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 展目标
入园 1、衣着整齐,主动来园,互相问好。2、会将自己的衣、帽整齐的放在指定位置。3、积极主动的选择活动内容,参加晨间活动。
盥洗 1、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及手脏是洗手的卫生习惯,2、掌握洗手、擦手的正确方法。3、洗手时注意保持盥洗室卫生清洁。
进餐 1、安静的进餐,喜欢吃各种食物,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2、养成饭后自觉擦嘴、漱口的习惯。
散步 1、遵守散步要求。2、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周围事物,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所观察事物的特征和感受。
教育活动 1、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能大胆的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发言。2、教育活动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形式丰富、多样。3、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有与同伴合作配合的能力。
户外游戏 1、有能力选择活动内容,进行独立的、合作的、创造性的户外锻炼活动。2、身体灵活,动作发展协调,动作技能规范。3、活动中能根据需要增减衣服。4、乐意帮助教师整理、收拾活动器械。
午睡 1、安静地入厕,进入寝室,有序地脱去外衣、鞋袜,并摆放整齐。2、不在寝室大声喧哗,安静入睡,衣着合理,睡眠姿势正确。
起床 1、安静、有序地穿衣服、鞋袜。2、学习简单整理自己的床铺。
离园 1、餐后,会整理好自己的容颜容貌。2、教师组织幼儿安静活动,在看见父母时,整理好所从事的工作后,情绪愉悦的和教师再见。
中班:
项目 幼儿发 展目标
入园 1、衣着整齐,主动来园,互相问好。2、会将自己的衣、帽整齐的放在指定位置。3、积极主动的参加晨间活动。
盥洗 1、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及手脏是洗手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2、洗手时注意保持盥洗室地面的清洁。
进餐 1、安静的进餐,喜欢吃各种食物,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2、学习正确使用筷子进餐。3、养成饭后擦嘴、漱口。
散步 1、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2、喜欢动脑筋,能根据所观察到的事物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教育活动 1、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能大胆的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发言。2、教育活动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户外游戏 1、喜欢参加户外活动,有能力选择活动内容,进行户外活动。2、身体灵活,基本动作发展协调。3、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情绪愉悦。
午睡 1、组织幼儿安静入睡,进入寝室,有序地脱去外衣、鞋袜,并摆放整齐。2、不在寝室大声喧哗,安静入睡,衣着合理,睡眠姿势正确。
起床 1、在教师的帮助下,安静、有序地穿衣服、鞋袜。2、学习简单整理自己的床铺。
离园 1、餐后,会整理好自己的仪表服饰。2、组织幼儿安静活动。3、看见父母后,整理好从事的工作后,情绪愉悦的和老师说再见。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该忘的很多
幼儿园教育方法有哪些
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也就是从服从别人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地、灵活地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幼儿园教育方法有哪些(1)在环境刨设中渗透常规提示。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遵守常规。例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摆放餐具、进餐、漱口、擦嘴等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2)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教师要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使其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初人园时总是让老师喂饭,不肯自己动手。当教师一发现这类幼儿有自己吃饭的行为时,就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以强化其良好行为。(3)和幼儿一起制定常规。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制定常规。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例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会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走;靠一边走;手扶着栏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挤。
幼儿园的常规培养教育是指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规则、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过程,是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规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如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对他人要懂得文明礼貌、知道爱护公物、学会等待与轮流以及关心、同情他人等,要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如果按照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内容来划分,幼儿园的常规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学习常规三部分。虽然每个幼儿园会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对这三部分的常规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大致的内容是相同的。
(1)生活常规贯穿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是根据幼儿园的生活环节制定的活动规则。
生活常规一般包括来园、盥洗、饮水、如厕、进餐、午睡、起床、离园等环节的常规。幼儿应该形成的生活常规包括:遵守作息时间,有良好的进餐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势,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习惯等。各年龄斑的生活常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在具体的要求上有所不同。比如,在中班增加了劳动常规;到了大班,增加了值日、收拾和整理活动的常规。下面是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早晨按时入园,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大声向老师问好;
◆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规定的地方;
◆参加班级的晨间游戏活动和晨间锻炼;
◆三餐和吃午点以前能按照规定的步骤洗手,大、小便后知道洗手;
◆安静进餐,不挑食,自己吃,不撒饭;饭后按要求把碗勺放到指定位置;
◆安静午睡,安静起床,尝试自己穿衣服;
◆离园时拿好自己的物品,向老师道别。
(2)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既包括室内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也包括个人游戏、小组游戏和集体游戏。
幼儿园的游戏常规主要是指这几类游戏的常规。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制定游戏常规。下面是中班幼儿的游戏常规:
◆能自己选择游戏活动,并有目的地活动。
◆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
◆与小伙伴一起玩,能大胆表达与交流;
◆学习轮流按顺序游戏;不经过别人允许,不插手别人的游戏;
◆注意保持安静,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
◆爱护玩具,能按照要求有序地收放玩具材料;
◆学习自主解决游戏中的困难与纠纷。
如果按照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内容来划分,幼儿园的常规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学习常规三部分。虽然每个幼儿园会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对这三部分的常规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大致的内容是相同的。
一、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一般包括来园、盥洗、饮水、如厕、进餐、午睡、起床、离园等环节的常规。幼儿应该形成的生活常规包括:遵守作息时间,有良好的进餐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势,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习惯等。各年龄斑的生活常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在具体的要求上有所不同。比如,在中班增加了劳动常规;到了大班,增加了值日、收拾和整理活动的常规。

二、游戏常规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既包括室内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也包括个人游戏、小组游戏和集体游戏。幼儿园的游戏常规主要是指这几类游戏的常规。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制定游戏常规。下面是中班幼儿的游戏常规:
三、学习常规
能积极、愉快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大胆且大声地回答问题;有良好的坐姿、举手姿势、站姿、握笔姿势,懂得用眼卫生;注意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并勇敢地回答问题;大胆探索与尝试,有目的地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和学习同伴的经验,积极与大家讨论问题。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经过对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方法的具体研究,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较好。一、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用照相机拍照下来,然后在班级的小红花园地里展览。
