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收到的贴现款与贴现的银承汇票的账面金额及已经计提应记利息金额的差额(贴现款小于应收票据账面金额及已计提的利息时)或贷记(贴现款大于应收票据账面金额及已计提的利息时)“财务费用”科目。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会计分录: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扩展资料:
财务费用科目处理
一、有关利息收支的会计处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利息收支核算的内容已由原来的银行存贷款利息核算,逐渐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借贷利息核算,而且表现形式渐趋多样化。
(1)大多数企业将相互间拆借资金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这种处理方法是不合适的。按照税收政策,非金融机构将资金提供给对方,并收取资金占用费(包括主管部门向所属企业拨付资金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均视为贷款行为,应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因此,应将此项资金占用费收人列为“其他业务收入”,并缴纳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企业间的赊销业务日益频繁,时常出现买方延付货款的现象,为此,买方需支付违约金或延期付款利息。此项经济业务与企业间的资金拆借有所不同,其利息收入应视为主营业务的价外收入,列入主营业务收入。
按现行税法规定,所谓价外费用,是指在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款、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等,此项收入应与主营业务收入适用同一税种、税率、不能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入帐,更不能冲减“财务费用”。
二、有关银行手续费支出的会计处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列入“财务费用”核算的银行手续费,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如借款、发行债券、集资等)中所发生的相关融资费用。企业支出的银行手续费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为企业筹集资金而发生的手续费支出;
二是在银行结算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如办理信(电)汇所支付的手续费、邮电费,购买空白支票、信汇单、汇票等所支付的工本费、手续费。
前者按规定应列入“财务费用”核算,后者由于不属于企业筹资行为所发生的费用,不应该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一般可在“管理费用”下另设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财务费用
1,应收票据贴现息计入财务费用。
2,企业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等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符合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或“短期借款”科目(不符合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因承兑人的银行存款账户不足支付,申请贴现的企业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时,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申请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银行作逾期贷款处理,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扩展文件; 《应收票据会计资料大全》。
银行票据贴现和转贴现的会计分录,财务必读!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在统计中视为各项贷款,按照目前统计制度要求,应按照商业汇票票面金额来计量,适用于摊余成本法。
这也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即会计四分类计入“贷款和应收账款”,按摊余成本计量。贴现的会计分录 根据《商业汇票办法》(银发[1994]163号)规定,商业汇票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需要资金时,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并填写贴现凭证,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
贴现期限从其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计算。用公式表示即为: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日贴现率=月贴现率÷30 或者 年贴现率÷360 实际付款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凡是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的期限以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时间(遇法定休假日、大额支付系统非营业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非营业日顺延)。
这条规定主要是基于过去的商业汇票主要以纸票为主。天下通商贸认为电票因为不存在同城与异地的区别,故不再进行加三天计算,但遇法定休假日、大额支付系统非营业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非营业日依然顺延。
贴现资产持有至到期会计处理 A公司持一张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并填写贴现凭证,向其开户商业银行B申请贴现。该票据票面金额为1000万元,签发日为 2016年5月31日,到期日为2016年8月31日,贴现日为2016年5月31日,月贴现率为5‰,年贴现利率为6%。
B银行经过一系列合规流程后,按照规定的贴现率计算出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并填入贴现凭证有关栏内。会计部门办理完贴现业务相关手续后,根据相关贴现凭证进行会计处理。
用excel很容易计算贴现天数,2016年8月30日(到期前1日)-2016年5月31日+1=92(天) 贴现利息=1000*92*(5‰÷30)=15.33(万元) 每日利息=15.33*10000÷92≈1666.67(元) 实付贴现金额=1000-15.33=984.67(万元) 对于A企业来说,票据资产减少1000万元,银行存款增加984.67万元,15.33万元作为财务管理费用分期列支,这很容易理解。对于B银行会计上怎么处理了?关于贴现和转贴现如何进行记账,传统都是以面值法记账,会计分录为:1)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入账时 借:(转)贴现资产(面值) 贷:存放央行款项等 贷:(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2)报表日记账 借:(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3)票据到期日 借:存放央行款项等 贷:(转)贴现资产(面值) 借:(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 对于持有至到期的贴现及买断式转贴现如果用净值法最终结果没有差异,只是会计分录有所不同,期间均用利息调整来过渡到会计期间利息收入。
1)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入账时 借:(转)贴现资产(净值) 贷:存放央行款项等 借:(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2)报表日记账 借:(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 借:(转)贴现资产-净值增加 贷:(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3)票据到期日 借:(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 借:(转)贴现资产-净值增加 贷:(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借:存放央行款项等 贷:(转)贴现资产(新净值=面值) 根据上述会计处理方式,我们看上述案例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的列表比较:采用面值法,票据贴现时,银行贴现资产增加1000万元,同时实现了1000*6%*92/360=15.33万元的利息收入,存放央行款项减少1000-15.33=984.67万元,15.33万元的利息收入适用于摊余成本法在以后的持有期内逐步入账。采用净值法,票据贴现时,银行贴现资产只增加1000-1000*6%*92/360=984.67万元,15.33万元作为面值的差额入利息调整借方和贷方,在以后的持有期内逐步过渡到贴现资产科目,每天贴现的净值都会增加1.67万元,直到票据到期兑付后,贴现资产(新净值)正好和面值相同,为1000万元。
贴现资产卖断会计处理 假设B银行在6月15日将该银票卖断给C银行,此时的市场卖出价格已经不再是5‰,而已经变为月贴现率4‰,年贴现利率4.8%。那么面值法和净值法计算将会有何不同?面值法票据仍然计提利息收入,负债方新增转贴现负债,计提利息支出。
会计分录为:1)票据卖出日 借:存放央行款项等 转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转贴现负债(面值)2)报表日记账 借:同业往来利息支出--转贴现利息支出 贷:转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3)票据到期日 借:转贴现负债(面值) 贷:存放央行款项等 借:同业往来利息支出--转贴现利息支出 贷:转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银行票据贴现和转贴现的会计分录,财务必读!净值法到期后利息收入结转后,不再计提利息收入,会计分录为: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 借:贴现资产--净值增加 贷: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借:存放央行款项等 贷:贴现资产--投资收益 贷:贴现资产(新净值)。
一、3个月后贴现,期末计息1、到期值=1000000*(1+6%*6÷12)=1030000元2、贴现息=1030000*9%÷12*3=231753、实得贴现款=1030000-23175=1006825元借:银行存款1006825元贷:财务费用6825元贷:应收票据1000000元二、8月15日贴现,期末计息1、贴现息=1030000*9%*75÷360=19312.50元2、实得贴现款=1030000-19312.50=1010687.50元借:银行存款1010687.50元贷:财务费用10687.50元贷:应收票据1000000元三、3个月后贴现,按月计息1、3个月的利息=1000000*6%*3÷12=15000元借:应收票据15000元贷:财务费用15000元2、贴现息=1030000*9%*3÷12=23175元3、实得贴现款=1030000-23175=1006825元借:银行存款1006825元借:财务费用8175元贷:应收票据1015000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