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的地标建筑,文昌阁在正市中心,两条主干道南北交叉于此,南北方向为汶河路,东西方向为文昌路。
汶河路本是一条河,而文昌阁本是建在桥上的一座阁楼。惊悚不惊悚,意外不意外。
扬州曾是著名的水上都会。隋唐时期,河道纵横,在城区内,除了小秦淮河、头道河、二道河外,还有一条南北向的河,从南水关一直到北水关。当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但由于它河道较宽,漕运的船只都从这里经过,民间把它叫做市河或官河。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这是唐人歌吹扬州的古诗词,可见历史上扬州的“官河”曾经十分辉煌。南宋的时候,这条河逐渐变得狭窄,其航运功能逐渐消退,最终演变为城内的一条小河。这条市河到明朝时被叫做文河。
明弘治九年,扬州府同知叶元为了进一步沟通市河两岸,以便让河东的人直达河西的府学,在市河上兴建了文津桥。明万历十三年,经两淮盐御史蔡时鼎发起,在文津桥上增建了文昌阁,以祀奉文昌帝君,以资“昌明圣学”。不料其后毁于一场大火。万历24年,江都知县张宁在原址重新修建了文昌阁,它高三层,三层重檐呈圆形。阁身八角形,底层外砌砖墙,四面开拱门。二、三层四周设窗栏扇,均可输转开关。顶为圆形攒尖式,上盖筒瓦。阁形酷似北京天坛的祈年殿。但更朴素俊秀。旧时,其上曾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此时,这条市河逐渐被人们称作“汶河”。游船原先可穿过文津桥,荡入瘦西湖。
扬州的历史故事是: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尚书》等古籍均有记载,为华夏九州之一。
春秋时期,今扬州市区附近称邗。公元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
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
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长期是王侯的封地。
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景观盛极一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繁华时期。 为了改善和巩固民族关系,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到乌孙国,比王昭君嫁到匈奴还早80多年。
三国时期,魏吴之间战争不断,广陵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南北朝时期,广陵屡经战乱,数次变为“芜城”但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辛勤开发,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
北周改广陵为吴州。山东青州,兖州一带的移民南迁广陵一带,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
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隋炀帝开大运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不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河三大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次序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
公元605年至616年,隋炀帝三下江都(今扬州),618年,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葬于扬州城西北五里吴公台下(后改葬雷塘)。619年农民起义军李子通建都扬州,国号吴。
公元616年,复称扬州,治所自此在今扬州。 唐代的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
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成都)。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治所,领淮南、江北诸州。
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多中,扬州始终起着骨干作用。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扬州专设司舶使,经管对外友好往来。
唐代扬州和大食(阿拉伯)交往频繁。侨居扬州的大食人数以千计。
波斯、大食、婆罗门、昆仑、新罗、日本、高丽等国人成为侨居扬州的客商。日本遣唐使来扬州和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交流。
扬州人李善在吸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注释的《文选》,旁征博引,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已经散失的重要文献资料。其子李邕,不仅文章、诗歌很有影响,也是继虞世南、褚遂良之后的大书法家之一。
大诗人张若虚为“吴中四杰”之一,仅《春江花月夜》一首,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公元684年,徐敬业、骆宾王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执政。
唐末五代,军阀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杨行密在扬州建立政权,史称“杨吴”,有短时间的经济恢复。
不久,又陷入战争的破坏之中。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
扬州地为督帅之所,又处漕运要冲,此后盐渔之利,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扬州又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商业税收年约8万贯,在全国居第3位。
公元1127年,高宗赵构在金人的追逼下,迁都过程中,以扬州为行宫一年,更促进了扬州繁荣。1275年-1276年,李庭芝、姜才率军队与扬州人民一起向元军开展了不屈的斗争,不幸殉难,扬州城只剩数千人。
100多年间,扬州一直是抗金、抗元的战场。韩世忠、刘琦、岳飞等南宋名将在这一地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战争使经济和社会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局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扬州的经济又不断恢复发展。在文化上,欧阳修、苏轼、秦观、姜夔、王令等在扬州留下大量传世名作。
元、明两代,扬州经济发展加快。来扬州经商、传教、从政、定居的外籍人日渐增多,其中仍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最。
元时,几次整治运河扬州段,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走向,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又迅速繁华起 来。明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扬州的商业主要是两淮盐业的专卖和南北货贸易。盐税收入几乎与粮赋相等。
商业扩大到旧城以外。手工业作坊生产的漆器、玉器、铜器、竹木器具和刺绣品、化妆品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为防止倭寇再次入侵,公元1556年,扬州又建“新城”在文化上出现了睢景臣等一批杂剧、小说家。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坚持了6年。
明朝灭后,为阻止清兵南进,南明督师史可法率军坚守孤城,宁死不降,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城陷后,清军屠城10日,死者数十万。
