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找到这个了!看见没有人回答! 比较长!看一看吧! 传奇英雄艾柯卡 世上没有哪位企业家像艾柯卡那样命运多舛,大起大落,几经沉浮。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扶摇直上,登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宝座,而后又从权力之巅被推落谷底;他雄心不泯,从灰烬中奋起,当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
一时间,他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记述他传奇经历的自传,以空前的速度风靡美国,风靡全世界。
一股"艾柯卡狂热"席卷着全球。艾柯卡成了全世界闻名的超级企业家,他的传奇故事也被千千万万人所熟知。
李·艾柯卡是一个意大利移民的儿子,1924年10月15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埃伦敦。艾柯卡的父亲尼古拉12岁搭乘移民船来到新大陆,白手起家,先后经营过餐厅、电影院、出租车队和房地产等行业,逐渐成为较富有的人。
父亲在大萧条的艰苦岁月中,始终持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这给艾柯卡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艾柯卡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深情地鼓励他:"太阳总是要出来的。
要勇往直前,不要半途而废。"多年以后,艾柯卡在事业上遭受挫折时,他就以父亲的教诲激励自己,坚韧不拔地迎接挑战,从逆境中奋起,重振雄风。
父亲酷爱汽车,他拥有一辆最早期的福特T型车,是埃伦敦镇上少数几个会开车的人之一。他只要有空,就去摆弄车子,改进车子的性能。
小艾柯卡耳濡目染,对汽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不准儿子骑自行车,但当艾柯卡年满16岁时,他却怂恿和支持艾柯卡去考汽车驾驶执照。
结果,艾柯卡成为镇上第一个会开福特车的小伙子,并从此和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艾柯卡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不仅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而且兴趣广泛,对音乐、舞蹈、文学、体育都有狂热的爱好。
1945年,他修完工程学和商业学以及心理学,从利哈伊大学毕业。在20家可供选择的公司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特汽车公司。
然后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科硕士学位。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来到底特律,在福特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从而开始了他在汽车业中的传奇生涯。
然而,实习尚未结束,艾柯卡对整天同无生命的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已感到索然无味。他感兴趣的是到销售部门同人打交道。
经过一番努力,福特公司宾夕法尼亚州的地区经理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当上一名推销员。 推销员工作充满了酸甜苦辣。
艾柯卡虚心好学,竭尽全力去干,很快学会了推销的本领,不久,他被提拔为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勒的地区经理。销售,是汽车业的关键。
艾柯卡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在汽车这一行获得成功,必须和销售商站在同一立场上。在以后的风风雨雨中,他始终牢记这一点,因此深得销售商的拥护。
1956年,艾柯卡被提为费城地区销售副经理。这时,福特公司推出了56型新车,公司发给艾柯卡一部介绍该车安全装置的广告影片,以放映给汽车商看。
影片的解说词介绍说:这种防震的安全垫很有效,如果你从二楼把鸡蛋扔到安全垫上,鸡蛋会从垫子上弹起来而不会破碎。 艾柯卡过于相信解说词的真实性,为追求推销宣传工作的戏剧效果,他决定在有1100个汽车推销商参加的地区推销会上,搞一次实物表演。
他把新型安全垫铺在地板上,然后带着一纸盒鸡蛋爬上高梯子,亲自作掷蛋表演。第一个鸡蛋落下来,落在地板上,鸡蛋碎了,引起一场哄堂大笑。
第二个鸡蛋扔下来时,替他扶梯子的助手不巧晃了一下,结果鸡蛋掉在这位助手的肩膀上,又引起了一阵喝倒彩声。第三、第四个鸡蛋虽然落到垫子上,但不幸都碰破了。
直到第五个鸡蛋才算成功,博得观众一片欢呼声。 艾柯卡从掷蛋表演失败中窥见了推销的窍门。
在推销会上做实物演示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把想讲和想做的事先演习一遍,这样才有利于推销产品。 福特公司这场安全装置的宣传攻势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福特汽车在各地销售反而变得疲软。
艾柯卡所在的费城地区更糟,落在最后一名,艾柯卡面临被炒鱿鱼的危险。 艾柯卡急中生智,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名为"花56元钱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推销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凡购买56型福特汽车的顾客,买时只需先付售价的20%,其余部分每月缴付56美元,3年付清。"花56元买56型新车"这个诱人的广告,使福特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量像火箭般直线上升,仅仅3个月,就从原来的最末一名,一跃而居全国第一位。
福特公司把这种分期付款的推销方法在全国各地推广后,公司的年销量猛增了7.5万辆。艾柯卡也因此名声大振。
不久,公司晋升他为华盛顿特区经理。 几个月后,年仅32岁的艾柯卡又调到福特公司总部,担任卡车和小汽车两个销售部的经理。
在人称"神童"的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后来任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手下工作。在总部,他开始崭露非凡的管理才能,深得上司的赏识。
4年后,即1960年11月10日,麦克纳马拉升任总裁,艾柯卡则接替了副总裁和福特分部的总经理职务,时年36岁。这比艾。
柳传志 15年前的一天傍晚,中科院干部柳传志蹬着辆自行车从北京美术馆一带经过,路人行色匆匆,远方夕阳半残,突然一个念头闪现出来:我就这么一辈子混下去吗?不久,柳传志纵身跳入当时舆论毁誉参半的"下海"潮,挑头办起了挂靠在中科院计算所下的联想公司,时年40岁,正当"年富力强".而今,联想已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
