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时,陈阿娇皇后被贬至长门宫(冷宫),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
司马相如得悉原因,挥毫落墨,落笔千言。这赋叫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宛凄楚:“……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乃陈后欲借文人笔墨,感悟主心,她命宫人日日传诵,希望为武帝所听到而回心转意。
但“长门赋”虽是千古佳文,却终挽不转武帝的旧情。到了其母窦太公主死后,陈氏寥落悲郁异常,不久也魂归黄泉。
后人以司马相如名篇《长门赋》之意为曲意,作得流传至今的琴曲《长门怨》: 自从分别后,每日双泪流.泪水流不尽,流出许多愁; 愁在春日里,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里,落花逐水流; 当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愁;。
目不见睫
【拼音】mù bù jiàn jié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想趁越国内乱出兵占领越国。杜子听说后去见楚庄王说:“人的智慧往往就同人的眼睛一样,能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楚国曾被秦、晋国打败,国内又不安定,此时出兵攻打越国就像目不见睫一样。”
【典故】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韩非子·喻老》
【释义】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无自知之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