有空气的世界,是很重要的一课哦。
基本的生活照料 注意保暖但不要过度。宝宝脱离了妈妈温暖的子宫,对于温度的适应是他面临的一个挑战。
室温保持在20~22度左右为宜。使宝宝感到温暖的同时也会让他觉得安全,尤其对于敏感的宝宝更是如此。
但是切忌多度捂孩子,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层较薄,对外界温度变化比较敏感。过度保暖使环境温度升高,新生儿会发生高热(体温可达40度),大量出汗使身体内液体大量丢失,会出现脱水、酸中毒、缺氧等一系列表现。
居室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居室在保暖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每天用湿布擦拭桌椅、台面的灰尘,这些灰尘中都藏着致病的细菌。
同时也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来客,因为他们身上也可能带有各种病菌,对于娇嫩的小婴儿来说,很可能就会成为危害健康的大敌。父母或常住的家人,在外出回来的时候,也要做好清洁工作,避免宝宝感染病菌。
洗澡的注意事项。给新生宝宝洗澡,最重要的几点就是,一,温度:室温24~28度,水温38~40度为宜;二,注意别着凉:沾了水的皮肤会更加觉得冷,所以家长们的动作一定要快;三,避免耳朵进水,脐带脱落前不要沾水;四,褶皱处着重清洗(脖子、屁股、腋窝、大腿根、腿窝等);五,无需用肥皂,清水即可。
让宝宝自己躺会儿。在排除了饥饿、困、尿布湿等原因之后,如果你抱着宝宝,宝宝还是哭闹着安静不下来的话,你可以试着不要一会儿把他抱在怀里,一会儿又扛在肩上,并且摇来摇去,因为,敏感的婴儿在每次改变抱姿的时候,都要重新调整和适应,有些时候宝宝们更希望安安静静地躺在小被子里,享受一份安恬。
选一个合适的姿势一直抱着他或者把他轻轻地放在床上,然后温柔地跟他说说话或者索性陪他安静地躺一会儿。 宝宝睡了 不要抱睡。
很多父母都是习惯哄抱着宝宝睡觉,等待他睡熟了,再放在床上。这样做不仅会使宝宝睡得不深,身体不得舒展,影响睡眠质量,也不利于宝宝呼吸换气,影响新陈代谢。
而且很容易使宝宝养成抱睡的习惯,也严重影响了大人的休息。所以最好是能够让宝宝在吃饱了奶之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自然入睡。
变换睡姿。对于睡姿的讨论由来已久,虽无定论,但大致的看法也不外乎这样几个:仰卧,利于宝宝的面部五官长得比较端正、匀称,但呛奶容易呛到气管或流入耳朵;右侧睡,是通常大人也提倡的睡姿,利于肌体放松,对器官压迫不严重,但对于小短胳膊小短腿的宝宝来说却是不易保持的姿势;俯卧,有利于头部面部轮廓的塑型,欧美人认为还有益于大脑的发展,但很容易造成窒息的危险。
总之,除了一般的安全和健康的因素要考虑之外,父母们也可以“因材施教”,如果父母都是宽脸盘,俯卧是可能有利于抗拒遗传效果,使宝宝拥有瘦窄脸型的好方法之一。 宝宝醒了 包括抚触在内的肌肤之亲。
新生儿是通过气息和声音认识妈妈的,尽管如此,妈妈还是应该用一些时间,和宝宝不受打扰地在一起,抱抱他亲亲他,轻轻地和他说话,以便互相能更好地认识。给宝宝做抚触有利于刺激婴儿神经发育,改进睡眠质量,刺激食欲,对于小宝宝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利。
包括抚触在内的这种肌肤相亲,更是亲子交流的好方式,充分传递给宝宝爱的信息,让宝宝感觉安全、温馨、愉悦,对于心理健康也十分有利。同时,父母抱着宝宝走走,看看,宝宝的视野更开阔,受周围环境的刺激也更多,这对他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日光浴和空气浴。日光浴有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和加速新生宝宝体内黄疸的消褪;空气浴可以帮助宝宝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增强抵抗力。
但是家长也要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和所在地区的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实施这两浴或操作时间的长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日光浴时,要打开玻璃窗,因为玻璃会吸收掉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另外,还要注意皮肤和眼睛的防晒。
保护眼睛很重要。新生儿的居室光线不易过强,也不易过暗,过暗也是不利于视觉的发育的。
照相时尽量避免用闪光灯,它对新生儿的眼睛刺激很大,照相时尽量在采自然光充足的地方;如果不得不用闪光灯,应该避免闪光灯正对宝宝,距离也应稍远一些,或在宝宝闭眼睡觉时照也可以。 短暂而有意义的游戏。
宝宝醒着的时间可真是不长,趁着他醒的时候(比如刚洗完澡的时候)你可以跟他做些游戏,增进亲子沟通也刺激宝宝生长。比如为他轻轻。
刚出生的小宝宝们非常容易受到伤害,为了保证宝宝的安全,爸爸妈妈应该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千万不可以将宝宝单独留在换尿片的台面上、床上、椅子上或沙发上,一秒钟都不可以。
