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民间传说 2006-4-1 来源于: 【字体:小 大】 民间传说 天池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每逢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长白山必有天火喷吐,浓烟滚滚,光照天际。
待烧到七七四十九天时,烟消去散,万物焚尽。 山下百姓只好举家外走,流离失所。
天火由火魔吞火而生。为了根治火魔,一位有氏无姓的姑娘,主动召集族众,请求借助神力,除掉魔怪。
她终于上路了,临行之前,族人送上一匹宝马和一簇野山花,以示答谢救命之恩。于是起名“日吉纳”格格。
日吉纳艰难的登上了长白山顶。 先祷告于风神,请求助威熄火;再祷告于雪神,乞求助威熄火,未几,因风、雪二神力弱,无济于事。
最后她又祷告天鹅女神,求它飞上天宫,去天帝那里借用治魔法宝。天鹅女神被她的行举所感动,很快地飞入天庭,天神赐她许多冰块,返后交给了日吉纳格格。
次年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天火又复生了。 她带着刺骨的冰块,登上了天池火山口,一头钻进了火口中。
此时,风、雨、雪神各展神术,很快将火口填平,烧红了的山峰冷却了,由于冷热不均,一声巨响过后,山峰坍塌下来,炸成个巨大的坑,这就是天池的形成起因。 火魔降服后,她又借助天鹅两只翅膀,飞入天宫,去答谢天神。
不料被王母娘娘收下当作义女,之后天上六仙女变成七仙女了。 她高居天庭,时刻缅怀父老乡亲。
为作信物,撒下许多日吉纳花籽和其它名贵药材种籽,以求除灾治病。久而久之,她被长白山下的满族祖先奉为女善神。
如今杜鹃花开遍长白山麓,各种名贵药材盛长于长白山大地。 白云格格的神话 天地初开,洪水世界。
阿布卡天神的小女儿白云格格,为拯救世间万物,从天庭聚宝宫中盗出两个万宝匣,匣内储放砂土,用来吞没洪水。 由于她作事心慌,将砂土撒后,土多之处变成山丘,土少之处变成平川。
因此触犯了天条,阿布卡派雪神降雪,冻死她和万物生灵。 白云格格宁愿与人间万物一块死去,也不愿放弃治水的愿望。
最后她终于冻死了,化作身穿白纱的一颗白桦树,终日斗风傲雪,盛长的长白林海中。 天池怪兽之谜 长白山天池怪兽之谜,最具神秘色彩,曾有许多目击者撰予介绍。
1995年7月间,又有多人连续几次看到怪兽出现,使之不亚于百慕大三角、不明飞行物及尼斯湖怪兽之谜的影响,成为世人所瞩目的研究的课题。 天池湖面海拔2189米,水深373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积水20亿立方米,年平均气温为-7.3℃,年积雪日数达到258天,积雪最深达到3米,是中国最高最大最冷的高山湖泊。
天池地处高山之巅,自然坏境恶劣,四周群峰围拱,草木不生,水中有机物质及浮生物极少,没有可供大型动物生存的食物。 但是近百年来,“天池怪兽”一直是天池的奇怪现象,被传说的沸沸扬扬、神乎其神,留下了许多悬念,令人费解。
长白山最具权威性的《奉天通志》、《长白山志》、《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汇征录》等,对天池怪兽都有记载和描述。早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奉吉勘界委员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清宣统二年(1910年),长白县设治委员张凤台编著的《长白汇征录》,对怪兽做了详细记载:“有猎者四人,至天池钓鳌台,见芝盘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一声,回顾不见。
均以为龙,故名龙潭。 ”《长白山志》的《大事纪要》中记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4月,行路人徐永顺云,其弟复顺随至让、俞福等人,到长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适来一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皆惧,相对失色,束手无策。
俞急取枪击放,机停火灭。物目眈眈,势将噬俞,复顺腰携六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长呜,伏于池中。
