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典,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经典实例;故,当然就是故事了。
所谓城隍,是汉朝末年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 --- 道教 “创造出来” 的神。
道教开创伊始,本来只是讲 “黄老之术” ,他们是 “无为而治” 制度的 “遗老遗少” ,是汉武帝以后 “独尊儒术” 的 “反对派”,是在野派。
到了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就模仿佛教,开始了疯狂的 “造神运动” ,创造出方方面面的神和仙。道教是世界上最荒谬的宗教。
既然城隍之说在历史书不曾发生过,当然不是典故喽1
“土地神,土地神,土地原是天上人。”
在江西萍乡一带,农历岁首要举行参拜土地神的庆贺活动。这天黄昏,锣鼓喧腾,爆竹声声,以一人假装成土地神,按上线胡须,翻穿皮马褂,左手持杖,右手执扇,摇头摆尾,自乐自赞说:“土地神,土地神,土地原来天上人。”
这句话道出了土地神的“家底”。土地神的前身是社神,神可不像土地神,这样官微言轻,而是地位显赫,在神界数一数二的大神。
社神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崇拜。土地为人类提供了活动场所,土地生长的万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故人类感激它、崇拜它。
对社神的祭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礼经·郊特牲》中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
为什么要祭祀社神?《孝经援神契》中说得更清楚:“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
祭天与祭社(地)是古代两项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可见社神的地位非同小可。进入封建社会后,原属自然崇拜的社神逐渐人格化、社会化,社神的地位不断跌落。
社神就像一位仕途失意的官宦,逐级降职。虽然由皇帝专祀的国家的社神祭祀不断,但失却了民众的参与,名存实亡。
倒是那些遍布各个角落的小社神(俗称土地神),充任了地方保护神的角色,香火颇旺。唐代城隍信仰盛行后,土地神的辖区更加缩小,成了城隍的下属。
至明代,土地神已遍及全国每个乡村,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水东日记》),桥头土地、栏头土地、灶头土地、田头土地、山神土地……名目繁多,凡是有土地的地方皆有土地神的存在。多少有点神气,大小是个官儿 ——独霸一方(横批) 这是旧时常书写于土地庙的一副对联。
这副绝妙的对联形象地勾画出了土地神的“神格”和特征。如果与另一副对联“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总要肥——尽管端来”联系起来,更是生动地说明土地神的地位卑微,供品要求不高,但毕竟是“独霸一方”的“神”,不可怠慢,像人世间的保长、甲长一样得罪不起,所以又有副妙联曰:“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因此,汉族民间凡举行祈福禳灾的重要祭祀活动,供桌上都要设土地神,请土地神到场。
如浙江海盐、海宁一带的“赕佛”(祈祷神灵护佑,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丁平安)的活动中,要请中界云仙官使者请来三界土地:龙天土地、桥神土地、随身土地、店舍土地、住居土地、山神土地、当坊土地、田公地婆、栏前土地。平时外出做事,也要祭土地求平安,如浙江龙泉的菇(种香菇)民到了种菇的山上,要向当地土地庙燃香点烛,供上一刀肉等,下跪膜拜,恳请神灵保佑外乡来客平安无事、香菇丰收;浙江缙云山区的炭农,进深山烧炭时,临睡前都要在炭铺不远处为山神土地设置的屋前,恭恭敬敬地烧上一炷香,请过山神土地后,才能回铺睡觉。
土地神专管土地,因此旧时要动土前必须祭土地,征得他老人家的同意。如浙江奉化一带汉族民间认为:土地菩萨专管辖下的地盘安宁,但如果人不事先打招呼,给他一定的报酬,他会不闻不问,任鬼胡来。
所以人们从事与土地有关的工程前,必须先祭土地。祭法是“备五碗素菜(豆腐、芋艿、青菜、萝卜、笋片等)、一副蜡烛香、两杯黄酒,将这些供品摆在地中间,然后主人叩拜祝念:“土地菩萨,人要在这里造猪厩、牛厩,请帮忙移一移,保佑我家养猪像牛、养牛像马。”
祭毕才可破土动工。“乡里鼓儿乡里打,当坊土地当坊灵。”
土地神虽然官不大,但管的事却不少。辖区内凡婚丧喜事、天灾人祸、鸡鸣狗盗之事都要插一手,而且土地神一副慈祥老翁的模样,与人较为亲近,所以人们喜欢向他吐露心声,向他祈愿。
