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教学原理部分阐明了基础理论和教学的一般理论。在基础理论方面着重探讨知识与教学、教学过程、教学与发展等内容。
在一般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程理论、智能理论、知情意结合理论、交往理论、活动理论、最优化理论等内容;应用性体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两部分。教学模式 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
教学活动是教学论体系中应用性最强的部分,它是教学原理的具体运用,是各种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共有的组成部分。
探究形式
(一)发现式探究
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现教学法。
开放性的问题, 封闭性的问题,
(二)推理性探究
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现象,如亲手做、教师示范、看视频和阅读等;学生通过提出疑问和讨论来得出或归纳出概念。
推理性探究教学过程往往包括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骤。
(三)实验式探究
实验式探究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这种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题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小课题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一、选定课题 选定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题目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内容和过程。选题不可盲目草率。
一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
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
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
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
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
一般要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但必须注意可操作性。(6) 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
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
二、制定方案 确定课题以后,首先进行课题论证。即对课题的意义、课题的内容、课题的现状、课题的效益以及课题的可行性等进行分析研究。
然后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过程、内容和方法(形成假设),写出课题研究方案。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一定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但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明确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具体的研究思路。最后填写课题研究“评审表”,申报有关部门批准。
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的表述(课题名称);2.课题涵义(研究对象与范围);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研究的内容;5.研究的方法;6.研究的步骤;7.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8.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9.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三、实施研究 实施课题研究是实践研究计划的过程,是课题研究的核心部分。
教师不但要明确课题研究的途径,更要注意课题研究的方法。教育课题研究的方法很多,这里特别强调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
及时搜集、整理、保存原始资料。这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
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
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方式,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同时,管理者要注重课题研究操作的个性化。
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研究。四、表达成果 结题。
现代自然
科学
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质上是哲学上的方法论原理在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中的应用。作为科学,它本身又构成了一门软科学,它是为各门具体自然科学提供方法、原则、手段、途径的最一般的科学。自然科学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知识形态和认识形式,是在人类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和一定的实践活动而获得的,它是人类智慧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因此,在科学研究、科学发明和发现的过程中,是否拥有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能否对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关键。正确的科学方法可以使研究者根据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可以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的具体方法;可以为科学的新发现、新发明提供启示和借鉴。因此现代科学研究中尤其需要注重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利用,这也就是我们要强调指出的一个问题。
一、科学实验法
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并称为人类的三大实践活动。实践不仅是理论的源泉,而且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科学实验就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验标准。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任何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理论的提出都必须以能够重现的实验结果为依据,否则就不能被他人所接受,甚至连发表学术论文的可能性都会被取缔。即便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者,他也必须对他所关注的实验结果,甚至实验过程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才行。因此,可以说,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活动和研究方法。
(一)科学实验的种类
科学实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探索性实验,即探索自然规律与创造发明或发现新东西的实验,这类实验往往是前人或他人从未做过或还未完成的研究工作所进行的实验;二是指人们为了学习、掌握或教授他人已有科学技术知识所进行的实验,如学校中安排的实验课中的实验等。实际上两类实验是没有严格界限的,因为有时重复他人的实验,也可能会发现新问题,从而通过解决新问题而实现科技创新。但是探索性实验的创新目的明确,因此科技创新主要由这类实验获得。
从另一个角度,又可把科学实验分为以下类型。
定性实验:判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成分、性质或性能;结构是否存在;它的功效、技术经济水平是否达到一定等级的实验。一般说来,定性实验要判定的是“有”或“没有”、“是”或“不是”的,从实验中给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质及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等初步知识。定性实验多用于某项探索性实验的初期阶段,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解事物本质特性的方面,它是定量实验的基础和前奏。
定量实验: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的实验。这种实验侧重于研究事物的数值,并求出某些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甚至要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这种实验主要是采用物理测量方法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测量是定量实验的重要环节。定量实验一般为定性实验的后续,是为了对事物性质进行深入研究所应该采取的手段。事物的变化总是遵循由量变到质变,定量实验也往往用于寻找由量变到质变关节点,即寻找度的问题。
验证性实验:为掌握或检验前人或他人的已有成果而重复相应的实验或验证某种理论假说所进行的实验。这种实验也是把研究的具体问题向更深层次或更广泛的方面发展的重要探索环节。
结构及成分分析实验:它是测定物质的化学组分或化合物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结构的一种实验。实际上成分分析实验在医学上也经常采用,如血、尿、大便的常规化验分析和特种化验分析等。而结构分析则常用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的分析。
