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三大共性(能根据资料分析) (3)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简单阐述)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它们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磁暴;极光等 注意: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区别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至少掌握三种图形的阅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太阳光照图(侧视、俯视);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 (2)主要知识点: 地球自传和公转方向、周期;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比较;区时的计算(注意北京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比较;主要节气的判读;季节划分的依据;晨、昏线的判断;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简单了解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 (2)会区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⑴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能根据P31的活动,理解大气对地球的作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事例(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课本P37的图,注意图中每个气压带中心纬度位置 (2)能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来读出气候类型,并判断气候成因(只要求跟风压带有关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会根据等压线读出冷、暖锋,高、低压,并分析它们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2)会在等压线图上画出风的方向,会判断风力的大小 (3)会根据等压线和其他知识判断某地的天气特征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会根据有关资料判断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后果 ●以气象灾害(台风和寒潮)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⑵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会判断洋流的性质 (2)会简要画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3)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等温线图的判读) (4)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重点放在鱼场的分布) (5)会根据洋流分布图分析污染物的流向和对海上航行的影响 ●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衡量水资源的标准及水资源的定义 (2)简单认识河流的补给类型 (3)会根据资料分析一个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如以色列、咸海、我国黄河下游等)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⑶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会画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根据课本所呈现的一些地貌(如黄土高原、新月形沙丘、风蚀地貌、河流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分析形成的原因 (2)三种山岳的成因及典型代表 (3)会判断背斜、向斜、断层等一些地质构造,以及地质构造在生产中的应用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路公路的选址问题 (2)山地、高原、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演变中作用。
生物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能画出生物循环的示意图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以黄土高原和修水库为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根据资料判断三种地域分异 (2)P101的活动。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四: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季风环流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气温的分布,一般。
地理必修一提纲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半径 140亿 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 太阳 ):质量占 99.86% 地月系: 八大行星: 水星 、金星、地球 、火星 组成 地球 和月球 木星、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总星系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外观和所处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波长范围: 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厘米•分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 光球 层 类型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风→出现于 日冕 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方向 自 西 向 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 概况 周期 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15/时。地球表面除 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 低纬向 高纬 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 。
①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 偏,南半球向 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时 ,又称 标准时 。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的 折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 轨道:是一个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 上,每年1 月初位于近日点, 7 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西 向 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 59' ,近日点时较 快 ,远日点时较 慢 周期为 1年 ,约为 365 日 6 时 9 分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23.5°。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66.5°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 的更替、五带 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 热 带、北温 带、南温 带、北寒带、南寒 带 五带 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 月 21日 赤道 向 北 B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回归线 向 南 A 秋分 9 月 23 日 赤道 向 南 D 冬至 12 月 22 日 南回归线 向 北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 地平面 的高度角 地理意义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在 太阳光直射 的纬线最大,向 南、北 两侧逐渐降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 ,而且纬度越高。 白昼越长 ,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 极昼 现象。
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上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 纬度地区明显。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 白昼 较长, 太阳高度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能在 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 快 横波(S波):只能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较 慢 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 17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下降 ,横波则突然 消失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约 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厚 ,约 33 千米,海洋较 薄 ,约 6 千米地壳。
海拔越高,厚度 越大 。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Si、Al ; 硅酸盐类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 硅铝 层,相对密度较 小,分布不连续。
下层为 硅镁 层,相对密度较 大 ,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 具有 固态 特征,主要由 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组成。
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 (软。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半径 光年,约 千米 天体系统的形成: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 ):质量占 地月系: 八大行星: 、、、组成 和 、、、 总星系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 外部条件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 太阳辐射 波长范围: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 层 类型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 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风→出现于 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 方向 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 周期 日,长 小时 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 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时。地球表面除 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 向 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