如《集说诠真》中所说:“今之土地祠,几遍城乡镇市,其中塑像,或如鹤发鸡皮之老叟。或如苍髯赤面之武夫……但俱称土地公公。
或祈年丰,或祷时雨,供香炷,焚楮帛,纷纷膜拜,必敬必诚。”所以,小小的土地庙往往香火很旺。
因为汉族民间相信“县官不如现管”,“土地不松口,毛狗不敢咬鸡,”“土产无多,生一物载培一物;地方不大,住几家保佑几家。” 旧时有些地方,生下孩子的第一件事是提着酒到土地庙“报户口”。
死了人的第一件事是到土地庙“报丧”,因为死的鬼魂要由土地神送往城隍府。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记载江苏高邮地区“凡人始死之时,家人必以芦席稻草,圈于土地祠旁,为魂灵栖留之所,谓之铺堂。
铺堂之后,家人则按中晚两餐,备具饭一盂、菜两盘,送至祠旁所设之鬼寓,多则三天,少迹两天,谓之送饭。”其意显然是指人刚死,鬼魂暂留土地祠,尚需家人送饭菜。
土地还管人间的婚姻大事,《天仙配》中的土地就促成了董永与七仙女的姻缘,有些地区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贴压在土地庙的香案下,以此判断两人的命是否相和。至于村中发生瘟疫之灾、虎狼之患,祈求土地消灾除患;发生盗窃之事、斗讼之争,祈求土地指点迷津、主持公道,在旧时的农村也是经常举行的事。
古人思忖道:这不正是堪舆家所称的“面对平肩无头山”,乃最犯嫌招烦的风水。县衙正对“无头山”,如何是好?一连几天,他内心忐忑,茶饭无味,更无心于公案。他再也坐不住了,就带上衙役,朝着那座山的方向勘察而去。但见山顶上三石错峙,两旁若鼎耳,中间突如香炉状。环望四周,群山争雄,若兽而蹲,若螺而盘,若人而拱,若而翔,若俯而付,或断或续,或向或背,确实为一处难得的胜境宝地。便请来风水先生,商定在鼎耳筑石为尖顶,既如“文笔朝天”,又意于香炉上插一柱香,以卜县运昌盛,人才辈出。于是,知县回衙后,即着手向社会士绅募捐,发动附近民众义务献工,就地采石,修筑香炉尖顶高二、三丈。后来,香炉山遂改名为文笔峰。
三山五岳,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方丈三山,另以游旅胜地闻名的雁荡山、庐山、黄山也有被合称为三山之说。
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三山处于南方,相对于中原稍远,继五岳之后成名,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南向扩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
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 “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
东岳泰山
泰山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位于山东泰安,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被视为崇高、神圣的象征,故有“五岳独尊”之说。“重于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岳华山
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千米,“自古华山一条路”,险居五岳之首。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五峰环峙,高擎天空,“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
南岳衡山
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300.2米。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北岳恒山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千米处,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山势陡峭,沟谷深邃。深山藏宝,如著名的悬空寺便隐匿其中。
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全长60多千米,主体部分在河南登封境内,分东西两部分,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两山各有36峰,合称嵩山72峰。嵩山少林寺名闻天下。
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奇。
