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古代人口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前的百余年人口增长相当迅速,年平均增长高达14‰。建国前后人口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公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结束了人口生产的失控状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素质不断增强。
一 人口数量 明代始有人口记载。1586(明万历十四年),18474 丁,约9万人。
明末清初,人口减少,至1653年(清顺治十年), 13848丁,约7万人。1711年(康熙五十年),18097丁,约9万人。
1713年,清廷规定:“新增人丁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人口统计数大幅度增长,至1836年(道光十六年),106350丁,约50万人。
1919年(民国 8年),总人口510526人。至1944年,总人口达 712755人。
建国后,胶州人口发展较快,1949-1987年38年间,人口增加24万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1%。其中,1950-1957年, 8年间人口增加6.9万人。
1958-1961年,人口逐年下降,4年间减少4.2万人。1962-1972年,经济开始好转,人口呈迅速增长趋势, 11年间人口增加12.8万人。
1973-1987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放慢,15年间人口增加8.1万人。 二 人口分布 民国以来,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1919年(民国8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95人,1949年每平方公里358人。1987年,每平方公里为546人,分别为1919年、1949年人口密度的2.8倍和1.5倍。
胶州北部平原区占全市面积的49.5%,1964年普查人口为28480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平均每平方公里462人,高出全市平均密度63人;1987年人口为41426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平均每平方公里672人,高出全市平均密度126人。 南部丘陵区占全市面积的50.5%,1964年普查人口218038人,占市总人口的43%,平均每平方公里 374人,比全市平均密度少 25人;1987年人口27296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0%,平均每平方公里434人,比全市平均密度少 112人。
1964年城镇人口38057人,占总人口的7.6%;农村人口464788人,占总人口的 92.4%。此后10余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足300人。
1978年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镇人口较大幅度增长,至 1987年,人口6864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平均每年增长2673人。 三 人口变动 人口变动分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 自然变动 民国时期,胶州人口为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类型。
建国后,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人口死亡率总的趋势逐渐下降。进入70年代后,死亡率稳定在6‰左右,增长趋势与出生率基本一致。
1949~1987年,出现过两个生育高峰期、一个生育低谷期。1952~1957年,出生106284人,死亡40088人,为第一个生育高峰期。
1958~1961年,群众生活困难,营养不良,出现生育低谷、死亡高峰期。4年出生36642人,死亡44292人,减少2250人。
1962-1970年,出现第二个生育高峰期。9年出生183551人,死亡47162人,自然增长136389人。
从70年代起,计划生育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人口出生得到有效控制。1974~1987年,14年出生133150人,年均出生率14.7‰;自然增长76703人,自然增长率8.47‰。
机械变动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云南、山西等地移民迁居胶州定居,另立村庄二百余个,为明清时期规模最大的人口计划迁移。民国时期,遇有灾荒年景,佃农、破产农民多到外地逃荒要饭,或到东北三省谋生,俗称“闯关东”。
年景好转大多数又转回家乡。建国后,胶州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1954~1987年,迁出人口441705人,迁入人口356975人。其中1954~1979年, 26年迁出人口比迁入人口多95261人,平均每年迁移净减少人口 3664人;1980~1987年,平均每年迁移净增加人口1316人。
