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说治安比较好,但是还是有很多不法分子会钻空子,对儿童下手,在此为大家介绍几种儿童自护自救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妈妈。
妈妈们要教会孩子以下几种方法,以便处理紧急情况: 1.要学会大声呼叫 2.教给孩子谁可以帮助他 3.教给孩子防范熟人性侵犯 4.教孩子危急关头相信直觉 5.面对逼迫,要勇敢地说:“不!” 6.让孩子尽情倾诉以了解他遇到的人和事 7.通过家庭游戏、演练中增强自护自救本领。 8.学会识别诱惑,对任何陌生人都保持警惕 查看原帖>>。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自动化、电气化的不断普及,燃气逐渐进入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十分普遍。然而,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并没有随之提高。包括我们在内,平时忙于工作,节假日忙于家庭中的更多事务。尤其是过年期间,忙于应酬和采购,对于防火救灾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和孩子共同完成学校布置的“三个一”这项特殊的作业,使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受益匪浅。首先,感谢学校对于青少年成长中自我保护意识的关注,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并且提醒我们家长认识到孩子在灾难面前毕竟是弱者,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阅历浅、容易冲动,情绪起伏不定,问题不论大小,对他们来说,可能解答、应对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处,一旦解决不好,就很可能对他们形成伤害。从小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和指导,使得他们在危险面前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这样才能使他们万一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或者避免对人身的伤害。这是一个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职责。
再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通过演习,使孩子真切的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也锻炼了孩子面对困难和灾难的勇气和自救能力。也使我们家长认识到生活中防火胜于救灾,注意家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实际效果都令我们全家意识到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永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学校对于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指导作用。 (呵呵,这是一篇很公文式的感言,有些做作了。其实简言之,通过活动使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对于任何灾难,看似很远,但一旦发生,每一次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因此,活动本身的意义要高于这个总结稿。希望楼主真的配合孩子做一次逃生演习。)
安全事故的处理 1、幼儿方面 (1)、及时处理受伤者 当幼儿受伤时,教师要马上判断幼儿受伤的大致程度,轻的,如表皮擦伤、流鼻血、因摔跤而导致的起包,可自行处理;重的,如异物进入口鼻腔、伤口创面较大或较深而导致出血不止、骨折、从高处摔下、游戏或活动时脑袋着地等情况,应马上和本班生活班教师协调,一名教师留在班上照看其他孩子,另一名当事人教师(即亲眼目睹孩子受伤的教师)送到医务室由园保健医生及时处理,幼儿园不能或无力解决的,要马上送受伤者到荆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处理,不得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2)、保护受伤者的心理 幼儿受伤以后,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应及时帮助孩子消除恐惧,给予更多的抚慰,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如在医院处理时,孩子的恐惧心理可能会有所加剧,教师应时刻不离孩子左右,你的身影总是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让孩子在心灵上有依靠,有安全感,以便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有的事故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的伤害,教师千万不要过于严厉的指责肇事者。教育要适可而止,以免让这个伤害同伴的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3)、抓住教育契机 幼儿身边出现安全事故,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避免事故的做法,使全体幼儿的到活生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还应教育全班幼儿关心受伤的幼儿,渗透爱心情感教育。
(4)、对受伤者的身体护理 教师应懂得相应的护理知识,对受伤者的护理应根据孩子身体状况和受伤程度、受伤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同时对于孩子在园的饮食也要留心,尽量避免给孩子吃带有刺激性的食物。
我们有部分年轻教师在对于孩子护理这一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的还很不够,应多多加强这方面知识点的涉入,以免在遇到突发事情时六神无主、手足无措。 2、教师方面 (1)、精神安慰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希望在自己的手上发生幼儿安全事故,一上班就紧绷着安全这根弦,当事故发生时,这根弦绷得就几乎达到了极限。
此时教师心理负担有沉重、紧张、不安、焦虑、沮丧、惶恐、泄气,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此时,教师需要的是同行们的理解和宽容,当教师收获这些情感的交流时,她的压力相应的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释放。
切忌教师们的相互指责、幸灾乐祸或批评。(2)、培养良好的心态 当我们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时,就随时随地的面临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我们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冷静、沉稳的心态去面对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事故一旦发生,我们需要的是勇敢面对,紧张和慌乱对于事故的平稳处理于事无补。阿 Q的精神不可完全摒弃之,也许这是自我解压的不错选择。