江西庐山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浙江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历代帝王都先后登临鸡鸣山,观赏北国风光。鸡鸣山顶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的一通古碑,碑文中有:“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即是说鸡鸣山为唐太宗所命名。清圣祖玄烨自康熙三十五至四十五年(公元1696—1706年)的十年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临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仍静“卧”小道旁,让游人遐想无限。
鸡鸣山原有庙宇112间,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塑像200余尊,是高僧念佛讲经、祈福社稷吉祥的历史文化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为庙会日,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形成当地一大风景线。现山上已恢复建设多处旅游景点,并有僧尼居住,四季香火不断。
敬德登山
唐朝初期,敬德带兵北征,节节取胜。行至凤鸣城(今鸡鸣驿),因粮草后续不济发生危机。敬德苦思冥想救急的办法。忽听凤鸣山(今鸡鸣山) 传来阵阵鸡鸣声。随从问敬德:往夜此山静悄悄,今夜连连鸡鸣,是不是有敌登山?”敬德听罢,便带兵深夜登山。行至山顶,见一白发老夫人,正挥棒舂米,地上 群鸡借月光争食。敬德便问:“老妈妈,天已深夜,你还忙着舂米,不怕累坏身子?”老夫人回答说:“敬德北征,我正在为他准备粮草,不然睡也不安”。“这点 米能用几顿?”“别说能用几顿,就是千军万马,食用一年半载,也用之不完……。”听此话,敬德急忙下跪施礼,“老妈妈,眼下便是敬德,求老妈妈借助粮草, 待凯旋归朝,再以偿还。”老夫人说:“为国献力,是理所当然。明日敌要大举进攻,你赶快回去,将粮草这样、这样……”等敬德起身拜谢,老夫人早已飘然无 影。
敬德回营遵老夫人吩咐传下将令:全军的锅碗瓢勺,件件放米三粒,个个马槽放谷草一根,并指令将士兵卒随时准备迎战。说也奇怪,刚过五更,凡是放了三粒米的器具,个个米满外流;凡是放谷草的马槽,个个满槽。全军士气高涨,北征凯旋。
唐王听了敬德的启奏,龙颜大开传下圣旨:赐凤鸣山为鸡鸣山,并派敬德监工在山上兴建奶奶庙。至今鸡鸣山也称奶奶山。
传说一:
天神杨戬从陕西担了两座山,准备给神木城西和城北各放一座,作为屏障,以遮挡风沙。过了黄河,太阳快要落山了,碰上一位老大娘,原指望接个好口气。便问:“你老说我赶太阳落山前能到了神木城吗?”
老大娘说:“唉!远着哩,到不了啦!”二郎神一气之下便说:“人到不了,我的头也要去!”于是便使了神威,其头飞来神木城西北为二郎山,身躯化天台山。
传说二:
在很早以前,北方沙漠中有一只巨大的骆驼,它口渴了,来到神木芹河于窟野河的交汇处喝水,两条河的水全被它喝完了。
还没有将渴解了,最后被渴死了。它的身躯吸收阳光和大地的蒸汽,结果就化作为驼峰山了。驼峰山也就是今天的二郎山。
传说三:
根据二郎山庙的碑文记载,在明正统年间,由于人们的生产条件还很落后,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还治理不了窟野河,就像借助神的力量来治理。
这时,就想到了治水之神赵昱赵二郎。因此,人们就在山上修建了二郎庙,作为山上的一座主庙,从此,这座山一直就定名为二郎山了。
传说四:
李冰的二儿子李二郎在治理都江堰时也立过大功,死后被封为治水之神,因此二郎山庙中的二郎庙是李二郎。
扩展资料:
二郎山,俗称西山。二郎山呈南北走向,山势蜿蜒,巍峨险峻。在前后1公里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
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庙、诸神殿、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这些古建筑疏密相间,形体各异,布局合理,虽险若固。
其间尚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照壁和石刻卷顶一处,还有壁画2幅、碑石10余通,以及石刻楹联、题字等。这些石刻,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
