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史籍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让伯益作君主。结果却是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启,所以启即位。后追尊启为齐圣皇帝。此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释意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辛。 出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意思是架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筚路(辂)是荆柴做的大车,蓝缕是褴褛的衣衫。
当年的楚国先民,就是穿着破衣,拉着柴车,开垦了山坡林地,创建了楚国,创立了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开放融合、至死不屈的楚文化精髓。 上古时期,楚族因受中原一些部族的歧视,逐渐南移,到了商代中期,他们聚居我国南方的湖北荆山一带,成为殷商王朝的方国。
但仍然受到中原人的歧视,商王朝还经常向他进攻掠夺。特别是商朝末年,商纣王骄奢淫逸,宠信妖姬佞臣,杀害忠良,对各诸侯、方国横征暴敛,搞得朝纲不振,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居西歧山的西伯姬昌积极访聘高贤,招纳勇士,准备讨伐纣王,拯救苍生。各路诸侯闻讯,纷纷归附。
楚国国君鬻熊,自幼习文练武,精通文韬武略,有治国安邦之才。他虽年高九十,仍然雄心勃勃。
姬昌特到荆山拜访他。鬻熊见到姬昌,喜出望外地说:“久仰大名,老朽正欲投奔,同济苍生,不料明主谦恭下士,来到敝国,幸甚,幸甚!”姬昌见鬻熊皓首银须,便惋惜地说:“老人家虽有雄心壮志,只是风烛残年,能光耀几时?”鬻熊听后,很自信地说:“我虽年迈,夺关斩将力所不及,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尚不老啊!”姬昌见他讲得有理,而又归附心切,便问:“你何以辅我立千秋之功,建万世之业?”鬻熊答道:“今纣王施暴政,使得天下大乱,诸侯们为了偏安一隅,掳民夫充军伍,刮民财济粮饷,使民众苦不堪言。
我辅贤王招贤纳士,集诸侯于麾下,以法绳约束之;施仁播德,天下归心;吊民代纣,建千秋之基业。然后,修文息武,教代万民,振兴百业,便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文王一听大惊,惶然拱手谢罪说:“老人家果然怀有雄才大略,请登车同往西歧共谋大事。” 鬻熊到西歧后,被用为谋臣,尊为师长。
后来他立了许多功劳,成为周王朝的开国功臣。从面也大大提高了楚国的声誉。
周成王时,周王室为赏赐开国功臣的后代而分封诸侯。当时分封的诸侯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号,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封为第四等爵号,称为楚子,居住在荆山一带,国都设在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
周成王分封诸侯以后,在岐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盟会诸侯,楚子熊绎异常高兴,因为这是楚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诸侯身分出席朝廷召开的盟会。于是他兴致勃勃地按期赴会。
在举行盟会仪式之前,诸侯们均散坐会场四旁。熊绎见会场布置得整肃庄严,祭品丰盛,热闹非常,心中十分得意。
顷刻,一位大臣逐一请各诸侯入席,各诸侯依次就座完毕,熊绎不见点到自己,心中着急起来。正在这时,另一个大臣拢来,对他说:“请速同东夷鲜牟国君到会场上安放蓍草(滤洒祭神用的香草)、木牌(用以标明天子和诸侯席次),然后再去看守大庭前的火炬。”
熊绎一听,以为是大臣找错了人,连忙自我介绍说:“我是楚国诸侯啊!应该……大臣没等他讲完就笑着说:“哈,哈,哈,我知道你是楚子,今日侯伯以上方可入席,你小小楚子,又是蛮夷之族,何以入席?这是天子之命,不得违抗,去吧!”熊绎的肺都要气炸了,但在如此场合,不敢发作,只得忍气吞声地服从。 楚国一班文武,算定熊绎的归期,一面组织十里长队迎接,一面准备丰盛的猪羊酒礼,为熊绎接风,欢欢喜喜庆贺一场,热闹一番,以扬国威。
谁知熊绎回来后,却是垂头丧气。众人不知其故,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赴会情况,熊绎总是一言不发。
过了半晌,熊绎长叹一声后,向文武大臣们讲述周王室欺他国小位卑,不给席位的情况。众人越听越气愤。
熊绎见此情景,便沉着而又郑重地说:“众文武息怒,听我一言。今受中原欺凌,是因楚国财富贫乏,兵微将寡。
眼下若与中原对戈,是自取灭亡。欲求生存,不受欺侮,惟有同心创业,奋发图强。”
一席话说得众人连连称“是”。于是,他带领楚人在自然条件很差的荆山垦地。
《左传》中说他们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bi),是荆、竹、树枝之类;路,同“辂”,就是大车。