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使扬州出现空前的繁华。城市人口超过50万。
为当时世界上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当时的扬州,居交通要冲,富盐渔之利 ,盐税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关系极大。
各地商人增多,纷纷在扬州建起了会馆,各有营业范围和地方特色。同时兴起的还有会票——信用汇兑。
在文化上,一些盐商广结文士,爱好藏书,修建府学、县学,恢复名胜古迹,对扬州的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这期间出现了以金农、李鱼单、高翔、郑燮、罗聘等“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阮元。
"瘦西湖”的由来:
扬州瘦西湖,原名保障湖。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这一来,湖上的风景便显得格外优美秀丽了。
当时,盐商中首富有三家,他们附庸风雅,经常到湖上游玩、宴客。这年春二月,三个盐商来到湖上凫庄小宴,他们一面饮酒,一面欣赏湖面景色。大盐商年龄最长,阅历多,一向以长兄自居,他喝了几杯酒,就说:“我们这个保障湖,风景多好啊,一点也不比杭州的西湖差,可是却叫保障湖未免有点不相配。”二盐商惯于见风使舵,见大盐商发这通议论,立刻凑趣说:“高见,高见。我们扬州文人虽多,但却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件事,实在叫人遗憾。”三盐商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他接着说:“起个名字,还要文人?我看未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来,我们三人思量思量,不信就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三个人酒不喝了,都在低头沉思,过了好一会儿,大盐商先开口,他说:“我们的保障湖在扬州城之西,不如也叫它‘西湖’,二位以为如何?”二盐商马上附和说:“妙,妙,把保障湖改为西湖,那太好了,太好了。”三盐商看了二盐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你们二位都到过杭州,杭州的西湖多大啊!我们这个湖怎配称西湖呢?依小弟之见,叫‘小西湖’还差不多。”大盐商摇摇头,心里有话:这个“小”字就比人家矮了大半截,不妥,不妥,但他又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就说:“‘小西湖’还要斟酌斟酌。我看‘西湖’是可以用的,只要在它前面加一个合适的字来。”
就为这一个字,三个人又在苦苦思索了,过了好一会,二盐商开口了,他说:“我们这个西湖,虽不及杭州的西湖大,但也有它的特点,就是湖身迂回曲折,有二十多里长,我看不如叫它‘长西湖’。大、三盐商都摇头,不同意。他们于是又想出一大堆名字来,什么“金西湖”、“银西湖”、“绿西湖”、“蓝西湖”、“美西湖”等等,可没有一个中意的。这一来,他们才感觉到替湖起一个名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恰巧,邻座有位书生,一直颇有兴趣地听他们争论,只是笑而不语,大盐商见了,就说:“那看着我们笑的是个读书人,我们何不请他来起一个名字。”
这位书生并没有过来,他站起来劈口说到:“三位的议论我都听到了,我看扬州的这个湖是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但清瘦过之,依我之见,称‘瘦西湖’可也。”“瘦西湖”三个字一出口,三个盐商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再邀请这个书生入座饮酒,可是,那个书生却飘然而去。从此,“瘦西湖”的名声就传开了。
1、秦少游宋朝诗人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才华都狠高,又很自负,经常在一起谈学论道,互不相让。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吃饭时,正好看到桌上有一只虱子。苏东坡就说:“这个地方好脏,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谁身上的垢秽变成虱子!”秦少游一听,马上反驳说:“虱子哪里是人身上的垢秽变的?它是人身上穿的衣服里的棉絮所变的。
虱子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最后决定第二天去请教佛印了元禅师,以做公断。苏东坡求胜心切,先私下去找佛印禅师,请他务必“帮忙”,说虱子是人体的垢秽变的。
苏东坡走了以后,秦少游也来找佛印禅师,请他说“虱子是衣服里的棉絮生出来的。”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所以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都以为自己稳操胜算。
第二天,当三人见面时,佛印禅师就说:“虱子的头是从人体的垢秽中生出来的,虱子的脚是从衣服的棉絮里长出来的。”2、郑板桥板桥定润格,规定凡求其书画者,应先付定金,并作润例,颇为风趣。
当时,许多豪门巨绅,厅堂点缀,常以得到板桥书画为荣。但板桥不慕名利,不畏权势,生平最不喜为那些官宦劣绅们作书画,这在他老人家的润格里是不便声明的。
有一次,一帮豪绅为得其书画,运用计谋,设下陷阱,他们了解到板桥爱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游的必经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待板桥经过时,主人笑脸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桥不疑,开怀畅饮,连赞酒美肴不止。饭罢,主人端出文房四宝,言请大人留联以作纪念。
板桥深觉今有口福,便立刻应诺,随即起身提笔,并询问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书毕,尽兴而归。后来,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发现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骗,十分后悔,自己嘴馋不已。
3、朱自清近现代注明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在扬州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35年,养病于成都,闻李公朴、闻一多遇害,冒生命危险参加追悼会并演讲。
同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
在胃病加剧,体重仅有38.8公斤的情况下,告诫家人无论如何不买政府所售的美国面粉。于民国37年8月,贫病中逝去。
毛泽东曾赞扬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李涵秋涵秋的逸事很多。
据说他每次去上课,总是骑着一匹毛驴到学堂去,优哉游哉,令人想起在驴背上觅诗的古代骚人。他喜欢养鸟,认为鸟鸣可以助其文思。
他初次到上海时,友人领他乘电梯,他惊讶地说:“这房间怎么这样小?”每逢友人相聚会餐,别人吃西餐时,他总是单独要一份中餐。他的眼睛高度近视,有一次去访周瘦鹃,晤毕告辞,但一二分钟后又折回原处,因为他看不清楼梯。
有一次,涵秋在一部小说中偶然涉及某公司产的糖果,该公司因此销路大增,盈利数倍。为感激作家,这家公司特地备了最高级的糖果,装以锦匣,恭敬地送给涵秋。
涵秋本是无意,不料得到意外口福,便将糖果分赠给朋友。 涵秋文思敏捷,有时能够同时做五、六种小说。
周瘦鹃在《李涵秋》一文中就曾回忆说,有一段时间,涵秋同时为《新闻报》写《镜中人语》。5、阮元阮元(1764~1849)清代官吏、学者。
字伯元,号芸台,别号雷塘庵主。扬州市邗江县人。
因其祖父应武举占籍仪征,故史称仪征人,久居扬州旧城选楼巷(今毓贤街8号)。历官山东、浙江学政,内阁学士,礼部、兵部、户部、工部等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抚。
漕运总督及湖广、两广、云贵总督,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先后主刑部、兵部,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