半钟余。
池内重雾如前,毫无所见”。这是对怪物最早的文字记载。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对怪兽的发现次数和记载越来越多。《长白山志》记载了1962年6月22日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视察延边后的两个月,即8月中旬,吉林省气象器材供应站的周凤瀛用六倍双筒望远镜发现“天池东北角距岸边二、三百米的水面上,覆出两个动物的头,前后相距二、三百米,互相追逐游动,时而沉入水中,时而覆出水面。
有狗头大小,黑褐色,身后留下人字形波纹。一个多小时后,此物潜入水中”。
又记,“1976年9月26日,延吉县老头沟桃园公社圃主任老朴和苗圃工人,以及外来的解放军同志,共二、三十人,在天文峰上看见一个高约两米,像牛一样大的‘怪兽’,伏在天池岸边休息。 大家惊讶地大喊大叫起来,‘怪兽’被惊动,走进天池,游到接近天池中心处消失”。
1980年8月21日,作家雷加和几个同伴在长白山天池中发现了喇叭形的阔大划水线,“其尖端有时覆出盆大黑点,形似头部,有时又覆出拖长的梭形体,形似背部”。8月23日,省气象局两位同志从山上下到天池底端,在距池边只有30米处,有只头部和前胸昂起,头大如牛,体形如狗,嘴状如鸭,背部黑色油亮,似有棕色长毛,腹部雪白的动物。
他们边喊边开枪,。
1、天女浴躬池的传说 天女浴躬池:位于长白山北坡天文峰东侧30公里处。
为火山积水成湖,池圆而深,形如荷叶,故名圆池。圆池立有天女浴躬处碑。
传说很久以前,天宫的三位仙女到圆池沐浴,树林里飞出一群神鹊口中叼着朱果,小妹佛古伦误食仙果怀孕生下一男孩,这男孩一出生就会行走和讲话,相貌非凡,这就是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2、“干饭盆”的传说 它是传说中九九八十一个“干饭盆”中最有名的,即江源县大阳岔镇境内的“干饭盆”。
他说:“我第一次去是在1986年,进去以后感觉很奇怪,十分独特,也十分危险。那里气压特别低,我们一进去头感觉很晕。
发现在这里特别容易迷失方向,因为指南针等任何仪器一到‘盆’里就都失灵。而且森林茂密很难找路。
迷路后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在‘盆’里困了一宿。
当时我们就听见附近乡村有鸡叫,可就是无法走出去。最后是镇上的人把我们找了回来。”
曹保明还说,“干饭盆”是一个世上少有的奇特景观。因为人迹罕至,所以自然资源保护极好,有很多神秘未知生物有待研究。
“干饭盆”还蕴涵着独特的人文文化资源,十分珍贵。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关于“干饭盆”的传说故事。
3、“日吉纳”格格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每逢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长白山必有天火喷吐,浓烟滚滚,光照天际。待烧到七七四十九天时,烟消去散,万物焚尽。
山下百姓只好举家外走,流离失所。 天火由火魔吞火而生。
为了根治火魔,一位有氏无姓的姑娘,主动召集族众,请求借助神力,除掉魔怪。她终于上路了,临行之前,族人送上一匹宝马和一簇野山花,以示答谢救命之恩。
于是起名“日吉纳”格格。 日吉纳艰难的登上了长白山顶。
先祷告于风神,请求助威熄火;再祷告于雪神,乞求助威熄火,未几,因风、雪二神力弱,无济于事。最后她又祷告天鹅女神,求它飞上天宫,去天帝那里借用治魔法宝。
天鹅女神被她的行举所感动,很快地飞入天庭,天神赐她许多冰块,返后交给了日吉纳格格。 次年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天火又复生了。
她带着刺骨的冰块,登上了天池火山口,一头钻进了火口中。此时,风、雨、雪神各展神术,很快将火口填平,烧红了的山峰冷却了,由于冷热不均,一声巨响过后,山峰坍塌下来,炸成个巨大的坑,这就是天池的形成起因。
火魔降服后,她又借助天鹅两只翅膀,飞入天宫,去答谢天神。不料被王母娘娘收下当作义女,之后天上六仙女变成七仙女了。
她高居天庭,时刻缅怀父老乡亲。为作信物,撒下许多日吉纳花籽和其它名贵药材种籽,以求除灾治病。
久而久之,她被长白山下的满族祖先奉为女善神。如今杜鹃花开遍长白山麓,各种名贵药材盛长于长白山大地。
