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
叶绍翁 〔宋代〕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②动:打动。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④挑:捉。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当地又名蛐蛐。⑥篱落:篱笆。
相关翻译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由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相关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由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幼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精确。这首诗在最终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这首诗是诗人旅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似乎听到寒气澈骨之声。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引发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而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幽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似乎含有澈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方点出“秋风”。“月寒江风起”,来自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凉,实际上是用以衬托旅居心境的苍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恰当,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两句,从庭内移到野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次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乱,难以入眠,回身步出野外,以排遣环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触。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生动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构成明显的对比。
暗夜中的一盏灯火,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幼年日子的片断,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重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喻自己的“孤栖天边”,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弥漫,引人遐想。
诗歌流露出留恋幼年日子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幼年日子的回忆。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慨叹,末两句点题,写野外所见。这首诗言语流通,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长于经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终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4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