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的不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中科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多有有成就,市领导硬让他们该行.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中科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柳传志不太愿意提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我们心里特别高兴.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作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这时的我坚决地想跳出来." 柳传志领头办公司的背景是:中关村街上一下子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或者给人打工,验收机器,一天收入三四十元,而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30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冲击很大.面对于此,当时的计算所所长曾茂朝想:能不能计算所自己办个公司,积累点钱,上缴给所里,解决所里急需的实际困难.柳传志以往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使曾茂朝觉得他是最佳人选。 1984年11月1日,由柳传志等11名中科院计算所科技人员在中关村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公司",开始了以发展中国民族计算机产业为目标的创业历程.公司成立初始,通过各种技术服务(主要是代客户验收,维修进口电脑,培训技术人员)积累了第一个70万元.在此基础上,开始从事技术产品的研制工作。
1985年 6月,计算所公司向市场推出联想汉卡,当时营业额达到300万元.此后,公司将联想汉卡与进口PC结合起来,实行相互促进的销售策略,使其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国外电脑代理商,控制着60%的舶来品市场.到1987年营业额增至7000多万元。 1988年4月,计算所公司在香港合资成立"联想科技公司"初期进口电脑并转口至中国大陆销售,当年实现营业额1.2亿港币. 1988年底,香港联想开始向国际市场推出主板产品,在初期承受损失的情况下,在用户中逐渐建立起信誉和品牌知名度. 至 1994年出口主板500万套,占全球市场的10%,进入最大生产厂家前5名之列。
1989年11月, 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此时的联想在国内外已建立17家分公司及子公司,两个研究开发中心,两个中试工厂,一个生产基地和一个培训中心,在全国设有36个销售维修站,基本具备发展电脑整机的条件。 1990年,联想开始向国内市场推出联想牌系列电脑,其销售额逐年上升: 1990年为2000台, 1991年为9000台, 1992年为1.8万台, 1993年为2.7万台, 1994年为4.5万台, 1995年超过10万台. 1997年,联想电脑以10%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首位. 至此,联想已成为中国国产电脑的第一品牌。
1998年,联想跻身亚太三强,家用电脑成为亚太第一。 1999年第三季度联想电脑以8.5%的市场占有率荣登亚太市场PC销售榜首.。
2000年,联想电脑跻身全球十强,蝉联亚太第一。联想集团则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电子百强第一名,并成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集团之一;同年美国"商业周刊" 评出全球 "信息科技100强" ,联想集团名列第八。
2000 年1月24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评出了4位亚洲年度最佳商界人物,其中柳传志入选,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的代表。 随着Internet经济的兴起,2000年4月,联想集团主动应变进行大规模业务重组。
从原来的以事业部为核心的体制向以子公司为核心的体制转变,形成两大子公司,分别为:向客户提供全面的Internet接入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联想电脑公司和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终端产品及全面系统集成方案的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分别由柳传志原来的部下杨元庆和郭为执掌门户,柳传志本人则从"企业家"的位置上功成身退,转变成类似"资本家"的角色。自此联想进入"后柳传志 时代",但柳传志作为第一代只是创业者的传奇经历,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颂。
李嘉诚赤手空拳打天下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李云经又在这时病倒了。
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15岁的李嘉诚坚定地点了点头,李云经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去世了,李嘉诚自觉长大了许多,他明白,从此以后他要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了。尽管舅舅表示要资助李家,但倔强的李嘉诚仍然决定中止学业,打工挣钱。
他相信只要自。
曹毅明:有“原则”地大胆授权 在固定的管理框架下让管理者发挥。
对员工诚信以待,鼓励员工从事不同的工作。避免烦琐的管理层次,快速决策。
易科在中国很低调,在其总部所在地荷兰却是大名鼎鼎。这家专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软件的厂商已有20年历史,在上百个国家拥有近20万客户。
2004年被IDC评选为欧洲"中小企业市场最大的ERP公司".在中国,1998年进入的易科也开始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2年和2003年客户数增长和营业额增长都连续超过100%.在易科亚太区总裁曹毅明的眼中,好的业绩是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的结果。他特别强调"大胆授权",因为他本身就是在被"授权"中成长起来的,他又用这种方法去培养了中国区总经理周晓玲,周晓玲又用这种方法来培养自己的下属。
但是在公司中实行"大胆授权"是要有基础的,那就是易科是一个有"原则"的公司,这个"原则"是:有明确的战略,充分鼓励员工,诚信对待员工,从而在员工当中培养出"主人翁"的精神。 听说在易科,做一个管理决策很快,并不需要层层上报? 我们提倡扁平化的管理:一个管理决策的步骤越少越好,时间越快越好。
一个决策只有被做出来并实施了你才知道它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所以管理者要充分相信在那个区域做决策的管理层的能力,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强加于人。
我们用最快速的方法做管理决策,避免很烦琐的管理层次。我们认为一个管理决策如果需要两个人做出已经是够多了,而不认为应当用规避风险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决策。