4、锁龙的传说 相传在宇宙洪荒时,天地间不时出现了一条庞大的神龙在兴风作浪,把个清明日月、朗朗乾坤搅扰得混混浊浊、斗转星移,招惹得十二重灵霄都不得安宁。 玉皇大帝处理天机大事,面对天臣们厚厚的奏折龙颜大怒,决心惩治神龙并造福于下界,即刻下旨调动悉数神兵天将,亲自督阵以助士气军威。
这场征战历时七七四十九天,历经九九八十一战。交战双方势均力敌,杀气腾腾,你来我往,你进我挡,你死我活,越战越勇,尽逞其能。
神龙腾飞吞云吐雾、狂风骤雨;神龙腾挪电闪雷鸣势如破竹无阻挡。众神兵呐喊助威勇向前,诸天将争亮法宝车轮战术耗猛龙。
这仗直打得昏天暗地、日月无光,翻江倒海,地裂山崩,终于降服住了这条神龙 玉帝忙命天神用一条大铁索牢牢地锁住了神龙。从此,完全剥夺了神龙的一切自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苍桑历史,几多变迁,当年的那条神龙早已经改变模样,形成了如今的长白山脉。
当年的龙首变成了白头山群峰,天池是龙口,瀑布是龙涎,逶迤起伏、绵延不断的龙体便是龙岗大山了,龙鳞是千里森林,龙爪划出了二十四条沟谷及浑江八支流和三江通海,长长的龙尾巴竟甩到了沈阳城的东陵和北陵。据说在很多年前,还真有人在天池旁亲眼目睹了当年玉皇大帝锁押神龙的那根大铁链呢!5、云婆婆和雾奶奶的传说 天宫里的七仙女偷偷到人间赏景,发现了长白山天池。
蓝蓝的池水、青青的山峦吸引了她们,不约而同下去洗浴。七个美丽少女的身姿,在池中嬉戏。
天池边有不少砍柴的男人,很容易看到七仙女的隐私。云婆婆和雾奶奶为了保护她们,当有人偷看时,就用云雾把她们遮盖起来。
后来,为了让人间的好人能欣赏仙女的美丽,定了一个不成文的律条,凡是没有偷过情的好男人都可以看到,偷过情的坏男人不让看到。6、宝镜的传说 据说,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宝镜。
西王母娘娘有两个花容月貌的女儿,谁也难辨姐妹俩究竟谁更美丽。在一次蟠桃盛会上,太白金星掏出宝镜说,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谁更美。
小女儿先接过镜子一照,便羞涩地递给了姐姐。姐姐对着镜子左顾右盼,越看越觉得自己漂亮。
这时,宝镜说话了:“我看,还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气之下,当即将宝镜抛下瑶池,落到人间变成了天池……。
1、朝鲜族吃冷面的传说
朝鲜族自古有在农历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俗。说是这一天吃上长长的冷面,就会长命百岁,故冷面又被称作“长寿面”。
相传玉皇大帝的七位仙女,厌倦了天上冷清的生活,便瞒着玉皇大帝,偷偷飘降在长白山天池。她们戏水为乐,日子过得逍遥快活。正月初四这天,最小的仙女在淋浴时,突然发现一个白衣秀士走来,急忙上岸了衣裳躲避。就在这时,一只大鸟突然从天而降,衔走了仙女的衣裳,仙女羞得欲躲回水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白衣秀士搭箭就射,大鸟大吃一惊,抛下衣裳展翅就逃,而衣裳却不偏不倚地飘落在仙女身上。于是,白衣秀士成了七位仙女的座上宾,她们精心调制了冷面请秀士品偿。秀士从没吃过如此美味的面条,便向仙女们讨教做面的方法,下山以后仿照制作,并传授给了自己的子孙。秀士活到很大年龄,并且子孙满堂,他所传授下来的冷面便被称作“长寿面”。于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吃“长寿面”就成了朝鲜族的传统习俗。
2、天池怪兽传说
很早以前,长白山雄伟壮丽的风光已闻名天下。鸟兽、凡人、神仙都被那十六峰和天池的奇观异景所吸引。玉皇大帝也亲临观赏,并兴致勃勃地在龙门峰一石上挥毫题字:“山媲五岳,池美九州”。这便是著名的神碣。
一年刚开春,天池窜来一条黑蛇精,它身体长三丈三,芯子长三尺三,尖齿长三寸三,浑身剧毒。它到过的地方,草枯花谢,鸟飞兽遁。它栖身天池,水波黢黑,腥气扑鼻。它渴了,一气喝干一条小溪;饿了,吞人噬畜。不多日子,长白山一片乌烟瘴气,疫病蔓延,百里不见流水,旱得土干地裂。
玉皇大帝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天兵天将捉拿黑蛇精,结果都败下阵下。玉皇大帝只得张榜求贤:“有能捕杀黑蛇精者,招为驸马,镇守长白山,居于天池宫,与龙王等同;败者,乃色败熏心之徒,重刑。”九仙女知道后喜出望外,盼有个如意郎君揭榜杀妖,在梦寐以求的长白山天池生活多好啊。她拿出祛毒珠——这是一颗能祛除百毒的宝珠,准备助意中人一臂之力,可多少天过去了,竟无揭榜者。九仙女便偷偷来到长白山。]
