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
他的后代子孙便以他名字为姓,称为尚姓。 2、源于秦代,以官职命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有六个带"尚"字的官职,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 尚,管理、负责和司掌之意,这六个官职就是管理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的宫廷官吏。
这"六尚"之官的后裔,有的以祖先职官为姓,也称为尚姓。 3、出自宇文氏。
宇文氏本为东部鲜卑族复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唐朝时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将军,初赐姓李氏。
后复本姓宇文。以功加检升校尚书右仆射。
官居高位,遂以职官命姓为尚氏,称尚可孤,其后亦为尚姓,融入汉族。 二、迁徙分布 一支分布在广东花都。
从花都迁到广西桂平市(浔州),在清代后期。 明末清初时湖广填四川中,其中一支由湖南孝感迁到四川江油居住。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廉介堂":廉是清廉洁白,介是性格行为独特。元代尚野,志趣正大,文词典雅,事继母至孝。
为国史馆编修,出为汝州判官,为人清廉洁白,性格行为不同于众。 【郡望】 京兆:即首都长安直辖区。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清河郡:汉高帝时置。
相当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上党郡: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袭之。
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
四、历史名人 尚可孤 : 唐代尚书右仆射。 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
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 尚长道 :宋代诗人 尚仲贤:元代戏曲家。
尚达:明代岳阳令。 尚衡:明朝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
曾上疏谏止造佛塔,有"臣可无此身,陛下不可有此过"之语。 尚可喜:清初辽东人。
明朝末年为广鹿岛副将。明亡后,归服清朝,授总兵官。
从征宣化、代州。顺治初从入关,剿李自成,平定湖南、广东,封为平南王。
尚兆山:清代人。 五,在各处分支 在湖北省襄阳区尚寨有一分支,在湖北省枣阳市徐寨有一分支。
尚秉和(1870-1950)河北行唐人。 字节之。
家临滋河之滨,故晚自号滋溪老人;京寓植有双槐,学者因称槐轩先生。 少肄业本邑龙泉书院,后,游学于保定莲池书院,师事吴汝纶。
遍治经史,精研辞章,颇有创获。清光绪十七年(I891)成进士,分工部。
三十年(1904)入进士馆,学习法政,后任巡警部主事、员外郎。 宣统大年(1909),入京师大学堂为教习,次年丁父忧,服阕复为民政部员外郎。
辛亥革命后,任内务部第三科科长。
署理营缮司司长。浮沉郎署者十余年。
后遂辞官,执教于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受沈阳萃升书院之聘,主讲席三年。
日本侵陷东北,还为北平中国大学教授。 1936年受聘执讲于保定莲池讲学院。
芦沟桥事变起。家居不复出。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史馆”聘为纂修。1950年病殁。
平生口讷于言,于学则无所不窥,精通方术、医药,又工绘事,善鉴赏金石文玩。著述甚丰,遍涉经、史、子、集,其《辛壬春秋》、《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颇见重于世。
于《易》研讨最深,主张“象为学《易》之本。曾全面考究汉《易》象数学的特点,详探《左传》、《国语》、《逸周书》尤其是《易林》中久已为人忘忽的《周易》内外卦象、互象、对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百二十余象的应用规律。
凡立说与取象,多有创见,而不苟同于先儒。 时贤王树楠称其“将二千年《易》家之盲词呓说一一驳倒,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
(仵墉《焦氏易林注叙》)主要《易》学专著有《周易尚氏学》二十卷、《焦氏易林注》十六卷、《焦氏易诂》十二卷、《易林评议》十二卷、《读易偶得录》二卷、《左传国语易象释》一卷、《太玄筮法正误》一卷、《易说评议》(不分卷)、《周易古筮考》十卷、《周易时训卦气图易象考》一卷、《连山归藏卦名卦象考》一卷等。 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他擅演艺高胆大、豪放豁达的古代妇女及少数民族妇女。尚派名剧有《梁红玉》、《汉明妃》、《双阳公主》、《墨黛》、《昭君出塞》等。
五。尚姓当代名人 尚云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县长。
