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的第一首,描写贵妃花儿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体态,这个大家都没异议。但有一个问题,“云想衣裳”的云是什么云?——是乌云?是火云?还是彩云?我想,当是白云。你看后面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岂不正是白色的的感觉吗?所以,当时贵妃是穿着白色的衣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吧。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我觉得这首是写牡丹。
“一枝红艳露凝香”——正是花之形貌。
“云雨巫山枉断肠”——乃谓花如有灵,即使当年巫山之云雨亦不堪相比。巫山云雨乃自然现象,而牡丹花亦是自然景观,不正好可以相比吗?倘若云雨有神,则名花更当有灵。昔日楚襄王“断肠”于巫山云雨之美,却不知如今牡丹之美更胜一筹。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宫”代指唐宫,“飞燕”代指贵妃,唐宫佳丽三千,有谁可比牡丹之美?唯有贵妃而已。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写君王。倾国之美人与绝世之名花“互相欣赏”着,君王则在一边带笑而看之。牡丹花开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纷纷凋谢,春风岂能无恨?而此时此刻,复何恨之有?
总之,第一首写人,第二首写花,第三首写君王。写人之美,则用花来形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写花之美,则用人来比衬——“可怜飞燕倚新妆”。美人对此名花,自是欢喜不禁。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乐坏了旁边的君王。
——陆游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矫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自遣
衣冠尚作闲身祟,梁肉终非退士宜。
惟有褐裘井豆饭,尚能相伴到期颐。
自若耶溪舟行杭镜湖而归
换马亭前烟火微,斗牛桥畔行人稀。
云山惨澹少颜色,霜日青薄无光辉。
新酒篘成桑正落,美人信断雁空归。
高楼何处吹长笛?清泪无端又湿衣。
自述
勃落为衣隐薜萝,扫空尘抱养天和。
过期未死更强健,与世不谐犹啸歌。
野市萧条残叶满,酒家零落废垆多。
石帆山下孤舟雨,借问君如此老何?
自夏秋匮甚慨然有感
万卷纵横眼欲枯,老犹闭户诵唐虞。
故人谁复访生死,邻父幸能通有无。
云子翻匙新稻饭,天吴坼绣旧衣襦。
时平得掩松根骨,也胜王孙泣路隅。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跃马上云顶,欲呼飞仙人。
飞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堕薪。
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贫。缚裤属櫜鞬,哀哉水云身。
此地虽暂寓,失喜忘吟呻。故溪归去来,岁晚思鲈莼。
自笑
诸公衮衮几金貂,自笑无材负圣朝。
老气醉中犹跌宕,闲身梦里亦逍遥。
旧书日伴吾儿读,薄饭时从野叟招。
病后秋衣须早制,竹窗残夜雨萧萧。
自贻
寒暑衣一称,朝晡饭数匙。
钱能祸扑满,酒不负鸱夷。
自贻
痴孙护雀雏,馋仆放池鱼。
怀药问邻疾,典衣收旧书。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曹植《洛神赋》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锡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 风为裳,水为佩――李贺《苏小小墓》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 《丽人行》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李清照《永遇乐》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祙――李白《玉阶怨》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李清照《点绛唇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李清照《菩萨蛮》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李商隐《蝶》 [dvubb] 增补: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四方。
振绣衣,披裳,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婉若游龙乘云翔――宋玉《神女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杜牧《阿房宫赋》 玉佩金钿随步动,云罗雾縠逐风轻。――长孙无忌 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
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同心勿遽游,幸得春妆竟。
――王维《扶南曲五首》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江总《婉转歌》 何处游女,蜀国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 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韦庄《清平乐》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韦庄《谒金门》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
――韦庄《思帝乡》 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珰,绣衣长。――韦庄《怨王孙》 玉箫无复理霓裳。
金蝉坠,鸾镜掩休妆。忆昔在昭阳。
舞衣红绶带,绣鸳鸯――韦庄《小重山》。
记得白居易曾有《缭绫》篇,说“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那么像什么呢?“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要何等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写出如此的意境?!诗人看到的织物上,“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而且是“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再细看,“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多么美的天地奇景!哪里是什么缭绫,分明是作者眼中心中的大自然。写诗的人由此及彼,也说明织丝的人不仅有绝技,同时有着活跃的艺术细胞,更有着对大自然的深深的爱。
不然的话,怎么会引起诗人浮想联翩,以至文思如泉涌呢? 白居易还有一篇《红线毯》,说的是用丝织成的地毯。 “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分明是工艺过程。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是说的红蓝花染成的丝线,比红蓝花还红。这种夏季开出红黄色小花,可以制胭脂和红色颜料的植物,因“其叶似蓝”而被称为红蓝花,这在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诂笺”中有云。
浅毯多大呢?“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红毯多美呢?“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多么形象!诗人认为在丝的面前,其它质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悠悠唐诗,寄寓着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视角与见解;靓靓唐丝,记录下那一个年代人对艺术的深挚的追求与探寻。时至今日,我们在这里读到的何尝只是美? 。
1、《霓 裳》
多少新愁成旧恨?