再说长白山下有个小伙子,长得魁梧英俊,人们都叫他好运。好运人好名也好,他能逢凶化吉。天池出了黑蛇精,好运要为民除害,他挎上弓箭直奔长白山。好运走了三天三夜,翻过七座峰,穿过七条沟,爬过七道岭,终于登上长白山。他拉开弓箭,冲着天池喝道:“黑长虫,滚出来!”喊声落地,天池掀起水柱,黑蛇精伴着风浪扑来,好运放了一箭便失去了知觉。待他醒来时,发现一个美貌的姑娘正喂他桃呢。
姑娘正是九仙女。她知道好运要除掉黑蛇精,便悄悄跟着,渐渐被好运的品貌打动,深深爱上了他。谁知,好运那一箭只在蛇头扎了一个坑,自己却中了蛇毒,黑蛇精吐着芯子得意地怪叫起来。九仙女大吃一惊,飞身救出好运,黑蛇精一愣,急忙钻进天池。原来,它怕九仙女怀里的祛毒珠。
3、哈士蟆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天,天宫的三位仙女又来到长白山天池沐浴。这时,空中飞来一只仙鹤,口中衔着一枚红果,它将红果放在了小妹的衣服上,便飞走了。三姐妹浴后穿衣,小妹发现了红果,红果散发着香甜的气味,小妹不声不响将其含于口中,忙碌中,红果竟咽入腹中。三姐妹欲回天宫时,小妹自觉身子沉重,难以飞起,无奈两位姐姐飞回天宫,小妹却留在人间。
小妹误食红果后便怀孕了,它日过后生育一男,取名大罕。小仙女深知自己秉承天意,养育天子,为了儿子强壮、聪明,她经常给儿子焖哈士蟆,炖人参、食灵芝。大罕长大了,一天母亲将大罕叫到身边,讲述了他的来历,告诉他是上天所生,他将成为一朝君主,普天下众生,此乃天意。天意不可违,不要让母亲失望,你下山去吧,临行前,母亲又嘱咐道,你吃的哈士蟆(林蛙)、人参、灵芝等,我已遍撒长白山脉,你适时取尔用之。大罕下山,说服百姓,统一部落,日渐强大,终于打败大辽,建立金国,建都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永陵)。努尔哈赤得天下后,不忘祖训,将哈士蟆油列为宫廷贡品。焖哈士蟆列为满汉全席的一道名菜。“哈士蟆”在女真族语的意思表示圣洁和神圣的意思。
长白山古时称为不咸山、“太白山”,清朝时满族人称之为白山(Golmin SanggiyanAlin)或“白头山”,近代朝鲜半岛人和日语中的汉字也都以“白头山”称之。
长白山也以“白山”(指长白山)与黑龙江的“黑水”(指黑龙江)并称,是中国东北的代名词。 最早记录我国东北长白山的史籍是战国和西汉初成书的地理书《山海经·大荒北经》。
书中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肃慎是东北的古老民族,活动在今延边和绥芬河一带。
《后汉书·东夷传》和《晋书·四夷传》皆有“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的记载。 长白山有语言和文字留传下来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最早也只有4000多年。
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曾经有所记载。这部书传说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详细地记载着其父大禹王治水时所经过之地。
在蒙古语中是神仙之意,在东北居住的各少数民族----慎慎、沃沮、扶余、鲜卑、高句丽、蒙古、契丹等,都有对东北境内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许多有关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话都寄托在这里,因此,都称这座山为仙山。那部记载着域内域外名胜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经》,也便将长白山称之为不咸山(即神仙山)。
魏晋时期所著的《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有记载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丽,自单单大岭以东,沃沮貊悉属乐浪。”这句话是说,在汉武帝出征朝鲜之后,汉武帝之子汉昭帝于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将玄菟人迁居于高句丽之地,自单单大岭(即长白山)以东的沃沮族、秽貊族皆归属于乐浪。
