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基础基础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筏板基础了,筏板基础主要用于结构形式比较灵活、结构层高比较高的剪力墙结构中。
对于筏板基础来讲,一共分为哪几种筏板。一种是平板式的,一种是梁板式的。
对于梁板式来说,根据我们梁和板的位置关系,又分为低板位、中板位和高板位。那么板位要如何区分呢?梁底和板底平齐,称作低板位;板在梁的中间,称作中板位;梁顶和板顶平齐,称作高板位。
对于平板式来讲,无所谓谁高谁低,一个大的钢筋混凝土平板就是平板式。图1 平板式、梁板式筏板基础接下来看一下梁板式和平板式的形状。
如图2所示,是典型的现代结构住宅中常用的形式,筒中筒形式有可能是电梯间,其他的是住宅的房间。那么整个下面的基础是一块没有高低之分的平板,这属于平板式筏板基础中的一种。
图2 平板式筏板基础图2中平板式筏板基础的受力比较分散,并且对于图2中每一个受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因为比较分散没有系统性,需要分别进行钢筋的加强设计。梁板式筏板基础如图3所示,在板的上面有一根一根的柱子,柱下是框架梁柱的一种形式。
但底下的板依旧是高低不分的一整块平板,但是在这个平板里,板的受力比较明确,柱下板的受力肯定要大些,柱子与柱子中间受力就会小一些。图3 梁板式筏板基础如果想用如图3所示梁板式筏板基础的话,因为柱子下面集中力比较大,需要梁作为力的荷载的传递,将力从柱子传到梁,再从梁传到板,板再传到下面的地基。
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整个地坪下不规整,高度也比较高,使用的钢筋也比较多,成本也就更高。因此,如果不想用采用柱下梁的方式,就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方式。
这种方式从混凝土外截面上来看高度是一样的,但是用钢筋配筋呢,在受力比较大的部位,比如柱子下面的位置,是用板带来表示的。柱下钢筋在两个方向(X或Y方向)配置的是柱下板带,柱下板带中间是跨中板带,也是两个方向。
跨中板带的受力相对小一些,所以配筋相比来说也会小一些。这两种板带交错布置形成配筋,把整个受力进行区分。
虽然只是用板带的钢筋进行区分,但是整个混凝土在外观上看起来依旧是一整块平板。所以使用了板带的筏板基础也是平板式筏板基础。
图4 板带式平板筏基接下来我们看梁板式筏板基础。柱子下面有基础梁、连接柱子的主梁、主梁之间就是次梁。
由梁和板一起构成的就是梁板式筏板基础。那么梁板式筏板基础有哪几种构件组成呢?基础主梁(柱下)、基础次梁和梁板筏基础平板。
图3中没有基础次梁,主梁和次梁的识图和梁的识图是一样的,我们会在梁的识图及16G钢筋图集中详细讲解。我们重点看一下,平板是如何识图的。
图5 梁板式筏板基础构件编号如图6所示平板式筏板基础在平面图的表示,一般来说筏板基础有一个筏板厚度,既可以在图上表达,也可以说明中进行说明,对于某些不同的交接部位厚度不一样的时候,会有详图进行说明。所以看图的时候要看全,再根据之前讲到的结构图的识图方法与步骤,看图时要所有的把结构设计说明和平面图,以及每张平面图的图纸说明以及平面图详图要一起进行阅读。
那么用上述方法,先看懂筏板厚度,然后要看板的配筋。板的配筋有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因此标注的时候要把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都标注出来。
由X方向和Y方向上的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共同组成大型的钢筋网线,再经过混凝土浇筑,就是整个的混凝土基础了。图6 平板式筏板基础平面图那么我们接着以实际的工程图纸(图7)为例讲解。
首先在整个筏板基础中有一个大的整体的配筋,然后当有上部结构的荷载的时候,意味着有集中力传来。在这些地方对板有集中荷载的冲切力,也就意味着板在这些地方受到的力会加大。
因此在这些地方会有一些附加的钢筋(附加的上部和下部),在一些特殊的部位再附加一些钢筋,再和原来整个板上的钢筋共同作用。也就是说在整个板上都有配筋,在受力较大的薄弱环节进行局部加固,既能满足筏板基础上部结构灵活布置的需求,又能满足高效节约成本的作用。
这也是筏板基础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所以说看图时,除了整体通常钢筋的布置之外,还需要注意每一块附加钢筋的布置。
图7 平板式筏板基础识图1最后让我们看看另一种平板式筏板基础,除了上述的钢筋配置,我们在上文提到过,筏板基础外观上看上去整体高度是一致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板,有时候会有一些独立的柱子、或者有些基坑、或者是其他的设备基础等等。
这些都可能导致在筏板上某个地方的凹陷或局部加强。所以在我们的图纸上都有一些对应的局部的详图。
所以说,平板式筏板基础整体上大范围大面积的看上去是一块平板,但是在局部的位置也可能会突出、凹陷、断开等等,具体需要对应好详图的位置和图纸上截面的位置,搞清楚每一部分都是什么,才能够把图纸看明白。也就是说,只有在第一步看懂图纸、看懂钢筋;才能第二步计算图纸、计算钢筋。
图8 平板式筏板基础识图2在平板式筏板基础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叫做板带式平板筏基。板带分为柱下板带(ZXB)和跨中板带(KZB)。
每一种板带用宽度来表示,在。
筏板基础由整块式钢筋混凝土平板或板与梁等组成,它在外形和构造上像倒置的钢筋混凝土平面无梁楼盖或肋形楼盖,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前者一般在荷载不很大、柱网较均匀、且间距较小的情况下采用;后者用于 荷载较大的情况。