①导致 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时,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又称 。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经线穿行的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 轨道:是一个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上,每年 月初位于近日点, 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向 角速度约为每天 ,近日点时较 ,远日点时较 周期为 ,约为 日 时 分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面。
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约为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 的变化, 长短的变化以及 的更替、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 带、带、带、带、带 五带 划分界线: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存在,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月 日 向 夏至 月 日 向 秋分 月 日 向 冬至 月 日 向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 的高度角 地理意义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在 的纬线最大,向 、两侧逐渐降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 ,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 ,在极昼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 现象。
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 纬度地区明显。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和 的季节化。夏季是一年中 较长,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能在 中传播,速度较 横波(S波):只能在 中传播,速度较 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约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横波则突然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约 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约 千米,海洋较 ,约 千地壳 米海拔越高,厚度 。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 ;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 层,相对密度较 ,分布不连续。 下层为 层,相对密度较 ,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 具有 特征,主要由 组成。 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和 (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和 结构: 外核 呈 或 状态 内核 呈 态 二、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 。
一般把 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水 圈 由 水、水和 水组成。
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 水、 水、水和 水,其中 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或 矿产: 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 如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 液态 如 固态 如 ,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 属 矿 常见的有 等。 非金属矿 常见的有 等,其中,以 矿物和 。
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一、宇宙 定义:“宇”是无限的空间,“宙”是无限的时间,宇宙是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特性,物质性:宇宙由天体组成 天体 定义:构成宇宙的不同形态的物质 分类:按照天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星云、恒星、行星 卫星、彗星、流星 、星际物质。
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运动性:宇宙中天体是运动的天体系统。定义:邻近的天体相互吸引,以质量大的天体(公共质心)为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分层:地月系,太阳, 银河系,总星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思考](1)必须离开地球大气飞行方可称天体,例如:北极星、星际空间的气体、运行的人造卫星。
待发的人造卫星、空中飞行的飞机、课桌、陨石不是天体。 (2)哪些天体系统不包括地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3)总星系是宇宙总星系还是是人类所观测到的宇宙。 河外星系是天体还是河外星系是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 组成: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 中心天体:太阳 质量大,其他围绕其运转 八大行星分类: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肉眼可见 巨行星(木星、土星) (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天文望远镜可见。[思考](1)冥王星降为“矮行星”的原因:轨道与海王星相交;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 (2)运行方向 :八大行星为自西向东,逆时针,彗星为顺时针 (3)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火烧木头灰烬多,有光环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离太阳距离逐渐增大,温度逐渐降低、公转速度逐渐降低、公转周期逐渐增大 (5)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卫星数最多的是木星(质量、体积最大),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 星(距离太阳太近),逆向自转的是金星(太阳从西边出)和天王星(躺着的姿势绕太阳运转) (6)在太阳系中,与地月系并列的天体系统还有5个,即有卫星的行星还有5个 (7)三类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巨行星,最小的是类地行星,居中的是远日行星。
三、地球(行星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特性 普通性:与其他行星比,地球质量、体积、密度和自转、公转等都很普通 特殊性: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存在生命的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 大气的保温作用 适宜大气 质量、体积适中 液态水 日地距离适中 宇宙环境安全 八大行星互不干扰 运行特点: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利)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辐射 定义: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 紫外区、红外区 宇宙放射能量和传递能量 电磁波 可见光区(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来源: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核聚变反应 对地球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能量):煤、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维持地表温度,推动地球上水、大气循环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弊) 1、太阳大气层分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分布:主要是黑子和耀斑2种 分层 特征 周期 相互关系 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黑子 光球层 温度比周围低,所以显得暗一些 11年 时间、区域相关性:黑子变多的时候和区域,耀斑也频繁暴发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耀斑 色球层 突然爆发并增亮,释放能量 11年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另外还有,日珥:色球层,巨大火焰喷射物,太阳风:日冕层,高能带电粒子流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黑子高峰年,反常气候多 11页的探索要会读图并总结规律 黑子低峰年,气候比较稳定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风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现象 [极光出现在极地(例:加拿大)夜空,低纬地区或极地极昼时看不见]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自转与公转 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恒星日(23时56 分4秒,自转360°,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自转360°59′,昼夜更替周期) 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南北极点为0,其他均为15°/小时 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0 公转 太阳 同上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1°/日 30km/s 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会读17页图1-3-4,地球公转示意图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思考]“右手定则”判断南、北极和自转方向:右手拇指指向北极,四手指弯曲方向为自转方向。
二、公转和自。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
必修一部分(高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1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 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
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3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8、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 9、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4 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
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 气压带和风带1、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