这里的“单单”二字,与满语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岭,即白色的大山。
在《北史列传-勿吉》篇中又有记载:“漠河了南有纵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经者以物盛云。上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杀。”
与肃慎、女真、满族,是同一民族,不过居地更稍北一些。这段话里是讲,漠河国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长白山。
在南北朝的其他书籍里(例如《魏书》《齐书》等),也常有“纵太山”、“纵白山”之称出现。后来,又可在《唐书-东夷列传》看到有关的记载:“漠河居肃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与高丽接。”
可见,当时对长白山的称呼极不统一,有的叫纵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纵白山、太皇山不等。直到东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辽王朝和金王朝之后,对于东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现了规范化的称呼—长白山。
在《契丹国志》中有记载曰:“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禽兽皆白。”后来在《金史.本纪 十五》中记载曰:“女真地有长白山。”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长白山作为他们的发祥地,经常要对长白山顶礼拜,以求保佑其国运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颜雍刚刚登基不久,就于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并命当时著名文人。
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文中极力把长白山神化起来说:“自两仪剖析,山岳神秀各钟于其分野。国将兴者,天实作之。
对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迹,有若歧阳,望秩山川,於稽虞典。
厥惟长白,载我金德,仰止其高,实惟我旧邦之镇……”文中把长白山称之为神山秀岳,用“载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赞语来形容它,可见对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于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长白山北建立灵应王神庙,命大臣持节备礼并带着这份《册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对于长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极,不仅聘延文人为其编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爱新觉罗氏之先人的神话;而且树立柳条边封禁长白山区为圣地,禁止民人进山放牧、狩猎和采参。清代的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礼其祖先的发祥地—长白山。
他们虽然没有登到长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诞生之地,但有的已经到了周边地区(吉林市的大、小船厂、开原县的威山堡等地)。而且,还写了大量的咏赞和祭告长白山的诗文。
康熙有《望祀长白山》的诗和《祭千长白文》(两篇),乾隆有《祭告长白山文》五篇,嘉庆有《长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写得都是有声有色,叹为观止的。康熙的《祭告长白山文》说:“惟神杰峙东,维协扶景运。
疏江汇海,荐瑞凝祥。著灵异于万年,溥蕃滋于庶类”。
“朕惟国家受命凝庥,则山川百神罔不协瑞。矧溯兴亡之迹,推翊运之祥,尢宜肇与明,诞加显号。