(3)、分析和反思事故 每一次安全事故发生后,我们应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作为园长,应该考虑怎样让其他教师不在重蹈覆辙,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园长可以组织包括当事人在内全园教职工对事故的经过进行分析,让大家从中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讨论如果怎样做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师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不可误解为是对当事人的一致指责,同时将 “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的理念落实在工作行为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的失误,从而减少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3、家长方面 (1)、及时通知受伤幼儿的家长 幼儿在园发生安全事故后,当班教师应及时把实情告知家长,还可征求家长的处理意见,不要等到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才说,应尊重家长的知情权。
但是我们教师要把握一个尺度和分寸,特殊事情特殊对待:我个人认为,幼儿在园比较轻的或比较小的安全事故,跟家长据实以告都无伤大雅,但幼儿受伤后出血量比较大的情况我建议先到医院有医生做主,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时处理,然后再告知家长,这样做的可取之处在于: A、可避免家长看到孩子受伤后的紧张心理而导致的过激行为。家长看到治疗处理后的孩子心理较容易接受一些。
B、可避免孩子在见到家长后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C、即使家长质疑没有获得知情权,也有医生作证对孩子实施的是最佳治疗方案。
D、避免家长指责教师没有对孩子在受伤的第一时间采取治疗。 (2)、做好受伤幼儿家长的安抚工作 幼儿发生安全事故,任何家长都会难受,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家长在对待此类事情时通情达理,有的家长是一改往日的亲和,“人脸一拉,狗脸一挂” ,对幼儿园和教师是大加指责,更有甚者会动粗。
无论家长态度如何,我们都应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主动上门诚恳的向家长致歉,并详细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与家长交流对幼儿日后的护理,协调好家长的关系。(3)、平时加强与家长交流和沟通 孩子进入班级,你除了要对孩子实施最佳的教育以外,还有一项就是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是一门艺术,把握得好你所在班级的。
具体做法如下:
1、发生火灾赶紧逃。如火势不大,可浸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此时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豫不决,以免火势越少越大,错过逃生时机。
2、身处烟雾捂口鼻。若被困周围烟雾很大,这可比火更为可怕。因为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加防备,就会被有毒有害烟气熏倒,这往往是火灾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如果一定要冲出烟雾区,必须用湿毛巾等捂住鼻嘴,尽可能的猫下腰贴地跑出,这样才能减少烟气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
3、观察周围找生机。如果建筑物有避难房、疏散楼梯的,可以先躲进避难房或疏散楼梯撤至安全地方。如多层建筑物火灾,楼梯已被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的,可以用房屋的老虎窗、阳台、下水管道或其他可以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
4、逃命切忌进电梯。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处在高层建筑火灾时,如果不是消防专用梯,绝对不能进电梯逃生。因为这时的电梯电源随时有可能被切断。并且电梯通道往往在发生火灾时首先成为烟雾的袭击部位而成烟道。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自动化、电气化的不断普及,燃气逐渐进入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十分普遍。
然而,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并没有随之提高。包括我们在内,平时忙于工作,节假日忙于家庭中的更多事务。
尤其是过年期间,忙于应酬和采购,对于防火救灾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和孩子共同完成学校布置的“三个一”这项特殊的作业,使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首先,感谢学校对于青少年成长中自我保护意识的关注,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并且提醒我们家长认识到孩子在灾难面前毕竟是弱者,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阅历浅、容易冲动,情绪起伏不定,问题不论大小,对他们来说,可能解答、应对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处,一旦解决不好,就很可能对他们形成伤害。
从小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和指导,使得他们在危险面前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这样才能使他们万一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或者避免对人身的伤害。这是一个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职责。
再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通过演习,使孩子真切的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也锻炼了孩子面对困难和灾难的勇气和自救能力。
也使我们家长认识到生活中防火胜于救灾,注意家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实际效果都令我们全家意识到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
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永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学校对于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指导作用。 (呵呵,这是一篇很公文式的感言,有些做作了。
其实简言之,通过活动使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对于任何灾难,看似很远,但一旦发生,每一次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活动本身的意义要高于这个总结稿。希望楼主真的配合孩子做一次逃生演习。)
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一、扭伤处理
1、立即让患部休息不要过度移动患部。
2、对患部施用冰敷以降低肿胀及疼痛。
3、抬高患部。
4、二十四小时后对患部施以温湿敷。
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二、擦伤(伤口止血)的处理?