四 民族构成 胶州自古以来主要为汉族人居住。建国后,来胶州定居的少数民族人口渐趋增多。
1953年,少数民族人口 6人(回族)。1964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502845人,其中汉族502802人,占总人口的99.99%;少数民族43人,占总人口的0.01%。
少数民族中,回族25人、满族5人、高山族4人、朝鲜族3人、壮族3人、蒙古族1人、苗族1人、维吾尔族1人。1982年人口普查,共有12个民族,比1964年新增4个民族(水族、藏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减少1个民族(维吾尔族)。
总人口为656096人,其中汉族655878人,占总人口的99.97%;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218人,占总人口的0.03%。少数民族中,回族88人、满族87人、朝鲜族24人、蒙古族7人、壮族3人、高山族3人、水族2人、苗族1人、藏族1人、锡伯族1人、达斡尔族1人。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比较集中。1985年有少数民族人口 130人。
其中112人分布于胶城镇,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6%;余18人分布于三官庙、大庄、冷家村、北王珠、小麻湾、南杜村、铺集7处乡镇。 五 性别构成 民国时期,男性多于女性,1929年(民国18年),男性299685人,占总人口的54.87%;女性246476人,占总人口的45.13%。
1944年,男性374521人,占总人口的52.55%;女性338234人,占总人口的47.75%。建国后,人口性别比例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
1949~1969年,女性略多于男性。1949年,男。
熊峰山保卫战:一寸山河一寸血硝烟散去,浩气长存;斯人已去,魂佑中华。
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郴州儿女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书写了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彪炳千秋的一页。安仁熊峰山保卫战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战例。
战略位置重要,扼守耒安公路1944年6月27日,陷入太平洋战争泥沼的日本军国主义好战分子,已是强弩之末。在发动豫湘桂战役、猛攻衡阳之时,分兵侵入安仁境内,企图打通安仁、茶陵、酃县(今炎陵县),从侧翼对衡阳守军形成威胁。
从而结束豫湘桂战役,亡我中华。熊峰山位于安仁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5公里。
群峰叠翠,山势连绵,最高峰文塔所在地海拔430米左右。蜿蜒曲折的永乐江围着熊峰山打转转,最后形成九曲回环,直奔县城。
安仁境内当时只有一条公路——耒安公路,连通耒阳与安仁县城。日本侵略者的大部队和后勤辎重要南下和东进,必须要控制耒安公路。
熊峰山位于耒安公路东侧,扼守住熊峰山,既可东进茶陵、酃县,又可西保耒安公路行军安全。过了熊峰山,即进入茶安盆地,无险可守。
历史选择了熊峰山。驻守安仁的国民革命军第37军、20军、44军广大爱国官兵,一寸山河一寸血,不怕牺牲,顽强抵抗,防御与进攻协同,冲锋与反冲锋并举,发挥我军敢于打近战、夜战、肉搏战的特点,打得侵略者鬼哭狼嚎。
始终把熊峰山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直至侵略者投降。书写了抗日史上荡气回肠的一幕。
三战熊峰山,打得敌人尸横遍野1996年版《郴州地区志》和1996年版《安仁县志》分别记载,1944年7月1日(农历五月十一),日军渡过永乐江,用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山炮连队的兵力,抢占熊峰山的2个高地。驻守熊峰山的国民革命军第37军组织火力猛烈还击,日军遗尸遍野,37军夺回一个高地。
8月13日,日军驻守安仁的步兵第六联队和骑兵第三联队奉命将防务移交给第27和34师团,国民革命军37军撤离安仁,安仁的防务由20军接管。20军侦得日军换防的情报后,即趁日军换防的间隙,于8月21日向占住熊峰山三柱塔的日军发起猛烈进攻。
美国援华飞机也配合地面部队轮番轰炸,日军伤亡甚重,熊峰山的沟壑填满了日军尸体。当年11月23日,结束了衡阳会战的日本侵略者,从衡阳守军中抽调部分兵力向安仁增援,再次占领熊峰山427和305高地。
驻守安仁的国民革命军第44军162师师长何葆恒当即命令486团,以二营担任主攻,以4连为突击连,连夜从安仁山口铺出发,乘着夜色从熊峰山东麓偷袭仰攻,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血战通宵。夺回了制高点427高地,毙敌70多人。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记住了这悲壮的一幕。从此,高高的熊峰山,始终飘扬着中国人自己的国旗、军旗,屡战屡败的侵略者再也不敢对熊峰山发动新的进攻。
