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弄清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个性质的问题.首先你要认识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中资产类,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在实际操作中,也就是做会计分录你所用的是会计科目,而不是会计要素。所以其次你要认识每一个会计科目的性质,弄清楚他们属于哪一类的会计要素。比例说现金存入银行业务,首先要搞清楚此项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很明确,“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其次弄清他们都属于资产类。而资产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所以此时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闲聊了这么多,相信你能明白。(请将基础会计书多看看)
怎么可以随便写呢?会计有它独有的专门方法,初学者先熟悉会计科目,哪些是资产、负债、所以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类科目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负债类和权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用银行存款购买银行存款减少,银行存款是资产类账户,而资产类贷方表示减少固只能在贷方。
照你的意思这2个分录意思是一样咯?
借:银行存款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其实意思完全不一,第二个分录的意思是:出售材料取得银行存款
1、借、贷两字已失去本来含义;
2、表示记帐的方向;
3、借记资产、费用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减少;贷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增加,资产、费用减少。.
牢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基本口诀。
清醒的分辨资产类、负债类、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性质。明辨不同科目借贷方反应的内容是增加还是减少或是收益、转出等。
因为对于俩个同为资产类或俩个同为负债类对应科目,一个是借方,另一个一定是贷方。如:
借:现金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应付账款 100
贷:应付票据 100
对于一个是资产类另一个是负债类对应科目,如果是资产增加负债也增加则借方为资产类科目,贷方为负债类 科目。反之亦然。如:
借:现金 100
贷:应付账款 100
借:应付账款 100
贷:现金 100
以此类推资产类、负债类、损益类科目的一一对应关系。总之,还是一句话:
牢记口诀、分清科目类别、理解不同科目借贷方反映内容。
借方;资产类 成本类、支出、费用类 贷方: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 收入类 资产成本费用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 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 成本费用和收入类主要是把损益类分为两部分,前者和资产记账方向一致,后者和权益记账方向一致 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 成本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① 根据 “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这个公式,等式左边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等式右边则相反。
② 损益类中既有收入,又有费用,所以要看情况记借贷。收入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费用的则相反。
③ 成本类包括生产成本、制作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这几个科目。成本类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④ 制造费用不同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科目类型。后三大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是费用类科目。
⑤ 支出和费用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例如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这些等。
但制作费用就不属于损益类科目了。
简单来说所有会计科目跟据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这六大要素。
资产类科目期初余额一般都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但备抵与附加类科目除外,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因为是备抵,因此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又如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这类是备抵附加科目,需要跟据企业的经济实质,可能借方增,贷方减,也可能相反。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收入与负债类同,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但没有期初数。
成本与资产类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也没有期初数。
而利润就是收入-成本。
了解这种记账原则之后,余额就容易判断了,本期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拿资产来说就是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借方,如果是负数,就是贷方。
而负债就是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贷方,如果是负数,就是借方。
是累计摊销,也是资产备抵科目的一种,跟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一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