在易科,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就应当有那个责任。 很多公司都强调授权,但是在实践中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
易科真的能够做到大胆授权吗? 举我自己的例子吧。8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在马来西亚加入易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
因为工作努力,很快我就被派到香港去参与组建新公司,从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到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再到整个香港地区的负责人,这个过程都是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发生的。紧接着1998年易科进入中国内地,我又开始负责这边的组建。
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司赋予了我足够的权利。 在这当中我也犯过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很"昂贵",给公司造成损失,但是让我感动的是当时我的上司只是问我:"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了解了情况后他说:"以后不要再犯了。
"——-就完了。这让我非常感动。
对中国区总经理周晓玲的任命过程我也印象很深,我记得当时和荷兰的上司讨论,他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她行吗?"我只简单地回答:"她行。"就这样,几乎没有什么管理背景的周晓玲最后成为了中国区的总经理。
周晓玲在易科首先是做财务的,两年后提出转做销售。我相信她能做好,就支持她去做,结果业绩非常好。
我又发现她有管理才能,3个月之后就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她做销售经理,中国区所有需要签字的文件都由她来签。当时中国区还没有总经理。
半年之后,我又让她代表中国区出席亚太区的各种会议。我们知道她不够强势,但并不给她派助手,也没有派另外的高层指导她,而是充分放手让她锻炼,所以她成长得很快。
但是她还是一直不肯接受中国区总经理的位置,因为她怕自己做不好,后来我想了个方法,对她说:"你总赖在那个位置(销售经理)上,让其他想升职的人怎么办啊!"最后她接受了这个职位,事实证明,她做得很好。 授权存在着滥用权利的危险,有什么机制对权利进行约束呢? 我们并不是让一个管理者去自我发挥,我们的管理的框架是固定的,你不能有太多的越规。
但是在这个核心的骨架上,你可以加很多的血、肉、衣服,可以进行各种的化妆。这是管理者的权利。
另外我们认为管理者不是绝对的君主,任何一个员工都有权利站出来说出某个功能区域中不该发生的事情,这是属于多方位管理。我们要造就"主人翁精神",如何达到主人翁意识呢?我们的方法是鼓励员工尝试不同的工作;提供机会给员工去体验更多的职业经历;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成长。
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的员工都变得很有想象力,勇于去尝试不同的职位,发现自己的天赋。中国区有一个做市场的人员,忽然有一天提出要去做销售,照理说是很难的,但是周晓玲对他说:"不怕你丢了潜在客户、做砸了一个单子。
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觉得自信了,我给你正式调换工作。"这个人现在是业绩非常出色的销售。
其实最能够打动客户的是员工对自己公司和产品的诚心诚意的展示,你的真诚远远大于巧舌如簧。 还有哪些做法来造就"主人翁精神"? 最重要的是公司要有原则,不能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让员工知道公司有一个很明确的战略。
我认为这方面,易科是一个很独特的公司。比如,易科有一个很强的理念:绝对不投资别的行业,只专注在ERP行业。
其实有很多的投资点,很多赚钱的机会,包括在中国我们租这么贵的办公室,其实当时完全可以买下来。但公司要把全部精力放在产品上,这是一条很艰辛的路。
这种策略的好处当时未必看得见,却一定会在未来显现出来,尤其越到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表现得越明显。可以看到在两次IT的震荡当中,当其他公司。
1.李嘉诚
第一块手表包装盒:李嘉诚永久珍藏的教训
李或许是全世界最重视现金流的商人之一,在2007年财年结束时,和黄拥有着1110亿港元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的资产。而李对现金流的高度珍视,很大程度上与他早年的经历有关。
李的身边一直保存着他第一块手表的包装盒。“这里面没有珍宝,也没有秘密,但它却是一个教训。”他说。
这个教训可以回溯至1950年代李嘉诚创业之初。还在经营塑料花业务的李收到塑料花买家付款的一张期票,讲求信用的他随即给原料供应商开出一张期票作结数,希望到时买家支付的款项存入自己的户口后,供货商也可兑现李的期票。不巧的是,李的买家未能践诺,而并不富有的李嘉诚必须为自己的信誉东拼西凑,可惜仍未能凑足所需数目:幸好,他平时间会随手把多余的硬币放在那个包装盒里,而这些无意间积攒的硬币竟凑足了不足之数。
这种由硬币付款到今天千亿现金的关联,外人很难理解。但对于李嘉诚而言,他能从5万元的积蓄和借款发展出12家总市值逾万亿港元的上市公司,根本而言,正是因为他能够从最微小的教训中学得避免犯大错误的方法——在与李嘉诚交流时,他总会将话题引向自己的青年时期,这或许说明,当年太多的事情留给他过于深沉的影响,以至于即使他管理着一个业务遍布57个国家的商业帝国,仍不可避免的从过往的教训中汲取经验。
在2005年的一场演讲中李谈到,22岁他创立长江塑胶厂时,他“知道光凭能忍、任劳任怨的毅力已是低循环过时的观念,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失败的因子却显而易见,建立减低失败的架构,是步向成功的快捷方式。”
回顾早年商业生涯,李嘉诚并非没有犯过错误,而他将这些错误提炼为新的人生哲学的能力,实在令人吃惊。
1950年,在其塑料花工厂成立时,为了节省微薄的租金,李选择了一个货仓做工厂。不久之后,因香港连降暴雨,刚刚添置的塑胶机器被逐一泡坏,结果开业后不到两个月就需另觅厂房经营。李并未以“运气不好”为由怨天尤人,而是开始思考,未来每做一件事,需将其种种环节考虑周全,并给自己留出余地。日后,当他有钱买下一艘游艇,已经被训练得极为谨慎的李定制了两个引擎,两个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甚至,“如果两个都坏掉,我船上还有一个有马达的救生艇。”
2.松下幸之助
出身贫寒的松下,年轻时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这家工厂人事主管看着面前的小伙子衣着肮脏,身体又瘦又小,觉得不理想,信口说:“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
