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萧关”,唐时防御吐蕃的军事重地,在今甘肃省固原县;“候骑”,侦察情况的骑兵;“都护”,汉代官名,这里指守卫边塞的最高军官;“燕然”,燕然山,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诗人袭用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中的“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句,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我们似乎看到了威风凛凛的都护将军,正指挥大军奋勇作战的场面;也隐约感受到了诗人年轻时勇猛威武的神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候骑:一作“候吏”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这算典故吗?。
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后有“勒石燕然”之说。暗示已胜利或对胜利的向往或期盼。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萧关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关隘,位于原州通往灵州的道上。
古萧 关始建于汉代,唐初置萧关县。由于时光推移年代渺远,关址早已无迹 可寻,大体在今固原市东南百里处。
“萧关道”,在唐代非常著名。陶翰“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王 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岑参“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 草”;皇甫冉“金貂宠汉将,玉节度萧关”;卢纶“今年部曲尽,白首过萧 关”;贾岛“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李昌符“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顾非熊“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这样的诗句,脍炙 人口,不胜枚举。
而唐诗与萧关最有名的诗句,就是王维五律《使至塞上》后二联:“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唐开元二十五年(公 元737年)秋,王维奉玄宗旨到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今武威),宣尉对吐 蕃入侵打了胜仗的崔希逸部。王维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经邠 州、平凉、固原、六盘山、兰州而到武威,故必途经萧关。
而“大漠”、“长 河”(“长河”特指黄河)之景象共绘于一个画面中,这一独特风景的条 件,也仅有萧关之北不远处的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黄河流经的灵州一 带才会具有。两句于写景画图之中描绘行经之地。
王国维称这两句为 “千古壮观”之名句。唐初,吐蕃占领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南道被阻断,于是经灵州往 西域成了主要通道。
敦煌文书中五代时的《西天路竟》中道:“西天路竟 一本。东京至灵州四千里地。
灵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今张掖),是汗 王。又西行五日至肃州。
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中唐,回纥与唐建立同 盟,经灵州道从事马绡贸易。
晚唐,沙州张义潮起义归唐,派使者绕过凉 州直达天德军一灵州,与《西天路竟》路线完全一致。 而长安一灵州一玉 门关这条北道“丝绸之路”通道繁忙,必经过“萧关”,随之萧关“非常著 名”起来,因此被途经此地的许多唐代诗人纷纷歌吟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