次年,任经筵讲官、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十八年(1838),以老疾请退,加衔太子太保。
阮元任职中,悉心办学,培养人才,扶掖后进。作会试副考官时,严格认真,许多有学问的人得以出类拔萃。
博学融通,凡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校勘等无不涉及,尤以治经名重后世。仕宦生涯50余年,虽忙于政务,但又从事学术研究,著述不辍。
“扬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画家,说法不尽一致。
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八个;有人说这八个,有人说另外八个。据各种著述记载,计有十五人之多。
因清末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以李玉棻所提出的八人为准。即: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
至于有人提到的其它画家,如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约数。
1.郑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 郑燮(郑板桥) 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
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
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他的代表作是《竹石图》。
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他画竹并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
这两个理论看似矛盾,实质却相通,同时强调构思与熟练技巧的高度结合,但板桥的方法要“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 板桥这幅《竹石图》,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他的叶子,每一张叶子都有着不同的表情,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竹的质感。
在构图上,板桥将竹、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的纤细清飒的美更衬托了石的另一番风情。
这种丛生植物成为板桥理想的幻影。板桥的竹子,连“扬州八怪”之一金农都感叹说,相较两人的画品,自己画的竹子终不如板桥有林下风度啊。
有“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板桥的书法, 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 穷极变化。
这幅“两歇杨林东渡头”行书,体现了郑板桥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桃花岸”三字提顿之间尤为明媚动人。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
2.高翔 高翔 高翔 (1688--1753),字凤岗,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人,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终身布衣。
善画山水花卉。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园林小景,多从 写生中来,秀雅苍润,自成格局。
画梅〖皆疏枝瘦朵,全以韵胜。〗亦 善于写真,金农、汪士慎诗集开首印的小像,即系高翔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
精刻印,学程邃。亦善诗,有《西唐诗钞》。
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
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
3.金农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 金农 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平生 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
他博学多才,五十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他长于花鸟、山水、人物,尤擅墨梅。
他的画造型奇古、拙朴,布局考究,构思别出新意,作品有《墨梅图》、《月花图》等。他独创一种隶书体,自谓“漆书”,另有意趣,又谓金农体或冬心体,笔画横粗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字体多呈长方形,头重脚轻,甚为好看。
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 。尤精墨梅。
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还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 ,风格古雅拙朴,作品有《墨梅图》、《月花图》等。又长于题咏,"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
也擅长书法,取法于《天发神忏碑》、《国山碑》、《谷朗碑》。写隶书古朴,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另有意趣,又谓金农体或冬心体,笔画横粗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字体多呈长方形,头重脚轻,甚为好看。
篆刻得秦汉法。诗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其书画题跋被辑成有冬心画竹、画梅、画马、自写真、杂画题记等。
4.李鳝 李鳝(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 。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
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
与郑燮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
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中得到。
扬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史城,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人文荟萃,名流众多,群星璀璨,历代史人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那些流芳百世并镌刻于扬州文化丰碑上的历代先贤,是扬州历史文化永续利用的独特人文资源。那些让扬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先哲、鉴真、秦观、史可法、阮元、郑板桥、朱自清等,自身便属于扬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一代又一代人以其为楷模,构成扬州文化中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介绍、宣传、研究这些历史名人,对于把扬州建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试图通过这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分设提供翔实而有力的文化依据,使得我们的城市建设保持足够的人文性与文化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