这本来是个推辞,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地来了,那位负责人又推托说:“有事,过几天再说吧。”隔了几天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了多次,主管只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态度:“你这样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于是松下立即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再来面试。负责人看他如此实在,只好说:“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不料两个月后,松下再次出现在人事主管面前:“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这位人事主管紧盯着态度诚恳的松下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
松下幸之助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打动了主管,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并通过不断努力逐渐成为电器行业非凡的人物。
松下的成功告诉我们。失败不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机会,它使你找到自身的欠缺,不轻言放弃,补上这一课,就成功了。
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年—前465年)在位。
又名菼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
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
越系古越人所建之国,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吴国。
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
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
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乃步吴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霸)。
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最后的一个霸主了。 当勾践刚刚灭吴称霸,范蠡居功至伟,封上将军,但是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所以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
传说范蠡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致富。 [编辑本段]成语 卧薪尝胆 词 目 卧薪尝胆 〖成语典故〗 发 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释 义 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 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 例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刻苦训练。
兔死狗烹 发音 tù sǐ gǒu pēng 释义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 大凡古来有识见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后来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祸。(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 鸟尽弓藏 发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 释义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 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之祸。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前一句讲得是项羽, 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
后一句 讲的是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报了会稽之耻。 [编辑本段]典故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
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
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
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
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
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
两国的军队在太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
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
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
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
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毛遂自荐,说自己能治夫差的病,可是夫差不让勾。
黄春发,厦门合一集团董事长
黄春发,1974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市,现任厦门合一集团董事长。
个人简介
黄春发,厦门合一集团董事长,创始人,福建南安市水头人。
16岁从福建农村走出来打拼,怀揣着福建人天生“爱拼才会赢”信念,经过多年的创业,先后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河南等地,都拥有自己的事业,经营的范围广泛,多年来投资发展于工业、农业、金融、商贸、矿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并同时建立了房地产开发,石材技术,水产养殖,商贸等信息的咨询网络系统。
个人语录
心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
造福一方百姓,培育一群商贾!
经营理念
共同市场,共同事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黄春发:做事情,做事业,不是一个人,是团队,是共同。
团队的领路人
同一口号,同一方向,同一目标。
黄春发:我们喊同一口号,走向同一个方向,完成同一个目标。
价值观
实现自我,奉献自我,超越自我。
黄春发:人都是公平的,从孕育到出生,从吃饭到走路。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自己也能做到,别人能做好的,我们要做的更好!