尚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319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尚(Shà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 是姜太公的后裔,以祖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等所载,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
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孙便以他名字为姓,称为尚姓。
2、源于秦代,以官职为氏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有六个带“尚”字的官职,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六个带尚之官职。有管理、负责和司掌之意,这六个官职就是管理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的宫廷官吏。
这“六尚”之官的后裔,有的以祖先职官为姓,也称为尚姓。 3、出自姒姓,以祖名为氏 夏部落成员尚黑,后世有以其名字中的尚为姓。
4、出自他族改姓及小数民族有尚姓 ①据《姓氏考略》所载,唐时尚书右仆射、冯翊郡王尚可孤,为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 ②据《唐书》所载,唐时吐蕃有尚姓,即宣宗时降唐的酋长尚延心一族。
③ 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 ④ 景颇族木染氏汉姓为尚。
⑤ 今满、蒙古、保安、东乡、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⑥ 出自宇文氏。
宇文氏本为东部鲜卑族复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唐朝时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将军,初赐姓李氏。
后复本姓宇文。以功加检升校尚书右仆射。
官居高位,遂以职官命姓为尚氏,称尚可孤,其后亦为尚姓,融入汉族尚氏。 得姓始祖 尚父。
即姜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因其祖上伯夷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故又名吕尚,为炎帝后裔。是商末周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垂钓于渭水之滨,被周文王礼聘为辅助大臣。
武王伐商时,任统兵师氏(简称师),被尊为师尚父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在牧野会战中,歼敌立功,是周朝的第一开国功臣。
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春秋末年,田氏代齐后,原齐国王族有一支以其字名为氏,称尚姓。
他们尊尚父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尚姓源起周代的齐国。
公元前三八六年,周安王被迫承认田和为齐侯。至此,齐国姜姓的江山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
因田氏代齐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属于一种和平演变,故尚姓大多仍留居齐国。尽管尚姓得姓很早,但在以后的发展中一直云山雾罩,所以其早期历史一直很难让人知其详。
先秦两汉是如此,魏晋南北朝也是如此,尚姓散见于史册,而且鲜少,很难让人窥探其庐山真面目。唐时,尚姓名人有官任礼部尚书兼侍御史的濮阳人尚衡,以及卫州汲(今河南汲县)人尚献甫,还有唐末的农民起义首领尚君长、尚让兄弟(从其二人经历来看,应为河南或山东两省间人)。
此际,尚姓一方面表现优异,另一方面加入了由宇文氏改尚姓的生力军,使得整个尚姓家族自此庞大茁壮不少。《元和姓纂》和《姓氏考略》讲尚姓望出京兆、清河、上党、汲郡。
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这说明在唐代及其以前,尚姓家族曾昌盛于今陕西西安、河北清河、山西长治、河南汲县一带。
五代闽国王王曦有宠爱尚妃,说明此际已有尚姓入迁福建。南宋以后,南方各地渐有尚姓家族。
元代,尚文由祁州深泽(今属湖南)徙居河北保定,尚野由保定迁居河北满城。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四起,既为推翻元人统治,又为争夺皇权互相攻杀,导致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因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于是从山西移民,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明清之际,尚姓开始在南方各地发展起来,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如今,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青海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尚姓约占全国汉族尚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尚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尚 长,字子平,汉代名士。