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故事引导法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如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教师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有时还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三、生活体验欣赏法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
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在“小棉被叠整齐”的自我服务教育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参观其他班级整齐有序的床铺,使其产生“要学习”的心理氛围。
然后要求幼儿在每天的午休起床之后自己学会整理床铺。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把棉被叠整齐,使休息室变得整洁时,教师再组织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
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四、行为巩固法行为巩固法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
在行为巩固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行为巩固法有定期检查、评比、值日生活动等等。
定期检查有每日的晨检、午检、晚检和每周一次的周检,在检查中对常规行为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常规行为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在墙报上挂上小红花,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
由于幼儿年龄小,每天评比一次效果较好。如为了养成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常规要求,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
让幼儿成为常规教育的检查者和评价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总之,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方法很多,以上这些方法是从繁多的教育方法中提炼出来的,并经过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专科分院 陈维国 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该忘的很多幼儿园教育方法有哪些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也就是从服从别人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
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地、灵活地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幼儿园教育方法有哪些(1)在环境刨设中渗透常规提示。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遵守常规。
例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摆放餐具、进餐、漱口、擦嘴等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2)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
教师要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使其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初人园时总是让老师喂饭,不肯自己动手。
当教师一发现这类幼儿有自己吃饭的行为时,就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以强化其良好行为。(3)和幼儿一起制定常规。
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制定常规。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
例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会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走;靠一边走;手扶着栏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挤。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经过对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方法的具体研究,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较好。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用照相机拍照下来,然后在班级的小红花园地里展览。
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故事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如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教师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有时还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 三、生活体验欣赏法 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
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在“小棉被叠整齐”的自我服务教育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参观其他班级整齐有序的床铺,使其产生“要学习”的心理氛围。
然后要求幼儿在每天的午休起床之后自己学会整理床铺。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把棉被叠整齐,使休息室变得整洁时,教师再组织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
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行为巩固法 行为巩固法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
在行为巩固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 行为巩固法有定期检查、评比、值日生活动等等。
定期检查有每日的晨检、午检、晚检和每周一次的周检,在检查中对常规行为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常规行为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在墙报上挂上小红花,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
由于幼儿年龄小,每天评比一次效果较好。如为了养成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常规要求,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
让幼儿成为常规教育的检查者和评价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方法很多,以上这些方法是从繁多的教育方法中提炼出来的,并经过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上课时坐姿端正,认真听讲,发言积极,字迹端正整洁,不随意涂改作业本。
生活习惯:饭前洗手;不暴饮暴食;睡前和起床时要洗脸刷牙;不说脏话,尊敬的对待别人。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具体来说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自己叠被子,叠衣服、打扫房间、洗自己的袜子、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讲究卫生也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帮忙做家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表现在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上。家长要让孩子形成明确的时间观念,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做游戏,什么时候看电视,大体上都要有个规定,使孩子“有章可循”。
二、讲卫生也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有洗手、洗脸、漱口、刷牙、大小便、洗脚、梳头、穿衣等等。在保持好个人卫生的同时,要教育好孩子保持好生活环境卫生,使之符合美的要求。孩子有许多玩具、图书,家长要指导他们完毕,看后放在固定的地点,不得随便乱丢,不能把房间搞的一团糟。在饮食方面,要重视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在这方面,家长要了解孩子身体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科学安排孩子的饮食。同时对孩子的饮食要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教育孩子不挑食、偏食、不吃零食、防止暴饮暴食等。养成这些好的习惯,对他的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三、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这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总是和他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联系在一起的。现在许多孩子生活习惯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小在生活自理上缺少锻炼造成的。不少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于保护,片面强调孩子年龄小,轻视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压抑了孩子对劳动习惯的需要,阻碍了孩子劳动能力的发展,这种爱孩子的方式是不明智的,缺乏主见的。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出发,要求和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自己去做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碰到又不难做到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孩子能胜任的事,从孩子自我服务劳动开始,让他获得成功,激发他进一步的劳动热情。通过这种细小的活动,可以使孩子及早摆脱成人的照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无论是社生活制度还是自我服务方面的要求,都不能操之过急,要讲究科学性。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要求孩子玩完玩具放会原处,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吧!”这就比向孩子提要求效果要好的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