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1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2元代至清代,浙东运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畅通。直到近代,在新式交通方式的冲击下,运河作用逐渐被取代。由于浙东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因此,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为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运河中修建了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3这与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桥梁一起成为了浙东运河的特色,也成为了重要的运河遗产。2008年11月,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和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的通道,浙东运河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4。2013年5月,浙东运河被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成为大运河项目的一部分。
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1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2元代至清代,浙东运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畅通。直到近代,在新式交通方式的冲击下,运河作用逐渐被取代。由于浙东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因此,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为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运河中修建了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3这与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桥梁一起成为了浙东运河的特色,也成为了重要的运河遗产。2008年11月,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和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的通道,浙东运河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4。2013年5月,浙东运河被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成为大运河项目的一部分。
大运河(Grand Canal,亦作Ta Yun-ho或Da Yunhe)又名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全长1747公里。大运河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元代以前通钱塘江,现仅通至杭州)。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今扬州),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隋大业元年(60 5)拓宽开深山阳渎(今里运河),又开通济渠,连结洛、黄、汴、泗诸水达于淮河。大业六年(610)拓宽浚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同时由洛阳附近凿永济渠通卫河,经临清转今天津,全线沟通,长约2,700公里。元朝定都北京(当时称大都),自公元1283年起以10年时间先后挖通济州河、会通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航程缩短为1,794公里。就是今大运河的前身。
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大运河(Grand Canal,亦作Ta Yun-ho或Da Yunhe)又名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全长1747公里。大运河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元代以前通钱塘江,现仅通至杭州)。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今扬州),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隋大业元年(60 5)拓宽开深山阳渎(今里运河),又开通济渠,连结洛、黄、汴、泗诸水达于淮河。大业六年(610)拓宽浚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同时由洛阳附近凿永济渠通卫河,经临清转今天津,全线沟通,长约2,700公里。元朝定都北京(当时称大都),自公元1283年起以10年时间先后挖通济州河、会通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航程缩短为1,794公里。就是今大运河的前身。
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进一步通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的来历传说:相传隋朝时,扬州开了一种十分绮丽的花——琼花。隋炀帝听说了它的美丽后,就决定去赏花。于是他动用大量人力,开通了著名的隋朝大运河,并乘豪华龙舟前往。可是琼花讨厌这位暴虐的君主,他来时就自行败落,不让隋炀帝看。此花在南宋被移植临安,但随后枯萎,移回扬州,则又复活。
也相传隋炀帝为了下江南,遍寻江南美女而开凿大运河,而历史记载隋炀帝的确在扬州建“迷楼”来金屋藏娇。
浙东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大致分为航运、灌溉、漕运、水驿四个部分。 浙东运河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作为驿道存在。运河的起点西兴曾设立西兴驿,途径浙东运河转发各地来往绍兴、宁波、台州的公文。同时还设有递铺,负责邮政事务。 宋代,沿运河曾设置12处驿站,明代有所裁撤,清代乾隆二十年后保留西兴驿,其余各县设驿。 光绪三十二年,近代邮政建立,递铺遂取消。宣统三年,清帝退位,驿站全部撤消,但运河仍然保留一定的邮政功能,直至铁路和公路的普及。
由于浙东运河的作用,尤其是在漕运和海外贸易方面的作用,以浙江大学陈桥驿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大运河”应当包含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晚期越国开凿的“山阴故水道”。
2500年前,吴王夫差派遣民工开挖邗沟,接通长江与淮河,准备称霸中原。而钱塘江对岸之越国,吴王的对手也在忙着修凿“山阴故水道”,来个黄雀在后。
邗沟最后成为京杭大运河之肇始,而“山阴故水道”则发展成为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西起钱塘江古渡西兴镇,流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在镇海招宝山注入东海,全长239公里。
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东晋时,会稽内史贺循利用“山阴故水道”,开辟了自浙江至舜江(即今曹娥江)西兴运河,并使之与上虞以东的运河和姚江、甬江相接,直达明州。至此,浙东运河全线贯通,成为浙东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并与京杭大运河相衔接,为大一统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补充: 综上所述,选A。
中国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曹娥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