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尚长,自子平,河内人。
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
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唐许浑《村舍》诗之一:“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明张邦伊《沈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诗:“知尔尚平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尚 让,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
初从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死后,归黄巢。大齐政权建立后,任太尉中书令。
随黄巢四处征战,为黄巢的重要将领。黄巢死后,降唐。
尚仲贤,元代戏曲作家,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生卒不详。
著有杂剧十一种,今存《柳毅传书》,《气英布》。尚 野,保定(今属河北省)人,元代大臣、学者。
累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为官廉介有为,决狱无留滞。
文词典雅,博闻强记,从学者甚众。尚文(1236—1327年),字周卿,祁州深泽(今河北深泽)人,元朝副宰相。
元初应征召做书记官,先后做朝仪太保、右侍仪史、出守辉州、户部郎中、大司农丞、少卿、吏部侍郎、道肃政廉访使、刑部尚书、资善大夫、昭文馆大学士、中书右丞、太子詹事。泰定三年(1326年)以中书平章政事辞致仕。
元贞二年,建言:“治平之世,不宜数赦;不急之役,宜且停罢。”咸为成宗所嘉纳.(参考资料: 元史 卷一百七十 列传第五十七 尚文传 ) .尚 达,陕西省同州(今大荔)人,明代官吏。
弘治初,以贡士任岳阳令,县有涧水为患,尚达命令开渠灌田,时逢天旱,可谓两得其便。尚 衡,同州人,明代官吏。
弘治年间进士,累官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议,停止建造佛塔,后卒于汉阳太守任上。尚 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清代画家。
善山水、杂画,松石师郭熙,墨竹潇洒可爱。尚可孤,唐代东部鲜卑族人,宇文之别种,世居松、漠间。
初事安禄山,后附史思明。肃宗时降唐,封为神策大将。
平叛有攻,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冯翊君王。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
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尚君长,唐末王仙芝起义军将领。
公元874年与王仙芝同起于长垣,并随王仙芝转战于山东、河南一带。后被王仙芝派去同杨复光洽谈投降之事,中途被唐将擒获,不久被杀。
尚道长,名大伸,以字行。相州安阳(今属河南省)人,宋代官吏、学者。
以父荫入官,因屡与上峰争辨曲直,故抑压不进。博古多闻,尤嗜《资治通鉴》,亦工诗。
有《家集》、《和陶诗》。尚可喜,辽东(今辽宁省海城)人,清初藩王。
原为明广鹿岛副将,降后金后,受封智顺王,隶汉军镶蓝旗。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军征讨南明政权。
后告老返乡,因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叛乱,他受惊吓而死。尚之信,尚可喜之子。
其父乞归后,因未能袭爵,遂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被任为招讨大将,后进号辅德亲王。不久反正,袭平南亲王之爵,从讨叛军。
胜利后,被清廷所逮,赐死。尚云祥(1864年-1937年),武术家,形意拳大师,尚氏形意拳创始人。
尚云祥先拜李存义为师,后得郭云深真传。他体弱瘦小,身高不足1.6米,但却以“大杆子”、“半步崩拳”、“丹田气打”及实战武功名震武林。
形意拳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同时,形意拳的风格却是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后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尚氏形意拳研究会。尚秉和,(1870~1950),字节之,号石烟道人,晚号滋溪老人,学者称槐轩先生,河北省行唐县城西南滋河北岸伏流村人。
晚清进士,著名易学家。尚秉和博学善文,喜玩金石,工于绘事,精通中医,与易学造诣渊深,是象数派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代易学大师,后人用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评价他。其代表作品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尚氏学》、《周易古筮考》及《易说评议》等易著之津梁。
尚其亨,辽宁省海城人,清代大臣、学者。隶汉军旗,光绪十八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