盖自天作高山,形于歌颂,其来旧矣。惟神秀结东陲,泽均厚载,浚发三江之脉,广延千里之区,极敷云泄雨之奇,宏济物利民之用,神山异迹莫有与京。”
乾隆所写的祭告文章:“奥我清初,肇长白山。扶虞所锤,不显不灵。
周八十里,潭曰闼门。鸭绿、混同、爱滹三水出焉。
帝用女天妹,朱电磁波是吞。爰生圣子,帝用锡以姓曰觉罗,而徽其称曰爱新。
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叶赫、辉发、界藩。直到清末,安图县刘建封还向朝廷上折奏请曰:“长白山为我朝发祥之地,天生圣人,削平区域于万斯年”,因此他建议上山重修神庙,以供俸长白山之神。
经朝迁批准,这位。
1、天女浴躬池的传说天女浴躬池:位于长白山北坡天文峰东侧30公里处。
为火山积水成湖,池圆而深,形如荷叶,故名圆池。圆池立有天女浴躬处碑。
传说很久以前,天宫的三位仙女到圆池沐浴,树林里飞出一群神鹊口中叼着朱果,小妹佛古伦误食仙果怀孕生下一男孩,这男孩一出生就会行走和讲话,相貌非凡,这就是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2、“干饭盆”的传说它是传说中九九八十一个“干饭盆”中最有名的,即江源县大阳岔镇境内的“干饭盆”。
他说:“我第一次去是在1986年,进去以后感觉很奇怪,十分独特,也十分危险。那里气压特别低,我们一进去头感觉很晕。
发现在这里特别容易迷失方向,因为指南针等任何仪器一到‘盆’里就都失灵。而且森林茂密很难找路。
迷路后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在‘盆’里困了一宿。
当时我们就听见附近乡村有鸡叫,可就是无法走出去。最后是镇上的人把我们找了回来。”
曹保明还说,“干饭盆”是一个世上少有的奇特景观。因为人迹罕至,所以自然资源保护极好,有很多神秘未知生物有待研究。
“干饭盆”还蕴涵着独特的人文文化资源,十分珍贵。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关于“干饭盆”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每逢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长白山必有天火喷吐,浓烟滚滚,光照天际。
待烧到七七四十九天时,烟消去散,万物焚尽。山下百姓只好举家外走,流离失所。
天火由火魔吞火而生。为了根治火魔,一位有氏无姓的姑娘,主动召集族众,请求借助神力,除掉魔怪。
她终于上路了,临行之前,族人送上一匹宝马和一簇野山花,以示答谢救命之恩。于是起名“日吉纳”格格。
日吉纳艰难的登上了长白山顶。先祷告于风神,请求助威熄火;再祷告于雪神,乞求助威熄火,未几,因风、雪二神力弱,无济于事。
最后她又祷告天鹅女神,求它飞上天宫,去天帝那里借用治魔法宝。天鹅女神被她的行举所感动,很快地飞入天庭,天神赐她许多冰块,返后交给了日吉纳格格。
次年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天火又复生了。她带着刺骨的冰块,登上了天池火山口,一头钻进了火口中。
此时,风、雨、雪神各展神术,很快将火口填平,烧红了的山峰冷却了,由于冷热不均,一声巨响过后,山峰坍塌下来,炸成个巨大的坑,这就是天池的形成起因。 火魔降服后,她又借助天鹅两只翅膀,飞入天宫,去答谢天神。
不料被王母娘娘收下当作义女,之后天上六仙女变成七仙女了。她高居天庭,时刻缅怀父老乡亲。
为作信物,撒下许多日吉纳花籽和其它名贵药材种籽,以求除灾治病。久而久之,她被长白山下的满族祖先奉为女善神。
如今杜鹃花开遍长白山麓,各种名贵药材盛长于长白山大地。
伍子胥过昭关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
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
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音shù)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
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
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
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