采访手记:建立纪念牌,拟建设抗战旧址陈列区8月21日,记者来到三柱塔时,只见这里游人如织,绿树成荫。当年的战场,今天已是花团锦簇天。
在当地几名林场职工的带领下,记者进入抗战旧址中的战壕区。战壕区位于三柱塔西侧,是一个高高突起、非常陡峭的山头。
在进入山头的盘山公路旁边,有一块安仁县委、县政府2011年7月所立的石刻纪念碑。上面简要介绍了熊峰山保卫战的经过、参战部队番号、战果。
这个山头目前还没有开发,连小路也没有。从公路上爬进去,只能在丛林中拉住藤蔓树枝艰难前行。
经过大约500多米的高山丛林搜寻,记者看到了战壕。这些战壕保存完好,四面通达,在1.2米高以上。
虽然战壕周边长满了树木,但战壕清晰可现,主体分明。站在这些战壕旁,71年前那悲壮的一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中国军人依托劣势装备,用大无畏的抗战精神,挥舞着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从战术角度分析,战壕应该是环山的。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环形阵地,有力地打击侵略者。大石林场党委副书记李艳红及几位林场职工用他们的回忆证实了记者的判断。
他们介绍,在这个山头,四面都是战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挖山造林的时候,经常能在这些地面上捡到子弹壳和部分枪械部件。
在另外两座山头,原来也存在着大量的战壕、交通壕沟,只不过历经多轮造林,那些旧址已毁。现在抗战旧址保存最多的就是这个山头。
在采访中,记者问及中国军人的墓地在哪里?大家都比较迷茫。只能笼统的说,因为年代久远,地貌地形变化,很难准确地找到中国军人当年的临时葬地。
史料中对此也没有涉及。但大家认为,山上一定有中国军人的墓地。
因为在激烈、持续的战事中,另外选址安葬的可能性比较小。至少有一部分中国军人的遗体安葬在山上。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陆续有日本军人的后代来熊峰山寻找他们先人的遗骨,拜祭他们的祖先亡命之所。安仁民间人士认为,中日战争对两国人民的伤害是巨大的,日本必须牢记历史,深刻反省,永远告别军国主义的不归之路。
熊峰山的光荣历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今年,安仁一些老干部、老知识分子向县委、政府建议,珍惜历史遗存,建设好熊峰山抗日旧址展区。
目前,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已经拿出方案,把记者驻足的这个山头,列为抗日旧址重要展区,纳入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建设的范畴。在山头上进一。
凿壁偷光: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总结: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 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总结: 三迁之教: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 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总结: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够分,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总结: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总结: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 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总结:由此可见,一个集体起内讧,容易让敌人有机可趁;惟有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对抗外敌。
才会让敌人无机可乘。就是说,团结好了,才能一致对外,才不会被别人欺负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总结: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东施效颦: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
后人称这个丑女为东施。总结: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会适得其反 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结果自然再无所获!总结: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滥竽充数: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齐宣王去世。