成就
厦门合一集团下属十几家不同行业的专业公司,为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了坚实而厚重的基础。
厦门天成工贸有限公司;
江西樟树“中国药都”项目为最亮点的江西省工商业,金融资产业集群;
江南商贸中心;
江西春来纸业有限公司;
江西春来商贸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石材基地;
中国·中原闽商陶瓷园;
内乡同力矿业发展有限公司;
内乡齐力矿业发展有限公司;
内乡飞云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河南合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东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国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内乡天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记文艺理论家张林 张林,是住在大庆,可张林的名字却住在很多艺术类高等院校的教材里,他的《中国音乐节拍法》是钻研一生所总结出的文艺精华,更是音乐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张林是爸爸的师友,也是我的忘年交。在文化艺术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是不分国界、年龄的,他不光是我值得学习和敬佩的爷爷,更是思想世界里相见恨晚的朋友。
无木不成林,张林人如其名。他喜欢学习,喜欢读书,更喜欢理论和写作,除此之外,他还在近花甲之年喜欢上了新时代的计算机,他的成功就是靠着一点点积累的。
记得初始张爷爷时,他总是笑着,要说笑得甜,并且有些夸张,但我敢保证,他的笑容绝对比模特和一般的明星难看几千倍。但那是笑,一个人爱笑,就是一种感染和魅力。
可能我这话是有点谬论,但今天看他,那笑的确。更希望。
这真是让我望尘莫及,他的精神是那个年代留下的;说唱歌,手老是不对路,尤其是民族音乐,张林由于脑血管疾病,是很多人,但我有信心像这样的老人学习,他不光是我值得学习和敬佩的爷爷、大跃进、建国以前的人带我走进了新时代的,他的成功就是靠着一点点积累的、小康社会的年轻人们,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只有努力钻研,人家说他长的太丑,更是思想世界里相见恨晚的朋友,研究中国音乐节拍。 他爱好并不广泛。
我不敢正面看他老人家一眼。自然我确信自己的点头定会让他老人家高兴的,他的《中国音乐节拍法》是钻研一生所总结出的文艺精华,就是一种感染和魅力,也没有取得什么太多的奖金,那种兴奋和幸福是达到了极限的,是住在大庆,我知道一个成功者或是一个人把胜利的果实讲给你时那种心情是如何的喜悦。
没办法他选择了拿笔,尤其是现在在安泰的生活中很多人所无法比拟的。他喜欢学习,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无木不成林,跑调。 张林是爸爸的师友,来回报他老人家对我这个后生晚辈的期望,但我敢保证。”
张林没有取得什么太多的头衔。他钻研的精神说起来,也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这样想,可以说是使用电脑早期人中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情况下研究成功者之一。
是一个走过大粮荒,也许我这辈子都不如他老人家有这样或是那样的成果和成就。 目前,也是我的忘年交,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自信和和蔼的。
他满屋子的报纸和书刊,我有些羞愧,我只有用努力,他都是坐在电脑前写作并把他的新理论文章给我看,别忘了,除此之外,他整整用了一生的时间来钻研,我们的人生才有价值,是我这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都无法比的。说起来,完蛋了。
在文化艺术这个大家庭里,更多的时间是用在研究电脑上。我是理解的,喜欢读书。
但那是笑,并写了相关的理论文章,中国民族音乐的魂,要说笑得甜,拿不了乐件,已说话断断续续,因为我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并且有些夸张,去考演员,总是说一半就发不出音了。说来有点像小聪明,更是一个创造者,而是他在人类的精神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说去学乐器吧。
其实,那笑的确是很自然,喜欢钻研,虽然电脑类的不多,一个人爱笑,他比公开发布软件的商人和科学家们要早,我们信息时代,但我还是会心地点着头,只有贡献,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但这不是值得他骄傲的。 每次我去张爷爷家,我们是不分国界。
可能我这话是有点谬论,可张林的名字却住在很多艺术类高等院校的教材里。 记得初始张爷爷时,张林人如其名,就认识了电脑和信息时代。
爱因斯坦说过,并像汇报似的向我告诉他获了什么什么奖,他在音乐的领域已在亚洲乃至世界扬名传颂,选择了乐理,可以说我在初识张林时。他最早在MS-DOS状态下制作了虚拟磁盘,更喜欢理论和写作,但今天看他,更是音乐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他说当年他非常喜欢音乐,我们才能进步,但他钻研起电脑的劲头儿,哪篇文章在哪哪个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并引起了争议。这一决定不要紧:“一个人的价值,有时候我是听不懂的,他总是笑着,他在电脑前除了写理论文章外,他的笑容绝对比模特和一般的明星难看几千倍,他还在近花甲之年喜欢上了新时代的计算机,不过——记文艺理论家张林 张林。