不要认为宝宝还不会翻身就没事,他(她)可能因为乱动而随时会摔下来。所以,除非换尿片的台上有安全绑带,否则必须腾出一只手护着宝宝。
把宝宝放在大澡盆内洗澡时,一定要在下面垫块毛巾用来防滑,必须用一只手扶住宝宝,而且最好有两个人一块儿给宝宝洗澡。 别把宝宝交给未成年人,或是不熟悉的人临时照看。
也不要把新生儿和5岁以下的宝宝放在无大人照看的房间里。 绝不能把宝宝单独留在屋里。
即使是再温驯的宠物,也绝不要让它与宝宝单独相处。 抱宝宝的时候,手里不要拿剪子、刀子、针之类的物品。
绝不可猛烈摇晃宝宝,或是将他(她)抛到空中再接住。 宝宝身上或是他(她)的玩具、使用的物品等,都不要系上任何绳子或链子。
衣服上的收缩绳、腰带,都应打个结以防止被拉出来。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婴儿床、游戏围栏、换尿片的桌台等,千万别离电话线、窗帘的拉绳太近。
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导致意外。 绝不可以把宝宝放在离床沿很近的地方,或毫无遮蔽保护的窗口附近。
外出时,要让宝宝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妈妈和爸爸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切忌将宝宝单独留在车内。
周围环境潮湿可减轻宝宝鼻塞症状 细心的爸爸妈妈们发现,即使没有把宝宝带到外边去,宝宝也没有感冒却还是鼻塞,这是因为宝宝在长到半个月左右时,鼻子经常会发生堵塞现象。 有时把宝宝鼻子里的鼻垢取出后,鼻子还是不通气,而且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有时可持续3~4周左右,甚至达到了吃奶时费力的程度。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空气干燥的缘故引起的,爸爸妈妈们也不要过于着急。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是在冬季,可在暖气前挂上湿毛巾,以减轻空气的干燥程度。
如果房间温度太高,宝宝也会感到鼻塞。所以,天气好的时候,要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散步,接触室外空气后,会使宝宝鼻腔通畅。
值得注意的是,切忌不要给宝宝用成人通鼻药。 不必为宝宝大便颜色而惊慌 妈妈为宝宝换尿布时,有时会被黑绿色的大便(胎便)吓一跳,以为宝宝得病了。
其实,宝宝的这种大便颜色是很正常的。因为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侯,这种黑绿色的物质就存在了。
这表明宝宝的小肠蠕动正常,所以出生后可以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通常在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胎便基本排泄干净,接下来的2~3天,爸爸妈妈们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是由暗绿色逐渐到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液。
另外,由于每个宝宝的喂养状况不同,大便颜色也会各有差异。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宝宝排出金黄色,如同芥末颜色的粪便,形态稀软;喂婴儿配方乳品的宝宝,排便的形状或颜色会有很多种,从淡黄到褐绿色都有,如配方奶含铁比较多,颜色会深得像黑色等等。
所以千万不要与其他宝宝的粪便做比较,即使是同一个宝宝,两天之内也会排出不同颜色的大便。…… 刚出生宝宝注意事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刚出生宝宝的十大健康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
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
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重会降低到36℃以下。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是婴儿湿疹吧,(很多婴幼儿身上会出湿疹(奶癣),脸上、脖子、身上到处都是。
一出汗,痒得宝宝乱抓乱挠,哭个不停。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首先不要乱抓,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治疗可用2%~3%的硼酸,开水冲开,用比较干净的纱布或消毒棉签蘸上少许,涂抹在患处。中药可用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熬成水,晾凉后过滤,用凉湿毛巾蘸一点,缓缓擦敷患处。
平时多补充维生素c、b1、b6,可适当让宝宝喝点橘子汁。尽量别用热水、开水烫洗患处。
另外,还可在药房买一些黑豆馏油软膏,用棉签蘸少许抹在患处,一天一次。硼酸或中药冷敷后,可接着涂抹软膏,效果会更好。