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总结: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豫园园主潘允端,是明刑部尚书潘恩之子。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以举人应礼部会考落第,萌动建园之念,在上海城厢内城隍庙西北隅(今安仁街东的梧桐路、马园弄一带)家宅世春堂西的大片菜畦上“稍稍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动工造园。嘉靖四十一年,潘允端出仕外地,无暇顾及建园,其《豫园记》中说:“垂二十年,屡作屡止,未有成绩。”
万历五年(1577年),潘允端自四川布政司解职回乡,便集中精力再度经营扩修此园,“每岁耕获,尽为营治之资”,并聘请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和叠山。此后,园越辟越大,池也越凿越广。
万历末年竣工,总面积称70余亩。全园布满亭台楼阁,曲径游廊相绕,奇峰异石兀立,池沼溪流与花树古木相掩映,规模恢宏,景色旖旎。
明代中、后叶正值江南文人造园兴盛时期,上海附近私家园林不下数千,而豫园“陆具岭涧洞壑之胜,水极岛滩梁渡之趣”,其景色、布局、规模足与苏州拙政园、太仓?山园媲美,公认为“东南名园冠”。潘允端在《豫园记》中注明“匾曰‘豫园’,取愉悦老亲意也”。
“豫”,有“安泰”、“平安”之意。足见潘允端建园目的是让父母在园中安度晚年。
但因时日久拖,潘恩在园刚建成时便亡故,豫园实际成为潘允端自己退隐享乐之所。潘允端常在园中设宴演戏、请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寿祭祖、写曲本、玩蟋蟀、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等,甚至打骂奴婢、用枷锁等惩罚僮仆。
僧尼、相士、妓女、三教九流以及食客等频繁出入豫园。由于长期挥霍无度,加上造园耗资,以致家业衰落。
潘允端在世时,已靠卖田地、古董维持。潘允端死后,园林日益荒芜。
明末,潘氏豫园一度归通政司参议张肇林(潘允端孙婿)。清初,豫园几度易主,园址也被外姓分割。
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长生禄位。书院尚未修竣,张升衢遭贬黜,随即停工。
园中亭台倾圮参半,草满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秀丽景色已成一片荒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得城隍庙东部土地2亩余建造庙园,即灵苑,又称东园(今内园)。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些豪绅富商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恢复当年园林风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竣工,历时20余年。
因已有“东园”,故谓西边修复的园林为“西园”。园基原称广袤70余亩,据同治七年(1868年)清丈,不足37亩。
修复后的西园、东园性质上已非私家花园,成了供城邑士人乡绅们集会雅玩的寺庙园林,但规模布局还依照潘氏豫园,保留了文人宅园明秀雅洁的风貌。原临荷花池的乐寿堂已颓圮,复建西园时,在原址上建起形制高大、华丽宽敞的三穗堂。
鸦片战争时,豫园遭破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农历五月十一日,英军从北门长驱直入,驻扎豫园和城隍庙,司令部设在湖心亭。
豫园“风光如洗,泉石无色”。咸丰五年(1855年)小刀会起义失败,清军驻扎豫园,香雪堂、点春堂、桂花厅、得月楼、花神阁、莲厅皆遭损毁。
咸丰十年,太平军东征,清政府请洋枪队入城防守,豫园又作兵营,“西园石山,尽拆填池”,建造西式营房。清嘉庆、道光年间,上海商业发展较快,一些商业行会在豫园设同业公所,作为同业间祀神、议事、宴会、游赏之处。
同治七年西园划分给各同业公所,各自筹款修复。此后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荷花池西南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艺人,诸如相面测字、卖梨膏糖、拉洋片等在此设摊,逐渐成为固定庙市,后演变为商场。
光绪元年(1875年),豫园内有豆米业、糖业、布业等21个工商行业设立公所,一些公所还设立学校,旧有古迹日趋湮没。民国时期,豫园已被一条东西小路(今豫园路)分割成南北两爿,古建筑破漏,面目全非,有些改建成民房,凝晖阁、清芬堂、濠乐舫、绿波廊分别成为菜馆、点心铺、茶楼。
香雪堂于八一三淞沪战争被日军焚毁,除堂前玉玲珑假山石外,仅剩一片空地。所幸园中重要部分点春堂、三穗堂、大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古树名木,仍得以保存。
解放后,豫园得到妥善保护。1956年经市政府批准,拨出专款,由市文化局直接组织专门班子,聘请上海民用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建筑专家以及能工巧匠,对豫园进行了全面修复,历时5年,投资上百万元。
修复重建被毁坏的三穗堂、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等古建筑,疏浚淤塞的池塘,栽植大量树木花草,并把豫园和内园连接起来融为一体。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