由于筏形基础扩大了基底面积,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抗 弯刚度大,故可调整和避免结构物局部发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降。 适用于地基土质软弱又不均匀(或有人工垫层的软弱地基)、有地下室或当柱子或承重 墙传来的荷载很大的情况,或建造六层、六层以下横墙较密集的民用建筑 中。
筏板基础的构造要求有:(1) 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当有防水要求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抗渗等级不低于SO。 6。
(2) 筏板厚度应根据抗冲切(剪)切要求确定,但不小于200mm;梁 截面按计算确定,高出底板的顶面一般不小于300mm,梁宽不小于250。 筏板悬挑墙外的长度从轴线起算,横向不宜大于1500mm,纵向不宜大于 1000mm,边端厚度不小于200mm。
(3) 筏板配筋按双向计算确定。当板厚大于300mm,按构造要求可配置单层钢筋;板厚大于或等于300mm时,应配置双层钢筋。
受力钢筋的直 径不宜小于12,分布钢筋直径一般不小于8~10,钢筋保护层厚度不 小于35mm。在筏板基础周边附近的基底及四角反力较大,配筋应予加强。
(4) 当采用墙下预埋式筏板,四周必须设置向下边梁,其埋入室外地面 下不得小于500mm,梁宽不宜小于200mm,上下钢筋可取最小配筋率并不少于2ψ10mm,箍筋及腰筋一般采用ψ8@150~250mm,与边梁连接的筏板上部要配置受力钢筋,底板四角应布置放射状附加钢筋。
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
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型基础又叫筏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
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
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
筏板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洒水养护的时间为(底板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筏板基础是什么筏板基础是当建筑载荷较大,且地基承受力比较弱的情况下,用来承受建筑物的整体基础,又称为满堂基础,一般采用砼底板、柱下独立基础、梁等整体材料组成,埋深比较浅,施工完毕后,必须要进行养护,时间至少在14天以上。
二、如何使地基变得更加坚固1、换填法:当土地不足以承载建筑时,可以更换土垫层,来加强提地的承载能力,意思就是根据建筑面积大小,将地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掉,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石,并压密实。 2、预压法:这是一种有效改善软土地基础的办法,做法比较简单,建房前根据建筑载荷,在土地上施加压力,将土地中的空隙压实,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强地基承载能力。
3、强夯法:这种做法起源于法国,处理后的地基,其承受能力可以提高2到3倍,具体做法是用几十吨的重锤,从高处落下,并反复几次,直到强力将土地压实,做法很实用,但会影响范围广。 4、振冲法:该做法可以改善地下10米左右的地基,但根据土地材质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置换法和密实法,其中置换法主要用于粘性土地,而密实法则是用于砂土中,通过挤密和液化实现。
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地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筏型基础又叫筏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
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 筏板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洒水养护的时间为(底板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应用领域:
筏板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洒水养护的时间为(底板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筏板基础也属于扩展基础的一种,一般用于高层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当采用条形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或当建筑物要求基础有足够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梁板式筏板基础和平板式筏板基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2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