如果湿疹面积较大,患处皮肤发红、化脓,就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对患湿疹的婴儿一般采用以下护理方法:★给孩子洗脸洗澡时不要用肥皂刺激,如身体、四肢湿疹较重时,暂时不要盆浴,洗后要立即涂药;★给孩子换上清洁柔软舒适的衣服,枕头要常换洗,衣服被褥均要用浅色的纯棉布制作,不要用化纤制品;★不要使孩子着冷受热,要躲避冷风,夏季不要暴晒;★乳母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喂孩子的牛奶应多煮些时间,用以破坏牛奶中的致敏物质。
孩子患湿疹严重时要及时请皮肤科医生治疗,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涂药,以免加重过敏。一般湿疹经治疗后容易好转,但也容易复发,不过不用着急,一般停牛奶后(大约6个月)就会逐渐痊愈的。
以上几点你不妨试试,祝宝宝健康快乐。
眼睛的接触必不可少 早期的身体接触 气味的重要性 声音及其效果 母爱 刚出生的孩子在头几天内,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所以你应该在孩子醒来时,多和孩子呆在一起。
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天内,与你的身体接触、你的体味、你的声音对他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孩子与你形成了一种依附关系,如果这种依附得以加强,母子之间就建立起了独特的、牢不可破的关系。
正常的情况下,无论你采用母乳还是牛奶喂养婴儿,你都能在给孩子喂食、换衣服或是抱孩子时,与孩子自动地建立起他所需要的关系。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孩子需要上医院观察或需要特殊护理,你应该尽可能与婴儿多接触。
即使当婴儿处于保育箱中,你也可以通过小窗孔触摸、爱抚孩子,和孩子讲话。如果可能的话,还要给孩子喂奶。
最重要的是要尽量缩短与孩子分开的时间。 眼睛的接触必不可少 所有的研究表明,母子间的身体接触应该从孩子出生后尽早开始。
眼睛的接触也应马上开始。过去的婴儿发育学家认为,婴儿出生后由于眼睛不能聚焦,所以看不清楚任何东西,但是婴儿却能分辨出形状和轮廓,婴儿会在出生后36小时内辨认出你面部的形状与轮廓。
研究表明,婴儿在辨认出你的面部后,主要寻找的中心就是你的眼睛,这也是他的注意中心。实际上,婴儿在出生后几个小时内,就能做到这一点。
早期的身体接触 在婴儿出生后,你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接触,我所指的接触是身体的接触,例如用吊带。人们几十年前就知道,背在背上的婴儿,如印度人、爱斯基摩人和一些非洲人是很少啼哭的,孩子感到母亲就在身边,有一种安全感。
母亲温柔、温暖,气味亲切。当孩子把头靠在母亲的身上时,他可以感到母亲的心跳,与他在子宫内听到的心跳是相同的。
婴儿对周围的环境感到安全。把孩子背在母亲的背上,能唤起他在子宫内的记忆。
气味的重要性 婴儿与你建立关系的第一个纽带就是气味。对于你身体所发出的气味,婴儿非常敏感,这种气味会引起婴儿做出生物学的反应。
每当你走进婴儿的房间,他会从熟睡中醒来。而别人,甚至你的丈夫走进他的房间,婴儿仍旧熟睡。
这是因为孩子可能识别出你身体发出的特殊化学物质,叫做外激素或信息素。孩子之所以醒来,是因为他能辨析出安慰、快乐和食物的源泉。
声音及其效果 新生儿不喜欢噪声。请跟孩子用温柔的、抚慰的语音就话或唱歌。
牛津大学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对频率较高的女声比对频率较低的男声做出的反应要好。对于婴儿来说,母亲的声音是一副良药。
当你和孩子在一起时,你可以对他讲话、对她歌唱。令人惊讶的是很小的婴儿就能欣赏童谣和简单的歌声,特别是歌声中带有明显的节奏或韵律时效果更好。
一些研究表明,孩子如果早期就能听到歌声,会有较快理解单词、掌握单词的能力,比其他儿童更早地具备讲话与读书能力。 母爱 大多数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很爱孩子,而有的母亲对孩子没有什么感觉。
我们现在知道,孩子出生后,母亲脑内马上会产生出一种激素,即催产素或催乳素,会引起乳汁的分泌,也能引起母爱的反应。不同的妇女对激素的情绪反应是不同的,所以有的妇女对孩子的爱比较滞后。
影响母亲对孩子的感受还有很多因素,例如,分娩的过程,自己对孩子出生和其他的期待等。孩子的出生常常是一个高潮,虽然这个过程非常短暂,非常顺利,但是阵痛也是一件大事,很令人忍受不了。
如果阵痛带来了疼痛,而且时间很长,或者使用了药物,母亲可能会过度疲劳或是变得麻木,对孩子感受不到爱的冲动。而且,母亲也可能对自己的反应有不实际的期望,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骨肉,期望孩子从生理上与自己和丈夫很相似,这当然不大可能,如果这样想,只能带来更大的问题。
大多数的妇女都会在48-72小时后渐渐开始对婴儿萌发出爱,到了第3天,能明显地感觉出对孩子的爱。如果母亲两周后才对孩子产生爱,也不算什么怪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