伤口若有出血情形,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
1、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
2、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
3、经过 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如果血渗透了绷带或衣服请不要把绷带去除而是在上面再加一块绷带如果直接压迫5分钟后仍未止血需赶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还要继续压迫伤口过长或者过深的伤口可能需要缝针。
4、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
5.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6.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幼儿就医。
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三、烫伤处理?
1.及时用冷水冲洗烫伤(10-30分钟)?。
2.不要用冰块冷敷伤处避免冻伤。
3.不要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不仅对伤口无益还容易引起感染。
4.用干净的棉布包裹伤口。
5.如果伤口严重立即到医院去诊疗。
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四、.吞异物处理?
让孩子向左右侧位躺下头向后仰如异物在喉部附近可以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切忌手指在咽喉部乱动以免将异物推向更深处。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按向头部冲击的方向拍其背部四下?刘孩子尽量咳出异物不要在孩子直立时拍打其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物震到气管的更深处,如果这些方法不能取出异物就一定要立刻去医院。
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五、眼部的异物处理? ?
1、可用生理食盐水由鼻侧向外侧冲洗以免冲出来的异物进入另一只眼睛。 ?
2、若异物刺入眼球中一定要由医师移除不可随意拔除。
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六、鼻出血处理? ?
1、头不要向后仰,也不要低头,向前倾姿势坐下,让血液顺利地从鼻腔流出,并宽松颈部及胸部衣物。
2、在鼻骨两侧及前额冰敷。
3、将骨翼捏住3-5分钟压迫止血。 ?
4、可在上唇内放置一块纱布,施予压迫帮忙控制出血。
5、左鼻孔出血上举右臂,右鼻孔出血上举左臂,两鼻孔出血上举双臂,对止血有奇效,要求举臂时身体立直,举起的臂与地面垂直,与身体
幼儿园常用急救措施一、烧伤1. 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2. 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 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4. 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 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二、碰伤1. 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 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 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4. 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1. 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2. 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 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1. 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2. 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 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 涂抹药膏。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1. 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2. 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3. 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
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 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4. 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 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塞入。六、切割伤1. 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
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2. 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3. 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4. 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七、中暑1. 孩子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2. 孩子中暑时,尽快将孩子移到阴凉处,脱去孩子衣物,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
给孩子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以防意外事故发生;3. 设法降低室温。
可以用电扇及空调等降低环境温度。4. 多让儿童喝水。
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5. 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八、惊厥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
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
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C以上的高热最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我们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
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 方法,可使我们摆脱困境。1. 一名教师一手把孩子平抱在膝盖上,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使孩子呼吸通畅。
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2. 另一名老师赶紧取一筷子(最好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
如果来不及老师先把自己的手指塞在孩子的口中。(被孩子咬时,有些疼要忍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捏住患儿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 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以利迅速散热降温。4. 打电话给家长,让他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三、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
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错误处理: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切割伤 家长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日上面阻碍伤口愈合;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儿童到医院请医生处理。六、中暑 儿童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
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家长应为中暑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儿童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
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儿童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2、设法降低室温。
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七、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
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儿童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家长应为昆虫进入耳道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八、眼内有异物 家长应为眼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九、鼻内有异物 儿童鼻内有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呼吸发生困难,甚至窒息。家长应为鼻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动物性异物进入时,可能1%地卡因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
2、较大异物进人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急救。十、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家长应为休克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