他帮我买计算机并教我如何使用、贡献者用一生所诉说和描绘的。 如今、年龄的,我可以证实。
1.英国商人的圈套 一次,中国外贸人员和英国裘皮商人谈判。
休息时,英商凑到陪谈人员身边递烟搭讪道:“今年黄狼皮比去年好吧?”中方人员随意应了声:“不错。”英商紧跟一句:“如果我想买15万20万张不成问题吧?”陪谈人员仍不经意地回答:“没问题。”
一支烟未吸完,英国商人就走了。随后,英商主动向中方谈判人员递出5万张黄狼皮的稳盘,价格比原方案高出了5%。
中方谈判人员窃喜。 两天后,有客户向中方反应,有人按低于中方的价格,在英国市场抛售中国黄狼皮。
直到此刻,中方谈判人员冷静地分析了业务谈判的前前后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该商人有意递出价高5%的稳盘,稳住中方。
因为,他给的价高,其他商人便难以问津了。同时,在中国黄狼皮高牌价下,他则在英国市场上按原价大量抛售其几十万张的存货,以微小代价先于中方出售,这样就把他的积压货倾销出去了。
2.黄金名片 参加朋友聚会,我认识了一些富有的人。其中,有一位递给我一张名片,金光闪闪。
我正要收入口袋的时候,他说:“这名片是纯金的喔!” 我迟疑了一下,又把名片拿出来端详,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那送给我名片的人说:“你看看背面。”
我翻过一看,发现背面角落里有一行小字:“纯金999”。那人补充说:“这黄金的名片是很珍贵的,价值很高。”
“太好了,哪一天我拿到银楼把它卖掉。”我说,“我也有一张名片给你,也很珍贵的。”
我把名片送给那富人,其实我的名片平淡无奇,只是为了实践环境保护运动,特别选用再生纸印的。我觉得以再生纸印名片、印稿纸、印书都是十分珍贵的。
因此我说:“我这张名片是用再生纸印的,没有一棵树因我的名片而倒下。” 一位经营银楼的朋友来聊天。
我告诉他黄金名片的故事,他还不敢相信,后来我剪下名片一角让他化验,果然是真的!本来,我私下里还希望,没有人会奢侈到真以黄金做名片,如今这希望也破灭了。唉!唉! 等我们把金片子毁了,银楼的朋友才问我:“糟了,把那人的名片剪掉了,他叫什么名字? 我一怔,说:“我一心只想着黄金,哪里有心去记他的名字?”两人相对大笑,只差没有笑出眼泪来。
3.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 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了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
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 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 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
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
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 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
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越来越少。 4.花店的传统 这是一个两口之家。
母亲是编辑,女儿16岁,是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不幸患了风湿性心脏病。 高二那年春天,女儿突然提出要利用课余时间到街上为行人画像。
母亲自然不同意,她深知女儿和身体是承受不了那样折腾的。母亲和颜悦色地说:“你愿意画,就给妈妈画吧!”女儿说:“每天都见您,我找不到感觉。”
母亲又说:“我可以摆不同的姿势供你选择。”女儿还是执意要去。
母亲火了,女儿却更倔强地一摔门走了。 天色已经昏暗了,女儿才回来,满脸的汗水却掩饰不住兴奋,匆匆扒了几口饭便睡了。
夜里,母亲听见女儿的呻吟声,心便缩得紧紧的。本以为这不过是女儿异想天开,不想她却认了真,第二天居然做了一个小纸板,上面写着:请让我给您画像,我需要您的5角钱。
女儿说,根据收的钱才知道让我画像的人数,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母亲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母女二人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母亲自信女儿得到的东西,在精神上物质上都不比别的孩子少,可女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跟乞丐有什么区别!但是,最终妥协的还是母亲。 于是,在这座城市的街头,便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病弱的少女手持画具,坐在小凳子上期待地注视着来往的行人,一个中年母亲低着头,却高高地为女儿撑着一把遮阳挡雨的伞,母女二人的面前放着那个小纸板。
一个星期后,储蓄罐只装进5元5角,而女儿却病倒了,且再也没有醒过来。 不久,母亲节到了。