多少往事成烟云?
多少柔情诉不尽?
空余一曲《笑红尘》。
白纱衣,绿罗裙,
奈何令我销断魂?
今生一场荷花梦,
来生还做护花人。
2、《蝶恋花》 宋·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3、《诗经·国风·秦风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4、《绝 句》 南宋·志 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2、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3、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4、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5、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6、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9、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羽衣霓裳舞。
10、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1、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出处:黄莘田《竹枝词》
释义:女子穿着漂亮衣服,天气炎热、自然丝质团扇很多。
2、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出处: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
释义:穿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练习筝商之曲。
3、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出处:秦观《南歌子》
释义: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黄色的,独自依靠在光洁的栏杆上默默无语地照镜子打口红。
4、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血红色的衣裙上留下了喝酒时打翻的的酒渍。
5、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出处:李白《咏苎萝山》
释义:她在水边洗衣扰动着碧绿的河水,姿态与水面的清波一样和谐。
6、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出处:《孔雀东南飞》
释义:她穿上昔日绣花的裌裙,梳妆打扮时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当。脚下她穿着丝鞋,头上的玳瑁簪闪闪发光。
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出处:杜甫 《咏怀古迹》
释义: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处:苏轼《定风波》
释义: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9、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羽衣霓裳舞。
出处: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
10、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出处:李贺《梦天》
释义: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1、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释义:穿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练习筝商之曲。
2、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竹枝词》 黄莘田
释义:女子穿着漂亮衣服,天气炎热、自然丝质团扇很多。
3、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咏苎萝山 》李白
释义:秀美的容色超过古今任何的女子,就连荷花都为她如玉的面容而羞愧。
4、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美女》曹植
释义: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
5、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杂诗 》曹植
释义:南国有个很漂亮的人,容貌像桃李板惹人喜爱。
6、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杂诗 》曹植
释义:鲜红的嘴唇绰约的舞姿,都已逝去,到了晚年,有弟子把艺术继承发扬。
7、绝代佳人难得,倾国, 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荷叶杯 》韦庄
释义:绝代佳人难得,全国,花下被无期。
8、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丽人行之一 》杜甫
释义: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9、续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夜来乐 》李贺
释义:续客下马所以客人离开,绿叶蝉秀眉重拂梳。
10、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声愁碧霄。——《横吹曲辞—长安道》 韦应物
释义:低丫环拉袖回春天的雪,聚眉一声愁碧霄。
11、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桃花冷落 》 明无名氏
释义: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12、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妒花》 唐寅
释义:美女亮起出兰房,折来对着镜子打扮变红。
13、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感遇·之三十 》 陈子昂
释义:只恨红芳歇,一些伤感的思念。
14、残红片片随波浪,琼脸丽人青步障。 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 ——《渔家傲 》晏殊
释义:残红片片随波浪,琼脸美女青步障。风牵一袖低相对,应该有锦鳞闲倚在旁边。
15、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鵾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绿头鸭 》晁补之
释义:绣屏深、美人或出,因中雷雨发生鵾鸡弦。花暖之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掉金钿没有弹了、昭君留下怨恨,四座已凄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