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渠首设计流量达每秒145立方米,输水总干渠线路全长663.9km。工程初拟以迪庆州德钦县金沙江奔子栏河段为取水水源,最终选择水源工程地处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受水区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6个州市的30个县区,其中玉溪境内输水干渠长89.9千米,涉及红塔区、江川县、通海县。
(1)云南省的最大的淡水湖是滇池,故选A;(2)昆明位于湿润地区,却是一个缺水的城市,自然方面的原因是夏季风进退异常降水偏少;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污染及浪费;题目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农村,在昆明相对来说少一些,再就是重工业在大城市的发展受限制.故选B;(3)云南实施“滇中调水”的目的有缓解滇中缺水、冲刷滇池污染、解决昆明缺水问题、调水置换滇池的污水;从图中可以看出②线地势南高北低,调水需逐级抽水,调水成本高或流经城市少,工程意义不大;①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自行引水,工程量小或①线沿途过的城市多,可解决更多城市的缺水问题;(4)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就不会把游客掩埋,而题目中B、C两图中可以看到两侧的坡度太陡不容易爬,故选D;(5)为了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对现有景点进行整合改造,保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规范商业秩序;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故C.故答案为:(1)A;(2)B;(3)缓解滇中缺水、冲刷滇池污染、解决昆明缺水问题、调水置换滇池的污水(任选一点即可得分);②线地势南高北低,调水需逐级抽水,调水成本高或流经城市少,工程意义不大;①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自行引水,工程量小或①线沿途过的城市多,可解决更多城市的缺水问题(任答一点即可得分);(4)D;(5)C.。
(1)云南省的最大的淡水湖是滇池,故选A;(2)昆明位于湿润地区,却是一个缺水的城市,自然方面的原因是夏季风进退异常降水偏少;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污染及浪费;题目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农村,在昆明相对来说少一些,再就是重工业在大城市的发展受限制.故选B;(3)云南实施“滇中调水”的目的有缓解滇中缺水、冲刷滇池污染、解决昆明缺水问题、调水置换滇池的污水;从图中可以看出②线地势南高北低,调水需逐级抽水,调水成本高或流经城市少,工程意义不大;①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自行引水,工程量小或①线沿途过的城市多,可解决更多城市的缺水问题;(4)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就不会把游客掩埋,而题目中B、C两图中可以看到两侧的坡度太陡不容易爬,故选D;(5)为了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对现有景点进行整合改造,保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规范商业秩序;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故C.故答案为:(1)A;(2)B;(3)缓解滇中缺水、冲刷滇池污染、解决昆明缺水问题、调水置换滇池的污水(任选一点即可得分);②线地势南高北低,调水需逐级抽水,调水成本高或流经城市少,工程意义不大;①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自行引水,工程量小或①线沿途过的城市多,可解决更多城市的缺水问题(任答一点即可得分);(4)D;(5)C。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1号支洞还没有贯通。
香炉山一号施工支洞是滇中引水前期的扩大性探测试验工程,一号施工支洞的总长度是1667米,核算工期是36个月。
香炉山隧洞1#施工支洞在香炉山隧洞施工前期作为香炉山隧洞进口的施工通道,运行期作为永久检修洞和通风补气洞。根据工程特性和相关规程规范,按3级次要建筑物设计。1#施工支洞长1677.10m,平均纵坡1.32%,最大埋深438m。
南水北调 总体布局: 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规划分两期实施。
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远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
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初,40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有关省市、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
1994年元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建议兴建此工程。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向黄河下游补水。
【可调水量与供水范围】 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按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完建,正常蓄水位170m条件下,考虑2020年发展水平在汉江中下游适当做些补偿工程,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m3,一般枯水年(保证率75%),可调出水量约110亿m3。 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区总面积约15.5万km2。
因引汉水量有限,不能满足规划供水区内的需水要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鄂五省市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其他用水。【工程布置】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由水源区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
水源区工程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和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输水工程即引汉总干渠和天津干渠。(一)水源区工程1.丹江口水利枢纽续建工程 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60%的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08.5亿m3,考虑上游发展,预测2020年入库水量为385.4亿m3。
丹江口水利枢纽在已建成初期规模的基础上,按原规划续建完成,坝顶高程从现在的162m,加高至176.6m,设计蓄水位由157m提高到170m,总库容达290.5亿m3,比初期增加库容116亿m3,增加有效调节库容88亿m3,增加防洪库容33亿m3。 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正常蓄水位170m时,将增加淹没处理面积370km2,据1992年调查,主要淹没实物指标为: 人口:22.4万人 房屋:479.4万m2 耕地:23.5万亩 工矿企业:120个(合乡镇企业),淹没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
2.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 为免除近期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工农业及航运等用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兴建:干流渠化工程兴隆或碾盘山枢纽,东荆河引江补水工程,改建或扩建部分闸站和增建部分航道整治工程。(二)输水工程1.总干渠 黄河以南总干渠线路受已建渠首位置、江淮分水岭的方城垭口和穿过黄河的范围限制,走向明确。
黄河以北曾比较利用现有河道输水和新开渠道两类方案,从保证水质和全线自流两方面考虑选择新开渠道的高线方案。 总干渠自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km渠道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带,向东北行进,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岭方城垭口入淮河流域。
经宝丰、禹州、新郑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处穿越黄河。然后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唐县进入低山丘陵区,过北拒马河进入北京境,过永定河后进入北京区,终点是玉渊潭。
总干渠全长1241.2km。 天津干渠自河北徐水县西黑山村北总干渠上分水向东至天津西河闸,全长142km。
总干渠渠首设计水位147.2m,终点49.5m,全线自流,主要控制点水位、流量为: 控制点或渠段 设计流量(m3/s) 设计水位(黄海标高)(m) 渠首~方城 630(加大800) 147.2~137.8 过黄河 500 119.5~106.0 进河北 415 91.3 进北京 70 61.1 进玉渊潭 40 49.5 天津干渠 70 64.9~2.7 黄河以南渠道纵坡1/25000;黄河以北1/30000~1/15000。渠道全线按不同土质,分别采用混凝土,水泥土,喷浆抹面等方式全断面衬砌,防渗减糙。
渠道设计水深随设计流量由南向北递减,由渠首9.5m到北京3.5m,底宽由56m~7m。 总干渠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地质问题已基本清楚。
对所经膨胀土和黄土类渠段的渠坡稳定问题、饱和砂土段的震动液化问题和高地震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