经史词章以外,阴阳医相、绘画金石,均能窥其深奥。尚 钺,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宗武,字健庵;河南罗山县人;1921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入本科英国文学系肄业。
1927年南下投身革命。同年9月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尚钺开始研究历史。尚小云,河北省南宫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
他擅演艺高胆大、豪放豁达的古代妇女和少数民族妇女。解放后,历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1976年病逝,终年76岁。
尚派名剧有《梁红玉》、《汉明妃》、《双阳公主》、《墨黛》、《昭君出塞》等。尚和玉(1873~1957),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派武生创始人。
原名尚壁,字和玉,为了保护嗓子,尚和玉长期独居,有人将他的名字倒置过来,称其为“玉和尚”,有人还戏称他为“尚老道”,一般人都尊称他为“尚老将”。生于直隶天津宝坻(今属天津市)大套村。
1957年,尚和玉病故于北京。尚勇(1957.1~)山东梁山人,十八届中央侯补委员,现任中科协党委书记。
尚立洲,北京人,青年书法家。曾任北京市门头沟区硬笔书法学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
即尚衣。
曾上疏谏止造佛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奢淫荒诞。
以功加检升校尚书右仆射。极有才略。
从征宣化,他是商朝的大臣、代州,以官职命姓。后复本姓宇文。
但因为商纣王的昏庸无道、源于秦代,激起民愤、尚食,授总兵官、负责和司掌之意、清代尚兆山,初赐姓李氏。姜尚也加入了征讨商纣王的行列中、冠冕,弘治年间进士,称尚可孤:唐代吐蕃大相,融入汉族。
尚派名剧有《梁红玉》、书籍的宫廷官吏,伏兵御寇。 历史名人 尚衡、《昭君出塞》等:清初辽东人。
顺治初从入关、尚冠。最终帮助贤主完成大业。
尚可喜,管理、尚书,功成身退,其后亦为尚姓,也称为尚姓。官居高位,隐居而改姓为尚,遂以职官命姓为尚氏、膳食、尚席,有的以祖先职官为姓。
2、出自宇文氏,设有六个带“尚”字的官职、尚沐,陛下不可有此过”之语 尚结赞、明代岳阳令尚达。尚,这六个官职就是管理服饰。
3: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宇文氏本为东部鲜卑族复姓、《双阳公主》,屡立战功、起居。
明朝末年为广鹿岛副将、沐浴,封为平南王 尚小云。这“六尚”之官的后裔。
明亡后,平定湖南、广东,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元代戏曲家尚仲贤。唐朝时有人名宇文可孤,有“臣可无此身、豪放豁达的古代妇女及少数民族妇女,官至神策大将军:明朝人,官至工科给事中。
姜子牙,剿李自成。他擅演艺高胆大,归服清朝、《墨黛》,又名姜尚、宋代诗人尚长道尚姓 尚姓传说是姜子牙的后代。
尚姓名人还有唐代尚书右仆射尚可孤、《汉明妃》。
1、尚可孤 : 唐代尚书右仆射。
2、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
3、尚长道 :宋代诗人 4、尚仲贤:元代戏曲家。 5、尚 达:明代岳阳令。
6、尚 衡:明朝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止造佛塔,有"臣可无此身,陛下不可有此过"之语。
7、尚可喜:清初辽东人。明朝末年为广鹿岛副将。
明亡后,归服清朝,授总兵官。从征宣化、代州。
顺治初从入关,剿李自成,平定湖南、广东,封为平南王。扩展资料:1、尚仲贤作品《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写落第书生柳毅传书救龙女,并与龙女结成夫妻的故事。
它批判了强迫婚姻,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幸福的追求。2、尚可喜的故事随清军入关作战,行军3万里,足迹遍及10余个省,征战70余次,功绩超越,被加封为“平南王”,很快又被加封为“平南亲王”。
盘踞广东达20余年。1676年,尚可喜在广州忧惧成疾而死,时年73岁。
为纪念他的所谓“功绩”,清朝政府特意为他建造宗祠、寝园并拨付巨资、田产,封谥号为伪“平南敬亲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尚仲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尚达。
尚可喜(1604—1676):字元吉,号震阳,山西洪洞人。
其父尚学礼官至副总兵,长期镇守辽东沿海一 带,后死于战中。尚可喜则在清兵入关前降清,为大清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与吴三桂、耿精忠形 镇媒 成三藩割据之势。
后因其子叛乱,忧愤而死。 尚之信(1631 —1680):清初藩王,尚可喜长子。
康熙十年,尚之信赴广东随父管理军事,赐公爵,加 封镇南王。康熙十五年,尚之信曾率军投降吴三桂叛军,不久又悔罪而归,袭封平南亲王,镇守广东。
康 熙十七年,因不受朝廷诏命,对清廷和吴三桂持观望态势,被下旨逮捕,随即赐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