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官野史
联合式成语,本义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
稗官野史: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1]
成语解释
成语正音:稗,不能读作“bēi”。
成语辨形:史,不能写作“吏”。
成语结构:联合式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旧时小说、杂史的统称
近义词:稗官小说、奇文轶事
反义词:官修正史[2]
成语典故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3]
词语辨析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稗官野史,虽说是个顽意儿,其为法则,则如文章家一也;必先分出个正传附传,主位宾位,伏笔应笔,虚写实写,然后才得有个间架结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如今我要将这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做为稗官野史,流传海内。”
带稗.字的成语有
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稗耳贩目
[bài ěr fàn mù]
比喻见闻浅薄,如商贩之买货卖货。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其时治经者各有师承……此可见诸儒师资有自,非同后世稗耳贩目之学也。”
不如稊稗
[bǔ rú tí bài]
比喻条件素质再好,如果最后不能有所成就,那就还不如素质条件差的。
稗官小说
[bài guān xiǎo shuō]
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