筚路,是用荆竹树枝编制成的大车,或者叫做柴车;蓝缕,即“褴褛”。破烂的衣服。
启,就是开,意思是说就地取材制成车子,穿着破衣服,去开发荒山野林,艰苦创业。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楚国的疆土不断扩大,财富昌益增多,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竟然成了江汉一带的霸主。
周王朝不把空当诸侯,它对周王朝也不很尊重了甚到在某种行动上还有所冒犯。 周王朝对这样的诸侯国当然不能容忍。
一天,一个大臣对周天子(昭王)说:“如今楚国不但自己不派人来进贡,还不让南方其它部族进贡。这种目无天子的行为如不惩罚,往后天下人眼中还有周王朝吗?”昭王一听觉得有理,立即亲率大军,向楚国杀来。
周王朝大军过了汉水踏上楚国的疆土,只见到处是深山老林,不见楚军,但经常受到从树林中钻出来的小股楚军的袭击。一些毒蛇猛兽也经常找他们的麻烦,特别是性情凶野的犀牛群的。
徙木立信的典故: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
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
(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
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扩展资料:关于商鞅,有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新政前,为了避免民众怀疑,商鞅在国都集市南门立一根三丈长木头,宣布只要有人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奖励十金。公众觉得奇怪,不敢有所行动,于是商鞅悬赏五十金。
终于有一愣头青将木头搬至北门,商鞅兑现承诺,以明不欺,随后颁布法令。针对这段“佳话”,1912年,就读于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的毛泽东同学,曾写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是他现存的最早文稿。
毛泽东开篇由“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感慨“国民之愚”和“执政者之煞费苦心”。随后,指出善法将会得到民众支持,不善之法将会得到民众抵制,“商鞅之法,良法也”,竟然民众“惮而不信”,再次感慨“执政者之具费苦心”和“国民之愚”。
60多年后,已经成为“伟大领袖”的毛泽东,再次盛赞法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跌宕起伏,但对法家的推崇一以贯之。
毛泽东在作文里指出,商鞅是四千余年首屈一指的“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的政策是“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这个观点至死不渝。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再论“商鞅徒木立信”:民众付出最多获利却最少。
杨翥卖驴
明朝时期,礼部尚书杨翥特别喜欢驴子,平日上朝或外出也都骑驴代步。为了不让驴子受哪怕半点委屈,杨翥经常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喂的是上等的饲料,就连晚上,也要起来看上那么一两回,可以说是爱驴如子。
邻居的一个老头,六十岁了,老来得子,疼爱有加,可这孩子一听到驴子的叫声,就哭闹个不停,弄得一家人鸡犬不安,苦不堪言。
起初,邻居认为杨翥是当朝礼部尚书,地位显赫,一直不敢向杨翥提及。后来,见自家的孩子日渐消瘦,家人也烦不胜烦,老头于是就向杨翥说了。
杨翥听后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了,甘愿委屈自己,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邻居一家感激不尽。
程启元,淮安人。他父亲在京城经商的时候,曾经和刘某结为儿女亲家。后来,刘某到蒲州去做太守,因事被免职。启元的父亲也因为经商不利,家业衰落,不久便病故了。那时候启元年龄还小,等到他长大成人,竟无从得知刘家的消息了。启元虽然自幼就饱读诗书,但因为时运不济而屡试不中,只好在家中教侄儿们识字。因为和刘某有婚姻之约,他矢志不娶,直至六十岁,还是独身一人。
和程家结亲的刘某自被贬官之后,家境一天坏似一天,不久刘某便去世了。刘女只好寄居在天津尼姑庵里,靠做针线活度日。没到尼姑庵之前,有些豪门贵族也曾多次登门求亲,都被她回绝了,一心只等程启元。这一等就是几十年,直到她五十九岁时,程启元才得到她的消息,那时启元已是六十岁了。启元赶到天津,把他们的情况上报给有关部门,请求让刘女还俗。有关部门当即批准,让他们在政事堂举行了婚礼,并且还资助了他们回乡的路费。两江知府很欣赏这件事情,便上疏给朝廷,请求表彰他们。奏疏中有这样两句话:“订丝萝于黄口,谐花烛于白头。”意思是说他们自幼就订了婚,可是到老了才完成花烛。
启窗映雪——孙康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