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
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
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
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
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
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
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
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
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音liá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音hé 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
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
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
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 秦哀公派兵救楚国,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都城,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
他留下的一部《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 另外还有个白毛女。
解放前的华北农村。贫苦佃农杨白劳 早年丧妻,膝下一女名喜儿,相依度 日。
邻居王大婶及其子王大春常给杨 家父女多方照顾,两家融洽和睦。喜 儿和大春相处日久,情投意合。
两老 商定秋后为他俩完婚。恶霸地主黄世 仁欲霸占年轻貌美的喜儿,遂与管家 穆仁智设计,以重租厚利强迫杨白劳 于年内归还欠债。
旧历除夕,杨白劳 终因无力偿还重利,被黄世仁威逼在 喜儿的卖身契上画押。杨白劳痛不欲 生,回家后饮盐卤自尽。
喜儿被抢入 黄宅后,受尽折磨。黄世仁为斩断喜 儿对大春的情丝,夺回王家租地,驱 逐王大婶母子,又伺机将喜儿奸污。
大春救喜儿未成,投奔红军。怀有身 孕的喜儿在黄家女佣张二婶的帮助下 逃离虎口,途中生下婴儿,旋即夭折 。
后独自入深山穴居,餐风宿露。日 久,一头青丝变成白发。
喜儿因常至 破庙中取供品充饥,被村人视为“白 毛仙姑”下凡显灵。抗日战争爆发后 ,大春随八路军回到家乡。
此时,黄 世仁借村人迷信,制造“白毛仙姑” 降灾谣言惑众,留乡工作的大春为发 动减租减息,提高群众觉悟,。
1、朝鲜族吃冷面的传说朝鲜族自古有在农历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俗。
说是这一天吃上长长的冷面,就会长命百岁,故冷面又被称作“长寿面”。相传玉皇大帝的七位仙女,厌倦了天上冷清的生活,便瞒着玉皇大帝,偷偷飘降在长白山天池。
她们戏水为乐,日子过得逍遥快活。正月初四这天,最小的仙女在淋浴时,突然发现一个白衣秀士走来,急忙上岸了衣裳躲避。
就在这时,一只大鸟突然从天而降,衔走了仙女的衣裳,仙女羞得欲躲回水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白衣秀士搭箭就射,大鸟大吃一惊,抛下衣裳展翅就逃,而衣裳却不偏不倚地飘落在仙女身上。
于是,白衣秀士成了七位仙女的座上宾,她们精心调制了冷面请秀士品偿。秀士从没吃过如此美味的面条,便向仙女们讨教做面的方法,下山以后仿照制作,并传授给了自己的子孙。
秀士活到很大年龄,并且子孙满堂,他所传授下来的冷面便被称作“长寿面”。于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吃“长寿面”就成了朝鲜族的传统习俗。
2、天池怪兽传说很早以前,长白山雄伟壮丽的风光已闻名天下。鸟兽、凡人、神仙都被那十六峰和天池的奇观异景所吸引。
