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相传
【读音】shì dài xiāng chuán
【释义】祖祖辈辈下来。祖辈相传的技艺,人间事物的祖辈传递。也指家传珍宝,他人没有的宝物。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将来抱个娃娃,子再生孙,孙又生子,绵绵瓜瓞,世代相传,奉祀这座祠堂,才是我公婆的心思,才算姐姐你的孝顺,成全你作个儿女英雄。”
【示例】这钢杖重逾三十斤,竹棒却只十余两,但丐帮帮主世代相传的棒法果然精微奥妙。★金庸《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典故】将来抱个娃娃,子再生孙,孙又生子,绵绵瓜瓞,世代相传,奉祀这座祠堂,才是我公婆的心思,才算姐姐你的孝顺,成全你作个儿女英雄。 清·文康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押韵词】习惯自然、卒岁穷年、珠泪偷弹、衾影何惭、正本溯源、结不解缘、死日生年、夜静更阑、智勇双全、喜形于颜、。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 便弃官回乡。
(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
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
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
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鲤鱼跳龙门
【介绍】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埤雅·释 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出处】
《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典故】
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线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4、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这个说的是曹操的故事。曹操觉得自己样貌不佳,镇不住外国使臣,于是就让手下的崔季珪代替自己接见,自己在一旁捉刀而立。没想到来使很有眼力,一望便知“魏王”边上的捉刀人才是真英雄。曹操知道了,二话没说,派人追去把来使杀了——看来他虽然惜才,嫉恨聪明人也是有传统的啊。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典故 1、【难兄难弟】 【含义】 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5、【拾人牙慧】 【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6、【标新立异】 【含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32条 7、【皮里春秋】 【含义】 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第66条 8、【嵚崎历落】(qīn qí lì luò) 【含义】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20条 9、【黑白分明】 【含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15条 10、【道边苦李】 【含义】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第4条 11、【卿卿我我】 【含义】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出处】 《世说新语*惑溺》第35条 12、【蒹葭玉树】(亦做蒹葭倚玉树或蒹葭倚玉) 【含义】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后多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3条 13、【身无长物】 【含义】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指生活节俭.后多用来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44条 14、【竹头木屑】 【含义】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竹头与木屑,比喻细微的东西.后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出处】 《世说新语﹒政事》第16条 15、【楚楚可怜】 【含义】 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84条 17、【芝兰玉树】 【含义】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92条 18、【渐入佳境】 【含义】 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 《世说新语*排调》第59条 19、【颊上三毛】 【含义】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出处】《世说新语*巧艺》第9条 20、【醉玉颓山】亦作【醉山颓倒】 【含义】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5条 21、【鹤立鸡群】 【含义】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11条 22、【天壤王郎】 【含义】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用以喻对丈夫不满意或者指一门子弟子,才貌等某一方面差距很大. 【出处】 《世说新语﹒贤媛》第26条 23、【千里莼羹】 【含义】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第26条 24、【看杀卫玠】 【含义】原指卫玠被人看死,后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第19条 25、【真金百炼】 【含义】 比喻人经过长久、多次的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97条 26【吴牛喘月】 【含义】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20条 27、【望梅止渴】 【含义】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世说新语﹒;假谲》第2条。
【出处】: 《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举例造句】: 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 ★清·严复《论世变之亟》�
【故事】: 战国时期季梁得重病,他儿子请来矫、俞、卢三位医生。矫说病因在冷暖失调;俞医生认为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渐变而来;卢医生说病因在于心理原因造成的。季梁认为卢医生的诊断很准,不久病就自然而愈了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范仲淹。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
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
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
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
扩展资料: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时期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历迁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后,贬出京城,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扶疾上任,逝世于途中,时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于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