对照比较实验:指把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其中一个组群是已经确定其结果的事物,作为对照比较的标准,称为“对照组”,让其自然发展。另一组群是未知其奥秘的事物,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称为实验组,通过一定的实验步骤,判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这类实验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是经常采用的,如实验某种新的医疗方案或药物及营养晶的作用等。
相对比较实验:为了寻求两种或两种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异同、特性等而设计的实验。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单元同时进行,并作相对比较。这种方法在农作物杂交育种过程中经常采用,通过对比,选择出优良品种。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如: 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
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
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
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④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
这个定义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这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的本质。 (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
“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
教学活动的基本内涵:“活动”是活动教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要准确把握活动教学的本质,就必须首先对“活动”的内涵有个清晰的了解。
从哲学的范畴讲,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周围现实的改造实现人的需要或目的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活动就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变革,变革的最根本形式是劳动,人的一切形式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都派生于劳动。
由于劳动总是指向创造性地建造一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因而具有对象性,具有主动和能动的特点。 学生是生活在学校这样一个“准社会'冲的“准社会成员”,他并不从事真实的社会生产劳动,对他来说学习和受教育就是他的劳动,从劳动的本质意义上说,学生确确实实没有创造世界改造现实,但他确确实实是在创造着他自己,这种创造方式就是学习。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校的教育活动作为社会生产劳动的一部分,与人类总体实践活动(哲学意义上的)在本质上具有内在同一性,但与此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特殊的内涵和具体规定性。这是我们正确把握活动教学中“活动”这一概念的基本前提。
我们认为,活动教学涵盖的“活动”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既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的活动——劳动,也不同于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活动”概念。 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被动活动,即学生在被告诉、被教导、被演示的情况下被迫参与活动,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片面活动,即只重视学生接受间接经验过程中的内在观念活动,忽视甚至排斥学生以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体验为目的的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因此,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是一种学生被动参与的、观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脱离的不完整的活动。 (一)对象性。
对象性是人的活动的本质特征,它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不管是简单的活动还是复杂的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对象。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观点,建立在对对象世界改造基础上的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和主观能动性实现的过程,也是人类活动有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所在,“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
活动的对象性特征一方面表明,人的活动是一个对象化地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过程,是活动主体通过占有、改造活动对象实现自己的目的、意志和加强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表明,面对对象世界,人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受限制的,“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 活动的对象性充分体现了人的活动的主动与受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辩证统一,强调了活动对象及对象化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阶段性。从发生学意义上讲,人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决定着人的发展水平。
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活动的内容、水平又受制约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序展开、分阶段提高的。 因此,学生主体活动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维果茨基学派的研究表明,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有多种活动,但其中必有一个最主要的主导活动。从学校教育总的目的要求来看,智力活动无疑应当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主导性活动,其他各类活动如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则是伴随性活动。
但同样是智力活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智力活动特点、内容、水平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教学必须依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设计出符合儿童年龄阶段特点的活动,特别是作为主导活动的智力活动。
例如,学前期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动作思维阶段,他们对外部事物的认识以动作把握为主;7~10岁的儿童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抽象思维在逐渐形成之中,他们对外部事物以图像把握为主;10岁后的儿童抽象思维逐渐得到发展,对事物的认识逐渐转向以符号把握为主。 为此,小学中、低年级的各科教学就应该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组织各种观察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接触实物、接触现实生活的机会,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高年级教学则应在丰富的感性实践活动基础上,加大学生探索、研讨活动的力度,提高活动内容的概括化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向抽象方面转化。 。
科学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分类,主要有三种分法:按照研究目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1] 容分类,按照科学研究的性质分类
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