据神木县志记载:二郎山创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嘉靖年间重修[诸神殿顶梁上有“大明亮靖二十四年(1545)岁次乙卯五月十七日立”字样],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由山脚石窟地藏阁起,至北山顶山神庙止,计有庙群建筑90余间洞。两峰断处架1天桥(俗称“断桥”),依山势起伏逶迤而造建,惟结构布局独具匠心,泥塑木雕、壁画石刻比比皆是。
文人墨客,题咏精荟,山林别致,游人留连忘返。1959年神木县政府重新整修,“文革”期间惨遭破坏,1983年再次修整,虽不能复原旧貌,但仍为人们休闲游乐的好地方。
二郎山有着亮丽的风景,所以的它不仅是美丽的旅游胜地,更是成千上万的亲朋好友聚集的盛会。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
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松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常年有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游客们来观光拜佛。
每次攀登二郎山,就可以看到骆驼头上“二郎山”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沿着陡峭的三百六十多级石阶拾级而上,登至三百二十多级便是山半月门牌楼。
正面刻有林则徐诗:“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额“一山无峙”,背面是“欲上青天揽明月,更倾东海洗乾坤”,额“锦绣河山”。
过了山半月门牌楼,第一处建筑是八仙洞,洞内原有八尊塑像,文化革命遭破坏,1984年重绘八仙图,修复神像。
过了八仙洞,是地藏洞,沿着“骆驼头上”的“之”字形曲径再往上,便是浩然亭,此亭建于1937年,1939年仲秋抗日将领何柱国邀请热血志士在此共誓抗日决心。
并亲笔为亭额题写“天地正气”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顺“骆驼头”北上,有二郎庙、水母宫、诸神殿。一路凭栏远望,神木县城全景尽收眼底。
诸神殿后有韦驮阁(护国寺)、三教殿。三教殿在二郎山第一峰颠,穿廊叠檐,别致典雅。殿前生有一树,枝柯斜出。
殿内供奉儒、佛、道三教始祖孔子、如来、老子,东西两面墙上有九龙山(东山)和二郎山(西山)全景壁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神木二郎山
是杭州城隍阁,看到的塔是雷锋塔。
但城隍阁不是挺小的! 城隍阁位于吴山天风景区,连地下共七层的仿古楼阁式建筑高41.6米,炫煌富丽,融合元、明殿宇建筑风格,大处着眼,细处勾勒,兼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城隍阁主顶顶端为葫芦状宝瓶造型;四个副顶顶端设凤凰造型,整座楼阁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凤凰,又如仙山琼阁倚天耸立,令人神往。
城隍阁二层东楹柱悬明代徐渭名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底层大厅南、西、北三面,倚壁设灯光橱窗展示大型硬木彩塑《南宋杭城风情图》,对面嵌壁青石线刻画描绘杭州历代名贤画像和10个民间神话故事;三到顶层都有休闲服务设施。
六红的故事
“六红的故事”说的是王献臣儿子一夜豪赌,一把骰子将拙政园输给了徐氏。古代笔记,记录了这件事情。据说,当时徐少泉拿一千两银子与王献臣的儿子赌博,约定撒出去骰子上六点的颜色是红色的人获胜。赌了许久,等到他输得差不多了,徐不泉就招呼妓女进酒,而且器乐合奏。等到他开始疲倦的时候,徐少泉就要他以拙政园来赌,并暗暗地拿出六面都是六点红色的骰子一掷,只见骰子的六点都是红色,在座所有的人都惊奇得大叫,因为一般是绝不可能的事。王献臣儿子不知是作弊,惘然若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是拙政园就输给了徐少泉。后来王献臣的儿子一蹶不振,家道败落,到了孙子一辈穷得以吊丧为业。
归田园居掌故
王心一死后,子孙继承此园,康熙三十五年(1696),其曾孙遴如命画工柳遇作《妆雪堂图》,沈德潜为之作记。
据《闻见偶录》、《红兰逸乘》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冬,有虎自太湖来,窜至园中,伤了二十余人。官兵至园中捕虎,园内仿峨嵋栈道之山石,在打虎时被枪炮攻毁。后把虎驱赶至了园帝一间茅屋中,才将虎击死。园中乱石塞途,游人莫入。
至嘉庆年间,王氏子孙中落,园也渐渐荒废。嘉庆二十二年(1817),园中包山石为吴县潘奕隽所得。石古朴可爱,移置撷芳亭外,题曰“米友”,潘奕隽作八分书,请汤警斋镌于其上,并作诗记之。
诗仆商山子