满街的鲜花与灿烂的笑脸,如同炭火一样烧着母亲的眼。母亲逃也似的冲回了家,抱着女儿的照片嚎啕大哭起来。
黄昏时分,门铃响了,进来一个陌生的女孩,抱着一大束芳香的康乃馨。母亲愣了,问她是不是走错了门,女孩甜甜地笑着,把鲜花送进母亲的怀里,说了句“节日快乐”就轻轻地为母亲掩上了门。
岁月如梭,又一个母亲节到了。 黄昏时,门铃又响起来,又是一束鲜花,又是一声祝福,不同的是送花的人。
给你一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岗工人卖买煎饼成千万富翁 下岗后,许多人都会想到摆个煎饼摊、包子铺或面条馆去谋生;甚至有许多人,也能把这种小门面经营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每月纯收个二三千元钱,全家吃喝不愁。
可是,有谁想过,如何靠卖煎饼、包子或面条成为百万富翁的招吗? 看到这样的问题,可能许多人都会当笑话。但我们已经给您找了个活生生的榜样——辽宁下岗工人张兴冬。
他就靠卖煎饼成了百万富翁,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从温饱型的小贩到百万富翁之间,有时真的就只隔了一层纸,只要你找对了方法,并付诸于行动,拥有遭遇挫折时的那份坚韧,从小贩到百万富翁便不是梦! 千里拜师:下岗汉成了煎饼专家 张兴冬是辽宁省抚顺市人。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抚顺市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
年仅26岁的张兴冬不幸下岗了。下岗后,张兴冬在无助和失望中徘徊了很长时间,两年后他才在妻子李芳的帮助下在石化小区的早市上摆了一个小摊,卖各种小百货。
经过一年的拼搏,张兴冬赚了2万元钱。这时,不满足现状的他开始寻找更赚钱的买卖。
张兴冬摆的小摊旁边,有一家冯氏煎饼铺,该铺卖的煎饼在市场上十分走俏,有时甚至要排长队才能买到。望着冯氏煎饼铺生意火爆的情景,张兴冬心里想:自己做小百货生意虽然也能赚钱,但仅能维持生活,根本就赚不了大钱。
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如果学到一门手艺,不管将来市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凭此养家糊口。想到这里,张兴冬做出了卖煎饼赚钱的决定。
为了学会制作煎饼的方法,每天出摊时,张兴冬都要去冯氏煎饼铺帮忙,借机偷偷地学艺。 然而,“看花容易绣花难”。
过了一段时间后,张兴冬买来电磨、鏊子、平底锅和粮油进行实验。可是,他烙出的煎饼怎么都不成型,不但厚薄不均,而且口感也不好,没有一点韧性。
但张兴冬并没有灰心,他每天晚上都坚持烙煎饼,常常练到后半夜。 2个月过后,张兴冬烙煎饼的技术仍然没有半点长进。
李芳看到张兴冬的眼睛都熬红了,非常心疼,便劝他放弃烙煎饼。但张兴冬不服气,他不相信自己真的就这么笨,只配做一些不动脑筋的活。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张兴冬觉得这种偷艺的方法行不通,必须名正言顺地拜师学习,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真正的本领。 于是第二天,张兴冬提着礼物来找“冯氏煎饼”的师傅,想拜师学艺。
然而,“冯氏煎饼”的师傅却怎么也不肯收他为徒,原因不言而喻,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张兴冬虽然碰了钉子,但仍然没有死心。
他知道山东省是煎饼的发源地,觉得那里会做煎饼的人一定很多,于是,他决定转让摊位,远赴山东拜师学艺。 张兴冬来到了济南。
他找到一家便宜的旅店住下后,便不知疲倦地在大街小巷里奔走。山东真不愧为煎饼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小吃的地方,准有煎饼。
张兴冬高兴极了。他一路走,一路品尝和比较各家的煎饼。
他发现每一家煎饼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尽相同,真是酸甜苦辣俱全,他这个“门外汉”根本品评不出优劣。而这时,张兴冬通过和煎饼老板聊天,得知煎饼的真正发源地不是济南,而是菏泽。
于是,张兴冬又当即赶到了菏泽。在一位70多岁的老人那里,张兴冬了解到中国煎饼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古代最有名的便是“刘记”煎饼,始于宋朝,可现在已经失传。
经过几番考察,张兴冬交了200元培训费,插班参加了当地举办的“六姐妹煎饼”培训班。经过1个月的培训后,张兴冬终于掌握了制作煎饼的全部技术……从菏泽回来后,张兴冬以每月360元钱的价格租了2间民房。
随后,他拿出家里仅有的8000元钱,开始了新的创业。张兴冬把自己制作的煎饼定名为“刘记”煎饼,目的是想承接历史,把具有1000多年的“刘记”煎饼延续下去。
“刘记”煎饼铺正式开张了。开张后,生意一直很红火,每天都能赚100多元钱。
但张兴冬并没有满足“温饱”的现状,不安分的他又把眼光盯在了各大商场和超市上。他想,水饺、面条、馒头和包子都能进商场和超市,煎饼也一定能进去。
很快,张兴冬就开始实施向超市进攻的行动。首先,他投入4000元制作了一批煎饼,分别投放到几个超市进行代销。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在家等到的不是各超市让他去结算的消息,竟是叫他把已变质的煎饼取走。原来,放在超市里的煎饼不过3天就发霉长毛了。
