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字始于中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弄玉吹箫》、《女祸补天》等,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起名,如贾宝玉、林玉玦黛玉,还有多少年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块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
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玉的文化就是中国四千多年的文化,它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
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玉乃石之美者,色阳性润质纯为上品。
宝石也如此。其价值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成份,翡翠白玉中不值钱的为多数。
如同人一样,哪个民族都出英雄。好玉乃石之珍品。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玉乃是吉祥之饰物,玉是一种有灵气的宝物,一块上好的玉件能给人带来好运,趋吉避凶,佩玉石可养生,身上佩玉可防疾病,佩玉则百邪不侵。
玉坠悬于胸前,一块好玉温和与体温一致,发着淡淡白光,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可人,“人养玉,玉养人”,玉惜有缘人,人怜有心玉,面对一块温润细白的好玉,幻想着自己就是那淡淡白光,心中的郁闷一点一点地被温暖、抚平、复原。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玉能补气,玉能辟邪,一个佩玉的人如果遇到不幸,玉会先碎,灾祸也会减轻。
这叫“玉碎人全”。佩玉的记载:《礼记·玉藻》:“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
《左传·哀公二年》:“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毛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大戴礼记·保傅》:“下车以佩玉为度。”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叔仪乞粮於鲁人,歌佩玉而呼庚癸。”
<a href="" target="_blank"></a>
<a href=" /view/575173.htm 这;两个网址介绍的很详细,希望对你有帮助。
玉佩与文化 玉佩 战国、秦汉时期的玉佩繁缛华丽,甚至数十个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丝线串联结成一组杂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华贵威严。魏晋以后,男子佩戴杂佩的渐少,以后各朝都只是佩戴简单的玉佩,而女子很长时间里依然佩戴杂佩,通常系在衣带上,走起路来环佩叮当,悦耳动听,因此“环佩”也渐渐成了女性的代称之一,环佩在样式和佩戴方式上是不断变化的,清代学者叶梦珠《阅世编·内装》解释说:“环佩,以金丝结成花珠,间以珠玉、宝石、钟铃,贯串成列,施于当胸。
便用则在宫装之下,命服则在霞帔之间,俗名坠胸,与耳上金环,向惟礼服用之,于今亦然。” 可知清代女性的环佩已经从古时只系于衣带的腰饰,而转为坠于胸间的项饰了。
孔子曾说“君子于玉比德。”他认为玉具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之风。
《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故君子贵之也。”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更是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
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辉煌腾达”翡翠玉佩 在《诗经》中有很多以玉喻人的句子,例如,《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召南·野有死麋》“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诗句与意境最为优美的是《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一个男子赞美他将娶的妻子不但容貌美丽,而且有美玉一般的内心。但被比喻成玉人的人,并不都是女子,常常也被用来指男人,例如《世说新语》说嵇康:“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以后就有了典故“玉山倾倒”或者“玉山倾颓”。而一对容貌人品皆出众的夫妻往往也被喻为“一双璧人”。
玉是石之精华,古人以玉比人,将君子比作美玉,《周礼·玉藻 》中曽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可见,玉在古人眼中是与君子等同的存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是自然,自然的运转永不停歇,君子也应像苍天大地一般深厚不息。玉石,历经千万年的风雨沧桑,岁月的无情雕琢,才成就了玉石温润细腻的美,时光无情的打磨没有让它消逝,反而使其不断在涅槃中重获新生,正如那人中君子,面对无数艰难险阻,却依然坚守本心,不忘初心。
“君子如玉,温文尔雅。”这是人们称赞君子时,常用的话语,君子以玉比德,仁之义者,德之厚者为玉之仁德;拾遗而不贪者,临危而不乱者,决胜千里之外者,为君子之德,君子赋德以玉,时常佩玉,可使君子时刻警醒自身,不忘君子之礼。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将玉视作自身的德行操守,除非遇见重大的变故,否则,君子是绝不会让所佩戴之玉离身的,可见,古人爱玉,更是将玉视作可相伴一生的知己良友。
悠悠华夏,源远流长,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爱玉惜玉,将玉视作品德修养的象征,千年之后,我们依旧站在华夏的土地上,手握着曾经被视作仁德智慧的玉,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我们从未放下过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未遗落过中华的良好品德,这是我们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现在、未来,我们都将继续延续华夏名族未完的传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4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