探索性研究[1] 是一种所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的,并为日后更为周密、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使用这种类型的情况是:对某些研究问题,缺乏前人研究经验,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大清楚,又缺乏理论根据,这种情况下进行精细的研究,会出现顾此失彼或以偏概全的问题,以及浪费时间、经费与人力。属于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参与观察、无结构式访问、查阅文献、分析个案等,常为小规模的研究活动。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描述性研究[1] 又称为叙述性研究,指为研究结果为正确描述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的特征或全貌的研究,任务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和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重点不在为什么会存在这样分布状况,而是描述(叙述)分布情况的准确性和概括性。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差别在于它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以及研究的样本规模大。一般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有较详细提纲的研究,收集资料主要采用封闭式问题为主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方法处理资料数据,得出以数字为主的各种结果,并把它们推论到总体,既用研究的样本资料说明总体的情况。教育方面的很多研究都适于叙述性研究。属于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调查、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发展研究。
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
解释性研究也称为因果性研究。这种研究类型主要探索某种假设与条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在认识到现象是什么以及其状况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或明白事物和现象的为什么是这样。解释性研究是指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为什么的科学研究类型。因果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某一条件与某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有多种条件与某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方面的因果关系大都属于后者。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涉及实验或深入到实地,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事物或问题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实验的设计上,除了与描述性研究一样,具有系统性和周密性以外,更为严谨和具有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或多变量的统计分析。对于这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有实验的与非实验的两种。实验研究还可分为实验室研究与现场(或称自然)实验研究。
确定研究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关键术语的界定和使用。
历史研究是寻找过去的事实,并在这个信息基础上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所以,关键术语的逻辑一致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必须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关键术语的模糊不清。任何特定情境下术语的涵义都是具体的,如果我们不能界定清楚这些术语,那么在研究过程中就会造成误读和误解。
比如“教育”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涵义是很不一样的。在研究“教育”历史的时候,就要理清哪些是我们视野中的“教育”,哪些“教育”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二是所谓历史研究法中的“现代主义”危险。这种病症在理论界相当普遍。
人们总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过去的术语赋予今天的涵义,或者赋予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存在过的意义。 这就是对历史的曲解或误解。
所以确定研究问题首先必须界定关键术语。 收集评价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收集评价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层次。收集史料并不仅仅意味着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历史文献,而且要掌握鉴定史料的方法,以确定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和其价值。
历史研究的资料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第一次关于要研究的事件或经历的描述,它包括原始文件、真正参加者或直接观察者的报告,被研究的教育家本人的论著、演说稿和日记、会议记录、调查报告等。
第二手资料是对事件或经历至少处理过一次的资料,它包括各类参考书、他人传抄的记事、传闻、各类出版物等。 研究者必须确定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只要有可能要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
历史分析要占有大量文献资料,这里面真伪难辨。研究者就要善于鉴别史料,要把握基本的辑佚、校勘、训诂的方法,同时研究者要建立批评的态度。
史料必须首先服从于外在批评即史料文献的有效程度——文献在哪里产生的、什么时候产生的、谁记录的,只有在回答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文献的真实可靠;其次还必须服从于内在批评即文献内容的意义、精确度和可信程度。 内在批评涉及作者的风格、技巧以及大量文献的相互参照。
内在批评和外在批评对于确定史料来源的真实可信与可用性是十分必要的。通俗地讲,如果材料来源不真实,不能用;即使内容真实但与本研究问题无关,同样不能用。
综合整理 在不同来源的史料的相关价值确立以后,研究者就应该将所得的史料加以综合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必须解决史料之间的不一致所带来的矛盾,并根据研究目的决定这些材料的取舍。
研究者不能将芜杂的史料堆积在一起,他必须从中梳理出中心观点的连续性,注重时间的顺序或逻辑的顺序。在反复提炼史料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研究者会发现同一史料来源可能包含着对同一事件的各个叙述,不同的史料也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基本一致的证据和信息。
这些都需要研究者去总结和综合。 形成结论 历史研究形成的结论是从文献中所得的逻辑分析。
历史依赖于解释,解释是历史研究的核心。 (二)注意处理好几对矛盾 一是古与今的矛盾。
古今矛盾,即历史研究与研究所处语境之间的矛盾。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经世致用,古为今用,这也是我国教育史学的传统。
正确处理古今矛盾的意义在于突破教育理论研究的时空界限,开发所有资源为时代发展而服务。我们今天所思所想的教育问题,没有一个不是前人曾思考过的。
历史研究正是能够切中时代的迫切需要,但我们并不能因今而曲古,因今而废古,必须保持理性清醒。 二是史与论的矛盾。
史论的矛盾也就是史料与史学的矛盾,历史研究要史论结合。有史而无论,只是史料的堆砌;有论而无史,不是历史研究。
学术界虽有“以论带史”、“论从史出”的不同方法论之说,但史论结合还是较为公认的。问题是,以史伤论,以论伤史,以论害史都是历史研究的大病症。
怎样能将史料和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历史研究的大问题。 三是继承与创新的矛盾。
继承什么、怎样继承一直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继承需要创新的继承,是历史研究的共识,但怎样创新也是一个大问题。
继承而不创新,历史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创新而不继承,文化进步就没有根基。 批判性地继承创造,也许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4口述历史编辑 口述历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方法。
口述历史所记录的,是由个人亲述的生活和经验;透过深入访谈,历史学家可以追溯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中,未被发掘的侧面,或为传统历史文献遗忘的段落。 口述历史获得的资料,都是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材料,例如战争时期的个人际遇、个人或家族的移民历史、亲族伦理关系、个人事业发展历程等。
透过收集个人生涯和家族历史,历史学家和社会研究学者可以重构不同面向的历史发展,如阶级形成、移民和迁徙、社会流动和历史的伤痕等。 口述历史另一珍贵之处,是它将受访者缕述故事时的声线、藻词和思想都记录下来,通过分析语言、声调和说话者的主观意思,研究人员可以捕捉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含义,以及事件对人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基於这些特质,口述历史正好填补了统计和量化调查的不足,让我们可以掌握量化数据以外的材料,使。
方法研究是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方法是人们进行工作和生活所运用的整体手段的组成部分,不论在工厂、工作单位和学校,人们都要使用方法来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任何事情。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物质、能源、时间以及资金的消耗和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可以减人的精力的消耗,减少遭受损伤和工伤的概率;可以帮助人们利用有限的资源求得最高的产出,以提高生产率。
方法研究首先着眼於整个工作系统、生活系统的整体优化(程序分析),然后再深入的解决关键的局部问题(操作分析),再进而解决微观问题(动作分析),从而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目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