乾隆初年,拙政园中部归太守蒋棨所有,名“复园”。商山子就是蒋氏家中的奴仆。他本姓薛,从小出生很苦,年满十二岁时,就卖身为奴,伐木、沽酒,样样学着做。后来当了小主人的伴读书童,一边侍候笔砚,一边跟着学习。过了十余年,经他不断努力,解吟诗、好书画,学问超过了主人,自号“商山子”。袁枚曾作《商山子歌》赞美他的学问和品德。
乾隆三年(1738),蒋棨会亲友于园中,请洞庭叶震初绘《复园嘉会图》,图中二十九人,商山子为其中之一。
七十余岁时,他自绘小象,袁枚、蒋立崖刺史皆有题咏,潘奕隽也曾作诗以赠。
忠王李秀成在见山楼
据范烟桥老先生于1960年向钱正讲述,忠王李秀成住在见山楼的一些故事。
清咸丰十年(1860)农历四月十二日(公历6月2日),太平军进苏州,以拙政园作为忠王府,忠王李秀成就入住在“见山楼”上。
这座见山楼,独立在水池中,三面环水,只有西边通连陆地,当年东北边的那座曲桥还没有建造,因此十分安全。如有刺客潜入楼下,找不到上楼的楼梯和通道,这是见山楼与众不同之处。真正的上楼通道,却在意想不到的外边爬山廊上,只要这里站上岗哨,就可以保证忠王的安全。
忠王入住以后,每天早上总是在楼上梳洗。无意中,被北面围墙外的农民发现。那时围墙外有高高的荒墩,听到消看书,一早都有一些农民站在高墩上,看那个穿着黄色袍服的太平军将领梳洗。日子一长,忠王和农民搭起话来,农民也把一些情况说给忠王听。
一天,有个农民告诉忠王,说在山塘街上,有个虎丘农民,挑了一担青菜到山塘街上去卖,碰到一个太平军,强买去这担菜,只给了很少的钱。忠王听了,大为震怒,立刻下令追查。结果查明,这个太平军不是从广西打出来的老兵,而是不久前在南京清军南大营中投顺过来的清兵,旧习气没有改掉,确实用低价强买了农民的一担青菜。忠王下令,在山塘街斩首示众,严令部下,一律公卖公买,违令者斩。
为了保护百姓利益,忠王将山塘街划为“贸易区”,不论军民人等,一律公平买卖,从此生意兴隆。忠王还下令,在山塘河上的“白姆桥”、“新桥”等通向山塘街的每座桥上,装上栅栏门,不准太平军随便进入山塘街,以保证贸易街上正常的经营。老百姓对忠王十分感激,自动发起,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军上“民不能忘”四个大字,以表示对忠王的爱戴。可惜这座牌坊在清兵攻下苏州时被毁掉了。
南阳人有句顺口溜:“南阳有个王府山,巴巴差差挨住天;社旗有个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都是夸张其高。其实王府山不过23米,8层楼高。但那时南阳最高的建筑也就是城门楼,相当于现在的三层楼,其他都是匍匐的平房。在城之一隅突兀一个20多米的家伙,确实是危乎高哉了。
唐藩共历9世11王。历代唐王生活都很腐化。由于站在王府山上能俯瞰全城,所以王府山就成了历代唐王的嘹望台。他们看到城中谁家娶亲,就把新娘抢来,先睡三晚再放还。南阳人为了夺回初夜权,就改在夜里娶亲,而且不放鞭炮,不吹唢呐,像偷的一般。此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南阳夜间娶亲之俗怎样形成,无正史可考,仅传于民间口碑。但这口碑比正史厉害,它挂在千千万万人的嘴上,远播久扬,而正史却大部分都深埋在故纸堆里,不为人知。有此口碑,历代唐王在老百姓心里便只留下“仇恨”二字。明末农民大起义中,规模宏大的唐王府和九座郡王府被烧得片瓦无存,仅余这座烧不掉的王府山,作为唐藩的耻辱柱耸立在那里。
苏轼《游金山寺》
1. 此诗是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路过镇江金山时的游览之作,也是他七言古体诗的代表。通过描绘神奇莫测的江上景物,抒发了诗人羁旅行役之愁和怀乡归隐之情。
2.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八句写金山寺山水形胜,并点出思乡主旨。中间十句写登眺所见黄昏夕阳和深夜炬火的江景。末四句直抒感喟,总束全篇。
3. 此诗的艺术特点:
(1)首尾呼应,章法严谨,层次分明。此诗以“宦游”始,以“归田”终,中间又以“望乡国”句相绾系,有起有结,遥相呼应。全诗围绕长江着笔,以时间的推移来表现环境的变幻,笔势骞腾而层次井然。
(2)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本诗虽是写游金山寺,却对金山寺本身景观略而不写,着重写登眺所见之江景,可谓神思独运;在描绘景物时,抓住白天、傍晚、黑夜不同时辰的不同景象特征,予以生动细致地刻划,情景如绘,笔力矫健,意境开阔,兴象超妙;江上奇幻迷茫的景色同诗人浓郁诚挚的乡情交织在一起,既使人感到景之奇,又使人感到情之真。
(3)联想丰富,比喻新奇。诗人把万顷江波比作靴子上的细微皱纹,把江天晚霞比为鱼尾的赤红色,喻象新颖贴切。作者见巨石随波出没,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见到江心怪火,又联想到江神的警告,想象奇警而又紧扣主旨。
并无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