玉皇大帝也亲临观赏,并兴致勃勃地在龙门峰一石上挥毫题字:“山媲五岳,池美九州”。这便是著名的神碣。
一年刚开春,天池窜来一条黑蛇精,它身体长三丈三,芯子长三尺三,尖齿长三寸三,浑身剧毒。它到过的地方,草枯花谢,鸟飞兽遁。
它栖身天池,水波黢黑,腥气扑鼻。它渴了,一气喝干一条小溪;饿了,吞人噬畜。
不多日子,长白山一片乌烟瘴气,疫病蔓延,百里不见流水,旱得土干地裂。玉皇大帝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天兵天将捉拿黑蛇精,结果都败下阵下。
玉皇大帝只得张榜求贤:“有能捕杀黑蛇精者,招为驸马,镇守长白山,居于天池宫,与龙王等同;败者,乃色败熏心之徒,重刑。”九仙女知道后喜出望外,盼有个如意郎君揭榜杀妖,在梦寐以求的长白山天池生活多好啊。
她拿出祛毒珠——这是一颗能祛除百毒的宝珠,准备助意中人一臂之力,可多少天过去了,竟无揭榜者。九仙女便偷偷来到长白山。
]再说长白山下有个小伙子,长得魁梧英俊,人们都叫他好运。好运人好名也好,他能逢凶化吉。
天池出了黑蛇精,好运要为民除害,他挎上弓箭直奔长白山。好运走了三天三夜,翻过七座峰,穿过七条沟,爬过七道岭,终于登上长白山。
他拉开弓箭,冲着天池喝道:“黑长虫,滚出来!”喊声落地,天池掀起水柱,黑蛇精伴着风浪扑来,好运放了一箭便失去了知觉。待他醒来时,发现一个美貌的姑娘正喂他桃呢。
姑娘正是九仙女。她知道好运要除掉黑蛇精,便悄悄跟着,渐渐被好运的品貌打动,深深爱上了他。
谁知,好运那一箭只在蛇头扎了一个坑,自己却中了蛇毒,黑蛇精吐着芯子得意地怪叫起来。九仙女大吃一惊,飞身救出好运,黑蛇精一愣,急忙钻进天池。
原来,它怕九仙女怀里的祛毒珠。3、哈士蟆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天,天宫的三位仙女又来到长白山天池沐浴。
这时,空中飞来一只仙鹤,口中衔着一枚红果,它将红果放在了小妹的衣服上,便飞走了。三姐妹浴后穿衣,小妹发现了红果,红果散发着香甜的气味,小妹不声不响将其含于口中,忙碌中,红果竟咽入腹中。
三姐妹欲回天宫时,小妹自觉身子沉重,难以飞起,无奈两位姐姐飞回天宫,小妹却留在人间。小妹误食红果后便怀孕了,它日过后生育一男,取名大罕。
小仙女深知自己秉承天意,养育天子,为了儿子强壮、聪明,她经常给儿子焖哈士蟆,炖人参、食灵芝。大罕长大了,一天母亲将大罕叫到身边,讲述了他的来历,告诉他是上天所生,他将成为一朝君主,普天下众生,此乃天意。
天意不可违,不要让母亲失望,你下山去吧,临行前,母亲又嘱咐道,你吃的哈士蟆(林蛙)、人参、灵芝等,我已遍撒长白山脉,你适时取尔用之。大罕下山,说服百姓,统一部落,日渐强大,终于打败大辽,建立金国,建都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永陵)。
努尔哈赤得天下后,不忘祖训,将哈士蟆油列为宫廷贡品。焖哈士蟆列为满汉全席的一道名菜。
“哈士蟆”在女真族语的意思表示圣洁和神圣的意思。
相传在很久以前,每逢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长白山必有天火喷吐,浓烟滚滚,光照天际。待烧到七七四十九天时,烟消去散,万物焚尽。山下百姓只好举家外走,流离失所。
天火由火魔吞火而生。为了根治火魔,一位有氏无姓的姑娘,主动召集族众,请求借助神力,除掉魔怪。她终于上路了,临行之前,族人送上一匹宝马和一簇野山花,以示答谢救命之恩。于是起名“日吉纳”格格。
日吉纳艰难的登上了长白山顶。先祷告于风神,请求助威熄火;再祷告于雪神,乞求助威熄火,未几,因风、雪二神力弱,无济于事。最后她又祷告天鹅女神,求它飞上天宫,去天帝那里借用治魔法宝。天鹅女神被她的行举所感动,很快地飞入天庭,天神赐她许多冰块,返后交给了日吉纳格格。
次年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天火又复生了。她带着刺骨的冰块,登上了天池火山口,一头钻进了火口中。此时,风、雨、雪神各展神术,很快将火口填平,烧红了的山峰冷却了,由于冷热不均,一声巨响过后,山峰坍塌下来,炸成个巨大的坑,这就是天池的形成起因。
火魔降服后,她又借助天鹅两只翅膀,飞入天宫,去答谢天神。不料被王母娘娘收下当作义女,之后天上六仙女变成七仙女了。
她高居天庭,时刻缅怀父老乡亲。为作信物,撒下许多日吉纳花籽和其它名贵药材种籽,以求除灾治病。久而久之,她被长白山下的满族祖先奉为女善神。如今杜鹃花开遍长白山麓,各种名贵药材盛长于长白山大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