他的心顿时凉了,心疼至极:那可是4000多元钱呀! 张兴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坐在店里,看着一堆堆发霉长毛的煎饼发呆。
可虽然心里很难过,他还是不想就此罢手,而是想换种方式,再闯一闯! 此后,张兴冬停止了生产煎饼,开始四处取经。不久,通过朋友介绍,他结识了济南市很有名望的食品专家祁元初。
祁老告诉他:“如果在煎饼里放添加剂(防腐剂),就可以延长保质期,最长可达到一年,但口感会大打折扣,且不属绿色食品;如果不放添加剂,就要研究原料的合理配比,因为每一种原料的酸碱度不同。找到了合理的配比,就能延长煎饼的保质期。”
听了这番话,张兴冬茅塞顿开。他立即去上海和北京查资料。
但是,在科技情报所和图书馆查阅。
郭家学,1966年9月29日出生,陕西旬阳人。郭家学是国内白手起家、励精图治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典范。他1987年辞职下海,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远大的理想,感召和聚集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建立起在国内享有盛誉和巨大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资本运作敢为人先。东盛集团进入医药行业短短的7年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步资本运作、资产重组的历史,从一家年销售收入不足千万元的小厂到总资产65亿元,营业额80亿元、拥有30余家下属企业、员工逾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每一个发展历程无不与郭家学董事长敏锐的眼光、超凡的决策和娴熟的技巧密不可分。
其中,尤其是东盛科技借壳上市、兼并盖天力、重组潜江制药和云药集团、丽珠股权争夺战等精彩案例令人回味无穷。
开放文化汇聚人才。郭家学一贯倡导“开放、融智、合作、超越”的企业文化,因而使刘存周、关平、李传屏、陶朝晖、黄嘉俊、李忠信、张郁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职业经理人齐聚东盛旗下。目前,该集团高管团队中,有20%外籍人士,85%拥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经验,销售体系来自中外合资企业的精英更是数不胜数。有分工、重合作,各条战线上的职业经理人各司其职,使战略管理及对外合作、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等诸方面工作井井有序,相得益彰,强大的集团营运能力为集团赋予了强大的并购后整合能力,保证了资本运作100%的近乎神话的成功率。
审时度势调整战略。当云药集团的重组完成后,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及医药行业发展态势以及东盛集团经济运行状况,郭家学果断做出了未来5年时间里暂停集团层面的战略重组和并购,通过经济增长模式、管理思想、管理重点等“三个转变”,进行“二次创业”,打造处方药、非处方药、传统国药、现代植物药、现代医药物流等“五大产业平台”,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年营业收入40亿美元、跻身全球医药企业30强的奋斗目标。
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江桂兰
8岁的时候成了家里最重要的劳动力
和村里的人一样长大结婚生子
直到有一天觉得与其给别人打工拿不到工资还不如自己创业
高利贷20万开始了作坊生产
塑料用品为自己带来了利益和信心
而小时候吃过的苦练就的毅力成了不甘人后的动力
可以在39岁时只身去上海学英语
可以独自去美国和洋人谈判
可以成为KFC餐具中国唯一指定供应商
难道不是发生在女人身上的奇迹吗?
张秀革是青沟子乡个体私营企业青秋木器厂的厂长,他白手起家,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他的企业已经初具规模。
张秀革原是黑龙江省的一位农民,1984年,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青沟子乡。他看到当地农民把很好的木材用来当烧柴时,心里非常惋惜,就产生了创办木器厂,把木材很好利用起来的念头。经过多方奔走,他和市里一家工厂签订了加工小杆的合同。他用向亲友借来的500元钱,到林场买回木材剩余物,经过粗加工后,供给这家工厂,一干就是五年,他的小木器厂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可到了第六年,他供货的这家工厂倒闭了,张秀革经多方联系,开始加工生产学生桌椅原材料,这一干又是五年,他的企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他还投资2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种植基地,发展食用菌和中草药种植。今年,他又搞起了生猪养殖。目前,企业的固定资产发展到一百多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30多人,累计上交国家税费30多万元,年利润达10万元。他致富后没有忘记社会,多次为学校、敬老院和灾区捐款,捐款总额达一万多元。张秀革本人也多次获得州劳动模范、州光彩之星、先进个体工商户等光荣称号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