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1] 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
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2] 元代至清代,浙东运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畅通。
直到近代,在新式交通方式的冲击下,运河作用逐渐被取代。由于浙东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因此,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
为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运河中修建了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3] 这与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桥梁一起成为了浙东运河的特色,也成为了重要的运河遗产。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
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
这一尖锐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
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
以运河为基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华大地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运河的修复改道,其缘由亦是现实中运河常常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权的都城位置变化。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
由于海运的海盗、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其功效时隔不久就能显现,给王朝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扩展资料:
大运河充当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清代中叶后,山东北运河淤塞。道光五年(1825年)江南粮米便改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就逐渐湮废。到1949年前山东境内河段和中运河已不能通航。
里运河水位不稳,时常决堤成灾。1949年后对里运河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船闸和节制闸,并开辟新河道使河湖分开。在里运河的南段开辟瓦铺至六圩港间的入江新航道,缩短了与江南运河间的航程。中运河也经过拓浚和改建。
为便利徐州煤炭南运,沿微山湖西侧辟了新航道。江南运河原由镇江市区入江,由于河道狭窄淤浅,已改由谏壁口入江,在谏壁建有大型船闸控制水位。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运河
1、运河概论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中国的运河建设历史悠久,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了灵渠。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美国密西西比河、哈得孙河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间均有运河相通。
前苏联将莫斯科河、伏尔加河、顿河以及里海、黑海、亚速海、白海和波罗的海用运河连接起来,组成了航道网。德国美因多瑙运河将使欧洲13个国家的河流连接成网。
2、运河简介 水道分为天然河流、渠化河流和人工运河3种,各有其特殊问题。天然河流常因水旱冰冻,被迫作季节性的停航,甚至导致河流改道,形成沙洲。
水道工程须侧重加固河床河岸,保持原来河道,其法不外消除支流,统一河道截面,裁弯取直,顺畅水流。在渠化河流上,可建梯级船闸通航,船舶过闸处,设置低坝和闸门,排泄过剩水量。
人工运河在穿过山岭和跨越河流、河谷时,运河的河岸和河床须有防止浸蚀、渗漏的保护设施。选择人工运河路线,要为建筑能迅速航行的长距离水平河段创造条件,其船闸建筑可采用梯级式多级船闸,或采用在两闸间相隔一小段河道的梯段式船闸。
蓄水库的建设应有向高处供水的高水位水库,弥补过闸泄水和蒸发的损失;另须建筑低水位水库,以容受船只频繁过闸时所泄入的水量。3、我国运河的历史来源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今扬州),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大约2500多年的历史。
隋大业元年(605)拓宽开深山阳渎(今里运河),又开通济渠,连结洛、黄、汴、泗诸水达于淮河。大业六年(610)拓宽浚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
同时由洛阳附近凿永济渠通卫河,经临清转今天津,全线沟通,长约2,700公里。元朝定都北京(当时称大都),自公元1283年起以10年时间先后挖通济州河、会通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航程缩短为1,794公里。
就是今大运河的前身。4、世界著名运河及其简介1)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
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2)巴拿马运河:位于拉丁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总长82公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
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太平洋一侧有两座船闸,在大西洋一侧有一座船闸。
3)苏伊士运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处于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73公里。这条运河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4)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位于德国北部。
全长98.7公里,河面宽103米,深13.7米,建有7座高桥(约43米),可通行海轮。建成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756公里之多。
在商业上,现为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经济的水道。基尔运河是通过船只最多的国际运河,运输货物以煤、石油、矿石、钢铁为大宗。
现在这条运河仍是波罗的海航运的重要路线。 5)阿尔贝特运河:比利时东北部运河。
西起马斯河上的列日,东抵斯海尔德河上的安特卫普,长约130公里。最狭24米,水最浅5米。
1930年始建,1939年完成。可通航2,000吨级船只。
借此连接安特卫普和列日两个重要工业区。 6)莫斯科运河:1947年前称“莫斯科—伏尔加河运河”。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北面,连接莫斯科河同伏尔加河。起自伏尔加河右岸的杜勃纳,抵莫斯科西北莫斯科河左岸。
长128公里。建于1932—1937年。
建有水闸9座、水库6处、水电站多座。使莫斯科同下诺夫哥罗德、莫斯科同圣彼得堡间航程分别缩短110公里和1,100公里。
7)约塔运河:瑞典南部贯通东西的运河。利用许多湖泊、河道,并加上人工开凿的河道相连而成。
1800年兴建,1832年竣工。全长约87公里。
有水闸58个。人工部分宽15米,深3米。
经过许多工业城镇,既沟通经济和运输,又缩短东西航运距离。沿河风景如画,旅游业颇发达。
8)曼彻斯特运河:曼彻斯特运河东起伊斯塔木,西至曼彻斯特船坞,全长58公里,还包括爱尔斯米尔港区,是英格兰中部的主要港口之一。 9)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在俄罗斯欧洲部分东南部,连接伏尔加河同顿河。
长101公里。有船闸13座,伏尔加河一侧9座,船泊水位抬高88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7秒