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
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
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 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
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
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
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
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
“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
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
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
1,分清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
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
相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5)、方位词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例如: ①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鲁迅《伤逝》)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
”“以。
为。
”等。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例3: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 以…为友[编辑本段]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
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编辑本段]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 ) 使动用法。
文言文实词: 1爱:①爱,亲爱,友爱。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
②亲爱的,心爱的。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③爱护,爱戴。《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怜惜,爱惜。《左传•子鱼论战》:“若受重伤,则如勿伤。”
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⑤舍不得,吝啬。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又:“吾何爱一牛?”⑥喜爱,爱好。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按:àn ①用手摁压。
《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②抚,握。
《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③控制,抑止;放下。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④查看,巡察。
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验。
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语”即本此义。
3白: bái ①白色。《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
[白丁]无功名的人。刘禹锡《陋室铭》:“往来无白丁。”
②光亮,明亮。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③纯洁,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明白;洗雪。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⑤禀告,告诉。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4拜: bài ①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②拜访,拜见。《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③拜谢。《左传•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④授予官职。《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⑤接受官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⑥敬词(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手书’。”
5谤: bang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毁谤,诽谤。《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暴:一pù ①晒。《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暴露。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③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二bào ①猛烈。蒲松龄《促织》:“屡撩之,虫暴怒。”
②突然,猛然。《吕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荆人弗知。”
③暴躁,急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雪。”
④凶残,残暴。《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⑤欺凌,侵害。《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⑥祸患,祸害。纪昀《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
7卑: bēi ①低,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
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贱。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贬低,降低。《韩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
④低劣,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⑤以……为卑,轻视。晃错《论贵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⑥衰微,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
⑦谦词。如“卑职”等。
8备: bèi ①具备,完备。《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齐全,周详,周到。李渔《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③副词,尽,皆。《左传•城濮之战》:“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④充数,充备。《史记•毛遂自荐》:“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⑤防备,准备,预备。《左传• 之战》:“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⑥设施,措施。《韩非子•五蠹》:“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9倍: bèi ①反背,背叛。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
(畔:通叛)②违背,背弃。《史记•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背对,背后。《史记•淮阴侯列传》:“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大意为:右面背后是山陵,前方左边是水泽。)④在原数上增加的相等的数,一倍。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日]一日作两日用,一日走两日的路程。
《史记•孙膑减灶》:“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⑤加倍,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倍”和“背”,本义不同,但某些引申义相同。
这是不同源的同义词,并非通假字。 10悖: bèi ①违背,抵触。
《左传• 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②叛逆,背叛。
《史记•秦始皇本纪》:“殄媳暴悖。”(殄:消灭)③谬误,荒谬。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
一.如何分析词性 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
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别,学会判断词性,对分析词类活用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确切地理解文章。
例如: 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
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资治通鉴》)——周:周代。泉府:钱府。
官:官府。售: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
子夏说:“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你看什么呢?”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
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
如理解为连词,“收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基础。
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
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
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叙述句的谓语。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
根据词造句的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词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将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五类,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五类。下面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四种。普通名词如“人”、“妻”、“国”、“天下”、“兵”等。
专有名词如“江”(长江)、“河”(黄河)、《诗》(专指《诗经》)、“书”(专指《尚书》)、“刘备”、“戈”等。时间名词如“今”、“昔”、“旦”、“暮”等。
方位名词如“东”、“西”、“南”、“北”、“中”、“内”、“外”等。名词可以同形容词、介词、动词、连词等组合,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和判断句谓语,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
例如: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史记?项羽本纪》)——现在别人有大功却去攻击他,这样做不符合道义。
“功”受形容词“大”修辞,在句中作“有”的宾语。“义”前边是否定副词“不”,正说明“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或补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 ①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游天都》)——到达天都峰旁边,沿着光滑的石板象蛇一样向上爬。
②西门豹簪笔磬折。(《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把笔插在头发上,象磬一样弯着腰(恭敬地站在那里)。
以上是名词作状语。 ③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楚辞?涉江》)——燕雀乌鹊,在堂前庭中筑巢呵。巢: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邴夏御齐。(《鞌之战》)——邴夏为齐侯驾车。
以上是名词作补语。 (二)代词。
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类:①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③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等。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
古汉语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例如: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比鸿毛还轻。
②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输》)—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就可以去攻打了。
③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天论》)——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日月更明亮。
例①的“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例②③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例②指代人,意思是“没有什么人”;例③指代事物,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
代词的主要特点同名词,一般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及判断句谓语。 (三)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以及变化的词。根据动词后面能否带宾语,又细分为二类:①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外动词”。
它所表示的动作常常影响到发出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例如“被坚执锐”的“被”和“执”。
②不及物词,也叫“自动词”、“内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仅限于动作者自身,不以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为对象。例如“生”、“死”、“行”等。
根据动词的作用又可以分成能愿动词和判断动词。能愿动词一般不能独立作谓语,也不能带宾语,经常附在其他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可能。
例如: ① 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张骞传》)——汉王送给王的财物,不能说尽。
② 〔张骞〕从月氏至大夏。
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例如使动,状语后置,重要的句式结构 答:同学你好,具体知识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有。
宾语前置就是把本因该在动词后的此前放
状语后置就是时间,地点等这类词放在句后
一、判断句。文言文的判断句有下列几种形式:
一……者,……也。(主语+者,谓语+也。)如“亚父者,范增也。”
二……,……也。(主语,谓语+也。)如“我,子瑜友也。”
三……者,……。(主语+者,谓语。)如“博鸡者,袁人。”
四……,……者也。(主语,谓语+者也)如“牡丹,花之高贵者也。”
五……,……。(主语,谓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六用“乃”“皆”“为”“则”“必”“即”“亦”等帮助表示判断。如: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环村居民皆猎户。”
.“我为赵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七文言文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副词“非”。如“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
二、倒装句
一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
二宾语前置
..⑴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到动词或介词前面。如“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
..⑵在否定句中,带有否定词“不”“未”“莫”,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⑶用“之”“是”复指,宾语前置。“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句读之不知”“何罪之有”
..介词“以”的宾语不是代词也可前置。如“一言以蔽之”
三定语后置
..⑴“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人马烧死者甚众”
..⑵“马之千里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介宾结构(短语)后置
“何不试之以足?”“咨臣以当世之事。”
三、省略句
一省主语。如“(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二省宾语。如“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具告(之)以事”
三省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四省介词。如“亮躬耕(于)陇亩。”
四、被动句
一形式上有被动的标志。
..⑴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受制于人”“他日,见于王。”
..⑵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⑶“为……所……”。先用“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再在动词前头加上“所”字。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⑷用“见”字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⑸用“被”字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二形式上没有被动的标志,只能从意念上去理解。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常见的就是这些。另外还有:连动句、兼语句、双宾句、几种凝固句式、复句等。如果需要我再补充回答。
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例如使动,状语后置,重要的句式结构 答:同学你好,具体知识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0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