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趋衰微,无力承担园林修缮和管理所需的巨大开支。
明朝末年,豫园为张肇林所得。其后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为不使这一名胜湮没,当地的一些富商士绅聚款购。
这个智谋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结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
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
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
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
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
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
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
大将甘宁以黄盖乃东吴旧臣为由,替黄盖求情,被一阵乱棒打出大帐。众文武一见大都督火冲脑门,老将黄盖死在眼前,就一齐跪下,苦苦为黄盖讨饶。
看在众人的面子,周瑜这才松了口,将立即斩决改为重打100脊杖。众文武还觉得杖罚过重,仍苦求周瑜抬手。
周瑜此次寸步不让,他掀翻案桌,斥退众官,喝令速速行杖。行刑的士兵把黄盖掀翻在地,剥光衣服,狠狠地打了50脊杖。
众官员见状再次苦苦求免,周瑜这才恨声不绝地退入帐中。周瑜和黄盖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
惟独一人心里清楚,他一言不发,袖手旁观,他就是诸葛亮。 这50军棍将黄盖打得也真够惨的,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
其他将领来探视时,黄盖守口如瓶,只是长吁短叹,似乎有许多难言的隐情。当他的密友阚泽抱着怀疑的态度前来视疾时,黄盖才道出了实情,并转请素有忠义和胆识的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信。
富有阅历、老谋深算的曹操,面对潜至的阚泽和诈降书,将信将疑。但阚泽也决非等闲之辈,他既具胆识,又能言善辩,最终使曹操不得不信。
恰在此时,已混入周瑜帐下的蔡中、蔡和两人也遣人送来了周瑜怒杖黄盖的密报。阚泽离开曹营回去之后,又使人给曹操带去了密信,进一步约定了黄盖来降时的暗号和标识。
这期间,蔡和、蔡中也从江南岸为曹操暗通消息。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更使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
曹操水军多由北方人组成,他们不适应水上生活,不少人因颠簸晕船而发生疾病。另外,周瑜等虽然确定了火烧战船的作战方案,但曹操水军战船各自独立,一船着火,他船尚可以迅速离去。
为了为火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周瑜又巧妙地让庞统潜至曹营,为曹操献上了将战船拴到一起的“连环计”。这样一来,曹操的战船或30只一队,或50只一组,都用铁锁连到了一起,并在船上铺了木板,士卒战马往来如履平地。
晕船的问题解决了,不仅士卒为之欢呼雀跃,就是久经战阵、深明兵法的曹操,面对稳如泰山的船阵,也自以为得计。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刘联军方面已作好大战前的准备与部署。
诸葛亮设坛祭风三日,是夜将近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渐起,并越来越急。黄盖也将准备好的20只大船,装满芦苇干柴,浇上鱼油,铺好引火用的硫黄、焰硝等物,然后用青布油单遮盖好,船头还钉满大钉,船上又树起诈降的联络标识“青龙牙旗”。
每条大船后面各系着行动便捷的小船“走舸”。黄盖还特派小卒持书与曹操约定当晚来降。
周瑜也安排好接应黄盖的船只和进攻的后续队伍。 江北的曹操,正在大寨中与诸将等待消息时,黄盖的密信送到。
信中称:因周瑜关防甚严,黄盖一时无计脱身。巧遇鄱阳湖运粮船队到寨,周瑜遂命黄盖巡逻,这才有了出营的机会。
于是,定于当晚二更来降,插着青龙牙旗的船队就是来降的粮船。曹操见书大喜,与诸将来到水寨的大船之上,专等黄盖的到来。
黄盖座船的大旗上,写着“先锋黄盖”四个大字。他指挥着诈降的船队,趁着呼呼的东南风向北岸疾进如飞。
当曹操看到黄盖的船队远远驶来时,高兴异常,认为这是老天保佑他成功。但曹操的部下程昱却看出了破绽,他认为满载军粮的船只不会如此轻捷,恐怕其中有诈。
曹操一听有所醒悟,立即遣将驱船前往,命令黄盖来船于江心抛锚,不准靠近水寨。但为时已晚。
此时,诈降的船队离曹军水寨只有二里水面,黄盖大刀一挥,前面的船只一齐放火。各船的柴草、鱼油立即燃烧起来,火乘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冲入曹操水寨。
曹军战船一时俱燃,因各船已被铁锁连在一起,所以水寨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大火又迅速地延及北岸的曹军大营。
危急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